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仿真试题十六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仿真试题十六(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年中考仿真试题十六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每题2分;6、7题每题3分,第8题每空1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uó)卑劣(lüè)随声附和(hè)B.投奔(èn)迸裂(èng)不辍劳作(chuò)C.凫水(fú)惩罚(chěng)永垂不朽(xiǚ)D.狭隘(yì)魁梧(wú)精神矍铄(jué)2.下
试题预览
"2006年中考仿真试题十六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每题2分;6、7题每题3分,第8题每空1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uó)     卑劣(lüè)        随声附和(hè)
B.投奔(bèn)     迸裂(bèng)       不辍劳作(chuò)
C.凫水(fú)      惩罚(chěng)      永垂不朽(xiǚ)
D.狭隘(yì)      魁梧(wú)         精神矍铄(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光彩       辨认            麻木不人
B.痛悼       云霄            走投无路
C.签赏       暴躁            良萎不齐
D.和蔼       宿儒             高瞻远瞩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收到朋友的求援信后,心照不宣,立即回了一封非常幽默有趣的信。
B.聂卫平的围棋棋艺造诣颇深,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C.一走进锅炉间,扑面而来的是咄咄逼人的水蒸气。
D.老师对待我们班的男女同学都等量齐观,毫无偏心。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大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曝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                             。
A.它的脸始终露着笑容,像是婴儿看着自己的母亲
B.天越热,它开得越繁茂,像是冲着其它花叫板
C.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热情,愈加兴盛
D.它把满腔热情都化做盛开的花朵,表达自己对太阳母亲的感激之情。
5.下面对作家作品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中遇难的格列佛来到小人国,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转眼来到大人国,竟变成了星期五的掌中玩物。
B.《朝花夕拾》共10篇,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真实动人地抒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吴用智取生辰纲都是《水浒传》中百看不厌的故事
D.《童年》的主人公阿廖莎度过了一个充满忧伤、痛苦的童年,思想渐渐成熟,充满自信力量。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团体的舞会。会上,他邀请一位身份平常的慈善团体女成员跳舞。这个女子不好意思地说:“您怎么和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跳舞呢?”萧伯纳回答:“这不是一件慈善事业吗?”
萧伯纳的言外之意:

7.根据下面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她想说的话。
情境材料:
李燕同学是某中学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她对学校、老师和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她有许多话儿要倾诉。正好,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不能出现校名及校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她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同学们临别赠言:

(2)她从学生的角度对学校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郡邑浮前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零丁洋里叹零丁。
(3)夕阳西下,                         。
(4)                         ,衡阳雁去无留意。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6)《醉翁亭记》中写游人离开还自然于禽鸟的图景的句子                     ,
                       。
(7)出自《论语》,意思是温习新的知识,从中会有新的体会或发现,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的认识现在的成语是:             ;常用来形容好学的成语是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9~12题。(9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备:                      皓: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1.联系《岳阳楼记》全文,说说选文第二、三两段中迁客骚人登楼的“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2分)

12.分别概括选文三段画面的特征。(3分)

(二)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回答13~16题。(11分)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类型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3.概括选文的说明中心。(3分)

14.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光辉的成就?(3分)

15.中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中有哪些优良传统。(3分)

16.举解放后石拱桥建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三)阅读《忆先生》,回答17~21题。(12分)
忆先生
     按现在的规矩,应该称呼“老师”,我也的确这样叫他;但我心里却总以“先生”称呼他。
    他就是我上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张子清。
    先生是在后排几个“混混生”的哄笑中出场的。——并不是他扣错了扣子或是忘了打领带,而是因为衣着的笔挺整洁,使那几个“不修边幅”的同学感到不适应。——他轻轻带上门,把几本泛黄的书摆上讲桌,给我们上高中语文起始课。他如数家珍,几千年的文史经哲侃侃而谈,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使我们如沐春风,引领我们进入语文的殿堂。我日后的迷恋文学,这节语文课便是一个发端。
    我默默地注视着先生,猜想那灰白色的中山装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先生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黄叶纷飞,秋雨连绵的日子。我们沉浸在作品优美的意境中。有一个同学突然提出问题:“老师什么叫孤独?”他说:“深秋,静夜,冷雨轻轻拍打落叶,灯泡幽暗朦胧,独自倚窗沉思,那感觉就是孤独。”鸦雀无声,我们欣赏着完美的诠释。
    有一段时间,我作文专喜欢以玄吓人,许多半懂不懂的诗文,被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至于满篇的前后引号此呼彼应。我交了一篇《走近余秋雨》。发还后,我看到的评语是:“拟给九十分:起笔新颖。给两分,收束照应开头,给三分,抄写给五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我不禁哑然失才智 ,欣然接受了这别致的批评。
    那天晚自习,评析《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练习。我对文中一段话的理解,与“教参”明显不同。先生用反常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宣布以“教参为准”。我“嚯”地站起来用一种挑衅的口气问:“老师,在鲁迅先生的文章前,我和他们(“教参”编写者)地位平等,凭什么用他们来否定我!”他一愣,随即赞赏地点头微笑,那神情足以让我感自豪。课后,他对我说,类似的问题,许多年来,他提了无数次;我这样的反问,他等了好多年。
    此后,我成了先生家的常客。他过得近乎清贫。有人说先生孤身一人,家里冷冷清清。我进他家,却总觉得是入芝兰之室,满庭芬芳。“孤芳一品自清高”的条幅,字体潇洒飘逸,很熨帖地挂在写字台前的墙上。旁置一盆兰花,清秀淡雅,脉脉的清香沁人心脾。先生一任我翻动他的东西,就是不许触摸那兰花。后来我才听说,病逝的师母,是他大学同窗,和他同为高才生,单名一个“兰”字。
    高考填报志愿,从不干涉我们自由的先生,执意动员我报考上海的名牌大学,说那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会促我更快地成长。我敷衍了他,志愿表上出现的净是省内的大学——因为我缺乏自信。
    报到前,我去看望先生,得到的是鼓励。但也看得出,他笑得很勉强。道别出来。脸上湿湿的,是泪。
    几天前,我怀着惊喜,捧读先生的来信,看着那熟悉的飘逸的字迹,铭刻在记忆里的影像又鲜活起来。虽然我令他失望,他却一直挂着我的成长。我该如何报告先生呢?
17.作者从学识、            、           方面回忆了张子清先生,抒发        的思想感情。(3分)
18.先生对“孤独”的解释,表现了他的什么教学特点?(2分)

19.第三段表现了先生怎样的特点?(2分)

20.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先生是怎样看待“教参”和学生的?(2分)

21.先生给“我”的作文评语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否喜欢这样的评语,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17、教学工作 对待学生 尊敬 感激 怀念18善于启发引导(或“善”于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19仪容整洁(或“注重仪表”),学识渊博 20要点:⑴不迷信教参。只是把它当作参考资料;⑵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21说明我的作文绝大多数语句是引自余秋雨的文章,抄袭太多,没有自己的内容。结合实际谈略。



(四)阅读《孝心无价》,回答22~26题。(13分)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读完大学,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要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想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想信来日方长,想信水道渠成,相信自己必有攻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的深深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债。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薄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22.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3分)

23.作者为什么说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的苦孩是“一个自私的孩子”?(2分)

24.文章三、四两段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2分)

25.“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26.作者认为求学的苦孩和断然离开重病在床的父母的游子是不孝的,对此你是否赞同?请针对其中一种人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作文(5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同学们,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和话题有关。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2)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18.10.127.20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仿真试题十五』  下一个『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议论文专项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