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一中06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鞍山一中06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鞍山一中06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人: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
试题预览
"鞍山一中06级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校对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 页,第Ⅱ卷7至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注音只有一处错误的一项是:(  )
A.脂肪(zhīfáng)    真菌(jǔn)    慧黠(xiá)    扶老携幼(qiè)
B.窥伺(kuīsì)      轧钢(zhá)    苗圃 (pǔ)      日夜惕厉 (tì)
C.痤疮(cuóchuāng)    挑剔 (tī)      桔梗 (jié)     兵戈四起(gě)
D.藻饰(zhǎoshì)      采撷(xié)    漩涡(xuàn)     吐故纳新(t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躯直入     覆盆之冤    傀儡     敲竹扛
B.浑金璞玉     无坚不摧    骠勇     高梁秆
C.面黄饥瘦     顽世不恭    嗔怪     吊书袋
D.惩前毙后     见危授命    谍报     惹是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数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它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既广泛应
用于技术工程中,又是研究许多理论科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一般人对它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克莱因在《数学与文化》一文就提出了自己
        的观点——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作者列举了历史上人们对数学的       ,在各个层面上论述了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对它的本质和       作了精要的分析。
A.然而     鲜明      误解     应用            
B.然则     明显      曲解     应用
C.然而     明显      误解     运用            
D.然则     鲜明      曲解     运用
4.下列各句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几年的努力,周杰伦终于梦笔生花,在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评奖中横扫五个大奖,成就了他的梦想。
B.这个城市很是繁盛,百业齐全,但米珠薪桂,幸好云飞收入稳定,不致衣食无着。
C.春节期间,人们往往比平时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专家提醒大家应多吃蔬菜瓜果来打牙祭,因为清淡饮食有益健康。
D.张教练提醒小李,在日常驾驶中,遇到冰滑路面,可以隔着锅台上炕,果断采取越级减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前几年的热门专业与如今的社会岗位需求“不对口”,造成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薪水偏低,出现“倒挂”现象的主要是文秘、财会等专业的毕业生。
B.俄罗斯媒体今日报道称,如今各国著名政治家时兴养狗,虽然不会影响主人的政治决策,却在帮助树立主人形象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
C.MO手机上网是中国移动通信为全球通和动感地带客户推出的一项使用手机上网的服务。MO手机上网浏览的不是普通的www网站,而是专门设计的适合在手机上显示的WAP站点。
D.麦加地区民防局高级官员透露,坍塌事故主要原因是这栋建筑的质量低劣造成的。据悉,尚未发现死伤者中有中国朝觐者。
6.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汉代,当时称汤圆为“汤圆子”、“汤丸”……如今,北方地区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B.据《河北日报》报道,河北省卫生厅今日发出紧急通知,通报了含有化学药物“西部曲明”的醋酸减肥胶囊(中美合资西安宏泰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等32种减肥类食品。
C.汉朝刘向有言:“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圣人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说苑·谈丛》)。真是一语道破,能“自禁”的人才是健康人。
D.鲁迅先生对于写文章比较赞成“通脱”——即随便。他在《而已集·魏晋风度和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里曾经盛赞曹操的文章写得“通脱”。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重视人本身,克服了现代性态度的奴役人的工具化色彩。启蒙运动在对宗教蒙昧思想的批判中,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现代性态度,现代性态度中的主客体二分思维模式,最终将人降到“物”的层面,走向了对人的奴役。与现代性态度相反,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处处关心人,并非“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认为,人类物质交往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形式:以血缘交往为主要特征的人的依赖性交往阶段、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劳动与财富的交往阶段、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个性交往阶段。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的交往形式,是每个人“作为自觉的共同体成员使共同体从属于自己”的主体际交往,即具有主体平等性的自由个性交往。这种交往是“多级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其中的客体中介,使主体处于交往的平等地位,克服了现代工具理性背景下的“我——他”不平等格局,形成了平等的“我——你”的主体际关系。可见,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与忽视人及其平等性、主体性的现代工具理性具有根本区别。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不同于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后现代交往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交织,并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体现了主客体自然关系,而价值体现了主体际社会关系。如此,马克思将“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结构进行整合,形成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的交往实践观。这一相关性模式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路线。后现代的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则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其交往理论赋予语言以本体论地位,极端关注精神交往,在其“主体——主体”结构模式中,主体间缺乏客体中介,交往主体双方从各自的主观出发,难以形成共识,这就失去了交往的前提与客观标准,最终滑向唯心主义。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兼有“现代性”和“后现代”的合理因素,恰好吻合我国当前实施道德教育的要求。现代性态度由于夸大大写的“我”的单一主体观,从而走向了它的极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态度的批判,从现代性“主体——客体”模式走向后现代的“主体——主体”模式,理性、普遍性失去了客观基础,同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呈“主体——客体——主体”模式,保留了现代性态度的合理成分。
                                               (选自《教育评论》第五期)
7.对文中的“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现代性态度”、“后现代”交往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性态度是在启蒙运动中,通过对蒙昧思想的批判,产生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唯心主义的看法。
B.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现代性态度的奴役人的工具色彩,设想的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具有主体平等性的自由个性交往。
C.后现代的代表理论提出者是哈贝马斯,主张交往主体双方从各自的主观出发,形成共识。
D.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是将“现代性态度”和“后现代”交往理论加以综合而得出的。
