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A、膝盖(xī)揣摩(chuǎi)潜移默化(qián)B、狭隘(ài)细菌(jūn)沁人心脾(pí)C、掠夺(lǜe)弦乐(xián)曲径通幽(qǔ)D、颠簸(ǒ)倾听(qīng)满载而归(z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决心坚定
试题预览
"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
A、膝盖(xī )  揣摩 (chuǎi )  潜移默化( qián )
B、狭隘 ( ài )    细菌( jūn )    沁人心脾( pí ) 
C、掠夺 ( lǜe )   弦乐(xián )    曲径通幽( qǔ )
D、颠簸( bǒ)     倾听(qīng )    满载而归(zài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决心坚定不疑,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B、盛夏里的白花山,蓝天白云,草绿花鲜,蜂非蝶舞,充满了诗情画意。
C、新近落成的首都博物馆,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成群结对的参观者。
D、对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文明班网要求,广大市民一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
A、温情    温故知新        B、惊异    见异思迁
C、鼓励    一鼓作气        D、和蔼     心平气和
4、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用一个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   )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A、惟妙惟肖   B、巧妙绝纶    C、妙手偶得    D、异想天开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0
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
B、 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修改:在“青少年”后面加“进行”。
C、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修改:在“采取”前加“能”
D、 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修改: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上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
万里长江横巨坝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鱼,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想变为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挥。
A、锦绣大地笑颜开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7、下列作家作品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社戏》《藤野先生》         B、杜甫——《石壕吏》《夜雨寄北》
C、刘禹锡——《陋室铭》《爱莲说》       D、安徒生——《变色龙》《皇帝的新装》

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卷)
语 文 试 题

第II卷( 非机读题  共46分 )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名称、姓名、毕业学校、报名号、准考证号。2、第II卷共18道小题。  3、第II卷各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题号·分数·项目 二 三       四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阅 卷 人
复 查 人
    
二、默写(共5分)
8、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9、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0、《岳阳楼记》中“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马说》,完成11——14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                      (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文:                                       。
(2)其真无马邪?               译文:                                       。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 阅读《西皮流水》,完成15——18题。(14分)
                             西 皮 流 水(①)
                                高洪波
①北京人有一好:唱京戏。
②有位小说家专门研究过这无伤大雅的业余爱好,总结出两个字,叫作“找乐”。后来以此为题写成一部著名的小说,把北京人唱京戏的种种心态描摩个够。
③我经历过几次这种“找乐”的场面,觉得其中很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似乎在“找乐”之外。还应该多一点什么,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道不明。
④有一次是在浴池里,热气腾腾的水蒸气闷得人昏沉沉的,冷不丁地亮出一嗓子的“西皮流水”,挺地道地马派(②),脆、俏,吐字利落,待燃气略微消散,才见到一位朋友正面对着墙角,头微颔,臂略抬,一脸庄重,全副身心地进入了诸葛孔明借东风时的角色。
⑤更妙的是这位朋友唱完、换气的当口,四周竟冒出好几声“好”来。于是他又接着唱,这回是《甘露寺》的乔玄乔国老,劝孙权留神,尤其一段“西皮流水”有味道:“他有个二弟汉寿侯,青龙偃月神鬼皆愁,白马坡前诛文丑,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茅惯取咽喉,鞭打都邮他气冲牛斗,虎牢关前战温侯,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这段“西皮流水”,确实如潺潺流水,韵味丁冬,令人不能不叫一声“好”。妈派的唱腔甜润流畅,做派潇洒飘逸,由于在浴池里,所以除了唱功之外,别的无法欣赏,这位票友的做派如何只能待考了。
⑥自从听过浴池清唱之后,我便常常在家里欣赏著名唱段。听谭富英的《洪羊洞》、扬宝森的《击鼓骂曹》、李少春的《野猪林》,是一种极惬意的享受。尤其饰林冲的李少春,嗓音宽厚纯正,把个英雄失意的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⑦京剧是中国的国粹(③),又是老北京的骄傲,外地人若非爱之弥深者,一般体味不到京剧的妙处。有一次我携小女儿到日坛公园赏秋,穿过修竹茂林,在一处大亭子里看到了一群“找乐”的人们。他们中间的两位老人,斜倚在栏杆上,左腿上垫块手帕,手帕上柱立把京胡,脚下踏只小方凳:分明是两位极合格的琴师。二人调好弦,头一点,胡琴就清清亮亮地响了起来。他们拉的是过门,刚一结束,人群中自动走出一位中年汉子,皮夹克,扎着抢眼的紫红领带,洋气十足,但一开口,却是言派(④)的《捉放曹》,讲究的是脑后音。这汉子似乎与二位老人极熟,唱上几句,还嗽嗽嗓子,然后再旁若无人地接着唱。周围观众很多,评头论足者更多。我仔细端详一下,发现俱是四五十岁的人,有的轻声随唱,有的用手打着节拍,有的闭目点头,似进入到陶醉的状态。听着京胡悠扬的旋律,你不能不为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所折服,同时更为公园中的这群戏迷所倾倒。我相信只要在这大艇子里头尽兴高唱了自己喜好的京剧唱段之后,准能得到一种宣泄的快乐,郁闷和忧愁也一定不复存在。
  ⑧北京一些时髦的酒吧里,目前流行“卡拉OK”,自告奋勇到麦克风前去唱歌者大有人在,也正是这种业余歌手支撑了“卡拉OK”的生意。遂成为一种时尚。但与公园里、浴池里的京剧清唱家们相比,我似乎更喜爱后者,他们更接近自然、更贴近艺术。或者说,这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升华之后的余韵流响,有着民俗民风民族的心理积淀。甭管怎么说吧,只要在北京居住,你就不能不喜欢上京剧,尤其是干脆利落的“西皮流水”。特别当你在秋风飒飒的公园里,踏着沙沙作响的落叶黯然伤神时,一声高亢的京胡,两句脆俏的唱腔,却有遇云裂帛的音响效果,让你心神为之一爽。
  ⑨不怕你笑话,我如今也常常吼上几嗓子,虽然还不敢到公园或浴池里取去显摆,可自卑我娱乐是足够用了。您想想,林冲在雪地里踉踉跄跄走着,还唱着不屈服的抗争之歌,“雄心欲把星河搅,空怀雪刃未除奸”。咱们体验一下英雄的心态,也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不是?
                                        (有删改)
                             
