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第I卷(42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监生(jiàn)新正(zhēng)琐屑(xiè)间或(jiàn)B、埋怨(mán)忌讳(huì)船舷(xián)蛮横(hèng)C、浸透(jìn)模样(mó)鞭笞(chī)陶冶(yǐ)D、自诩(xǔ)吝啬(sè)畏葸
试题预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第I卷(42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监生(jiàn)  新正(zhēng)  琐屑(xiè)  间或(jiàn)
B、埋怨(mán)   忌讳(huì)    船舷(xián)  蛮横(hèng)
C、浸透(jìn)   模样(mó)     鞭笞(chī)   陶冶(yǐ)
D、自诩(xǔ)   吝啬(sè)     畏葸(xǐ)    颤抖(chàn)

2、下列句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心荒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带着恐怖的神色。
B、“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鬼秘的说。
C、用白粉子在我家影璧上画了许多园圈,一个个蹲在院子里,托枪瞄那个。
D、沙子龙从桌上拿起缎子搭裢,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洁地说。
B、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徜徉不敢走进门,是孱头。
C、两人吃饭时,祖父为翠翠述说起一些有趣的故事,因为提到了死去的翠翠的母亲。
D、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 真有意思,小赵一跨进会议室,我们这些参加质量分析会的代表都不谋而合地站起来。
C. 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让人看不懂得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 他做事认真,作画忘我,他的执著精神是聪明人的笨精神,这种东西恰是当今浮躁而急功近利的社会所缺乏的。D
答案4.D(“不知所云”是说讲的人讲得不好,这里形容听的人水平底,不对。B.“不谋而合”多指见解、主张、理想相同。用它形容不同人的相同动作是欠妥的,应改为“不约而同”。C.表述不对,应去掉“让人”二字。)
5、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小说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
B、昨天,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全国的天然气田井喷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C、善不善于做精细工作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D、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初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D
答案
6.D[A句中,“十分之二、三”应表示概数,故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B句中,“远山近水皆有情”是句子的一部分,后引号应放在句号的前面。C句,从文意看,最后一句与前一句意思紧密相联,是进一步说明历代作家写文章的准则,故“力求”前的句号应改为逗号。括号内容是对“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的注释,应紧接在后引号后面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 引壶觞以自酌         (3)悟以往之不谏
(2) 云无心以出岫         (4)悦亲戚之情话
A.(1)和(2)相同,(3)和(4)相同
B.(1)和(2)不同,(3)和(4)相同
C.(1)和(2)相同,(3)和(4)不同
D.(1)和(2)不同,(3)和(4)不同

   7D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商讨)弱秦。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③籍(造册登记)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④哙遂入,披帷(披着斗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⑤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船桨,借代船只)。
⑥向(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⑦问征夫(出征的士兵)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A、②③④     B、②⑤⑦    C、④⑤⑦    D、①③⑥
9、下列加点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从词性的角度考虑)
①臣为韩王送沛公      ②君为我呼入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⑤为击破沛公军        ⑥窃为大王不取也
⑦客何为者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何辞为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①②⑧/③④⑥⑦/⑤  
C、①②③/⑥⑦/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0、选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沛公军霸上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常以身翼蔽沛公      ⑧道芷阳间行
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①⑧/②⑤/③⑥/④⑦/⑨    B、①②⑤/⑥⑧/③⑨/④⑦  
C、①⑥⑧/②⑤⑨/③④/⑦    D、①⑥⑧/②⑤/③/④⑦/⑨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是西汉初期政治家、文学家,年少有才,深得汉文帝赏识,遭嫉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贾太傅。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和《吊屈原赋》等。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为《太史公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它的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C、 陶潜是我国东晋大诗人,他开了我国古代诗坛的田园诗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散文佳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等。
D、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胸襟旷达,享有美誉,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8  9  10  11 
C A D B

1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褚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陈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玠,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玠非百里才,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后累迁御史中丞。玠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有令誉    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    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    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      致:奉养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乃除山阴令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申之以孝悌之义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褚玠“刚毅有胆决”的一组是(  )
    ①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    ② 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
    ③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   ④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⑤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B.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玠任山阴县令。
  C.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第Ⅱ卷(52分)
16、将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a) 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译:                                            
b) 前后令皆以赃污免。 译:                                            
c) 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 译:                                        
d) 时人以为信然。 译:                                                

答案
16、(1)前辈大多凭才能和度量赞许他。(2)前后县令都因受赃贪污免官。
   (3)您在文士之内,试着想一想那个合适的人。
   (4)当时的人们认为他的话确实很对。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2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2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3)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4)三顾频烦天下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五、文学作品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

