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初三月考语文试题(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上杭三中2006年初三语文月考(1)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班级姓名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郑?1、在我灰心气nei的时候,书告诉我:“振作起来,相信自己的力量,坚信‘上帝就是我自己’。”在我高兴的时候,书告诉我:“生活是一种匆忙的追求,恬()静安逸是对匆忙追求的报答。”拼写:气nei;
试题预览
"上杭三中2006年初三语文月考(1)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班级          姓名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郑?1、在我灰心气nei   的时候,书告诉我:“振作起来,相信自己的力量,坚信‘上帝就是我自己’。”在我高兴的时候,书告诉我:“生活是一种匆忙的追求,恬(   )静安逸是对匆忙追求的报答。”    拼写:气nei       ;注音:恬(   )静。
2、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①      ②     
(2)请你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哪里?
3、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青春和追求。一个中年人说:40岁最好,它拥有睿智和成熟。一位老年人说:      。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请在横线上填写。
4、请在“苦难”、“青春”、“人生”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小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50字内)(2分)
5、(1)写出格列佛游历的地方    。 (2).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情节。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4题)(8分)
(1)一鼓作气,            ,              。《曹刿论战》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4)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6)无限河山泪,                ! 夏完淳《别云间》
二    阅    读(65分)
(一)(14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公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按要求填空。(3分)
①“齐师伐我”中的“我”指的是                           
②“必以分人”中的“人”指的是                                      
③这段文字所写的“肉食者”的“鄙”,表现在把作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                 上。(2分)
8、这段文字末尾,曹刿作出了“可以一战”的结论,他认为作战所凭借的先决条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政治上      。他的结论,见于文中 “        ”这句话。(2分)
9、解释加点字(2分)
①肉食者鄙   鄙                 ②牺牲玉帛  牺牲        
③小大之狱     狱                ④虽不能察  虽          
10、翻译句子。  (4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翻译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二)(16分)  人体的色彩科学
(1)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              。
(2)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3)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4)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颜色。例如,室内的颜色就左右着人体的状态。如果在一间没有窗户、壁纸及家具都是红色的房间度过两个小时,就会感觉像过了4个小时;而在全蓝色的房间则会感到仅过了1个小时。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              。
(5)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11.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                的特性。(2分)
12.联系上下文,给第(1)(4)段空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13.第4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直接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14.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的水平,你认为比赛场地的地毯应是什么颜色的?杠铃应是什么颜色?这有什么好处?(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5~第19题。(13分)  《 最先 与 最后 》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为人的处世金针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做发动战争的罪魁),“不为祸始”(不做制造灾难的祸首),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为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失了跑完预定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吧。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美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名。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起敬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5、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用原文填空。(3分)
旧中国“凡事都不容易有改”的原因主要有:不为             ,不为              ,不为             。
16、为什么说“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是赛马妙法?(2分)
17、文中提到的学校运动会中的五种不良表现,请任选三种概括。(每项不超过8个字)(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18、将“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中的“败兆”改为“失败”,行不行?为什么?(2分)
19、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四)(23分)  ①六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住。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无职业,平时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如塑料篮子瓷钵子什么的。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伺奉一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也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工地上做杂工。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女人有如瀑的长发,她喜欢梳理得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颀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款款有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②一段时期,小街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女人。男人们的话语里带了欣赏,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不简单。女人们的言语里却带了怨怼,说一个摆地摊的,还穿什么旗袍!隔天,却一个一个跑到裁缝店里去,做一身旗袍来穿。 
③那女人不介意人们的议论,照旧盘发,穿旗袍,优雅地守着她的地摊,周身散发出明亮的色彩。这样的明亮,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她的摊子前去转转。男人们爱跟她闲聊两句,女人们更喜欢跟她讨论她的旗袍、发型。临了,都会买一两件小商品。
④几年后,女人攒了钱,贷了一部分款,买了一辆中巴车跑短途。她把男人送去考了驾照,做了自家中巴车的司机。她则随着车子来回跑,热情地招徕顾客。在来来去去的风尘之中,她照例是盘了发,穿着旗袍,清清丽丽的一个人。她的车也跟别家的车不同,车里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湖蓝色的坐垫,淡紫色的帘,给人的感觉就是雅。所以小镇人外出,都喜欢乘她的车。
⑤她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却不料,竟很意外地出了一起车祸。所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还搭上一辆车和十几万的债务。她的腿部也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小镇人都说,这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下子倒下去是爬不起来的了。可是半年后,她却在街头出现了,干着从前的老本行——摆地摊儿。她照旧盘发,穿旗袍。腿部虽落下小残疾,但却不妨碍她把脊背挺得笔直,也不妨碍她脸上挂上明亮的笑容。
⑥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摘自《读者》2005年第8期)
20.本文第一段的文字与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一样,都包含着许多的“矛盾”。试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中最突出的“矛盾”,并简要比较两篇文章的作者在似乎矛盾的描写内容中,对人物褒贬态度的不同。(4分)
2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事物因欣赏角度不同而显出不同特点。试从两个角度对第二段划线句子的进行赏析。(4分)
22.第一段中说“她哪里像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阅读二至五段,说说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表现主人公“活得从容而优雅”的?(5分)
2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24.读完这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6分)
三   写   作(60分)
1 命题作文:请给我一次机会;
2 好奇是对生命的回报,成长是对时光的回报,飞翔是对天空的回报,成才是对老师的回报……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写作;(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59.58.198.8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模拟测试(AB)』  下一个『2006年上海市七所重点中学联考试卷及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