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罗绮(yī) 寥廓(liáo) 峥嵘(zhēng) 倾圮(jǐ) B. 佝偻(luó) 跫音(zú) 幽僻(pì) 袅娜(nuó) C. 壁龛(kān) 恪守(gè) 熨帖(yùn) 宁谧(mì) D. 亘古(gèn) 剥蚀(bō) 拙劣(zhuō) 翌日(y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慷慨 漫溯 斑斓 风华正茂 B. 油腻 奥丧 柳絮 如愿以尝 C. 废虚 弥望 敛裾 游牧骋怀 D. 拜谒 悴然 锭放 蓊蓊郁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如一间空屋…… (2)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3)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 下来。 (4)譬如在园中最为 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A. 寂寞 落寞 沉寂 宁静 B. 落寞 沉寂 寂寞 宁静 C. 寂寞 宁静 沉寂 落寞 D. 宁静 寂寞 落寞 沉寂 4.下列各句中,粗字体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是我真诚的朋友,经常 耳提面命 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 B. 我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李静、王晓波,比翼双飞,双双被北大清华选中。
C. 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 萍水相逢。 D.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消灭了吴国。
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教育厅在给孙家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B.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 C.脱离实际,关起门来编造故事,这样的创作不出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才怪呢? D.“我去。”他说,“我去的理由比他充分。” 6.下列句中修辞特点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是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清纱的梦。 C.(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7.对《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触景生情,见物起兴,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才发出气壮山河的一句。 B. “怅”紧承“看”字而来。“问”有“怅”而发。 C. 这句话主要是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D. “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容着自然界,民族,国家等丰富的内涵,实际上是诗人已提出的革命的领导权应该掌握在谁的手里的问题。 8.为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语句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 。 A. 树也缥缈,山也虚无,淡如烟,淡如雾 B. 淡如雾,山也虚无,淡如烟,树也缥缈 C. 山也虚无,淡如烟,树也缥缈,淡如雾 D. 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9.对《再别康桥》中诗句的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第一节诗中,诗人潇洒飘逸的风度,多情温柔的神态,轻快优雅的脚步如在眼前。 B.开头三个“轻轻的” 缓缓的推出了一个“别”字,依恋之情难舍难分,给全诗定下了舒展轻快的节奏基调。 C.写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情感。 D.明明是一潭清泉,但诗人偏说不是,而是天上被揉碎的彩虹。彩虹和水藻沉淀在深潭中,如同彩虹似的梦一般,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敬仰之情。 10. 下面对《荷塘月色》中的语句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文中的“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曲”两幅画面,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中,写尽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C.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与荷香的浓郁。 D. 课文第一段中的“在这满月的光里,‥‥‥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作者特意写到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的作用是反衬作者心境的孤寂和凄凉。 11. 对《我的空中楼阁》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实指居所,又指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B.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描写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笔调清新,语言优美。 C. 文章定景换点,从各种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使景物的特征毕现。 D. 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暗含了她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12.下面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新诗——徐志摩——中国“新月派”代表诗人 B.《致大海》——抒情诗——普希金——前苏联浪漫主义诗人 C.《我愿意是急流》——爱情诗——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 D.《祖国》——政治抒情诗——莱蒙托夫——19世纪俄国著名诗人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选择不恰当的一项 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发出的喧哗…… 一个盼望着出发 一个盼望着到达 A. 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间时的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塑造艺术形象。 B. 诗人选取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表现出海员不同的情趣,反映了他们不同的追求。 C. 诗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有盼望出发和到达,表现了海员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 D.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抒情诗,具有象征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这首诗正是人生追求的艺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