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松江区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松江区2006年高三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测试卷考生注意:1.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2.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不得使用圆珠笔答题。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5题。(18分)书朱湘①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
试题预览
"松江区2006年高三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测试卷
 考生注意:
1.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2.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不得使用圆珠笔答题。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5题。(18分)

                                  朱 湘
    ①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够我们赏鉴了。
    ②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容的真或美了。
    ③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中间的猎犬风一般快地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做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④印书的字体有很多种:宋体挺秀有如柳字,麻沙体夭娇有如欧字,书法体娟秀有如褚字,楷体端方有如颜字。楷体是最常见的了。这里面又分出许多不同的种类来:一种是通行的正方体,还有一种是窄长的楷体,棱角最显;一种是扁短的楷体,浑厚颇有古风。还有写的书:或全楷体,或半楷体,它们不单看来有一种密切的感觉,并且有时有古代的写本,很足以考证今本的印误,以及文字的假借。
    ⑤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者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藉此揣摩出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人间?是子孙不肖,将它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⑥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沥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⑦天下事真是不如意的多。不讲别的,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那琉璃一般脆弱的美人,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际更是不言而喻了。试想含意未申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和凌辱;然而他们天生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在的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 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⑧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1、第②一⑤段,从纸色写到字形、字体,再写到             ,都是就书的□□来展开说明的。(3分)    
2、第③段中列举“飙”和“昏”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2分) 
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 第③—⑤段的内容是: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
B. 就如一本旧书一样,一个人是很难预料他未来的命运的。
C. 我们认为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所以它值得我们思索、感叹,就不必提
起它的内容的真或美了。
D.第⑦段是为了说明“天下事真是不如意的多”。
E. 第⑥—⑧段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F. 时光是不等人,所以要抓紧时间读书,成就学问。
4、将文中的画线句用一个成语来表述,就是                          。(2分)
5、对于“书”,值得我们“赏鉴”的地方还很多。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对“书”进行“赏鉴”。(80字左右)(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21分)
孟庙的树
                                                孙继权
①远远地,一片浓重的黛色镶在楼群中,像汪在大地上的苔壁深潭,那就是孟庙了。
②未见飞檐画栋的建筑群,你先看到的是孟庙里的树。得了一圈红墙的荫护,孟庙的树生长得恣意盎然,而且,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③“藤系银杏”是孟庙中的一景。一棵高大粗硕身披鳞甲像披挂着铠甲的壮士的银杏,周身攀满了柔韧绵长的紫藤,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相上下。四五月间,紫藤结出一串串花穗,使银杏像个“菊花插得满头归”的佳人,而秋冬季节,繁叶落尽,银杏看去又像一个带着枷锁的无奈的囚徒。
④焚帛池内,一株老槐枯朽得只剩下一绺带状的树皮,缓慢地向枝头输送着养分,高处裂透出一个锅盖大小的树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孟子后裔在祭祀完先祖后,昂头望天,惊喜地从这个树洞中望见了西沉的橘红色的月亮。从此,孟庙中又添一景———“洞槐望月”。
⑤殿前长有两棵古老的桧树,其中一棵的树洞里垂挂出两丛旺盛的枸杞,这便是孟庙中著名的“桧寓枸杞”了。每年秋末,枸杞结出红彤彤的果实,摘几粒放入杯中,可品咂出枸杞的甘美和桧树的陈香。另一处奇景在孟庙东墙外,叫“古柏抱槐”。一株经年古柏苍老得树身只剩下一个外圈儿,恰巧在这个“圈”内茁壮地生长着一棵槐树,柏和槐紧密得没有一丝缝隙,像一对紧紧拥抱长久不分的恋人。柏和槐共生共荣,又各自葳蕤,谁知道这柏中可有槐,槐中可有柏。
⑥孟庙里最多的就是松桧和侧柏。这些柏和桧遍植孟庙的各个角落,给孟庙带来一派森然气象。这些老树有的枝柯干朽,只有顶梢一片苍绿,像擎着一面旗。有的枝叶繁茂,而树顶却枯干了,像舞着一杆戈。再看树身,周身的裂纹呈螺旋状盘绕而上,可是它猛然用力留下的创伤?
⑦我去孟庙是一场大雪后的上午,庙墙的黑瓦上,还残留着没有化掉的雪。众多花喜鹊、灰喜鹊在树上盘旋、鸣叫。地上落满柏子。潮湿的草皮上钻出几朵黑褐色的野蘑菇。阳光透过树隙照射过来,给弥漫寒气的孟庙注入几分温暖。游人很少。在庙中做了多年导游的张慧女士告诉我:孟庙中各种树木共四百三十余株。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八九百年以上,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的所有建筑物。她还告诉我,孟庙中的另一大景观就是这些树上居住着三四千只灰鹭。这些鹭在这儿不知生活多少年了。它专吃活物,以微山湖中的鱼虾为食。成鹭每日往返庙与湖之间,衔鱼叼虾,哺育幼雏,繁衍生息。夏日,游客会不时在柏树下发现一些从树上掉下来的鱼虾,那是灰鹭在饲喂幼鹭时不慎落下的。
⑧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⑨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荫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⑩两千年前的齐国、宋国、滕国、魏国都是一片干旱贫瘠的土壤。孟子在他年富力强之时,率弟子在上述国家之间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游说活动,力图实现“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然而,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六十五岁时,孟子退居邹国,教学、著述,终其一生。
⑾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⑿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年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选自《人民日报》2005年1月22日)
6、第②段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的“你”和“我”代指         和        。(2分)
7、文章标题“孟庙的树”有哪两层含义?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
                                                                            
