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第五次质量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南开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第五次质量检测(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开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第五次质量检测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入殓眼睑验证横征暴敛勤俭节约C.禅让阐释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
试题预览
"南开中学2006年高三语文第五次质量检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 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 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 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蔚蓝    笼络    磬竹难书    耳濡目染
B. 漫延    胚胎    卑躬曲膝    举止安详
C. 丰腴    威协    两肋插刀    意气用事
D. 授权    收讫    坚如磐石    如法炮制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不能用句后括号中的熟语替换的一项是(    )
A. 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当机立断,顾不上向连部请假,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不管三七二十一)
B. 两个单位有点矛盾,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总这么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对那方都没有好处。(针尖对麦芒)
C. 办事情要有个轻重缓急,有的事虽然是好事,但是时机不对,只凭一厢情愿,即使办成了,也会招来不少意见。(剃头挑子一头热)
D. 张主任本以为问题不大,调解一下问题就解决了,谁知道他们两个各执一词,怎么也谈不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海河三中新校区气势恢弘,各种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豪华而气派,见之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B. 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 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 部分市县政协委员认真座谈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认为这个讲话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二.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书法艺术旋律论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特别是感情的内涵,主要地是通过它的艺术旋律表达出来的。
书法的艺术旋律是一篇书法整体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这里重要的是整体,其次才是局部。在整体旋律中,每一个字的用笔与结体,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作出了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书法旋律也是如此。
行气,有助于加强整体旋律的艺术感染力,但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它不是旋律的同义语。行气,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它的产生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但是,它的产生是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于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也便局限于本行的范围,而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用包括行气在内的多样的艺术手段,以托出诗文的感情或是景色为目的,所安排的大开大阖的艺术节奏。有时,由于内涵的需要,甚至暂时把诗句的书写运行在中途停断一段时间,留下一段空白,也是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这就更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行气所能包括的了。
没有整体的艺术旋律,便没有深沉的艺术。千年来,书法的安排,把诗词文赋所描写的人世间如此复杂的事物,如此不同的感情,一直都被放置于一个同样平齐方正的算盘式的固定框架中,把本来看起来,读起来节奏长短、铿锵有致的诗句文辞,一律写成了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这将又如何去感动读者感情的心弦?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埋没了书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
宋陆放翁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亦然。如向音乐借鉴,安排书法的整体旋律,其实和为歌词谱一支曲相仿,是诗文感情的波澜起伏,决定了书法旋律的跌宕起伏。再读一遍白居易《琵琶行》当是有益的,其中关于乐声的描写,那其实也是一篇对书法旋律的描写。向绘画借鉴。绘画中疏密、粗细、断续、曲直的对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运用,布局和变形的画理,都能使书法艺术得到借鉴。书法中画意的布局,不仅能使诗文中画意的描写得到加强,更能使诗文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历代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中,同时也是画家的甚多。还可向武术借鉴、向大自然借鉴、从文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在艺术旋律这片辽阔的天地里,中国书法必将会产生千万朵撼人心魄的艺术花朵。
                                                   《李山行草书法•第一集》
5. 下面关于“书法艺术旋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艺术作品蕴含着感情和其它内涵,它们都是通过作品的艺术旋律表达出来的。
B. 对书法艺术旋律的分析,着眼的是书法整体的跌宕起伏,起落开阖,局部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C. 字的用笔与结体,要有整体的考虑,必须根据作品的旋律,作出与之协调的变化,才能增加书法的艺术魅力。
D. 孙子兵法说:“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与书法艺术旋律的道理相通,可见孙子对书法艺术也是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
6. 最能证明“行气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 行气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
B. 行气的产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
C. 行气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局限于本行的范围,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D. 行气没有包括作为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的“空白”,不能表达人世间复杂的事物和感情。
7.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一个字的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等的变化,都意味着书法艺术旋律的根本变化。
B. 书法的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它的目的是更好的表现诗文的感情或景色。
C. 上千年来,书法将诗文写成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因而一直难以感动读者感情的心弦。
D. 历代书法注重了在用笔、结体这些局部行气上的探索,但从未对整体艺术旋律进行研究和运用。
8. 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沉的艺术都有着整体的艺术旋律,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堪称深沉的艺术,蕴含着优美的整体旋律。
B. 宋陆放翁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由此类推,学习书法应更多地从书法以外吸取营养,而不是着眼于书法的基本功的训练。
C.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关于乐声的描写,其实也是对书法乃至其他艺术旋律的精彩再现,这可见各门类艺术其实是相通的。
D. 书法可以从绘画的旋律中得到借鉴,同样,绘画也可以从书法的旋律中得到启发:不同的艺术门类常常可以在艺术旋律的互相借鉴中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之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
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作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
嗟呼!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佑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环,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9.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尝谱其世家    谱:为……编写家谱
B. 士固有离世异俗  固:本来
C. 而穷于用说之时  穷:贫穷
D. 而辄不遇者      辄:总是
10. 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与其兄俱以智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B. 而辱于右武之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D. 其可哀也已/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11. 全都能表现主簿才能的一项是(    )
① 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
② 亦常慨然自许,欲有作为
③ 争以君所为书以荐
④ 谋足以夺三军 
⑤ 离世异俗,独行其意
⑥ 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2. 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元时,朝廷开设“方略”的选科,用来招纳天下具有特殊才能的人,陕西大帅范文正和郑文肃公,争着拿着为他所写的文章来推荐。
B. 作者对许平不能得到一次施展才能智慧的机会就死去表示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惋惜之情。 
C. 先生享年五十九岁,死后安葬在真州的杨子县甘露乡某处的墓地,几个儿子都做了官,女儿已经出嫁。 
D. 本文叙述生动,议论精当,叙议自然结合,很明确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第Ⅱ卷(共114分)
四.(20分)
13.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
                                                                    
