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2006届对口升学考试第五次月考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2006届对口升学考试第五次月考模拟试卷(高三下册 湘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2006届对口升学考试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作者: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培清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赝品(yàn) 禅让(chán) 粳米(jīng) 笑靥(yè)B、发酵(jiào) 粗糙(zào) 邂逅(hòu) 纰漏(p
试题预览
"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2006届对口升学考试第五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作者: 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语文教研组组长   陈培清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赝品(yàn) 禅让(chán) 粳米(jīng) 笑靥(yè)
B、发酵(jiào) 粗糙(zào) 邂逅(hòu) 纰漏(pī)
C、瞻仰(zhān) 绦虫(tāo) 龟裂(jūn) 溘逝(kè)
D、偌大(nuò) 内讧(hòng) 歼灭(jiān) 瞋视(ch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直接了当     胸无成府      搪塞      污告
B、关怀倍至     事过景迁      全愈      辑私
C、秉公处理     雕章酌句      宣泄      锦秀
D、丰姿绰约     钢柔并济      脉膊      洽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_____ 实实在在的利益。
②2005年7月14日,广东省兴宁市发生了一起_____的煤矿透水事故。
③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_____走了。
④我们上自习课时,教室里       。
A 、谋取  耸人听闻  借口   鸦雀无声   B 、牟取 骇人听闻 借故 万籁俱寂
C 、牟取  耸人听闻  借口   万籁俱寂   D 、谋取 骇人听闻 借故 鸦雀无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这所学校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毕业生前仆后继,遍布大江南北。
B、经过我班同学与外地民工的里应外合,校园中的建筑垃圾很快就被清理干净了。
C、我们一家老少七口人相处和睦,相敬如宾。
D、小王喜欢不懂装懂,常常贻笑大方。
5、对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
A、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借代)
B、连林中小鸟也已经脱掉吸引异性的漂亮的羽衣,披上了颜色单调却能保暖的冬装了。(拟人)
C、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比喻)
D、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不知道。(设问)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 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C、 植树节这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
D、 游击队对敌人的袭击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胜利自在意料之中。
7、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A、“我完全赞成他的意见,明天一早就去”。李新马上站起来说:“不然又要迟到了。”
B、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这类散文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C、我家阳台上种有迎春、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D、“豆寇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不能用于十五、六岁的小伙子。
8、人物、作品、作者、文体对应错误的是……………………(    )
A.路瓦栽人人  《项链》        小说      莫泊桑
B.翠翠        《边城》        小说      沈从文      
C.奥菲利娅    《哈姆莱特》    剧本      莎士比亚        
D.四凤        《雷雨》        剧本      老舍  
9、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D、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阅读李煜《浪淘沙》一词,完成第10题……………………(    )
帘外雨潺潺,春间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景写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愁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亡国的悲哀之情。
B、词中塑造了一个离开家园,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游子形象。全诗都运用了描写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是从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化用而来的,它抒发了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深沉感受,被后人广为运用。
D、“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悲哀凄凉。
11、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不填、错填均不得分,每句1分,共三分。
①谁言寸草心,            。
②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③千古江山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11小题,共33分)
(一)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12、文中谈到尼采的真正用意在于
A、讽刺尼采。
B、表明尼采作为一位哲学家的丰富、大度。
C、指出中国没有足够的煤碳供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D、批判“送去主义”。
13、对以上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文中多处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
B、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没有东西能够送出去。
C、“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作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实例。
D.作者呼吁国民党当局在对外交流中要吝啬一点。
14、关于“抛来”、“抛给”与“送来”三个词,正确的说法是:
A.“送来”就是“抛来”。
B.“抛来”就是“抛给”。
C.所谓“送来”,其实是“抛给”,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方式。
D、“抛来”、“抛给”与“送来”三个词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15、 以下关于“拿来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拿来主义”就是对外国文化采取占有、挑选的态度。
B、“拿来主义”就是对外国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拿来主义”就是全盘西化。
D、“拿来主义”也是我们继承本国文化遗产时所应持的态度。
(二)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16、这段文字选自《读<伊索寓言>》,其作者是
A.朱光潜    B.钱钟书    C.周国平    D.梁实秋
17、文中谈到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的理由是
A.认为寓言有坏心术,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
B.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
C.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发简单幼稚了。
D.小孩子看不懂寓言。
18、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作者与卢梭不同,作者是相信进步的。
B.作者认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
C.作者认为寓言可能会对小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D.作者呼吁每个成年人要尽自己的责任,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9、文末借寓言里的苍蝇讽刺了当今社会上那些
A.不能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B.既要掩饰自己的失败又不甘心失败的人。
C.以短为长、不思进取的人。
D.没有自知之明、借别人的功绩来美化抬高自己的人。
(三)
① 人类最早利用动物是做食物和衣服。先进的武器使大规模捕杀动物变得很容易而且有利可图。因此,很多动物已被杀绝了。还有一些也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但仍在被捕杀。
② 美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有如此之多的旅鸽,以致1.6公里宽的迁移鸽群,以每小时97公里的速度飞行,花了三天才从上空飞过。旅鸽肉曾经很受人们喜欢,所以上百亿只旅鸽被屠杀了。最后一只旅鸽也在1914年死于动物园里了。
③ 即使是数量很大的动物种类,人类都很容易使其灭绝。由此可知,我们对那些数量不多的动物种类会有多大的影响!不负责任的狩猎和收集蛋类会使动物降到危险线以下。这意味着尽管仍然有可繁殖的雄性和雌性动物的存在,可繁殖方式已被破坏。所以物种数量仍会不断下降。现在人们在捕食大西洋海雀。这种鸟现在虽然数量很大,可它们是否能自下而上下来就完全取决于人的态度了。
④ 在十九世纪,加拉帕戈斯陆龟被成千只捕杀。这些大型陆地龟不吃东西也可以存活好几个月,所以就被航海者带到船上,作为新鲜肉的来源。虽然存活下来的加拉帕戈斯陆龟已不再被食用,可它们的亲威海龟却仍在被捕杀。
⑤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羽毛在制帽业风行一时。人们为了羽毛而杀鸟,而且常常用整只鸟做帽子的装饰。在美国,整批整批的鸥和燕鸥被杀光。美国鹭、雪鹭和白苍鹭几乎灭绝。在全世界,几百种鸟类曾被捕杀来做帽子、扇子、围巾、飞尾和尘拂。
⑥ 每年在全世界销售的大约两百万张鳄鱼皮中,大约近七十万张是取于危险之中的鳄鱼、短吻鳄和大鳄鱼。野生扬子鳄、奥里诺科鳄和印度食用鳄每种只剩下不到1000条了。任何捕杀都会威胁这些种类的生存。很多蜥蜴和蛇类也受到人类极大的压力。它们的皮肤被用来做钱包、表带、皮鞋和手提袋。
⑦ 当今,很多人在努力挽救野生动物。他们保护动物栖息地,并努力使圈养动物繁殖后代。美国野牛、阿拉伯羚羊、加纳雁、安第斯神鹰和海獭就是因为人们挽救而没有灭绝。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兴趣会对动物产生影响。他们将决定哪些动物可以活到二十一世纪。
20、在第②段中“1.6公里宽的迁移鸽群”一句意在说明(  )
A、 旅鸽迁移时场面壮观
B、旅鸽迁移时来回盘旋
C、旅鸽迁移时速度太慢
D、旅鸽过去极多,反衬这种动物现在已被人类屠杀绝迹了
21、“时装也会给动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的虚荣已使很多动物濒临灭绝。”这段文字,应加在(   )
A、③与④之间  B、④与⑤之间 C、⑤与⑥之间  D、⑥与⑦之间
22、“繁殖方式已被破坏”是指(  )
A、量很大的动物种类灭绝          B、人类对数量不多的动物种类捕杀
C、人类不负责任的狩猎与收集蛋类  D、人类对此行的需求越来越多
23、下列各项中,作为上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怎样保护野生动物    B 野生动物的用途
C 人类的影响       D 人类的兴趣和影响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三、文言文阅读(9分)
24、下列句子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A、令以责之里正              B、以一头进
C、天将以酬长厚者            D、加以官贪吏虐
2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昂其直”的“昂”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裘马扬扬                  B、辄倾数家之产
C、假此科敛丁口              D、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
27、改写下面的话为一个单句。(4分)
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仿佛我们的憧憬都融在了里面似的。
改写:                                。
28、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四个反问句。(4分)
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它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原子时代,推进到消灭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推进到唯物主义彻底胜利的时代。

