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和第五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语文和第五单元测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泸州市纳溪区龙车中学陈宏一、 积累与运用(5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后遂(suì)无问津者淤(yū)泥泣幽咽(yàn)诣太守(zhí)B.俨(yǎn)然洗濯(zhuó)多髯(rán)德馨(xīn)C.陶后鲜有闻(xiǎn)苔痕(tái)鸿儒(rú)罔不(wǎng)D.老妪(yù)阡
试题预览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泸州市纳溪区龙车中学   陈 宏
一、 积累与运用( 5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后遂(suì )无问津者   淤(yū)泥  泣幽咽(yàn)  诣太守(zhí)
B.俨(yǎn )然    洗濯(zhuó)   多髯(rán)    德馨(xīn)
C.陶后鲜有闻(xiǎn )   苔痕(tái)   鸿儒(rú)  罔不(wǎng)
D.老妪( yù)    阡陌(qiān)   矜寡(guān)     衣褶(zhě)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挨着)       历历数(清清楚楚)
B.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的)
C.女有归(女子出嫁)    绝类弥勒(类别)
D.罔不因势象形(无不)   往来无白丁(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4、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诎右臂支船。
C.左手倚一衡木。                      D、技亦灵怪矣哉。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称“诗史”。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D.“铭”“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一般都是用韵的。
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一句是(      )(2分)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C.花之君子者也。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选出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开窗观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可以互相看得见。)
B.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C. 濯清涟而不妖。(洗过的青青的莲叶并不显得妖媚。)
D.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消失了。)
9、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反之,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不少地名还包含了这个知识,试推断下列城市、河、山的位置。(2分)
A.江苏省的江阴市在长江之(    )     B、陕西省的华阴市在华山之(      )
C.河南省的洛河在洛阳市之(      )   D、湖南省的衡山在衡阳市之(      )
10、根据提示,默写课文。(12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与“何陋之有”相照应,体现全文主旨的两句是:“            
                      。”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
(3)«石壕吏»中表明老妪的确被抓走了的诗句是:“                             ”。
(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
(5)杜甫«望岳»中由望而产生登岳意愿的句子是:“                               ”。
11、填空。(6分)
(1)杜甫«望岳»诗共三首,分咏东岳        、西岳        、南岳       。
(2)写前后«赤壁赋»的“大苏”是宋代文学家         ,“小苏”是他的弟弟         ,“老苏”是他的父亲         ,三人都以才学出名,世称“         ”。
(3)“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西蜀子云亭”中的“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          。
(4)«核舟记»选自    代       编的«           »
12、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花鸟的句子,各写一句。(4分)

13、选出和加点词意思相同的词。(2分)
(1)家书抵万金(    )   (A、书法   B、丛书   C、情书   D、说明书)
(2)老翁逾墙走(    )   (A、走一趟   B、走马观花   C、走漏风声  D、走样)
(3)其两膝相比者(    ) (A、连说带比  B、比肩继踵 C、朋比为奸 D、比干劲)
(4)欲穷其林(   )   (A、理屈词穷  B、穷山恶水  C、穷追猛打  D、穷奢极欲)
1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是(   )(2分)
A.«春望»——杜甫——-东汉末年      B、«陋室铭»——刘禹锡——唐代诗人
C.«爱莲说»——周敦颐——宋代诗人   D、«桃花源记»——陶潜——东汉末年
15、对下列词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2分)
A.“交通”的古义与今义相同。 B、“陶后鲜有闻”中的“鲜”读作xiǎn,意为“少”。
C.“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的“简”是通假字,通“拣”。
D.“会当凌绝顶”的“凌”意为“登临”。
16、辨析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出淤泥而不染(    )                        陶后鲜有闻(     )
(1)                                       (2)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芳草鲜美(       )
       中轩敞者为舱(       )                    大道之行也(      )
(3)                                       (4)
为宫室、器皿(   )                         水陆草木之花(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              ”,左刻“②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文字写在下面。(2分)
①                           ②                   
2、下面对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
B.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船身长约八分多一点。
C. 盖大苏泛赤壁云:船的顶层刻着大苏赤壁时的云彩。
D. 能以径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能用一寸来长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
3、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
B. 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 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 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 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多方面的成就。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的误的一项是(     ) (2分)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B、能以径径寸之木。(径:直径)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惊奇)   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
6、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义有错的一项(      )(2分)
A.便要还家(yāo 邀请)            B、鸡犬相闻(wén 听见)
C.土地平旷(kuàng 空阔、宽阔)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 属于)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2分)
A.遂与外人间隔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3、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悉如外人                B、  屋舍俨然
咸来问讯。                   便舍船,从口入
C.  武陵人捕鱼为业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答之。
4、桃花源中“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什么?并用曲线画出村中人热情好客的语句。(2分)

5、文段从桃源的                和              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 
6、“黄发垂髫”中“黄发”指      ,“垂髫”指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7、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E、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F、不足为外人道也。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2分)
                         
(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上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
2、翻译文言语句。( 6分)
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选文节选自«           »,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都以物为喻,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这种写法叫“             ”。(2分)
4、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2分)
5、本文中作者拿    和     与莲对比,前者是     ,后者是     ,作用是突出           
          。(3分)
6、“陶渊明独爱菊”,请你举出相关的诗句证明这一点。(2分)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D   5、D   6、C   7、C   8、C   9、南面、北面、南面、北面   10、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⑶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⑴泰山、华山、衡山  ⑵苏轼、苏辙、苏洵 三苏  ⑶诸葛亮、杨雄  ⑷清、张潮 、虞初新志  12、山:青山郭外斜  水:一水护田将绿绕  花:映日荷花别样红 鸟:山光悦鸟性等   13、⑴C ⑵B ⑶B ⑷A  14、B  15、A  16 ⑴表转折 相当于“却” 表顺接下 ,并且  ⑵少  鲜艳  ⑶ 是 雕刻  ⑷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的
二、㈠1、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2、C  3、D  4、C   5、C  6、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㈡1、D  2、D  3、A  4、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社会环境   社会风尚   6、老人  小孩 借代  7、略  8、为桃源外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以外的世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㈢1、多   洗涤   生蔓  更加   亲近而不庄重  少  2、略  3、爱莲说  托物言志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上直,不蔓不枝   5、菊花  牡丹  正衬  反衬   莲花的高贵品质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22.208.88.14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个『2006年4月重庆一中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