② 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1)本词上片用了什么典故?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结合全诗谈谈对“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的理解。(4分)
答:                                                            
15. 补写下列一段话的空缺的部分。(任选一小题)(4分)
① 古人写音乐多有妙笔。唐朝诗人赵嘏写笛声,有“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之句,跟李贺____________(填诗歌题目)诗中写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手法相近;又有“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的名句,与苏轼《赤壁赋》中写洞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异曲同工。
② 古人为文很讲究文眼。有些文眼很可能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如________的《过秦论》,其文眼就是“__________    __”一句;也有些文眼并不在论点上,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其文眼在文章最末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   __,___________”上,意在借古讽今。

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20分)
谁说鳄鱼不流泪
(1)他们说我是不哭的,眼泪也是虚假的。我是南美茂密丛林中这片流域的霸主,一条足够强大的鳄鱼,我为什么要哭呢?  
(2)我经常在暗夜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在梦里,我是孱弱的,双眼乏力无神,四肢不能活动自如。我刚出生不久,跟着母亲慢慢游走在湿地的边缘。是一个早晨,我清楚地记得,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又凉又软地冲刷过我的身体。四周静谧祥和,我有些陶醉。  
(3)我是妈妈最小的孩子,她给我食物,带我游玩。但是她从不微笑。偶尔眼里会有温柔的光溢出,那样使得她的眼睛看上去很美,但温柔是一闪而过的。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语叫弱肉强食,有一种定律叫适者生存。  
(4)所以不能当一个弱者。
(5)那个早晨我们遭到袭击,在溪流转弯的地方,母亲叫我向前走。她严厉地命令我,很突然的。我听话,向前。鹅卵石划过我的肚皮,有些疼痛。我不想走,停下来,回头看母亲。这时候我发现她在转身,撤退。我不明白,连忙掉转身体,想去追赶她。
(6)突然,我被拦腰叼起。有锋利的牙,刺进我尚未坚硬的皮。我挣扎着,用尾巴拍打水面。母亲回头看我,眼里满是决绝。我突然想起她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鳄鱼家族里,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放弃。  
(7)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母亲。母亲。  
(8)这片丛林的又一强者是美洲豹。他们姿态优雅,牙齿锋利,经常在清晨觅食。有时候一条小鳄鱼,就是他们美味的早餐。  
(9)捕获我的,是一只母豹。我不害怕,从母亲回头走掉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不再害怕了。当母豹把我扔到她的孩子面前时,我居然有点喜欢她了。我的母亲也给过我食物,但是她从没有这样温情过。  
(10)她舔她的孩子,叫他吃早饭,语气温柔。然后他们一起走向我。是一只幼年的公豹,额头上有奇特的花纹,像八只角的太阳。他走近我,看我。我心里想,你吃吧,你多幸福,有爱你的母亲。我什么都没有,我宁愿死掉。  
(11)他看看我,突然回头问他母亲:她这么小,她的妈妈呢?然后很突然地,把我扔回了水里。他依偎在母亲身旁,看我漂走。  
(12)我没有回到母亲身边,漂泊到另一个流域。我迅速地成长,自己捕获食物,保护自己。只是我会经常做梦,梦里全是母亲抛弃我的那个早晨。梦的开始总是比较美,然后画面更迭,悲伤重重。醒来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是鳄鱼?  
(13)我终于成年,皮质够坚硬,眼神够刚毅,心肠够狠毒,我成了这个流域的霸主。我也有自己的孩子,我努力做一个好母亲。我疼爱他们,保护他们,我想危险到来的时候,我不会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他们。  
