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0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四)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0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四)(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0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四)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A)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咕哝铁箍骨气蛊惑人心汩汩滔滔B拈住粘贴谵语皮开肉绽高瞻远瞩C剃头挑剔倜傥啼笑皆非感激
试题预览
"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06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四)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咕哝  铁箍  骨气  蛊惑人心   汩汩滔滔
  B拈住  粘贴  谵语  皮开肉绽   高瞻远瞩
  C剃头  挑剔  倜傥  啼笑皆非   感激涕零
  D揣摩  湍急  喘气  端倪初露   惴惴不安
(B)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A行李   浮语虚辞  棉里藏针   迷天大谎
B 恼怒   好高骛远  剑拔弩张   恬不知耻
C 轻慢   各行其是  明火执仗   椽木求鱼
D 掐尖   人世苍桑  高屋建筑   针砭时弊
2、(A)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2005年,夏季的台风给中国很多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天灾不由人,尤其在上海,水位高,一年总赶上几回台风和大潮,那就得         ,水来土掩了。
② 据报道:目前“神州”六号飞船开始总装,预计今年月至10月发射,这将极大地       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2005年10月12日“十运”会开幕式刚结束,组委会就开始筹办闭幕式了。有人预计,杨澜         能成为闭幕式主持人,           也很可能在几位后选女主持人中胜出。
A有备无患  激励   未尝/可B未雨绸缪  激发   未必/但
C 有备无患  激发 未必/可  D未雨绸缪  激励   未尝/但
(B)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新年文艺汇演时,扮演《沙家浜》中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的同学都演得栩栩如生,令全场观众捧腹大笑。
  B2006年元月6日,国务院发言人李维一说任何人如果不顾民众的福祉,在两岸关系上倒行逆施,最科损害的是台湾同胞的利益。
  D影视剧中的俗套:掉到悬崖底下一定死了。因此,跳海跳崖是百试不爽的逃生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色列内阁会议10日决定,将在今年9月1日前完成东耶路撒冷隔离墙。
B在得知2012年的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遭到恐怖袭击,国际奥委会随即表态,表示他们相信伦敦周围了生的连环爆炸与该市申办奥运会无关。
C近日,“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组报告指出 ,中国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令人堪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中学生睡眠不足。
D2006年2月12日,三峡库区重点地质灾害项目——宜昌讪夷陵区太平溪集镇库岸防护工和和兴山县李家湾滑坡治理工和破土动工,标志着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全面展开。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对107位厅级领导干部进行调查中,“收入差距(占75.7%)”被认为是2004年存在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占72.9%)”成为2005年这些领导干部最关注的体制改革问题。
B据安徽省城调队于2005年10月对某县教育费用支出调查情况表明,每个大学生年均培养费用达13690元,而农村培养一名大学生毕业生则需4万元。
C历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在曼德拉成功接受手术之后,约翰内斯堡电视台专门为他制作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花篮:整个花篮由三万朵鲜花组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奇妙的人体海洋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体的内部矛盾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身体质量为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体液达到45-50千克,占体质的65%-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水量的体液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所含水量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量,所含的体液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的含水量变和成人一样了。
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和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苏联科学家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化学元素为8.2%。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0%0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要低一些,而且,科学家地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关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行两栖类,关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盐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盐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盐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这时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就是维持生命必需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即补充的和构成有机体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当。一旦在破坏了这一平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果水不能正常排出,就会在体内泛滥,身体浮肿!如果人体内的水比正常量减少1%--2%,就会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时,皮肤会起皱纹,口腔干燥,意识模糊;当失水15%%,人就会死亡。可见维持人体内部“海洋”中的正常水量是何等的重要。
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进化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海洋,孕育了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
5(A)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其盐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盐度”中的“其”指代的是(  )
A鱼类B两栖类C大陆D海水
(B)下面能够作为“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的证据的一项是(    )
A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含有很多体液。
B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
C为了维持生命,必须向人体内部“海洋”补充“海水”。
D人血的含盐度一般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要低一些。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生儿身上的含水量与海洋中的水母所含的水一样多。
B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0%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要低一些。
C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D科学家考察发现,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苏联科学家测定的要低得多。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说来,体液在人体内的含量与年龄成正比关系。
B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一个喝水比常人更多的人会比常人更健康。
C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的重要证据。
D当人比平时少进水2—2.5升时,就会皮肤起皱口腔干燥,意识模糊。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窈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口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是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
B向之凭恃险阻,口削消磨
C又爱其俗之安闲
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9、(A)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臣所过屠者朱亥
B滁于五代干戈之际     得复见将军于此
C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斯亦伐要以求木茂
D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今君乃亡赵走燕
(B)下列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于州南百步之近两年   B今滁介江淮之间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刺史之事也
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文章概述了滁地从五代到宋这段历史,主要歌颂了宋天子统一天下的“圣德”,但也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导致滁州“民生不见外事”的“闭关”政策。
B文章虽然是“亭记”,但重点却在“丰乐”二字,作者围绕这两个字,通过写景、议论、记叙,描绘出了当时滁州地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C作者虽然政治上不得意,但对朝廷一往情深,这体现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D本文词句平易精美,形式整齐错落,声韵和谐,体现了欧阳修婉曲平易、亮丽轻柔的散文风格。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向之凭恃险阻,口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高而水清。(5分)
译文:                                                
(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5分)
译文:                                                                           
12、(A)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颧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试至少从两个角度简析本诗的写景艺术。(8分)   
                                                                          
