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市200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河南商丘市200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河南商丘市200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夏邑高中徐金宗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畸形/旖旎蹁跹/翩然起舞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汲水/秘笈帷帐/惟利是图揠苗助长/河清海晏C、俾使/裨益蜷缩/缱绻缠绵舐犊情深/连篇累牍D、藩篱/番茄曼妙/蔓草难除姗姗来迟
试题预览
"河南商丘市200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夏邑高中  徐金宗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畸形/旖旎        蹁跹/翩然起舞        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B、汲水/秘笈        帷帐/惟利是图        揠苗助长/河清海晏
C、俾使/裨益        蜷缩/缱绻缠绵        舐犊情深/连篇累牍
D、藩篱/番茄        曼妙/蔓草难除        姗姗来迟/删繁就简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信笺       掎角之势       锱铢必较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B、申张       优柔寡断       门可罗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C、荟萃       至理名言       大坝合龙        明物照镜,妍嗤必露
D、撕打       妙语解颐       寸草春晖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3、 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王是个正直的人,他的宝贝儿子犯了罪,他虽然手握重权,对儿子却爱莫能助。
B、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独树一帜,歧视并诋毁别国文化,这种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只能误国。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世俗化并没有完全使理想价值观销声匿迹。
D、优秀的教师既要能把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传授给学生,又要能以耳濡目染的精神感染学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报业目前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许多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
B、艾滋病预防工作格外关注流动人口的数量,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加强管理。
C、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D、胡锦涛在欢迎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同美方加强对话,扩大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华人姓氏有宝藏

    姓氏通常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然而;将它作为生物学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1 98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群体遗传学专家卡瓦利·斯福扎将他的“姓氏基因”理论带到中国。斯福扎认为,通过对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分布规律的研究,就有可能找到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甚至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
在许多国家,姓氏传递的历史不够长久也不够连贯。此种背景下形成的姓氏传递,很难找到与遗传基因的关联。然而,中国姓氏历经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它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并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繁衍,在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中曾起到独特的民族凝聚力作用。尤其是汉族社会,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有着同姓聚居和修谱联宗的习俗,国内形成了无数群大小不等的同姓群体。
中国人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当稳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化特色的改姓现象,不但增加了国人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各个姓氏的始祖和年代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广大农村一直存在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之婚姻半径较小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隔离的Y染色体群体,这为近代生命科学探讨人类Y染色体DNA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模型和线索。 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发展,在生命科学中也受到重视,并已形成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的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度也很长,非常适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我国科学家自正式加入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起,共收集了上百万份血型数据,经过计算机聚类统计分析,发现不同人群血样中的血型、酶、蛋白质的区域分布和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高度一致。这证明了中国人的姓氏分布是稳定的!这一发现,无疑说明“姓氏基因”存在的可能,而且证明研究姓氏的遗传规律将有助于找到特殊姓氏人群的特殊遗传基因。
5、下列对“姓氏基因”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氏基因”理论将姓氏作为生物学的一种标记进行人类如何遗传学研究。
B、“姓氏基因”理论力图将姓氏与遗传基因联系起来,从这一新的角度形容人类遗传的奥秘。
C、“姓氏基因”理论以姓氏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先烈的传递规律为基础对遗传基因进行探讨。
D、“姓氏基因”理论以群体基因的遗传规律为基础研究姓氏传递规律和同姓人群分布规律。
6、文中能作为“通过形容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甚至可以解开人类遗传的奥秘”的依据,最直接和准确的一项是
A、 华夏民族,尤其是汉族社会,有着同姓聚居和修谱联宗的习俗。
B、 具有中国社会进货特色的改姓现象,增加了中国人姓氏的多样性。
C、 中国人姓氏随父系传递的方式相当稳定,Y染色体的基因信息大体上也就随姓氏代代相传。
D、 中国地域人群的血型分布与人们姓氏的区域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氏基因”理论并不是在世界上所有国家者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
B、所有人都可以根据基因确定自己或家族的真正姓氏,并从中找到姓氏的延续规律。
C、在广大农村进行姓氏基因的研究,与流动人口较多的大城市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D、将来患同一种病,因姓氏不同而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的现象不是不可能发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祖(唐高祖李渊)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娶公主为妻)武帝(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
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
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密谏曰:“吾国未靖,虏
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武帝嘉纳。及崩,哀毁
同所生。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毅遽
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谓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
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
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妯娌)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
不辨也。崩於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
也。”不听,顷里坐谴。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
炀帝果喜,擢位将军。因泣谓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
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始,太宗生,有二龙之符,后於诸子中爱视最笃。后即位,过庆善宫,览观
梗欷,顾侍臣曰:“朕生於此,今母后永违,育我之德不可报。”因号恸,左右
皆流涕。乃享后於正寝。它日幸九成宫,梦后若平生,既悟,潸然不自胜。明日,
诏有司大发仓赈贫瘠,以为后报焉。上元中,益谥太穆神皇后。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 因画二孔雀屏间/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C、 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 后于诸子中爱视最笃/得双石于潭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体现窦皇后“见识不凡”的一项是
①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      ②此女有厅相
③后事之,独怡谨尽孝                ④上性乐此,盍以献?
