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七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七单元检测题(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版七年级下七单元检测题一、默写(12分)1、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5、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7、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秀丽的景色的一
试题预览
"语文版七年级下七单元检测题
一、默写(12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3、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5、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
7、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描写泰山秀丽的景色的一句是非曲直极富有哲理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江南春中运用典型化手法,高度概括江南三月的天气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观沧海中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文。(18分)
                      (一)(12分)
 丹之治水
    孟子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伍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注:①白圭:战国时水利专家。②愈于禹:胜过禹。③子过矣:您错了。④道:法则、规律。⑤吾子:对人表亲切的称呼。⑥洚水:洪水。
1、 解释加点的词。(3分)
(1)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2)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3) 仁人之所恶也。
2、对“吾子过矣”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您太过分了                   B、先生您错了
C、我的儿子过去了               D、这都是您过去的事了。
3、丹治水和大禹治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分)

4、你知道治水的正确法则是什么?(2分)


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2分)

(二) (6分)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 解释加点的词。(2分)
(1) 停车坐爱枫林晚
(2) 霜叶红于二月花
2、 这首诗中哪句说明是写秋天景色的?(2分)

3、“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咔嚓---呼!”一(     )尖响。一(     )冷风暴雨。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     )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花纹的玻璃窗,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着人。
     一(     )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到下班窗前,座位上一位盲人夫妇手握手着手,默默地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了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起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娇小的她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了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介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谢地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的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了。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
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边上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好,哈哈……”
又过了两站,不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高中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捏得暖烘烘的。这上面的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第一个人。
1、在文中的括号里依次填入恰当的量词是(     )(2分)
A、阵  股   片   阵        B、声   股    片   阵
C、声  阵   片   阵        D、股   阵    声   片
2、类似文章开头的写法,文中还有一处,是(      )的出场。(2分)
   A、年轻的售票员             B、钢铁工人 
   C、背书的小伙子             D、白白的高中生
3、文中三处写“笑”,其中姑娘的笑是    的笑,乘客的笑是    的笑,周围人的笑是     的笑。(2分)
  A、善意   感激   赞赏        B、感激    善意     赞赏
  C、歉疚   善意   赞赏        D、感激    善意     哄闹
4、文中对人物语言着墨不多,却能显示个性,依照例句填词语。(3分)
  例:“对不起……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说。
   (1)“你去吧,我来!”大汉      地说。
  (2)“下班修好了?”盲人夫妇       地问。
5、“这上面的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暖意”指什么?(3分)


6、你认为“伞”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二 )(12分)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阴,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园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之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甲)头可断,血河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乙)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本文的时代背景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时期,从文中摘出可作为理由的具体词句。(2分)
    答:                                                                     
2.第③段中的末尾说“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从下文可以看出,流泪的原因是: 
                                                             (2分)
3.第④段中“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指的是                     (2分)
4.第④段中说“我,到处可以为家”的原因是(用原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            ,这一比喻句的主体是                    。(2分)
5.简述第⑤段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一句的含义。(3分)
    答:                                                                    
6.第⑥段中的“彩色版画”是指                                        (2分)
7.对第⑦段中“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表现消极厌世的颓废情绪。
B.表现春天赏花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C、表现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消极悲观情绪。
D.表现在异国他乡漂泊而面对大好春光时极度复杂、沉重的,心情。
四、作文。(40分) (218.95.78.10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题』  下一个『濮阳市油田一中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