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卷(二)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广丰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卷(二)(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教师用卷广丰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卷(二)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罢黜 茁壮 咄咄怪事 相形见绌B.磨砺 勉励 晴天霹雳 老骥伏枥C.揣度 祥瑞 急湍甚箭 惴惴不安D.饴糖 怠慢 贻笑大方 百战不殆[答案]C(A项“黜”“绌”读chù,B项都读
试题预览
"教师用卷
广丰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卷(二)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罢黜  茁壮  咄咄怪事  相形见绌 
B.磨砺  勉励  晴天霹雳  老骥伏枥
C.揣度  祥瑞  急湍甚箭  惴惴不安 
D.饴糖  怠慢  贻笑大方  百战不殆
[答案]C(A项“黜”“绌”读chù,B项都读lì,C项chuǎi  ruì  tuān  zhuì ,D项“饴”“贻”读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疏浚  竣工  以儆效尤  不能越雷池一步
B.奖掖  赋与  翻然醒悟  小不忍则乱大谋
C.沧桑  就序  徇私枉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
D.隐患  蜇伏  韬光养晦  温良恭俭让
[答案]A(B、与——予,C、序——绪,D、蜇——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
(3)我———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
A.事变 绩效 不是/但是   B.事端 业绩 不但/而且
C.事端 绩效 不但/而且   D.事变 业绩 不是/但是 
[答案]D(事变:重大变故;事端:纠纷。绩效:成绩或者成效,业绩: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不但/而且:表转折的关联词;不是/但是 :不是为否定的陈述,但是表转折的关联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高速公路路况单纯,上路行车,视野角度缩小,常常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跟车距离产生错觉,最终引发交通事故。
B.民营企业的发展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C.瑙鲁共和国与台湾“断交”,台湾当局苦心经营的金钱外交的丧钟又一次敲响,这完全是由于台湾当局咎由自取。
D.卡尔扎伊不仅要会见中国领导人,他还会与中国的媒体见面,毕竟日程太紧,像故宫等名胜只好忍痛割爱,而长城是不能不去的。
 [答案] B ( A是语境不合。“一叶障目”是所见受到障碍,不同于“产生错觉”。  C是语意重复。“咎由自取”指罪过或灾祸都由自己的原因惹来,语义已含了“由于”的意思。 D是范围失当。“忍痛割爱”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割舍给别人。故宫原本不属于自己所有,且参观故宫的打算也不是具体的东西,不能说“忍痛割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攻克酸甜石榴保鲜技术 , 万世明每天钻进书堆收集资料 , 研究酸甜石榴保鲜技术 , 没日没夜地在他的“ 研究室”里进行试验 , 有时连饭都得家人送到他面前。
B、今年 2 月 15 日 , 吉林市发生了导致 53 人死亡、70 人受伤住院的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 , 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 在社会上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C、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现实出发 , 将保障和尊重人权作为治国原则写入宪法 ,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大创新 ,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D、国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否适合中国的国情 , 对于那些对国内生活不甚了解的“海归”们来说 , 很可能成为一个门槛 , 这个门槛过不去 , 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答案]D(A“技术”后加“难关”;B、“了”改“的”;C、“保障”和“尊重”对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录入、删除,这些词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太过平常,数字产品对记录内容的取舍让我们感到方便,那么,人类的记忆是否可以像电脑一样,有用的存下无用的删除呢?近日,以色列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人脑的记忆有望像电脑一样录入、删除。
所谓记忆,简单理解就是能够记录和回忆。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德国波思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人脑能对涌入大脑内的信息进行分类,即分成需要保留的和永远忘记的两类。当接收外界信息刺激时,大脑嗅觉区的神经元就活动起来,然后大脑希波区的神经元开始活动。当这两个区的神经细胞同步活动时,外来的信息就会被记住,如果没有同步活动,外来的信息就被忘记。当这个信息被大脑记忆后,下一次外界又出现这个信息时,这个信息就会启动大脑,同步调出旧信息,也就是实现了对这个信息的记忆。
魏兹曼研究院神经生物学系杜戴教授发现,每一个记忆的获取都要经历一个时间段,杜戴教授称其为“巩固”,这是一个快速的“成熟”过程,一旦“巩固” 过程完成,这个记忆就被大脑保存,此时,外界的刺激和针对神经系统的药物对这个记忆将不起任何作用,将成为大脑中的永久记忆,可以被唤醒。同时杜戴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在记忆唤醒过程中有一种记忆擦除器,杜戴称其为“时间之窗”所有的记忆中只有在“时间之窗”内才能被删除。所谓“时间之窗”是在记忆获得及再次被唤醒记忆的过程中,“时间之窗”开启的时间极短。
杜戴教授据此认为,记忆的删除是可能的,在记忆获得过程中只要在“时间之窗” 开启的时间之内,通过神经类药物及外界刺激,将不希望记忆的信息“驱赶”至“时间之窗”内就可以中止记忆。而对已有的负面记忆(如恐惧、哀伤、惊吓、失败等)在唤醒的过程中利用同样的方法就能将其擦除。这样擦除记忆就成为我们主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受负面记忆的困扰。根据这种原理,我们希望记忆的信息也可以像录入一样方便,那便是最大限度限制“时间之窗”开启时间。
(摘自《健康文摘》)
6、我们如果要把“负面记忆”删除,下列哪一项说法行不通
A神经类药物及外界刺激能够把负面记忆“驱赶”到时间之窗内,但前提是要在负面记忆唤醒过程中,时间之窗开启的时间内。
B在记忆获得过程中,只要在“时间之窗”开启的时间之内,通过神经类药物及外界刺激,将负面记忆的信息“驱赶”至“时间之窗”内就可以删除负面记忆。
C当负面记忆再次被唤醒的时候,我们通过神经类药物和外界刺激等手段,把负面记忆驱赶到时间之窗之内,即可删除。
D当负面记忆再次被唤醒的时候,只要我们采取一些相应方法,如服用神经类药物等,把负面记忆驱赶到时间之窗内即可删除。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
