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半期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初三语文半期试题(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中三年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100分 120分钟完卷)第Ⅰ卷选择题(9分)一、选择(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chěng)B.甭说(ěng)C.脚踝(huái)D.汲取(xí)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详身上都表现出来了。B.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C.如果要
试题预览
"初中三年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共100分 120分钟完卷)
 
第Ⅰ卷  选择题(9分)
一、选择(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chěng)  B.甭说(běng)  C.脚踝(huái) D.汲取(xí)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详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B.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C.如果要慎饮食,就应该注意不要同时吃白薯和鸡蛋。
D.面对众多在挣扎在碰撞的人,真还得再进一言:学会适应。
3.对下面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瑟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发抖。       C.汗青:指史册。
B.沙文主义:资产阶级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D.流俗:流行的风俗。
4.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上的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苹果落地,是多么  的事情,牛顿看见了, 要问出个所以然来,  创立了“万有引力”说,  了人类思想。
A.平凡 却 后来 支配    B.平常 却 结果 支配
C.平常 就 因此 推进    D.平凡 就 结果 推进
5.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
C.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D.有时,顺耳忠言所起的作用是逆耳忠言所不能相比的。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项是 (      )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
C.他意识到。必须马上找个地方隐藏起来。
D.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到上下班的高峰时期,马路上人、车总是川流不息。
B.他特别好学,有不明白的事就缠住别人问,非要问出个山穷水尽才满意。
C.王老师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D.正因为她在学习中做到了不耻下问,所以成绩在不断提高。
8.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想和做》针对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提出议论的题目,进而提出论点。
B.《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有理有据、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奇谈怪论。
C.《满井游记》中多用比喻句,颇有新意。
D.《发问的精神》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观点不正确,又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正确
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错的一项是
 A.《想和做》—胡绳—哲学家、历史学家
B.《己亥杂诗》——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C.《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
D.《观刈麦》——李白——《李白集校注》
第Ⅱ卷  (91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0.按要求填写句子(7分)。
(1)男儿何不带吴钩,                      。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3)夜阑卧听风吹雨,                      。
(4)长风破浪会有时,                      。
(5)                      ,将军白发征夫泪。
(6)足蒸暑土气,                          。
(7)《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览物而喜的句子是                ,
           ,            ,            ,           。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突出诗人胸襟广阔,心怀天下苍生的句子是                    ,                        !                                                    。
11.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回答问题(5分)
    江 南 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的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请概括这个画面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1分)                                  。
(2)这首诗的景与情是通过诗中的哪一种景物巧妙地融合地一起的?(1分)                                                  。
(3)这首诗所表现的心境,在杜牧的很多诗中都有体现,请就此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要求100字左右,行文中可引用杜牧其它诗来佐证)(3分)                                                       
                                                              
                                                              
                                                              
  12.请根据当时的情景,以导游小姐的身份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上恰当的话(2分)
       有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老太太游四川峨眉山,途中不慎被树枝划破了裙子,游兴大减,坐在路边不愿起来。机灵的女导游微笑着对她说:“                                                        。”这句话说得老太太破“愁”为笑,连忙起身高兴地继续登山赏景了。
13.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元旦节了,为了庆祝元旦,班上的黑板报准备以此为主题办一期专刊,请你以若干个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圆、四边形、三角形等)组合的形式为黑板报设计一个刊头图案画,并简要说明图案的含义。(画2分,说明文字2分)





