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2006-9-13)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高一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2006-9-13)(高一上册 通用)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现代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á()涉 沉nì() 慰jiè()麻ì() qiāng()害jǐ()予 符lù()zhòu()语 狭ài()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僵死书藉痴迷望洋兴叹B.停歇时髦消磨生气篷勃C.鲜活消遣斑澜不计其数D.领略丰盈魅力无足轻重3.选出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试题预览
"高一现代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á(    )涉 沉nì(    ) 慰jiè(    )
    麻 bì(    ) qiāng(    )害 
    jǐ(    )予 符lù (    )
    zhòu(    )语 狭ài (    )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僵死  书藉  痴迷  望洋兴叹
    B. 停歇  时髦  消磨  生气篷勃
    C. 鲜活  消遣  斑澜  不计其数
    D. 领略  丰盈  魅力  无足轻重
 
3. 选出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1)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       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他们认为人生太       、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
    (3)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        到他自己。
    A. 熟悉  短促  体验    B. 熟悉  仓促   体会
    C. 熟习  仓促  体验    D. 熟习  短促   体会
 
4. 文学常识填空。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      。代表作有《在轮下》、        、《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1946年获         文学奖。
 
5、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6、黑塞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在这句话中“自己的价值”指的是            。“杰作的真正价值”指的是                。
 
7、合作与探究。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心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二、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2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乏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8. 第一段文字的中心是    (   )
    A. 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的。
    B. 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
    C. 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
    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
 
9. 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
                                                           
                                                           
                                                           
 
10.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个性和人格”具体指什么?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11.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
                                                                               
                                                                               
                                                                               
 
12. 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  (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的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需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 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绝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际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巳白了,只是在他们的额头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13. “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14. 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15.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16. 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
                                                                                  
                                                                                 

 
【试题答案】
1. 跋  溺  藉  痹  戕  给 箓  咒  隘
2. D  点拨:A“书藉”应为“书籍”;B.“生气篷勃”应为“生气蓬勃”;C“斑澜”应为“斑斓”。
3. A  点拨:(1)处应选“熟悉”。“熟悉”指知道得很清楚,而“熟习”指对某种学问或技术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2)处应选“短促”。“短促”指时间极短,“仓促”指匆忙。
4. 瑞士  《荒原狼》  诺贝尔
5. 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要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和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
6. “自己的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必须是一个可教养的客体,这是获得教养的前提。“杰作的真正价值”指的是:经典对一个人教养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点拨:黑塞认为,教养
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和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
了空。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知识的阅读就不会有真正教养的形成。一个人要首先表现出对杰作的敬重,即要认真对待经典,要花力气,下功夫去阅读,才能发现经典即杰作是能形成一个人真正的教养的。
7. 示例: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深秋山林中的独步  是灵魂的依傍
8. C  点拨:这段文字主要阐述读书的前提,即个性和人格。
9. ①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要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
读);②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③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
10. “个性和人格”指爱的阅读(或“对文明的热爱”)、对知识的敬重、心的教养。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很难获得教养。
11. 读书可能会挤占我们生活中很多宝贵的时间,但真正的生活离不开书。
12. 因为流行文学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通用 高一 上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个旧二中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下一个『2006年高考名校模拟题(北京)-病句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