(14)丛林里传说,鳄鱼家族里有一个好母亲。我的孩子们,都为此骄傲。  
(15)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我叫醒孩子,带他们离开。是的,这里就要被毁灭。我早听说,20公里外的丛林成了灰烬,而200公里外的丛林种了玉米。  
(16)我们走了很久,回到了我曾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也快没有食物了,很多动物都跑到更深的丛林去了。有两天,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活的动物。  
(17)一个清晨,我带着最小的孩子出去觅食。很不幸地,他被一只美洲豹捕获,就在我的眼前。我快步冲上前去,我要救回我的孩子。  
(18)我冲上去,想用尾巴扫那只豹时,突然看到了他额头上的八角太阳。他那样瘦弱,肚皮凹进去,已经很久没有进食。我想如果他再没有食物,就会死去。而我,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  
(19)我犹豫了很久,终于转身离去。到了拐角处我回头,我看不清眼前的所有,因为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选自《女报•时尚》2004.10)
16. 第(2)自然段开头有一句话“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联系下文,这句中的“暗夜”“梦魇”指什么?(20字内)(4分)
                                                                   
17. 品味第15自然段,理解“噩梦”的所指意思。(4分)
                                                                   
18. 你认为“我”的母亲与公豹的母亲在对待孩子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19. 第(9)自然段中,“我”被一只母豹捕获,眼看要被吃掉,却两次说“我不害怕”“我就不再害怕了”,试分析“我”不害怕的原因。(4分)
                                                                   
20. 下面是对小说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自“我”很小时起,就听从母亲的教导:不能当弱者。而被母亲抛弃的悲伤记忆,又促使“我”的心肠变得狠毒。成年后,成为一条流域中的一个霸主。
B. 小说前后两次写“我”流泪(文中划线处),第一次是因遭母亲放弃而流的悲伤之泪,第二次是“我”也象母亲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而流的悔恨之泪。
C.“我”被一只母豹捕获,“我”平静地面对着死亡。但是一只幼年的公豹嫌“我”个小,把“我”扔回了水里。
D. 小说采用了拟人手法,细腻、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令人动情的故事。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内蕴很深,传透着人性中对爱和幸福的理解。
E. 小说构思独特,情节曲折。采用第一人称写法,有利于揭示鳄鱼们的共同心理。还善于运用对照,如鳄鱼母子与豹子母子的对照,“我”与自己母亲的对照,鲜明、深刻地突出了小说主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六.(14分)
21. 联系生活信息精心设计三个人物的关系,借助联想和虚拟,构思情节,设计对话。(70字左右)(6分)
青年女子(双眼一瞥):                                       
中(老)年男子(沉呤):                                     
中(老)年妇女(蛮横):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23. 将下面两句话的意思,按指定的要求分别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4分)
① 耳聋并未妨碍贝多芬的音乐天才的表现。  
② 贝多芬生活中的重要乐趣和友谊被耳聋剥夺了。  
(1)突出贝多芬内心的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出贝多芬伟大的天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湖上中学2006年春季期中考试初二年语文试卷』  下一个『高中二年级第三册月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