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一)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让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由郦道元笔下的“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试题预览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让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
由郦道元笔下的“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让我们想起了李白“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的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我们与李白一起在黄鹤楼送那位写下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的孟浩然,挥笔写就的“______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中把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融入了滚滚江水;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还未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怀乡之情又上心头;我们似乎看到了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抒发感情,“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__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_。
沿着长江行走,我们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
1 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14分)
(二) 名著阅读,完成2---3题.(6分)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4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________(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金眼彪)夺回________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_______;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3.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三)、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2005年10月17日文坛巨匠巴金静静地走了。他101年的生命历程,穿越了整个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使命的见证者。他留下的丰厚的文学作品引领着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去感受文学的魅力。
东风中学要举办一次专题纪念活动----演讲比赛,同学们都认真筹备、积极参与。
4.请你为这次演讲比赛确定一个主题(2分)
。
5.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4分)
。
6.巴金一生以“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请你对此发表一段简要的即席演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50分)
(一)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7-15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⑴故不为苟得也 ⑵人皆有之
8.根据文段内容填空。(5分)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3分)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2分)
9.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
10.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3分)
答:
1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17题。(15分)
读书是一种德性。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着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的陌生!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更何况是错过了一段读书的岁月呢?
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这段话可以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去理解,说白了,之所以不读书,首先是因为你不想读书,而并非客观条件不具备。
我读故我思。表面上看来,思想者与无知者的差别或许就在一本书。一本书所产生的精神距离是无法测量的。思想者的沉默,本身就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而无知者越是喋喋不休,越发暴露其内心的苍白。但是读书并不意味着手不释卷,阅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它的存在不依赖于外在的表演。一个曾经有过一段疯狂的阅读史的人,一个对过去的读书生活心怀依恋的人,即便不能拥有一个书房,一面书橱,一盏书灯,一个畅游书海的安静夜晚,我们依然相信他那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星空与神圣道德律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的生存。
1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读书是一种德性”的?(用文中的话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全文,联系学过的一些课文,说说怎样才能让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今中外,以读书为乐或因读书而成就美德的名人很多,他们的事例广为传颂。你能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应具备怎样的条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洗脚》,完成18—24题。(20分)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
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
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
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
一切似乎都轻松了,他去井边打水,兑上热水,调好水温,然后端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已经脱好自己的鞋袜,像一个孩子一样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过来。
他忙把水送到父亲的脚边,父亲的脚放在水里。水溢了一些出来,他没有想到父亲的脚这么大。
“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触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再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
“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他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
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
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
“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18、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chà异 窘迫
19、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划线句A、B两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划线的[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读了文章后,根据你的理解,发挥你的想象,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文中父亲的肖像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作一点探究,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的儿子和父亲两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呢?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5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在600-700之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文题一: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
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
“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 (母爱、孝心、诚信、金钱……)无价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人教实验版)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满分130分
一、语文的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14分)每空1分,共14分
1沿溯阻绝 暮到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绿树村边合 待到重阳日 李白西辞黄鹤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 山随平野尽 云生接海楼 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风流人物
(二)(6分)
2西门庆 孙二娘 快活林(孟州道) 行者(4分)
3示例:武松是一个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最富有血性的一个人。(2分)
(三) (10分)
4示例:文学·真诚·使命(2分)
5示例:确定演讲题目、推选主持人和评委、确定演讲次序、即兴演讲、语文教师点评、宣布比赛结果。(4分)
6能围绕“巴金的‘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创作原则”来谈即可。(4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5分)
7.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这种(2分)
8.⑴ 生 义 舍生取义 (3分) ⑵ 贤者(2分)
9.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分)
10.符合题意即可,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分)
11、只要言之有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3分)
(二)(15分)
12、从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读书是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3分)
13、⑴视读书为心灵义务 ⑵在阅读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⑶在阅读中学会思想(对话、质疑、评判……) ⑷进而在理性的引导下,通过阅读使自己获得灵性与自由,获得诗意的生存。(3分)只要能答出其中3条即可
14、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2分)
15、示例:孔子,韦编三绝;马克思,在伦敦图书馆坚持读书数年如一日,写出了《资本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3分)
16、示例:真正的读书人应有读书的浓厚兴趣,能够根据不同的书选择相应的读书方法,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2分)
17、理由要有说服力.(3分)
(三)、(20分)
18、诧 jiǒng (2分)
19、儿子第一次为父亲洗脚(意思相同即可)(3分)
20、(1)为父亲的苍老、一生劳苦;(2)为自己从未关心过父亲而难过、自责;(3)为父亲对儿子给自己洗脚感到"羞怯"而难过(任答其中的两点即可得满分)(3分)
21、孩子小时侯脚得"白嫩、柔软"和父亲脚得"宽大、粗糙"形成对比;给孩子洗脚时孩子的活泼、调皮与给父亲洗脚时父亲的"安静""羞怯"形成对比。(3分)
22、示例:父亲的脸色黝黑,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的皱纹,眼睛里饱含着深沉的思索.
23、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不属于多余之笔,这一段文字拓宽了文章的内容,由原来儿子为父亲洗脚,引申到了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老父亲洗脚,以尽孝心。这样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敬老应当是每一个应尽的责任,也使得文章意味深长。(3分)
24那一个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三、作文 (50分)
25 略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人教实验版)满分120分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让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
由郦道元笔下的“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___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让我们想起了李白“_______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的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我们与李白一起在黄鹤楼送那位写下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的孟浩然,挥笔写就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中把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融入了滚滚江水;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思乡之情还未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怀乡之情又上心头;我们似乎看到了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抒发感情,“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
沿着长江行走,我们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 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14分)
(二) 名著阅读,完成2---3题.(6分)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4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______、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________(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金眼彪)夺回________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_______;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3.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三)、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05年10月17日文坛巨匠巴金静静地走了。他101年的生命历程,穿越了整个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使命的见证者。他留下的丰厚的文学作品引领着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去感受文学的魅力。
东风中学要举办一次专题纪念活动----演讲比赛,同学们都认真筹备、积极参与。
4.请你为这次演讲比赛确定一个主题(1分)
。
5.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2分)
。
6.巴金一生以“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请你对此发表一段简要的即席演讲。(2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
大理二中高一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
』  下一个『
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