8、第⑧段引用了孟子的许多名句,请问引用这些名句有什么作用?(4分)
                                                                             
9、试分析第⑾段话的含义。(2分)
                                                                            
10、从写作内容看,本文是如何安排行文思路的?(4分)
                                                                            
11、尽管后来孟子思想成为儒家经典,但当初他的政治抱负也是如“饱满的种子在皴裂的土地上滚动,始终没有扎根萌芽。”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经历了类似的磨难。请另举一例。(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2、(1)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司马迁《屈原列传》)
(3)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4)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
(5)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
(7)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3-15题(8分)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桑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3、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字幼安,号               。(1分)
14、词的上阕“破”和“鸣”两字非常传神,请任选一字加以赏析。(3分)
                                                                            
15、这首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春在溪头荠菜花”作对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追求?(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5分)
(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调知鄞县,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其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召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其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以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宋纪》)
16、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擢进士上第(   )           (2)乞不次进用(   )
(3)能以辩博济其说(    )      (4)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
1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召(安石)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B.(欧阳修)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C.朝廷每欲舁(安石)于美官           D.及(安石)赴其职,闻者莫不喜悦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2)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19、请在文中找出能从侧面表现王安石才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王安石学识渊博,好读书,善属文,才华横溢,是北宋时的大改革家。从文中看,他认为要办大事就得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
    星殒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人之死,骨肉臭腐,蝼蚁之食尔。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其精气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随其毙而灭也。可不贵哉!而生也利欲以昏耗之,死也臭腐而弃之。而惑者方曰:足乎利欲所以厚我身。吾于是乎有感。
天西行,日月五星皆东行。日一岁而一周;月疾于日,一月而一周;天又疾于月,一日而一周;星有迟有速,有逆有顺。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其动而不劳,运而不已,自古以来,未尝一刻息也。是何为哉?夫四者,所以相须而成昼夜、四时、寒暑者也;一刻而息,则四时不得其平,万物不得其生,盖其所任者重矣。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万世之所治,万物之所利,故曰:“自强不息”,又曰“死而后已”者,其知所任矣。然则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吾于是乎有感。
(欧阳修《杂说三首并序》)
21、“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中的这“四者”分别指        、       、       、
          (2分)
2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不知其所以而不能自止者邪             死而后已
足乎利欲所以厚我身                   未尝一刻息也
    
其贵乎万物者                 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吾于是乎有感                    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
23、对“然则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既然如此,君子的学业难道可以有一日停止吗?
  B.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学业难道要停止一日吗? 
 C.既然如此,君子的学业难道要停止一日吗?
  D.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学业难道可以有一日停止吗?
24、作者在第一段中以星殒现象作比,旨在说明                           ;在第二段中,作者写日月星辰昼夜运行又旨在说明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
25、对于“惑者”所言 “足乎利欲所以厚我身”,作者深有感慨,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3分)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个『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