A在脑子里对过去事物的印象能够保持是记忆,而本文的记忆是指对信息的记录和回忆。
B记忆事物要经历一个时间段,这是每一个记忆获取的必然过程。
C外界的刺激和神经类药物对永久性记忆不起任何作用。
D最大限度限制“时间之窗”的开启时间,有助于记忆的牢固持久。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记忆是能够删除的。
B希望记忆的信息之所以能够被我们记住,负面的信息之所以能被我们删除,因为如今我们的记忆可以像电脑一样录入、删除了。
C如果我们想要记住英语单词,必须在记忆获得过程中,让大脑嗅觉区和大脑希波区的神经元同步活动。
D人类的记忆水平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从理论上讲,人类对记忆的取舍是完全可能的。
[答案]6、B(要注意是“在记忆唤醒的过程中”才能删除记忆)
7、D( “有助于记忆的牢固持久”文中没有此内容)
8、B(只是“有望像电脑一样录入、删除”,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饮酒,闲于占对 闲:空闲
B.昔于公断狱无私 狱:监狱
C.卿钥恒置何处 恒:长久
D.辟高门以待封 辟: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或有告其盗牛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庆疑之,乃召贾人曰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郡县按察,莫知贼所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    )
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
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
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答案]9.D(A闲:同“娴”,熟练、熟悉;B狱:案件;C恒:经常。)
10.B(①而:连词,表转折;②而:连词,表递进。)
11.D(①写他的聪慧,③写他人,⑥是他自己的话。)
12.D(匿名信为柳庆所写,“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也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柳庆字更兴,小时候就聪明灵活有气度,博览群书,不咬文嚼字,喜欢饮酒,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字多的文章来背诵,柳庆立即读三遍,就能背出来,一字不漏。
大统十年,柳庆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并代理记室,不久以本官身份兼任雍州别驾。广陵王元欣是魏帝的至亲,他的外甥孟氏常常横行霸道。有人告他盗牛,柳庆查获实情,即刻下令把他关押起来。孟氏一点也不害怕,竟对柳庆说:“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元欣也派人来申辩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召集僚佐属吏,充分地揭露孟氏依仗权势欺压残害百姓的罪状。话一说定,就下令将他打死。从此以后,权贵之家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有一个商人带着二十斤金子京城,寄居在别人家里。他每次要外出,常自已拿着钥匙。不久。锁还是好好的,金子却全部不见了。商人认为是房东偷窃。郡县审讯拷问,房东被迫认了罪。柳庆对这个案子有怀疑,于是把商人叫来询问:“你的钥匙经常放在哪里?”回答说:“常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曾与人同住吗?”回答说:“没有。”又问:“曾与人一起饮酒吗?”回答说:“有一天曾经与一个和尚两次饮酒,喝醉后白天就睡了。”柳庆说:“那和尚才是真正的盗贼啊。”立即派人捉拿和尚,那和尚竟带着金子逃跑了。后来抓住和尚,追回了那些金子。
又有一家姓胡的被抢劫,郡县官吏审问追查,没有人知道强盗藏身的地方,邻居被拘禁了许多人。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可以通过诱骗来捕捉他们。于是他写了一些匿名信,贴在好些官府门上,信上说:“我等合伙抢劫胡家,同伴各种人都有,恐怕终究要泄露出来。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接着柳庆又张了一道免罪的文牒,过了两天,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反缚双手到文牒前自首,因此将盗贼一网打尽。柳庆主持公道明察秋毫的事迹,都是类似这样。他常感叹地说:“汉代的于公自称办案无私,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倘若他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差不多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2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
 译文:——————————————————————————————————————————
(2)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3分)
 译文:——————————————————————————————————————————
(3)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4分)
译文:——————————————————————————————————————————
[答案](1)如果给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
      (2)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
(3)汉代的于公自称办案无私,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倘若他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差不多吧!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
⑴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3分)
答:                                                            
⑵古典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分,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3分)
答:                                                                      
[答案](1)A.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瞭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回收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景,便一览无余了。
B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2)此曲应理解为“有我之境”。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如“看沙鸥”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作者的感受和评价。七句写景中没有作者表赞叹一字,但笔笔都像用醮满了爱的浓汁画出来的,否则哪能像这样美丽与可爱?