⑤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              ⑥诏有司大发仓赈贫瘠,以为后报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窦氏出生于贵族之家,出生时头发很长,有异相。为人聪慧识大体,很受北周武帝喜爱。
B、 窦氏父亲认为她相貌不凡,见识过人,因此特地为她画孔雀招亲,后来李渊射中了孔雀眼睛,窦毅就把女儿嫁给了李渊。
C、 窦氏不公文采出众,而且精通书法,对待婆婆又能尽孝心,婆婆因此很喜欢她,李渊也对她很敬爱。
D、 唐太宗即位之后,思念母亲,因此将母亲的灵位供奉在正堂,并下令官府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以此纪念母亲。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
②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王建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冬,著名将领李愬发兵九千,平定吴元济的叛乱,此诗描写了这一战争。
①诗歌第二句通过对“旗”和“马”两个意象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②第三、四句从什么角度描写了战争?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13、补写诗词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①天行健,              ;地势坤,                。
②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这所共适。
⑵①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②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             ,彩彻区明。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叶子时期的梅
晨义
  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
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
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颗,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伫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
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可爱的你呀,藏在了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叶子是你的
衣裳。我知道,你有着太多的神秘。
  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
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
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天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
自由,更健壮。
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寻问:“你认识它吗?”
  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
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4、对于梅树,作者为什么说“花朵是你的脸,叶子是你的衣裳”?(4分)
15、对人们喜欢梅花,作者的看法是:“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4分)
16、文中说,作者来看无花的梅的感情与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说,无论是花的显露还是叶的隐藏,对腊梅都没有多少意义。那么作者认为,对腊梅来说什么才算是有意义的?(6分)
六、(15分)
18、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6字。(5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然而,两位大作家可能不会想到,今天,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网络出版、电子图书等新兴事物给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而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在电子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网络阅读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
19、可以添加必要词语,不得改变原意,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为长单句。(4分)
  ①尼采曾把下蛋母鸡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
②中传统里有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③尼采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喻恰恰符合这个意见。
20、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在这两个节日将要来临之际,请仿照例句给父母写两句话,表示对他们的感谢。要求: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使用比喻修辞方法,不少于16个字。(6分)
例:父爱如山,为我撑起一片蓝天
    母爱似水,给我送来一缕温情
七、(60分)
2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贫与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一、二、三、     
1、D   2、A   3、C   4、D   5、D   6、C   7、B   8、A   
9、B   10、C
四、
11、⑴我国尚未安定,况且突厥很强大,希望您控制自己的情感安抚皇后,来争取突厥与我国合纵,那么江南、关东就不会阻碍我国了。
⑵皇上喜欢骏马,为什么不把这些骏马献给皇上呢?白白地留着这些马匹只会招来罪过,没有什么好处。
12、⑴通过军旗被冰雪冻僵硬和马匹在雪地中无声无息地行走,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战争的艰苦,又写出了部队的纪律严明,也突出了此次偷袭的特点。
⑵三、四两句,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从远处“遥看”的角度,写出了先头部队的胜利。这样写的好处是A、角度新奇,用节约的笔墨写出宏大的战争场面。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回味余地。B、从侧面表现战争的顺利和迅速,衬托出了将军战前准备充分,筹划精到。
13、⑴①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以厚德载物   
②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⑵①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②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
五、
14、人们认识、了解、喜欢梅树,都与梅花相关联,而对梅树的叶子很少关注。可以说梅花成了梅树的标志,叶子只是梅树的点缀。作者的这个形象比喻说明的正是这种现象。
15、因为作者认为花开时大家都去欣赏,但凋谢后却不再有人理睬,这不是一种长久而深沉的爱。(或者用文中的话: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16、①作者认为叶子时期的梅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并不像叶芝诗中所认为的“衰老”。
②因为作者认为梅“并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所以他是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只是来看梅的“长久和佳美”。而叶芝诗中表现了一种因爱“灵魂”和“皱纹”而显现出的高尚人格,这与“我” 看梅时的心态是不同的。
 17、没有人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关注,只是自己无忧无虑的生长,这才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这样活得才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六、
18、网络阅读在我国读者中获得青睐。
19曾把下蛋的鸡的鸣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喻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20、参考答案:父爱似阳光,驱散冬日严寒;母爱如春雨,滋润饥渴心田。
七、作文参考200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xjz992003@163.com) (61.53.239.24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八年级上学期中段考试题目及答案』  下一个『哈尔滨三中2006年高三年级五月月考检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