2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8字。(4分)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的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答: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30、应用文写作(20分)
为了更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使校园更整洁、优美,请以校团委会、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要求: 
①格式正确。
②内容具体可行又有倡导性。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 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700字以上。










湖南省南县职业中专2006届对口升学考试第一次月考
语 文 答 题 卡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不填、错填均不得分,每句1分,共三分。
①谁言寸草心,            。
②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③千古江山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12小题,共36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24、        25、        
26、                                                                   。
27、改写下面的话为一个单句。(4分)
改写:                                。
28、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四个反问句。(4分)
改写:                                
                                      
                                      
                                      。
2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8字。(4分)
答: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参考答案:
1、 C(A项禅shàn让、B项粗糙cāo;D项偌ruò大、瞋视(chēn)
2、 B(备、境、痊、缉  A截、城、诬  C琢、绣  D刚、搏)
3、 D(谋取:设法取得;牟取:谋取(名利);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借故,借口”都有假托某种原因的意思,但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借故”的“故”多是虚晃一枪,一般下面并不交代这“故”是什么。而只是径直说出其真实的目的,即作了些什么;“借口”则往往要交代出其所“借”的某种理由,然后再接着说出其真正的目的。形容非常静。区别在于:万籁俱寂表示任何声响也没有,在语义上重于鸦雀无声。鸦雀无声可表示人声消失或群众聚集的场所很安静,还可以表示人们缄口不言、默不作声;万籁俱寂却不能。)
4、 D
5、 A
6、 A(B项缺主语,可删掉"使";C项有歧义D 项有歧义)
7、 B(A句号在引号内;C省略号和“等“只用一个;D去掉两个顿号)
8、 D(作者是曹禺)
9、 D
10、B
11、①报得三春晖②自古多情伤离别③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12、D;13、A;14、C;15、C;16、B;17、A;18、B;19、D;
20、D  21、B  22、C  23、D  24、D  25、B 26、略
27、我们的憧憬仿佛都融在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里面似的。
28、(难道)科学,不正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吗?它不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原子时代吗?它不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消灭愚昧、迷信、落后偏见的时代吗?它不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世界推进到唯物主义彻底胜利的时代吗?每个反问句1分,没有使用反问句式或是改变句子原意,则该句不得分。
29、“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或“我怀疑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或说法、看法)”均可。把“中国传统文化”说成“中国文化”也算对。只要意思正确,不必拘泥于以上答案。
30、略
31、略 (220.170.146.1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湘教版 高三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鲁教版)』  下一个『2006年三明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doc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