15、根据下面的问题,用原文的句子回答。(第①题必答,②③题选答一题。)(6分)
①《琵琶行》(白居易)一诗中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者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上。
②古代诗文中不乏以“水”为喻阐发事理或寄寓情思的句子。例如,《论语•子罕》中的“子在川上曰:‘                        !                       ’”。《虞美人》(李煜)中的“                     ,                        。” 
③宋代出现了不少哲理诗,其中不乏饱含理趣的诗句,如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_                    ”(《题西林壁》);朱熹写的“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苏轼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写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答案]①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②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③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有源头活水来  淡妆浓抹总相宜  陆游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有些夜晚仅仅属于自己   曾文广
诗人纪伯伦曾借先知之口说:“你的朋友是你的有回应的需求。他是你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土地。他是你的饮食,也是你的火炉。你饥渴时来带他身边,向他寻求平安。”这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白,朋友是一种“有回应的需求”,包括物质上的和心灵上的。但如若仅仅如此,这种只索不予的友谊注定是残缺不全与极其自私的,不能算作真正的友谊。因而他又假先知之口告戒世人:“奉献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奉献在这里也许理解为分享比较合适——能够与朋友分享自己所拥有的,部分或者全部,无论是否是“最好的”,都是人生一大块事,因为“分享”的本身就是一种足以令双方身心俱悦的事。
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更是把这种“分享”的作用神奇化了。他认为“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友谊原来有如此奇特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对“乐于孤独的人”和“没有朋友的人”缺少好感了。他认为前者“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属于兽的”。后者干脆就是“啃自己心灵的人”。
实际情况却是——包括弗兰西斯•培根在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朋友分享,有一些东西,它们仅仅属于每个人自己。这些东西既不能索取也不能给予,无论你和你的朋友在彼此心头是多么重要,双方又是如何慷慨。巴尔扎克在对“友谊”二字的诠释中就明白地提到了这一点:“友谊是联结两颗同类心灵的纽带,它们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是独立的。”惟其如此,我们就不应像培根那样简单地认为“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毕竟在客观上“两颗同类心灵”各自是“独立的”,两颗心灵是两个不同的享受完全主权的王国。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距离。这也就注定了有一些东西仅仅属于自己。
朋友一千个还太少,敌人一个也嫌多。在今天,承认自己是个“乐于孤独”和“没有朋友”的人恐怕不多。但是,不管你是“相识满天下”交游甚广之辈,抑或信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人,你是否曾经在某个夜晚想找人倾诉却发现无人可找,而几个堪称知己的电话号码就烂熟在心里?你们交往多年,经常保持着联系,在一起时无话不谈,你们都相信你们的友谊永远不会生分到必须匆匆忙忙去整补的那一天。然而就在那样一个晚上,你最终没有拨通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电话,而是甘愿独自一人面对洁白的墙壁,把楼下的喧嚣声响关在门外,像那些“乐于孤独”和“没有朋友”的人一样,陷入无边孤寂的沉思中“啃”着自己的心灵。
这样的夜晚,灵魂在独自行走;这样的夜晚,惟你一人独享。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你的一生中,必须不间断地拥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深入内心,释放自我,让灵魂得以保持属于它的纯净。这样的夜晚,朋友不能分享,也无从分享,即使他恰好就在家里做客,正睡在隔壁的房间里。毋须分享,他也拥有属于他的这样的夜晚。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有一些东西不能与朋友甚至亲人分享,譬如你想一个人呆着的某些夜晚,譬如你必须独自面对的人生的风风雨雨,也譬如今夜——2003年11月9日凌晨2点52分,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独自啃自己的心灵的时候,这个夜晚仅仅属于我!
16、本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思路非常清晰。请用简要的语言叙述全文的主要思路。(4分)
答:本文先写                                                                          
后写                                                                           
17、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不可以改成“有一些白天仅仅属于自己“?为什么?(6分)
答: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观潮》复习题及答案』  下一个『广丰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卷(三)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