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语言知识(标点、熟语、病句辨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语言知识(标点、熟语、病句辨析)(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二)撰稿人:毛元德二语言知识(标点、熟语、病句辨析)一、标点(一)考纲要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即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前者就是指不用错标点符号,后者指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二)知识要点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
试题预览
"黄冈中学2006届高三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二)
撰稿人:毛元德
二  语言知识(标点、熟语、病句辨析)

一、标  点
(一)考纲要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即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前者就是指不用错标点符号,后者指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
(二)知识要点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语法和文句的意义,有些标点还有较强的修辞效果。
    常用标点符号有16种,即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一)、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三)命题方向
    本考点在高考中测试的角度,一般考查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考查涵盖了点号的七种(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和标号的七种(即引号、括号、破圻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高考题很少涉及连接号和专名号。标点的考查,涉及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填充题、辨别题、改错题。选择题在全国卷中出现较多,选择材料是现代文,有时文言文也穿插考查标点(和断句结合在一起考查)。从占分情况看,标点符号题直接标明的分值是3分,另外,作文的书写也涉及标点。
(四)解题方法
    1.首先要弄清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2.标点符号的判定,要结合语境、语意。
    3.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区别。
    4.注意易误点。(“常见错误例析”见附录7)
    5.抓重点,从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人手,以点带面。
二、熟  语
(一)考纲要求
    能正确使用熟语,能力层级为D。能“正确使用”必须注意如下几点:①注意词义的深浅轻重、范围大小;②注意习惯用法;③注意感情色彩;④注意用语环境;⑤注意搭配关系;⑥注意适用对象;⑦注意动作方向;⑧注意语体风格。
(二)知识要点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晤等。 
1.成语。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惯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历史故事中来;②从寓言故事中来;③从神话或其他传说中来;④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摘引。
    2.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含讽刺意味。如“走过场”、“替罪羊”、“戴高帽”等等。
    3.谚语。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定型化的语句。它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具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结构整齐,音节匀称、音调和谐的特点。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
    4.格言。格言是简练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等等。
    5.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根据前后两部分的构成情况,分为两类:①喻意的。如:水中捞月——一场空;万年松树,十年芭蕉——粗枝大叶。②谐音的。如: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三)命题方向
    熟语的使用是从《考试大纲》中的“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这一考点分离出来的。“熟语”的提法意味着将打破以往单纯考查成语的格局,适当考查谚语、 惯用语、格言等。
    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对成语的考查都是将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判断其应用的正误,从题型上看,是四选一,选出应用恰当的一项。另外,汉语拼音、汉字书写乃至名句默写中也涉及成语。
    对熟语的考查,涉及词义、词性、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对象、语法功能、适应对象等等方面。
    因此,对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音、形到义,从出处、结构到理解、使用。
(四)解题方法
    1.谨防暗礁
    考题中常见熟语使用的错误主要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意思弄反;③张冠李戴;④感情色彩不当;⑤忽视本义。这些都是做题时必须注意的。
    2.以熟认生
    四个选项中四个词语一般有三个是考生熟悉的,另外,要求选出的是使用不当的一项,说明有三项是正确的,那么考生就可以利用“熟悉”的去推断,去辨析。
    3.紧扣语境
    熟语总是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去考查,是动态的。因此,准确把握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是解题的关键。
    4.巧抓关键
    熟语的理解应从整体上把握,但往往其中一个字又会影响我们的整体理解。比如,“一文不名”的“名”,如果理解为“名义”、“名字”就错了,这个“名”字就是理解这个成语的关键。
    5.分清差异
    辨析熟语,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基于以上几点,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立足教材,留心课外,广泛积累熟语,辨析熟语,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三、病句辨析
(一)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 
一般情况下,一个通畅的句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即表达没有错误,属于语法、逻辑范畴;二是“好”,即表达优美,富有魅力,属于修辞范畴。辨析并修改病句则属于“对”的基本要求。
    要落实这一考点,我们平时必须养成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培养语感,要明确常见语病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一些典型例句;建立语病档案,经常搜集报刊杂志或其他语言交际中出现的病句,并进行修改,努力提高动手修改病句的能力。
(二)知识要点
    病句的基本类型:
    1.语序不当
    (1)句义词序失调;(2)句子成分次序失调;(3)分句次序失调。
    2.结构混乱
(1)杂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
(2)藕断丝连(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4)反客为主(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不清);
    (5)结构含混(因结构不清晰可使句子产生两种意义)。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2)赘余(堆砌、重复、可有可无、“的”字多余、宾语中心语赘余、代词赘余、复数表达赘余、方位词赘余、时态表达赘余、虚词赘余、形容词赘余)。
    4.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5.表意不明
    (1)令人费解;
    (2)有歧义。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2)范围不清;(3)强加因果;(4)主客倒置;(5)推理不合逻辑。
(三)命题方向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既有辨析,又有修改。从题型上看,大致有两大类:一是选择题(在第Ⅰ卷),二是主观题(在第Ⅱ卷)。就选择题而言,重点考辨析,多为选择没有语病的一句,四个选项基本顾及病句的几种类型,分值为3分。主观题不仅仅停留在辨析上,还要求修改,考查的病句类型稍有扩展,除考语法外,还涉及了标点和词语问题,近三年有些修改题还结合着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一起考查,比起选择题,修改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分值在3~5分。
(四)解题方法
    1.辨析方法
    辨析语句是否有毛病,要掌握分析方法,下边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情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要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2)结构分析法
    第一,主干枝叶梳理法。
    语句有单复句两种,单句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第二,层次意义分析法。
    层次意义分析法主要适合于复句。即先分析各分句之间的层次,再看意义关系是否得当。
    (3)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道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断三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意关系是否合适。
  (5)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例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
    2.修改方法
    选择题,辨析出正误就可以了,但修改题还需将错误的改正过来。这就须掌握修改方法。那么怎样修改病句呢?