  注释:①[西皮流水]:京剧的一种声腔板式。
②[马派]:京剧流派之一,以马连良为代表。
③[国粹]:指我国固有文化的精华。
④[言派]:京剧流派之一,以言菊朋为代表。

15、从全文看,作者成为一个能“常吼上几嗓子”的戏迷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
(每处限5字以内)(2分)

→ 家 中 赏 京 戏 →
 1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冒”字都写出了什么?(3分)
答:                                                                      
                                                                      。
17、第⑦段描写戏迷“找乐”的场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限26字以内)(3分)
  答:                                                                    
                                                                    。
18、结合文章,围绕“京剧”谈谈你的认识。(100字以内)(6分)
   答:                                                                    
                                                                          
                                                                          
                                                                     。

(二)阅读《中华瑰宝——太极拳》(节选),完成19——21题。(8分)
①中原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确,享誉中外的中华太极拳就发祥与太行山下、黄河腹地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②600年前,精通家传108式长拳的陈卜开始教子孙习武防身。陈卜的子孙善研习改进,尤其是九世孙陈玉廷,天资聪颖,文武兼备,精于拳械,功夫纯厚,具有非凡的轻功绝技。陈玉廷在秉承家传的基础上,参考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道家的《黄庭经》、中医的《经络学》,并结合太极阴阳之理,采百家之长,创编了一种刚柔相济、内外结合、上下相通、慢快相兼、形意结合的内功拳种,取名太极拳。
③自陈玉廷之后,陈家沟练习太极拳之风甚盛,老少妇孺皆习,当时流传的谚语“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形。在陈玉廷的300年中,太极拳在陈氏传人的不断改进下日渐完善。十四世孙陈长兴在祖传老架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陈长兴还打破了“太极拳不传异姓”的家规,教出了第一个异姓徒弟——河北永年县人杨露禅。之后,杨露禅开创了河北杨式太极拳。从此太极拳开始走向全国,并逐渐演化成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
 ④数百年来,太极拳不断得以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1978年11月16日,世纪伟人邓小平欣然题词“太极拳好”,这极大地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使太极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目前,太极拳以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多达1亿人。太极拳已成为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

19、从全文看,对太极拳走出陈家沟、走向世界起关键作用的三个人物是:    
            、             、            。(3分)
20、第④段画线语句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2分)
答:                                                                      
                                                                      。
21、本文介绍了中华武术太极拳,其中对你启发最大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3分)
答:                                                                    

(三)阅读《宽容与和谐》,完成22——25题。(10分)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够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形成和谐良好的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班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尺,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未酬。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上一个『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06年语文新课程高考模拟试题(浙江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