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6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月考(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月考2005.10.4.语文试卷命题:王明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考试范围:九上第1、2、6单元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4分)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襁褓枘凿yīn哑扶yè2、古诗文背诵、理解:(10分)①足蒸暑土气,。②,枳花照驿墙。③苟全性命于乱世,。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试题预览
"2006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月考2005.10.4.
语文试卷     
命题:王明   审核:初三语文备课组
考试范围:九上第1、2、6单元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襁      褓       枘     凿       yīn      哑      扶yè        
2、古诗文背诵、理解:(10分)
①足蒸暑土气,               。
②               ,枳花照驿墙。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⑤              ,欲语泪先流。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⑦《渔家傲》中总起全词,表现塞外天气寒冷的语句是“                     ,
                        。”
⑧《江城子》中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语句是:“                    ,               ,               。”
⑨《破阵子》中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是“                ,             。”
⑩《卜算子·咏梅》中表现保持高洁、坚贞品质的诗句是“                    ,
              。”
3、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2分)
窗外有两株梧桐,三星期前,树上的叶子是还没有银元大的疏疏朗朗的几许红叶,如今已是密丛丛一树肥大的绿叶了。玻璃上也映出一层暗绿色来。假使在盛暑烈日如火的时候,我坐的一个位置真是清凉仙境呢!梧桐两旁各有一行冬青树,________________。
   A. 好长时间园丁没有来修剪,已长得很高了。
   B. 只怪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长得有些参差不齐了。
   C. 感谢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长得很高了。
   D. 因为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经长得很高了。
4、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物品(镜子或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2分)
例① 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例② 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其乏味。
镜子(或风筝):                                                  。
5、名著导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请再列举小说中另一个人物并结合具体故事分析其性格特点。(6分)
人物:                  绰号:                 
分析:                                                             
                                                                   
二、阅读探究:(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觽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加点词解释:(4分)
发闾左適戍渔阳                    法皆斩           
楚人怜之                          念鬼             
7、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1分)
A为屯长   为天下唱
B固以怪之矣     或以为死
C扶苏以数谏故     数有功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行卜
8、翻译文句:(任选一句翻译)(2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相关链接: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10、翻译加点词:(2分)
①不喜记人过: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11、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写作手法,通过一件事写出了吕蒙正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2分)
12、翻译句子。(选一句翻译) (2分)
①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翻译:                    。
②不问之,何损?翻译:                         。
(二)现代文阅读:
我与父亲抬担子(11分)
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力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高,走在后,担子的绳索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般硌(音ge)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快了,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骨嫩,压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面,父亲个儿矮,走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着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的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大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部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些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处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于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突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需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3.这篇文章具体回忆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三件事情,你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总概括(不超过10字)?并写父子之间的爱是通过哪一个动作来表现的?(2分)
答:                                                                
14、这篇文章写小时候的“我”与强壮的父亲抬担子,父亲步履蹒跚;而长大后和参加工作以后的“我”与体弱、年老的父亲拾担子,父亲却能稳健地走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父与子之间怎样的一种情感? (3分)
答:                                                                
                                                                     
15、这篇文章用细节描述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表现父子情深。我们以前也学到过类似题材的文章,那是现代著名散文家             (作者)的《           》。(2分)
16.这篇文章三次写“我”与父亲抬担子,小时候的“我”说“我能行”,后来体弱和年老的父亲也先后说“我能行”,这两人说的“我能行”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2分)
答:                                                                
17 “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答:                                                               
(二)色彩与生产(10分)
①不同的颜色,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现代化生产中,应用颜色的心理效应的规律来设计工作环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事故。
②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色彩可分"暖色"与"冷色"。一般来说,红、黄、橙等颜色能使人产生暖的感觉,故称之为暖色;青、蓝、绿等颜色,能产生冷的感觉,称之为冷色。
③有一间办公室的墙壁原来是黄褐色的,后来改刷成蓝色,到冬天时,女职员们总抱怨今年冬天比去年冬天冷。其实,室内是正常温度21℃。经理发现问题的症结后,又把墙壁刷成黄色,于是女职员们又说天气不冷了。
④根据这个效应,工作场所如果气温较高,宜多布置冷色;但若偏冷,则应换上暖色,在心理上调节人的温觉。
⑤颜色也有"轻色"与"重色"之分。白色、浅灰色、浅黄色等使人产生轻的感觉,称为"轻色"。黑色、深灰色等使人产生重的感觉,称为"重色"。国外一家公司的经理发现,工人们在搬运黑色的箱子时,经常抱怨这些箱子太重,于是他让人把箱子改剧成浅灰色,工人就觉得轻了很多。根据这个效应,工厂把需要搬运的货物剧成"轻色",而一些不能搬动的机床。机座等则剧成"重色",以给工人坚实牢靠之感。
⑥专家们还发现,一些色彩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的提神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因此,前者(兴奋色)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镇静色)则能使工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⑦不同的色彩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淡蓝色、浅黄色、乳白色能使人感到房间宽大,棕褐色能给人空间缩小的感觉,在一间较宽大空荡的厂房里漆上棕色,会使人产生收缩之感,厂房看起来舒服些。
⑧巧妙地发挥色彩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西方有一位艺术家在参观一间工厂后,自告奋勇为该厂设计了一整套色彩布置蓝图。从设备、工作台、厂房到休息室,他都在色彩的布置及协调上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设计,结果艺术家的杰出劳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工厂产品的成本下降了14%,劳动生产率提高10.5%。而有一家企业因将全部的设备漆成低沉的暗绿色,还加上了一圈黑色的边框,结果使工人经常感到头痛,生产率很低。这些都表明,在工业生产中,对色彩的作用应给予重视。
⑨我们应重视色彩在企业中的应用的研究,使色彩更好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
18本文要说明什么问题?(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采取什么结构来说明的?简要分析。(3分)
                                                                     
20.文章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1.某画家构思一幅"楚霸王举鼎"的水彩画,为了突出楚霸王的威猛,你认为下列哪种构思用到本文所谈及的原理?         (请结合文中的话说明理由)(2分)
A.楚霸王的衣服用黑色。 B.周围的背景用浅黄色。
C.周围的背景用黄色。 D.巨鼎用深灰色。
理由:                                                              
(三)(10分)
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么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22文段中提出的反面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 
23“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到漏洞。”两句话在结构上作用是什么?(2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6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  下一个『2005~2006学年度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