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泉州市“高职单招”第一轮模拟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6年泉州市“高职单招”第一轮模拟考试(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年泉州市“高职单招”第一轮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    班   号  姓名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风驰电掣(chè)慰藉(jí)迷惘(wǎng)倾轧(yà)
试题预览
"2006年泉州市“高职单招”第一轮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    班   号  姓名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风驰电掣 (chè)   慰藉( jí)     迷惘(wǎng)     倾轧(yà)
B、冗赘 (zhuì)       菁华(jīng)     坠落(zhu ì )   自给自足(jǐ)
C、瞠目 (tōng)       竦身(sǒng)      骁勇(róo)     虫豸(zhì)
D、丛冢(zóng)        租赁 (lìn)     不啻(chì )   玷污(d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燥    沉吟    甜言密语       B、贤慧    耘酿    略见一班
 C、谛听    严励    歪风斜气       D、亢旱    惊愕    按部就班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期而遇(日期)   化险为夷(平)  不厌其烦(讨厌)  声名远播(传扬)
B、长歌当哭(大声地哭泣)  落落寡合(孤独的样子)  姗姗来迟(走踟缓慢从容的样子)  
驾驭(控制)
C、接踵而来(脚跟)  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  仳离(夫妻离散)  苛求(过严地要求)
D、冠冕(在代皇帝的帽子)  豁然开朗(明亮)  离乡背井(违背)  广袤无垠(边界)

4、下列短语结构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朝气蓬勃   波涛滚滚  车水马龙  英姿飒爽  
B、孜孜不倦   照顾备至  改革之举  体贴入微
C、焕发青春   救死扶伤  安然无恙  加固堤身
D、误入歧途   取其精华  古往今来  永葆青春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从此,每当我为一己私利、一度挫折而苦闷、而踯躅、而彷徨、而浮躁的时候,一想到大海,就豁然开朗。
  B.本来大家正在兴高采烈地聊着, 有说有笑的, 可是他这一句扫兴的话,使大家哑然失笑,场面立刻冷了下来。
  C.在目前被称为“恐惧压倒了贪婪”的美国投资者眼里,掏出7300万美元来为一个累计亏损500多万美元的“搜狐”买单,到底值不值?而且事实也的确是搜狐在上市第一天表现得差强人意。
  D.这个公司的职员们厌烦自己的工作,于是视工作为最大负担,工作效率提不上去,一个个还怨声载道,工作环境被喻为“有害精神垃圾场”。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即使每个人的人生__________都能成为一个“!”,也应该成为一个圆满的“。”。
  ②石头是硬的,水是温柔、软弱的,但___________会水滴石穿!
  ③能言善辩___________被人称道,如果“讷于言而敏于行”岂不更好。
  A、不曾  居然  毕竟  B.未必  居然  固然
  C.不曾  或许  固然  D.未必  或许  毕竟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在书信里,还经常见诸于报端,成了一种“廉价礼品”。
  B、这个学院根据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分流教育法,保证学生毕业后全部推荐安置工作,使学生无后顾之忧。
  C.我们从古今中外卓越的伟人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他们每一个人才学广博,勤于劳作,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 
  D.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为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8、以下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B、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C、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D、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9、引号的用法有如下几种: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殊意义或特定称谓;③表示否定;④表示强调突出。下面几个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

   A、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治学态度呢?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我们是很容易回答的。答案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④)
 B、假使这也算一“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①)
 C、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很勉强地分为“九流”。(②)
   D、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③)

10、下列句子是单句的是(    )
A、 不是我们消灭敌人,就是我们被敌人消灭。
B、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C、 他一边嘟哝,一边迅速穿上衣服。
D、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子好像也要晒化了。
11、对下面的几句话判断正确的是(    )

1)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2)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3)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4)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A、1)抒情  2)记叙  3)议论  4)说明 B、1)议论2)记叙  3)说明  4)抒情  
C、1)抒情  2)说明  3)议论  4)描写D、1)议论 2)说明   3)抒情 4)记叙
12、成语“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一词出自(    )
A、《劝学》    B、《六国论》    C、《师说》    D、《孟子二章》

1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连线错误的项是(    )
A、邓拓--《不求甚解》--杂文       B、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记叙文
 C、黄河浪--《故乡的榕树》--散文   D、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悼词
14、散文要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表现主题思想内涵的句子,<<荷塘月色>>的文眼是(    )
A、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 我爱群居,也爱独处。
C、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D、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15、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除“把”字外,别的词语不可再用。注意意思完整。
  勇者把挫折嚼碎,化成体内奔腾的热血;弱者把挫折当成包袱,压在自己的肩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荔枝不而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度到5度,可以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用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富中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乙)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年事的嘲讽。
16、文中(乙)处应填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17、文中这首唐诗是<<          >>中第一首,引用的主要目的是(    )
A、批判统治者劳民伤财
B、 讽刺杨贵妃的生活奢侈
C、说明鲜荔枝不耐贮藏,也讽刺统治者生活奢侈
D、  说明运送荔枝历尽艰辛
18、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
19、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
  
