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二中高一B组语文必修④第二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廉江二中高一B组语文必修④第二单元测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廉江二中高一B组语文必修④第二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纶巾(guān)鲈鱼(lú)寻觅(mì)B.参差(sēn)骤雨(zhòu)罗绮(qǐ)嬉笑(xī)C.珠玑(jī)萧瑟(sè)堪察
试题预览
"廉江二中高一B组语文必修④第二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堑(qiàn)   纶巾(guān)  鲈鱼(lú) 寻觅(mì)
B.参差(sēn)    骤雨 (zhòu)  罗绮(qǐ) 嬉笑(xī)
C.珠玑(jī)     萧瑟(sè)   堪察(kān) 吟啸(xiào)
D.樯橹(lǔ)    薄荷(bò)     盈袖(xiù) 蓑衣(s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重湖叠献   招募   千骑   陡峭
   B.树梢     暮蔼   凝噎   何妨
   C.舞榭歌台   憔悴  钓叟  故垒
   D.寒蝉   良辰   栏杆   消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 咏夏景》 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 .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 . “还拐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4.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乱石穿空,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下列诗句中没有语序倒装的一项是
A.钱塘自古繁华。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6.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这部历史小说围绕着明末的内忧外患展开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D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7.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8.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9.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①亡已。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继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②。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③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④。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鉏。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蔆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注:①蹇蹇:音jiǎn忠诚正直的意思。
②城旦:秦汉时的一种刑罚。
③二千石:汉代官级的代称。这里指太守。
④乘传:音shèng zhuàn,乘驿站的传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官属皆征入 征:征收
B.固欲安之也 固:原本
C.遂乃开仓廪假贫民 假:借贷
D.秋冬课收敛 课:检查督促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龚遂勤政尽职的一组是  (    )
①引经义,陈祸福 ②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③海濒遐远,不霑圣化 ④乃躬率以俭约
⑤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⑥春夏不得不趋田亩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龚遂为昌邑王郎中令,在刘贺执政时因多次谏诤规奉其主,才在昌邑王即位被废后免于一死。
    B.龚遂七十多岁出任太守,分析渤海盗贼四起之因,并为宣帝出谋划策,深得宣帝的赏识。
    C.龚遂到任就颁布各种命令,撤除捕盗官吏,不追究作乱者,开仓济贫,不久便乱平民安。
    D.龚遂纠正当地民风,鼓励农桑,耐心督导,官民都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 分)
15.《定风波》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比喻什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8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芳草无情”中的“芳草”指什么?(2分)答:
(2)上片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共6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4)这次第,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1)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2)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3)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4)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5)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6)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7)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8)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啐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9)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10)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在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11)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2)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8.这位母亲“经常”打孩子,试分析她打孩子时复杂的内心世界。(4分)
                                                                                  
                                                                                 
19.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①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②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啐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20.本文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真诚的内心独白,读完全文,请你也站在孩子的角度,写一段对母亲的内心独白。(6分)
                                                                                 
                                                                                
                                                                               

2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5段中“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会认的法则”表明作者也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亲一样试图用成人世界的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的孩子。
B.第7段中“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说明在作者看来
父母责打孩子永远都是天经地义的。
C.第11段中“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表明这位母亲即使因为不得已责打了孩子,内心也是充满了痛楚之情的。
D.这篇情真义切的散文主要抒发了一位“经常”责打自己孩子的母亲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忏悔之情。
E.从写法上看,这篇散文巧妙的使用了第一、第二人称,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这样更易于表达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

六、(12分,每题4分)
22.下列各句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文字,最合理的排列为(填序号)                   
①当然,“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②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文言文,那些范文最好能够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③这样就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⑤这样的“两多”,在语文学习中是应该也必须要得到保证的。
⑥这话是有道理的。
⑦除了多读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的、关键的词语抄写下来时时翻阅。
23.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雨伞”或“花朵”仿照例句写一句话。(句式、字数可以和例句不同,4分)
蜡烛燃尽了生命,却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有人说,人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低处纳百川。  两句话都富有哲理,请你以“高与低”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一B组语文必修④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1. B参差(sēn)——cēn(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2. C(A.献——巘,B.蔼——霭,D.消——销)
3. D【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4.B    5.A
6.C(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7.C(C较全面,A错在“与介质混合”,原文指“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 ’。B漏掉形成”气冰的条件“温度”和“压力”。D项同样没抓住主要成因,另外,被水接纳的是“甲烷分子”而非“天然气”。)
8.B(B是从利弊两方面来谈,不符合题干要求,并且说“其危害远大于功用”与文无据。)   9.A(B错在“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 ”,将未然说成已然。C所讲的“气冰”的危害前提与原文不符合。D错在“开发已探明的‘气冰’”,同样是未然说成已然。)
10.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属无中生有。)
11.A(征:征召。)   12.D  乃:才。(A以:因为/在  B于:被/在  C诸:众/之于) 13.D.   14.C项“不追究作乱者”的说法无根据;“开仓济贫”应在乱平民安之后。故C为错项。
15.比喻政治上的风风雨雨。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的黑暗生活,想要归隐的思想。(4分)
16.(1)“芳草”暗指作者的故乡,隐喻着离情。(2分)
(2)起过渡作用。因芳草延伸到极远处,而触动别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百色中学2005——2006学年度期中考试』  下一个『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