8.对“多级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多级主体”指的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关系的需要彼此交往的人。
B.“改造或变革相互关系的客体中介”中的“客体中介”能使交往主体处于交往的平等地位,克服不平等格局,达到最好的人际交往境界。
C.此句旨在表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必须有物质做凭借。
D.“结成网络关系”表明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层面、交叉的、复杂的。
9.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将“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结构进行整合,形成的“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模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B.后现代的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在其“主体——主体”结构模式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缺乏客体中介,就失去了交往的手段和凭借。
C.马克思认为的人类交往活动的三个阶段可以和人类社会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相吻合。
D.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交织,并行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们在创造价值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中,分别体现了主体际社会关系和主客体自然关系。
10.对文章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A.按照现代性态度的观点发展人际关系,人们最终将失去平等交往的自由。
B.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具有人际交往间合理因素,吻合我国当前实施道德教育的要求,可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
C.建立新型的具有一定客观标准的人际关系,是人们一直探讨的科学问题,相信经过人们的研究,一定会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D.“后现代”交往理论,极端关注精神交往,摒弃让人们产生邪念的物质,可使人类情操更高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乘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诏赦盎以为庶人。吴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袁盎为楚相。尝上书有所言,不用。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沉,相随行,斗鸡走狗。洛阳剧孟尝过袁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剧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葬车千馀乘,此亦有过人者。且缓急人所有。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季心、剧孟耳。今公常从数骑,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骂富人,弗与通。诸公闻之,皆多袁盎。
    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 然后刺君者十馀曹,备之!” 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问占。还,梁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郭门外。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任:推举
B. 今又暴摧折之             暴:凶暴
C.诸公闻之,皆多袁盎       多:称赞
D.刘氏不绝如带             绝:断绝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不用公言至此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兴怀
B.①且陛下迁淮南王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C.①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①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13.下面四组,全都表现袁盎对汉文帝敢言直谏的是:(    )
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②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③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④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
⑤吴楚已破,上更以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袁盎为楚相。尝上书有所言。
⑥且缓急人所有。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季心、剧孟耳。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绛侯周勃担任丞相,皇上认为他是社稷臣,对他非常恭敬。袁盎劝谏皇上,认为周勃只是通常所说的功臣,不是国家的重臣,臣下与主人应遵循君臣的礼节。这使得绛侯对袁盎不满。
B.淮南王平时行为放纵,骄横无比,袁盎劝皇上加强管理;后因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淮南王被牵连治罪,袁盎劝皇上要宽大处理。皇上均不接受。
C.袁盎因病免官,病居在家,热情接待赌徒剧孟。他认为剧孟是个急人之难之人,值得交往。人们皆多袁盎。
D.袁盎闲居在家,皇上经常派人来向他询问计谋策略。梁王想成为皇帝的继承人,袁盎在朝廷上直言劝谏皇上,使得梁王一时语塞,从此便怀恨于心,以致寻机谋害袁盎。









第Ⅱ卷(共108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5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18分)
15.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注]①不至:可译为“不必”。
(1)用“/”给划线部分断句。(4分)
(2)翻译划线部分文字。(4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①辋川庄,是王维隐居之地。     ②菑:这里泛指田亩。
(1)王维颔联化用了前人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后人认为王维的诗句在艺术上自高一筹。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王诗颔联的精妙之处。(4分)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17.根据有关提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①陆游《书愤》一诗,表达出壮志难酬情怀的一联是            ,              。
②古代诗词很讲究借鉴,唐代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之句,宋代秦观也有“雨打梨花深闭门”之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       ,      ”与此意境相仿。
③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的        和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关于虚实说    
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的基本原则之一。
“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和根本规律,决定了天地万物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5章)依老子看来,天地犹如一架风箱。在苍茫浩瀚的虚空之中充满元气,元气的流动,造成了万物实有的运化。所以无是生命之源,有(实)以无(虚)为存在和产生的根基。
庄子发挥了老子的虚实理论。《庄子·天地》载一寓言:“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玄珠”象征天道,“知”象征着智慧,“离朱”象征聪明,“诟”象征言辩。庄子认为凭靠“知”“离朱”“诟”都不能得道,只有利用“象罔”才可得道。而“象罔”正是有象与无象、虚与实的结合。寓言表明,由于道本身是虚与实的统一,故得道和显道的途径也要依靠兼具虚实二性的“象罔”。老子的“有生于无”和庄子的“象罔”成为后来美学虚实说的渊源。
美学上的虚实理论是在哲学的影响下,到六朝才逐渐形成,唐宋则臻于成熟。美学的虚实说包括“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含义。
中国艺术主张表现宇宙的生气活力、流姿动象、韵律节奏,要在自然万物之中,发现音乐和舞蹈的美。六朝时艺术家们认识到,既然道和宇宙万物是虚实的统一,体道是艺术创作追求的目标,那么艺术作品也必须自觉地做到虚实并济,方能表现宇宙那一阴一阳的律动、气韵和魅力。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三.doc』  下一个『2005年各地中考新闻概写练习题(含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