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泉州五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5-2006泉州五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泉州五中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优秀作文选高一年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36分)一、(12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满载(zài)教诲(huì)霉菌(jūn)佝偻(gōuluó)B拙劣(zhuō)侮蔑(wǔ)桂冠(guān)旋风(xuàn)C做窠(kē)铁砧(zhān)蹉跌(cuō
试题预览
"泉州五中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优秀作文选
高一年语文试卷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第I卷(36分) 
一、(12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满载(zài)    教诲(huì)    霉菌(jūn)    佝偻(gōuluó)   

 B 拙劣(zhuō)  侮蔑(wǔ)     桂冠(guān)   旋风(xuàn)

 C 做窠(kē)    铁砧(zhān)   蹉跌(cuō)     戕害(qiāng)

 D 愤懑(mèn)  坎坷(kē)     休憩(qì)      罗绮(q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苍茫    嘉宾    拔涉    走投无路

 B 蓬乱    寥廓    砥砺    不可思义  

 C 余暇    洋溢    寂寞    没精打采

 D 侥兴    亵渎    敷衍    备受压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联邦卫生机构官员2004年1月15日说,流感病毒已经       到每个州,死于肺炎和流感的人数直线上升。

②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其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产生变动,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        。

③他并不        自己的政策导向:在具备“德”的前提下,把竞选者自身的致富能力和带动他人致富的能力,作为选拔的重要标准。

 A 波及   突显   隐讳         B 扩散   突显   隐晦

 C 波及   凸显   隐晦         D 扩散   凸显   隐讳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B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居乐业,不大愿意搬家。

 C 我们行进在一个山坳里,四面都是山,看不到出路。峰回路转,当我们走出山坳时,眼前豁然开朗。

 D 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二、(12分)

5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恣(任凭)君之所使之         摄(夹、迫近)于大国之间

吾与(赞成)点也             河内凶(荒年) 

B 失其所与(给予),不知          吊(慰问)有忧

修(长,指身高)八尺有余      老妇恃(依靠)辇而行

C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现)       王无罪岁(年成)   

舍(舍弃)瑟而作               数(若干)口之家

D 直(只是)不百步耳             锲(刻)而不舍

     孝悌(敬爱兄长)之义          是使民养生丧死可憾(悔恨)

6下列每组词语意义完全不同的是(    )

越国以鄙远                       入而徐趋

A以  将免者以告                 B而  舍瑟而作

没死以闻                         弃甲曳兵而走

我之谓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之  未之有也                   D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泾流之大                         皆以美于徐公

7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越国以鄙远    ②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③风乎舞雩     ④养生丧死无憾也

⑤面刺客人之过者     ⑥端章甫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     ⑧祭祀必祝之

A 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B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C ①⑥/②③/⑤⑦/④⑧      D ①④⑧/②③/⑥/⑤⑦

8下列各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战胜于朝廷     ②是亦走也     ③何厌之有   ④封之以膏腴之地          

⑤蚓无爪牙之利    ⑥朽木不折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⑧我之谓也      ⑨见笑于大方之家      ⑩以为莫己若

A ①④/②⑦/⑤⑧/③⑩/⑥⑨         B ①④⑦/②⑥/③⑧⑩/⑤⑨

C ①③④/②⑦/⑧⑩/⑥⑨/⑤         D ①④/②⑦/③⑧⑩/⑥⑨/⑤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①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注]①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未能我具也           具:完备。

B据以其所有共我           共:同“供”。

C暮夜求,必存吾           存:问候。

D今四封之民               封:疆界。

10下面各组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A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拥蔽君,无乃甚乎

B甚   王之蔽甚矣

       据以其所有共我

C其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何忠者之寡邪

D何   夫子何哂由也

11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①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 ①③④     B ①②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第II卷(114分) 

 


四、(19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3分)

                                                         

 


                              

 


⑵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3分)

                              

 


                                                            

 


⑶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⑴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诗人富有层次的情感变化。(2分)

                              

 


                              

 


⑵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2分) 

                              

 


                              

 


⑶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说一说你的看法。(2分) 

                                                          

 


                              

 


15默写(5分)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以上默写必做,以下默写任选三题) 

 


③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                。(王勃)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

⑥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19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

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崛。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通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jì(  )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hàn(  )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选自《在梦中搁浅》)

16 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jì(    )动         缺hàn(    )

17 ⑴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2分) 

                                

 


⑵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2分) 

                              

 


⑶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 

                              

 


19 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4分) 

                              

 


                                              

20 下列对文章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当代诗歌离我们遥远只是因为缺少时间的距离,因此作者未对当代诗 歌失去信念,只要经过若干年,当代诗歌也会有古诗名句一样的魅力。

B斑驳的风月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C作者认为名诗佳句,诵读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就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

D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诗句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具有机巧的构思。

六、(7分) 

 


20把下面句子整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3分)

①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②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评的立场上,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③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⑤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⑥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

                              

 


21下面一段话在标点、结构等方面有毛病,找出四处加以修改,不能改变原意。(4分)

    ①今天是大熊猫过生日,②几个好朋友来到他家为他庆贺。③当大熊猫吹灭生日蜡烛后,④朋友们问他刚才许了什么愿。⑤“从我懂事时起,就有两个最大的愿望,”⑥大熊猫轻声回答道:⑦“一个是把我的黑眼圈能治好,⑧还有一个是照张彩色照片。”

⑴      句(只填序号)改为                               

⑵      句(只填序号)改为                              

 


⑶      句(只填序号)改为                              

⑷      句(只填序号)改为                              

七、作文(70分)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广源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查试卷』  下一个『祁阳四中2006届高三语文周考试卷(4.10.)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