三、阅读(38分)  (一)(9分)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办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14.“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中的“前一种人”指的是            ,“后一种人”指的是               。(2分)
15.文中的论点是                                          。(2分)
16.第二段中“简直”一词的语气是(     )(1分)
   A.猜测语气    B.肯定语气    C.夸张语气    D.程度加强
17.第二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表示插入 B.表示声音和延长   C.表示补充说明  D.表示话题转换
18.“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对句中两个“人类”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个“人类”指进化后的人类,第二个“人类”指原始人类。
B.两个“人类”含义完全相同。
C.第一个“人类”指进化后发达的人类,第二个“人类”指猿。
D.第一个“人类”指有修养的人类,第二个“人类”指原始人类。
19.你认为如何才能把“想”和“做”很好地联结起来,请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二)(10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项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我说不出话。
20.文中写中年闰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1.5分)      、      、      
21.文中从哪五个方面对闰土的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写出来(2.5分)         、          、          、          、         。
22.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中年闰土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1分)
A.深受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精神麻木。B.经受了长期的折磨,自暴自弃。
C.经历了种种不幸,萎靡不振。        D.不认识儿时的朋友,忘恩负义。
23.闰土见到我时,为什么脸上会现出“凄凉”的神情?(  )(1分)
A.因为自己身处农村,生活困苦,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而“凄凉”。
B.因羡慕“我”的阔绰,想起自身的贫困,愤愤不平而“凄凉”。
C.因想到自己的不幸和地位的低下,儿时的欢乐已不会再有而“凄凉”。
D.因与儿时的好友相聚是短暂的,不久又将与“我”分离而“凄凉”。
24.文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一句中的“厚障壁”指的是什么?(1分)                                              
25.“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一句中的“似乎”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26.从修辞的角度看,下面不同类的一项是(   )(1分)
A.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B.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C.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   
D.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三)(9分)
说“话”
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语言粗野、冷漠、骄横,会给人留下低级下流、缺乏教养的印象;说话文雅、和气、谦逊,让人看到的是一颗善良、纯正、美好的心。这里仅举几位伟大人物的礼貌佳话为例:  
②有一次,列宁在下楼时正碰上一位女公务员端着洗脸水上楼,她看到列宁就往后退让,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手,你先上楼吧!”
③1955年,毛泽东回韶山邀请亲友中的老人吃饭,向他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 毛泽东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④有一次,周恩来下了飞机后与机组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机械师邝祖炳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和其他同志握手以后就站在邝祖炳身后笑着,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邝祖炳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后面,赶紧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总理笑着亲切地问:“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⑤语言的美,不在于词藻华丽,也不在于抒情描写,而主要在于适合语言环境。[a]与同学见面时,问声:“你好!”一句亲切的问候,并非是多余的客套,它体现了谦恭和关心人、尊重人的美德。[b]不慎做错了事,先说声:“对不起!”可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c]别人道歉时,说句:“没什么!”表示胸襟开阔,还可以帮窘境中的同学解脱。[d]请别人帮助时,说一声:“劳驾!”这不是普通的恭维,而是表达了尊敬别人的意思。[e] 同学帮了忙,说声:“谢谢!”它像一盆炭火,使人感到情感的炽热,它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同学间的友谊。[f]别人致谢时,说声:“别客气!”表现出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你诚恳谦虚的美好心灵。[g]同学间分手时,说声:“再见!”这表明交往并没有在分别时结束,友谊在告别声里继续发展。
⑥总之,要做到语言美,就要在说话时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锻炼。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往往是学不像的。
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 词藻(     )  炽热(      )
28.文章从说“话”的角度阐明了       的道理和      的重要性。(1分)
29.如果将文章标题换一种说法,可以是                。(1分)
30.下面的话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 ]和[ ]句之间。(1分)
  与别人打交道时,常说一声:“请!”也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
31.文章主要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另外还用了       论证、      论证和          论证。(3分) 
32.细读文章,谈谈你对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四)(10分)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3.请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2分)
     通      ;解释:                 。
34.“地利不如人和”中的“人和”指的是             。(1分)
35.“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1分)
3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A.域:         B.固:        C.威:         D.之:     
37.文中划线句子各分句间的顺序是按    (A.由本到末,B.由外向里,C.由
末到本)层层推进的。因为       是国家强盛的       ,只有        
才能威服天下。(2分)
38.说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意思。(2分)                
                                       
四、作文(35分)         39.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只老虎,看见打败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请以“人的智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检测』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