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八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张丽莉友情提示:这份试卷分为语言运用和阅读练习及作文三部分,别忘了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总分值为100分。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骈进()嫉妒()枯瘠()涟漪()迥异()啁啾()睥睨()亵渎()2、 请找出错别字并改正。(4分)见异思迁旁逸邪出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如皋市丁堰镇初级中学     张丽莉

友情提示:
    这份试卷分为语言运用和阅读练习及作文三部分,别忘了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总分值为100分。
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骈进(     )  嫉妒(     )  枯瘠(     )   涟漪(     ) 
迥异(     )  啁啾(     )  睥睨(     )   亵渎(     )
2、 请找出错别字并改正。(4分)
见异思迁    旁逸邪出    全神惯注     无边无垠    
  人迹罕至    纵横绝荡     专心致至    优柔寡断
错字
改正
3、请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1).《陋室铭》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文中描写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
(2).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3).默写出古诗词中一句咏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
4、下面的诗句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追求和无畏探索精神的一句是(     )(2分)
A、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B、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漂游在山谷之上
C、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2分)
A. 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D.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6、根据下面故事的内容,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体会对比)(4分)
一个人历尽艰险寻找天堂,终于找到了。当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门口欢呼“我来到天堂了”时,看守天堂大门的人诧然地问他:“这里就是天堂?”欢呼者大惑不解:“你难道不知道这儿就是天堂?”守门人茫然摇头:“你从哪里来?”“地狱”。守门人仍然摇头,欢呼者似有所悟,慨然嗟叹:“怪不得你不知道天堂何在,原来你没去过地狱!”
你若                   ,那么              便是进入天堂;你若             ,那么                便是进入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是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
7、修改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未画线部分形成对偶。(2分)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


8、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6题。(12分)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一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zhízhú,徘徊)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云空,融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是为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
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
⑤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见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了避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⑥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意觉,我骤然由此领悟到善恶、美丑、得失相距的微少,少得有时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衡量。你说这堵墙是自然的破坏者吗?然而,它却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替一些求庇护的人,挡住刺眼的光线。墙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有人的地方,必须有墙。墙少的地方,只是落后的地区。墙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进步繁荣的都市。你能否认这句话的真理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罪恶的事,都在墙的阴影下产生,你又能否认吗?因此,你说:墙是庇护人类?还是纵容罪恶?
⑦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____A(转变 B转化 C转移),正如从不同角度去____(A评判 B评论 C批评)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疵。因此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⑧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⑨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正如我认为这僻静的小径,无须要建起这一堵高高的墙。
9、给第⑦段画横线处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把序号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第⑥段,回答问题。作者认为有形之墙对人类有弊有利。(2分)
①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同是一堵墙,对人类有利有弊,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分)



12、第⑥段中画线语句表明:(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多于15个字)
13、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分)
① 作者对无形之“墙”有何看法?(也可用原文回答)

②这样的看法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愿?

14、本文以“墙”为题,却从“路”写起,用意何在? (2分)



15、本文善于运用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如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喻为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把自由的思想喻为放纵的野马,新奇而恰当。请你也写一个比喻句,将某一抽象事物形象化。

16、本文作者写出了漫步在无墙遮蔽的小路上的欢愉感受。你置身于大自然中时感受如何?请形象地描述这种感受。
阅读《宽容是美德》,回答17—22题。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文章开头讲述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1分)
答:                                                                          
19、文中用实例说明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请根据实例,分别用8个字概括他们的美德。(3分)
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世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表现了宽容的美德,请用概括的语言,写在下面。(3分)
答:                                                                      

21、第③段中为什么举慈禧太后的例子?(2分)
答:                                                                      

22、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作者用这个故事要说明什么?(3分)
文言文阅读:(23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3、为下列加点字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A. 等候 B. 等同,一样 C. 等于 D. 等级
②策之不以其道:(    )
A. 道理 B. 规律 C. 方法 D. 道德
③执策而临之:(    )
A. 面对 B. 驾驭 C. 到达 D. 光临 
24、选出“安求其能千里也”于此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    )(2分)
A. 其真无马邪 B. 其真不知马也 C. 策之不以其道 D. 以其境过清
25、选择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①执策而临之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骈死于槽枥之间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楚王闻之 ⑥心乐之
⑦虽有千里之能 ⑧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⑨马之千里者
A. ②⑥⑨ B. ①④⑨ C. ③⑦⑧ D. ②③⑤
26、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①才美不外见(    )
A. (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 (千里马)的才能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 它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②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A.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死在马厩里。
B.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与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C. 所以虽然有千里马,也辱没在马夫的手里了,或死在马厩里。 
2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2分)
A. 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 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 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 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28、本文主要写作方法是:(    )(2分)
A. 对比 B. 借景抒情 C. 托物寓意 D. 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29、写出本文中5个通假字,并且写出文中意义:(5分)
  A._______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通_______: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文中表达的意思用原文填空:(5分)
①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
②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
③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是哪一句?                                     。
④伯乐指:                           ;千里马指:                     。
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31、在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拒绝”的经历:拒绝过某些游戏的吸引,拒绝过不良习气的沾染,拒绝过安逸享乐的诱惑,拒绝过半途而废的放弃……,所有这些,无不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足迹。但同时,有些“拒绝”也曾使我们吃过苦头:拒绝朋友善意的帮助,拒绝父母无私的关爱,拒绝老师严格的批评…… 
请以“拒绝”为话题,写出你在初中生活的一段亲身经历与感受,或就“拒绝”的益处、危害等问题谈出你的看法。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答案:


1、略
2、邪—斜   惯—贯   绝—决   至—志
3、(1)略  (2)中间小谢又清发   (3)略(4)略  
4、A    5、B
6、略
7、塘中碧波闪闪,似锦似缎
8、略
9、C  A
10、①纵容罪恶 ②庇护人类 (意思对即可)
11、善恶、美丑、得失相距都很微小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2、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13、①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或有“多余” “不必要”等词即可。)
②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向往与追求。(意思对即可)
14、为下文做铺垫,既和有形的墙形成反差,又隐含着对无“墙”境界的追求。(有“铺垫”一词都可得分)
15、此为开放性题。符合比喻句的特点即给分。
16、略
17、宽容是美德。
18、生动的引出话题——宽容。
19、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不计旧恶,量才重用
3)不计前怨,广纳贤才
20、略
21、从反面论述不宽容的人遭人唾弃,从而证明宽容的人可以立大业。
22、不能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说明宽容不是对所有的人,对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宽容,使论述更严密。
23、B   C   A 24、C 25、C
26、A  B 27、B 28、C 29、略
30、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④伯乐指: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指: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
31、略 (221.227.194.21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下一个『于都中学高三语文强化模拟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