为一棵香樟树感谢 
费振钟
     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有很多香樟树。那天下午,我们在小镇上遇见了其中一棵巨大的香樟树。对于这座小镇来说,这棵香樟树的来历可能太早了。根据记录,那时候,还没有这座小镇子,但香樟树已经在这儿。香樟树目睹了小镇的兴起,衰败,以及再兴起,再衰败,如此循环,都贮存在它的沧桑记忆的年轮中。小镇显然有了这棵树的存在,而有了自已存在的凭据。因此,对于这个闻名江南的小镇来说,这棵巨大的香樟树,是牢固的,不可撼动的,撼动它的一片叶子,都有可能破坏了小镇历史的完整。
     但我们是一些外来者,我们慕名来到这个小镇,并非为了小镇上的这棵香樟树。像所有那类游客一样,我们在小镇里不停地游走。我们走过小镇所有街道和巷陌。我们看到临街的烧饼炉里正在烘烤着香脆的烧饼。我们看到芋艿在盐开水里冒着咸咸的气息。我们看到一家竹器铺,年轻的竹匠正在做一只精致的竹盒,这种手艺在小镇仍然代代相传。我们看到溪水从小镇前面流过,石码头上上下下的是提着莱篮米箩洗衣桶忙碌的媳妇和姑娘们。我们看到门楼子边一个悠闲地吸水烟的老人,老人身后是一条长长的过道,幽幽通向里面的天井和木楼。是的,我们看到了小镇全部生活。这样的生活,太简单庸常,不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可是小镇如此呈示的生活形式,毋宁说,因为它的简单和庸常而反过来拒绝我们的眼睛,拒绝我们的心情,甚至拒绝我们的感受力,最后使我们的行走盲目而空洞。作为匆匆过客,我们在这座小镇一无所得。这样,我们就必须遇见这棵生长在小镇中央巨大的香樟树了。这样,我就自觉站到了香樟树的面前。我意识到,这是我们在小镇上一次真实的停留。
     因为这样的停留,我在这棵香樟树前暗生虔敬。我想,这棵千年巨树,一定是小镇的神癌。在神癌一样的香樟树下,我的虔敬让我在它面前的站立成为了一种仪式。想起来,这之前我也曾对某一棵树表示过自已的虔敬。那是和友人一起在荒风雪岭之上,面对一棵孤独肃杀的山榉的惊悚;与现在相比,我对这棵香樟树的虔敬,却是一种安静中的亲切之意。现在我要从这棵香樟树的根部,看它的根脉深入泥土中的所有走向;我要抚摸着它的主干,仔细辨认上面的每一道纹路,每一处虬结,我要仰起头,倾听树枝上每一片叶子发出的簌簌语声,然后,我还想进一步知道,这棵树生长经过了多少岁月,多少岁月中它的生长对于小镇怎样的庇佑。我相信,在有了这座小镇以后,这棵香樟树后面一定有一座叫做“社”的祠祈之所。人们愿意这棵树像土谷神一样,保护他们的生活,并给他们带来俗世的幸福。这就是说,小镇的生活后面,实际上一直隐藏着一种超然的灵性力量,这个灵性力量的象征和负载者就是这棵香樟树。现在,叫做“社”的祠祈之所,已经因时而废,可是看不见的岁月深处,这棵香樟树仍以它巨大的生长,和千年修练的灵性,将福祉源源不断降临于小镇。因此,我们看到的小镇上的日常生活,它蕴含的内容和意义、实际上远远超出我们的肤浅之见。于是,我知道,这棵香樟树的长久存在,并不是偶然的。由于小镇时时刻刻的依赖,它将永远保持着一种庇佑者的神信,给予小镇平安,给予小镇兴旺,给予小镇阳光与雨水,给予小镇繁衍和绵绵生息。什么叫做日常的幸福,这就叫日常的幸福。
     为了这个关于幸福生活的想法能够成立,并且能够传递给我远方的亲人,我在此时此刻虔敬的站立中,对小镇这棵巨大的香樟树充满了谢意。 (《散文》2002年2期)
 18、香樟树对于“小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联系全文,分两点说明其中的原因。(4分)
     19、文中说:“我们看到的小镇的日常生活,它蕴含的内容和意义,实际上远远超出我们的肤浅之见。”请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我们的肤浅之见”指的是什么?(2分)
   
   (2)“它蕴含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分)
   
   20、联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感谢“香樟树”?(2分)
   
   (2)文中说,香樟树象征了“一种超然的灵性力量”。这种“超然的灵性力量”具体指什么?(3分)
   
   21、以下是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通过对小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反映了小镇生活的单调、乏味和落后,表达了作者对小镇生活方式的否定。
   B、本文运用象征艺术表现手法,赋予“香樟树”以“幸福生活”的寓意,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C、小镇对外来游客的“拒绝”,反映了小镇特有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
   D、在荒风雪岭面对山榉和在小镇上面对樟树,“我”虔敬的感受并不相同:前者是壮烈与伟大,后者是淡薄与普通。
   E、本文通过前后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写出了作者对香樟树认识的变化,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感悟。
答案:五、
18、【内容归纳】香樟树是小镇存在的凭据。(2分)香樟树是小镇生活的庇佑者。(2分)
19、【文意理解】(1)小镇的日常生活太简单庸常。(2分)(2)这种简单庸常的生活正(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3分)
20、【内容分析】(1)因为香樟树让作者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传统的幸福观)。(2分)(2)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3分)
21、【分析鉴赏】(4分) A、B  (A、作品反映的不是小镇生活的乏味和落后,而是“简单庸常”;而且作者对这种生活 方式是肯定的。B、“香樟树”的寓意不是“幸福生活”,而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即小镇的文化传统、历史传统。C、所谓“拒绝”,是指不受外来的影响,坚持自己原有的方式。从而引发了作者对香樟树的思索。D、对山榉是“惊悚”,对香樟是“安静中的亲切”。E、文中的对此有二:一是对小镇看法的前后对比,二是对香樟树态度的前后对比。)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4分;答案超过两个,该题不得分。

     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们往往崇拜自己不熟悉的人和远离自己的人,因为这会有一种神秘感。而神秘感一旦消失,崇拜的情绪就可能淡化。据说,耶稣在外游历了很长时间后,返回家乡布道。起初,人们为他的学问和智慧所叹服。当大家仔细一瞧,发现眼前这个口惹悬河的人,原来不过是本地一个木匠的儿子,诚服钦敬之心顿减,立即变得不恭不敬起来。耶稣还是刚才的耶稣,乡邻却已不是刚才的乡邻了。

请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文体均不限。 (219.144.206.13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高一第二学期五月第二次月考』  下一个『金丽衢十二校2002年第二次联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