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苏教版中考模拟试卷(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友情提示:这份测评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这是对同学们初中以来语文学习情况的检测,希望同学们认真做答,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第Ⅰ卷积累运用(30分)一.本题共18分,全部为单选,每题2分。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惬意(qiè) 精髓(suǐ) 借花献佛(fuó)B.驽钝(nǔ) 绮丽(yǐ) 锲而
试题预览
"友情提示:
这份测评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这是对同学们初中以来语文学习情况的检测,希望同学们认真做答,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第Ⅰ卷    积累   运用(30分)
 一.本题共18分,全部为单选,每题2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惬意(qiè) 精髓(suǐ)  借花献佛(fuó)
B.驽钝(nǔ)  绮丽(yǐ)  锲而不舍(qiè)
C.朔方(shuò) 耽搁(ge)  转瞬即逝(jí)    
D.血渍(zì) 纤细(qiān)  忍气吞声(yě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皎洁  矛塞顿开  走头无路  道听途说
B.贮蓄  相题并论  心旷神怡  兴高彩烈
C.燎望  反老还童  司空见惯  循循善诱
D.惊惶  接风洗尘  漫不经心  别具匠心
3.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
A.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春天的旋律》—— 高尔基
B.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柳宗元
C.闰土、杨二嫂、胡屠户——《呐喊》——鲁迅
D.《威尼斯商人》——喜剧——莎士比亚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为了唤醒那些麻木的民众,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
B.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C.劣势奶粉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D.上级禁止砍伐这片原始森林,但作为护林员的他对上级的意见竟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滥砍滥伐。
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C.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D.汪然出涕曰
6.下列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下视其辙(chè)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  
B.蹴尔而与之(cù)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尽头)
C.舜发于畎亩之中(quǎn)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
D.其形貌昳丽(yì)       时时而间进(间接)
7.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    )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A.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亲贤臣   远小人
B.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亲小人   远贤臣   
C.亭亭净植   香远益清    亲贤臣   远小人
D.亭亭净植   香远益清    亲小人   远贤臣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使人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
B.我们必须及时改正、随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有无扎实的基础是提高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9.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题。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
对下面这首现代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老马象征着负荷沉重的中国农民,也是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B.“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中“总得”一词用得好,作者赞扬了老马任劳任怨、甘愿奉献的优秀品质。
C.“扣”形象地表达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D.最后一句的“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二.本题共12分
10.默写填空。(每题1分,共6分,漏写、错写、多写,该题不得分)
①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
至今仍鼓励人们面对困境,锲而不舍,直至取得最后成功。
②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                          。”
③特级教师斯霞一生热爱语文教育,九十高龄仍笔耕不辍,正如李商隐《无题》中所吟咏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                         。”
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⑤《陋室铭》的作者是 ,文中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往来无白丁。
⑥洞庭湖的万顷碧波曾引发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显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展露出作者的宽阔胸襟。
1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注意字数不要超过15字。(3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12.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词仿照《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3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第Ⅱ卷 理解 感悟(30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8分)
               饮 茶
   ①喝茶是我国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②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公元780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③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④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洌、略带甘涩。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        (迥然不同、别具匠心)的感觉。
   ⑤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纯清,更能显示茶的真味。
   ⑥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 
13.第④段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语是            (1分)
14.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      、      、      、茶具等内容。(3分)
15.用开水冲泡茶有哪些优点?(2分)
   答:                                                                                                               
16.根据上下文,请你简单解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意思。(2分)
   答:                                                                        

(二)阅读现代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怆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恬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
   (选自《名家散文》 祝勇文)
17.阅读 第①段,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 “国画手法简洁,而意韵最丰厚”?(2分)答:                                                                                 
18.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2分)
答:                                                                           
19.第④段中有“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一句,其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2分)
答:                                                                            
                                                                                  
20. 作者写雪,亦在品格,通读全文,找到相应的语句,把它们抄下来。(可以写出起始和末尾文字,中间用省略号代替)(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2分)
答:                                                                            
22.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A. 雪对于作者而言,就像国画的留白一样,引发出作者对生命力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悟。 
B. 文章最后一句写雪花落下,“就在我们滚热的心窝中融化”是虚写。“滚热的心窝”指的是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那份热情。
C. 这篇散文以“雪”为线索,由雪景写到柳诗,又由诗写到《独钓图》,最后再回到雪景,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D. 本文的主旨,通过对《江雪》一诗的分析,流露了出来。

四.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屋舍俨然           B. 所欲有甚于生者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行者休于树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D. 人皆有之 
     是进亦忧,退亦忧         前人之述备矣
2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蝉则千转不穷               D.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25.与“鱼,我所欲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微斯人,无谁与归           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汝之不惠,甚矣             D.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26.根据文段内容填空。(2分)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
27.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3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                                                                  
                                                                                                           
 28.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2分)
   答:                                                             
   
                    第Ⅲ卷 表达 交流(40分)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06届高考模拟试卷』  下一个『浙江高职语文模拟试卷(47)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