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学校05-0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树德学校05-0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州树德学校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侧重于课内)和第Ⅱ卷(侧重于课外)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第Ⅰ卷(侧重于课内,共58分)一.(20分,1—10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模样
试题预览
"福州树德学校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侧重于课内)和第Ⅱ卷(侧重于课外)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第Ⅰ卷(侧重于课内,共58分)
一.(20分,1—10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    恪守(k)      畏葸(xǐ)      莞尔(wǎn)
B.朱拓(tà)     踌躇(chú)     自诩(yǔ)      讥诮(qiào)
C.瘦削(xiāo)     贿赂(lù)     蹩进(bié)      黝黑(yǒu)
D.渣滓(zǐ)     炮烙(páo)     间或(jiàn)     脑髓(s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简洁      冠冕堂皇     宽洪大量
B.噩梦    辖制      残羹冷炙     哀声叹气
C.贮立    嗤笑      振聋发聩     针贬时弊
D.国粹    搭讪      没精打采     始作俑者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地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①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②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③他本来也打柴为生④比她小十多岁⑤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意欲,我的贪念,______每一个幻想,都可竭尽全体臣民的力量去实现,______是无法实现的。我将没有任何过失,______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______没有任何罪行,因为没有人敢说它是罪行。
A.甚至  哪怕  毕竟  也      B.乃至  哪怕  因为  也
C.甚至  即使  毕竟  将      D.乃至  即使  因为  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布衣天子》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B.老师教育学生,什么事都要认真想一想,如果能认真调查研究更好,不能信口开河地瞎说。
C.“减负”的关键在于把握“度”,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定要减下来,但要防止矫枉过正,走向另一个极端。
D.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讨论“战争”、“和平”等严肃话题的国际舞台纽约联合国总部,将破天荒地首次出借给电影公司拍摄电影。
B.作为美国的盟友,谁能说在伊朗核问题上欧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美国的态度呢?何况它自身也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因此在谈判中欧盟同样会对伊朗施加压力。
C.连日来,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解,增强了学习教育的效果。
D.“和为贵”“和气生财”“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所体现的“和谐”这一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有望在2005年的中国社会得到推广和实践。
7.下列有关课文、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拿来主义》运用大量的喻证,先破后立,指出“拿来主义”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中的重要性。
B.《我若为王》采用“欲擒故纵”的的手法,先把“我”假设为王,并由此推出种种荒谬的引申,然后示其本相,从而深刻批判了王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奴性。 
C.契诃夫是二十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最擅长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取材,把笔触伸进人物内心深处,工笔细描般地刻画人物,让人们从人物的行动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复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D.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课文《鸿门宴》就选自该书的《项羽本纪》。
8.下列各句,表达效果最好的一项是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一支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③.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④.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你,怎么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列语句,与上句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我年轻时在进步的书籍里,读到太平天国起义是如何如何正义,但_____________
A.太平天国的英雄真正令人佩服,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
B.真正佩服太平天国的英雄,却是看到了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以后。 
C.真正佩服太平天国的英雄,却是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被看到以后。 
D.太平天国的英雄真正令人佩服,却是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被看到以后。
10.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道芷阳间行 
④.尊贤而重士      ⑤.子孙帝王万世之也           ⑥.籍吏民,封府库 
⑦.善万物之得时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 一死生,齐彭殇
A.①③⑨/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⑦/④⑨/⑤⑥/⑧
C.①③/②/④⑦/⑤⑥/⑧/⑨
D.①③⑨/②⑦/④⑧/⑤⑥
二.(22分,每小题2分,13—18题,第13、18题每小项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3题。(8分,每小题2分,13题每小项2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起来。
11.段中依次填入方框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寂静  沉寂  舒畅    B.安静  沉静  畅快  
C.寂静  孤寂  畅快    D.安静  寂静  舒畅  
12.对段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受尽了万般凌辱,历尽了人间心酸,死后还被咒为“谬种”。与其这样痛苦悲惨地活下去,确实还不如死去好。只有离开这样的“现世”才能脱离这水深火热的苦海。这表现了“我”对祥林嫂的同情。
B.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她的人不再见到她,这对别人对自己也还都不错。这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C.祥林嫂还挣扎在尘芥堆中时,那些活得有趣的人们,就“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认为她早就不该生存于人间。如今她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对“厌见她”的人来说,当然是很不错的,这表现了“我”善解人意的性格。
D.在现在这样的人世间,无法生活的人不如死了好,对自己来说,可以减少痛苦,对厌恶她的人来说,可以不因为看到她而心里不高兴。这表现了“我”的消极悲观的情绪。
13.A.“陈旧的玩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14分,每小题2分,18题每小项2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 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 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火,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①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②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他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 甲 或 乙 ,或  丙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③没有拿来,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14.依次填人甲、乙、丙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存放   使用   毁灭  B.使用   毁灭   存放
C.使用   存放   毁灭 D.毁灭   存放   使用
15.对划线句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鱼翅吃起来和萝卜白菜的味道差不多,所以不能用来招待贵宾。
B.对待“鱼翅”,要像对待萝卡白菜一样,应该有利于“大众化”,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
C.鱼翅和萝卜白菜的营养价值差不多,所以只能供“平民”享用,而不能供少数人享用。
D.鱼翅和萝卜白菜一样,都是菜,“平民”没有享用过,所以暂时不能用来招待贵宾。
16.对划线句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枪和烟灯,虽然落后,但其形式是一种国粹,应该放进博物馆供后人借鉴继承。
B.烟枪和烟灯,只有形式和别国的烟具不同,但其内容很有价值,应该送一点进博物馆,让后人借鉴继承。 
C.烟枪和烟灯,只有形式和别国的烟具不同,所以顶多只能送一点进博物馆,作为一种旧形式存放在那里。
D.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与别国的烟具不同,但的确是一种国粹,所以应该背着周游世界,供世人借鉴继承。
17.对划线句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
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18.本段文字批判了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他们分别有怎样的表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                                                                 
第三种人:                                                                 
三、(16分,19—26题,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8分,每小题2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字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B.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军队)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陈列、摆开)
20.下列各项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1.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有的低着头,有的吊梁而死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
 B. 铸以为金人十二
  ——用它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然后,踏平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谁敢奈何?
22.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秦始皇采取了愚民和弱民政策,动摇了自己的统治。
  B.秦始皇的功业是在前几代君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D.本段在描述秦始皇的功业时也揭示了他暴政的一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6题。(8分,每小题2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披帷西向立   
B.毫毛不敢有所近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以为桂林象郡
2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卮酒安足辞                   B.①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何辞为                          ②请息交以绝游
C.①哙拜谢                       D.①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乃令张良留谢                    ②囊括四海之意 
2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者项庄拔剑舞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①赐之卮酒
②此亡秦之续耳
C.①项王未有以应
②以待大王来
D.①樊哙侧其盾以撞
②其意常在沛公也
26.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忠勇可嘉的卫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第Ⅱ卷(侧重于课外,共97分)
四.默写。(10分,27—32题,每空格1分)
2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
29.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30.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徘徊。
32.        ,泉涓涓而始流。
五、阅读唐诗,回答问题。(8分,33—35题,每个问题2分)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①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33.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
                                                                            
34.“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5.诗中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本题含2个小问题,共4分,每个小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共10分,36—39题,每个小问题2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下一个『日照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