                                                                           
                                                                           
(B)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中再赋海山楼
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在?非复当年单父台。
(1) 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四中说:“简斋诗气势浑雄,规模广大。”请结合这首诗,说说诗人诗歌的“气势浑雄”体现在哪里。(4分)
                                                                      
(2) 诗歌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的》(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2)勤心养分姥,            。初七及下九,              。
(3)自古逢春悲寂寥,               。                ,便引诗情到碧霄。
  (4)千古凭高,           ,             ,但寒烟衰草凝绿。
(5)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6)             ,波心荡,冷月无声。             ,年年知为谁生!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托尔斯泰是俄国经典文学家和中国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人。正当中国人在西学东渐,乃至洋枪洋炮的威逼下,痛感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足以保身,终于喊出“打倒孔家店”之时,托尔斯泰却在执着地译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要用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拯救世界——在近代世界从物质到精神上全面瞩目西方的时代,托尔斯泰一生的精神探索恰恰是从西方走向的东方。这一“人文奇观”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值得探索反思。在人们疾呼人文精神衰弱的当今现代世界,人类愈来愈意识到,西方唯科学主义不能解决道德价值、人生意义这些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是,由思考托尔斯泰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借鉴和共识关系,反观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利弊得失及其对当代世界的价值,正是该专论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的“迂阔”中发现一些深邃的东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中对人自身生命价值、对现世人生意义、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对天人的关系、对个人与人群间关系的独特而智慧的理解,对“天地一体之仁”境界的乞求,的确可以作为对当今 人文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思,来针砭人生意义的失落、道德价值的沦丧导致的一系列“现代化社会病症”来纠正人与大自然间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危机,使人类社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缺乏西方个性意识,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对客观世界执著的求知、征服、改造的能动精神、批判精神,形成消极保守,因循守旧的民族心理,又是使用权中国长期  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反思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的成败利钝,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覆辙,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人文精神危机的拯救,都有现实意义。
专论力求把对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关系的研究,放到托尔斯泰所自制民族文化背景和历史的背景中,放在托尔斯泰一生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进程中,把思想家托尔斯泰和艺术家托尔斯泰统一起来,特别注意联系其艺术实践、生平事迹,才能做到知人论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托尔斯泰是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探索借鉴的。专论作者也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防止孤立地类比研究。
专论力图借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比较文化学方法,关注意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说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注意避免一些比较文学研究中过于宏观空泛或简单机械对比的偏颇,以“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为指导思想,解剖托尔斯泰这“一只麻雀”;不是从理论思辨出发,而是从大量史实资料出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作为作家专论研究,力求从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相契合这一新的视角,发现一个新的托尔斯泰,从而对托尔斯泰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从新的视角做出新的解读。
14、反思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4分)
                                                                 
                                                                 
15、解释下列短语在文中的含义。(6分)
  (1)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3分)
                                                                      

(2)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探索的“迂阔”(3分)
                                                                      
16、简答。(8分)
(1) 简要概括文中画线的两处“全方位研究”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第一处:                                                                     
                                                                     
(2) 你怎样理解“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和“解剖‘这一只麻雀’”这两个比喻。(两个答案均不超过20字)(4分)
比喻一: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6年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下一个『四川省乐山市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