    修改病句,一是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意;②修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③保持句子的简洁;④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二是运用恰当的修改方法。修改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①增(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要将缺少的成分补全);②换(对于用词不准的病句,要换用准确的词语);③调(对于语序不当的病句,要采用调动词语调整句子等方法使语序合理);④删(对成分多余、重复累赘的病句,要将这多余、重复累赘的部分删去)。
★对话高考
    【例1】(2004年全国高考卷Ⅰ)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儿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解析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根据2004年《考试大纲》的要求,重新纳入考查范围的内容,难度并不大。A项中引文内的“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与“三项任务”构成解说关系,所以,应该将“三项任务”后的逗号改成冒号。B项中的“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主题”而不是书名或其他作品名,不能使用书名号,应该换成引号。C项中冒号前面提出了两方面的困难,后面是一个结论,所以冒号使用正确,其中的顿号也是正确的,“旅游线路老化”和“接待能力不足”、“游客口味不一”和“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充当了“是”的宾语,它们都属于句中停顿,所以用顿号。D项中最后一个分句内虽然含有疑问代词“如何”,但是这个分句是陈述句,所以不能使用问号,应该把问号改成句号。
  答案 C
  【例2】  (2004年全国高考湖南卷)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解析  A.“……”与“等”不能同时用,应去掉“……”。B.三个并列的分句,应用分号: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C.转述别人的话,没有疑问,故不应用问号;并且“四书,’是书名,应加书名号。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答案 D
    【例3】(2004年全国高考卷Ⅲ)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篡。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解析  A.“雅思考试”和“博思考试”属于一种考试类别,不是书籍,不应用书名号。应换成引号;B.“天上渐渐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尽管有疑问语气,但它们在句中分别作“分(不清) ”“ (不)知道”的宾语,所以不应用问号,前一个问号可换成逗号或分号,后一问号换成句号。C.去掉引号和冒号。
    答案 D
    【例4】(2004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
    B.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C.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视和电脑这一对时代的宠儿,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D.这些风言风语总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嘛。
解析  A.“耿耿于怀”在这里用的是它的本义,“有心事”。C.“不可或缺”,不可缺少,符合题意。D.“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是一个熟语,指事出有因。B.“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不能用来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答案  B
    【例5】(200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
    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解析  A.“陈芝麻烂谷子”指陈旧的事情,舍语境。B.“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意思很明了,自己都救不了,当然“救不了你”。D.“三下五除二”指干事麻利,效率高,合语境。C.“杀回马枪”是反戈一击的意思,用在此不合语境。
    答案  C
    【例6】(2004年全国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不迟。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D.在国企改革中,某些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   
 解析  A.“勉为其难”指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事。符合题意。C.“山不转水转”指事物轮回,下岗职工从这个岗位退下了,还可去找另一个岗位,合语境。D.“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这里指某些人“打着企业改制的幌子,侵吞国有资产”,合语境。B.“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别的长处”,故用在此不合语境。
    答案 B
    【例7】(2004年全国高考卷Ⅰ)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些: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解析  表意不明是《考试大纲》列举的病句类型之一,通常又可以分为语义性表义不明和结构性表义不明两种。A项属于语义性表义不明,读者可以理解为“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索尼公司的产品则没有这种错觉-在这一点上两种产品不一样:也可以理解为索尼公司的产品“给人的视感感受”“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则没有这种错觉,在这一点上两种产品不一样。到底哪一种产品“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读者弄不明白。B项也属于语义性袁义不明,因为最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是一个代词,而它所承接的上句又是一个袁择关系的句子,这样指代不明,读者就弄不明白“经济学家”对“只是嘴上说说’’的看法是否定的,还是对“要采取果断措施”的看法是否定的了。D项属于结构性表义不明,最后一个分句可以理解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也可以理解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停顿不同,其  意义也就大不一样了。
    答案 C
    【例8】(2004年春季全国高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在北京市旧城区改造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和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C.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举世瞩目的成就。
    解析  A项“对于”用错,应放在“鸦片战争”句之前。考查的是成分残缺的毛病。B项“新的建筑”与“逐步提高”不搭配,应改为“逐步展开”或“逐步延伸”。C项重复,“她的第一部处女作”中“处女作”就是“第一部”。
    答案  D
    【例9】(2004年全国高考卷I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干多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昆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解析  A.“多”“余”重复,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均可;“诉讼费”前加“交纳”。B.“时间要在……进行”杂糅,去掉“进行”;另外,“3个月到2个星期”应改为“2个星期到3个月”。D.“面对……美国队”这个部分成分残缺,应改为“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队员组成的美国队”。
    答案 C

附录六  常见熟语汇编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例:竞赛开始了,生产能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例: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3.八字没有一撇:“八”字还没有写第一撇儿,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例:他还说事情能成功呢!可是到现在为止,还八字没有一撇呢!
4.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例: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象,统统都是全身有毛的,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个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5.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例:你明明知道我不会唱歌,却把我逼上梁山,使我在台上大出洋相!
    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例:冰冻三尺,非一目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例:他急于办到出国的护照,病急乱投医,结果上当受骗,护照没办到,还被骗去了一万多元钱。
    8.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  下一个『病句典型归类练习60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