阅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以下选段,回答20—21题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通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0、上文提到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里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C  ) 

 A、沉默是最大的蔑视,是真正的愤怒,也是最大的哀痛,所以他说不出话,也写不出文。

  B、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反动派凶残,白色恐怖严重,文字狱可怕,所以“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C、因为对烈士死难的极度哀痛,又对反动派卑劣凶残的“出离愤怒”,感到一时难以表达这悲愤的情感。

  D、因为觉得与死者毫不相干,所以迟迟未写。

21、鲁迅为什么说“祭品”是“菲薄”的? 
  答:                                     。 
      
  阅读林发的<<冬季小语 >>一文,回答22—25题。

冬季小语
林发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像极一个人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于凛冽的冬季,像极走完了人生另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
  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堆肥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这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牛犁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次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种新的蜕化;有些树木花草也弃绝了红花绿叶,但那也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正孕育着什么?正想做何种的突破?
  我们的生命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之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需要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灵园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来孕育一个新的春天。冬季原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
  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22、第二段末有“才不致枯滞的”一句,“枯滞”在此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三段开头有“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一句,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请分条概括说明。  答:①                         ②                       ③                           
  24、第四段中说“要不断地沉思”,根据文意,概括说明“沉思”的意义是什么。请分条回答。
  答:①                         ②                       ③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说理性的散文,不仅以严密的逻辑力量见长,而且以丰盈的哲理思悟取胜。“冬季”含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使人产生很多联想和想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全文侧重对冬天景色的描绘,意在突出冬季孕育新春,使人自然联想到人生走完一个历程而期待展开生命的新境界。
  C.这篇文章注重开拓思想境界,是构思的显著特色,表达了主张摒弃消极的人生态度,寻求生命的辉煌。
  D.此文的语言是含蓄蕴籍的,发人深思,含有情感,其中既有令人肠断的哀思,又有感奋精神的激情。
  E.文章结尾把冬季和春天对比写来,和开头内容相呼应,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盼之情。
三、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得挺者
27、下列加横线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犹有可以不胜而胜之之势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8、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句读之不知   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皆不可限以时月   ④唯利是图   ⑤其势弱于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③⑤/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②③/⑤
29、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30—36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愈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0、这段文字选自        写的〈〈        〉〉,作者写这篇文章赠送给            。
31、朗读下面两个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2、下列句子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这段文字采用了            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
3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3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⑵近水楼台先得月,                 。  ⑶               ,知人知面不知心。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几个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学生,听说学校送他们到百里外的县城参加作文比赛,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能够坐上汽车去县城看看,担忧的是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孩子吗?老校长看出了他们的忧虑,就问:“你们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孩子们想了半天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自卑,如那几个乡下的学生;我们也有过浮躁,如许多不喑世事的城里孩子。请以“自卑、浮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700字左右。
















附参考答案  一.
  1.B  2.D   3.C   4.B    5.A  6.B    7. C   
 8.B    9. B     10.B    11. A     12.A   13.B    14.C    15.举例:积极进取的人把苦难踏在脚下,作为向上攀登的垫脚石;不思进取者把苦难视作深渊,横在前进的路上。   
二.
16.C 17.过华清宫绝句(1分)  C (2分) 18.鲜荔枝不而贮藏  19.举例子,引用说明 列数字  20. C    21. 因为祭品还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对烈士的热爱崇敬之情。           
  22.停留在生命的原有境界。(或:不能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
  23.①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像进入禅境。
    ②农人的堆肥肥沃着土地,泥土吸收养分,明春耕田会洋溢生机。
    ③冬眠动物在进行新的蜕化,树木花草在孕育着明春的新芽。
 24.①可以坚定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活跃思维,明确人生道路。
    ②可以总结过去,有一个新的开始。
    ③可以指导人生,努力进取。
 25.A C
 三. 
  26. B     27. D     28.B   29. B D   30.韩愈    师说    蟠    31.A    32.B   33.第一句   对比论证  论述从师必要性    34.略  35.⑴万类霜天竞自由   ⑵向阳花木早逢春  ⑶画虎画皮难画骨
  四.作文(略) (61.144.23.6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初一语文七年级下期中测试题』  下一个『2006年莆田市高考考前突破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