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阅读1(含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端午的鸭蛋》阅读1(含答案)(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课内语段阅读题(一)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成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试题预览
课内语段阅读题
(一)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成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①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成味,白嘴吃也可以。
  1.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用意是突出家乡咸鸭蛋的________________。
  3.(1)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
  (2)用袁枚的话说高邮咸蛋的特点是什么?
  4.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画线句①给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线句②引用文言文为文章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美。
  6.画线句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二)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    )硝药,(     )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又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根据语意,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本段都写了哪些风俗?
  3.所介绍的风俗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4.文中最后一句“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有什么作用?
  5.文章的题自称为“端午的鸭蛋”,选文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4题。
  ①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②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是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③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④小时候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第①段主要介绍的是高邮咸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作者采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话中“吱”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的故事。它和本文主体有关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①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②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8、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粽子(         ) 橱柜(         ) 苋菜(        ) 系百索子(           )
9、解释词语。(2分)
(1)门楣:
(2)风俗:
10、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做这些端午节风俗的目的是什么?(3分)



11、概括画线①②的内容,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12、结尾“这三样,在我们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3、你喜欢文章的那句话?请找出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一)
  1.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2.名声
  3.略
  4.作者的语言自然、生动,信口而出,让人倍感亲切
  5.典雅
  6.不能。这里“吱”字表现出筷子一扎下去的动感,以及吃鸭蛋时的快感。
  (二)
  1.不是  而是  
  2.写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七种风俗。
  3.详写的是最后两种即“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略写的是“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略写是因为“和外地一样”,所以简略地介绍一下;详写是因为“不知别处有不”,因此介绍地稍详细一些。
  4.表示他家属于“多数人家”,家境不算窘迫,因此每逢端午所吃的“十二红”中的这三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下文做好铺垫。
  5.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又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最后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看似没有关系,实则为下文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渲染出了“端午”的气氛。这也体现了作者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三)
  1.质细  油多  说明
  2.为文章主体“端午的鸭蛋”预设了一个背景,作好铺垫。
  3.不好。因为用了“吱”,绘声绘色,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从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4.有关。作者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答“无关”也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课内阅读。8、zōng   chú   xiàn   jì  9、①门框上的横木。②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10、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无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为下文写“端午的鸭蛋”制造浓郁的民俗气氛,设置一个乡情乡俗的背景。  11、写出童年过端午的情趣,流露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12、饱含着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留恋之情。  13、理由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可以。 (221.223.226.13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吆喝》阅读(含答案)』  下一个『《端午的鸭蛋》课内阅读2(含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