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前洲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6前洲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前洲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命题人:初三语文组 2006年3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0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塞下秋来风景异,。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③,似曾相识燕归来。④,风多杂鼓声。⑤花近高楼伤客心,。⑥,只有香如故。⑦,病树前头万木春。⑧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
试题预览
"前洲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命题人:初三语文组 2006年3月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30分)
1、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                  ,风多杂鼓声。
⑤花近高楼伤客心,                     。                
⑥                  ,只有香如故。
⑦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⑧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
⑨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             ”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2、  根据拼音完成词语。(4分)
阴mái            cè     隐     kuì     赠       吹毛求cī     
3、解释下列加点字义。(4分)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且焉置土石                     ④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对下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
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5、请把下面的一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子。(2分)
短句:这一部分是作者用他的爱和恨写成的。爱是对青年的爱,恨是对黑暗制度的恨。
改句:                                                                      
6、名著阅读:(3分)
(1)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含标点20字以内)(2分)
                    
                    

(2)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1分)
7、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
“绵绵春雨滋新绿” 请你运用对联的知识对出下联(2分)
下联:                       
8、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世界能源组成 石油 煤 天然气 核电 太阳能 水电 其他 
年代 
1993年 40% 27% 23% 7%   2% 1% 
2030年
(预计)       35% 20%     

(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发展趋势。(1分)
                                                                                
(2)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2分)
①                                                                               
②                                                                                
 
二、阅读分析:(共35分)
血山
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 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
③帝,宋太宗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尝于邸中为假山____    (2)王强使视之____
(3)王惊问其故____      (4)是时,帝亦为假山___
10、下列“其”字的用法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2分)
A.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王惊问其故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其如土石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但见血山,安得假山!_________________
12、这则故事中,姚坦的什么品质仍值得今人学习?(2分)
 
(二)欣赏使人美丽  (11分)
①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说谎。善良的人会被别人的善举感动,在缺乏善心的人眼里,善就是傻。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②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并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郡最坏的孩子,他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让你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他对这个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③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④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⑤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学会欣赏你周围所有的人,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13、从文章第①段知道欣赏具有双重作用,一是                   ;二是                                     。   (2分)
14、运用下面的格式,依次概括②③段内容。  (2分)
欣赏              ,使他变成                             ;
欣赏              ,使他变成                              。
15、下列句子可以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2分)
A、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欣赏,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那些蛰伏的不起眼的种子,原来可以轻易地发芽、开花、结果。
B、敬人者,人恒敬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C、欣赏别人得到的回报是超值的,就如同通过欣赏本想得到的一篇枫叶,而得到的却是一片枫林。
D、美是生活的阳光,是大地的精华,是艺术的冠冕,是人心中开放的鲜花,没有对美的渴求,人类可能还混迹于一般的动物群中。
16、比较文中加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谈谈原句表达的好处。(2分)
这位小偷心思细密,手法灵巧,风格独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
原句表达的好处:                                                         
17、你有欣赏别人或被别人欣赏的经历吗?请简要叙述并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3分)
                                                                      
                                                                       
                                                                      
 
(三)美 哉 陶 公   (14分)
                           冯伟林
    ⑴庐山脚下,栗里小村,几栋茅屋,烟云舒展,竹篱密密,杨柳依依。陶渊明就居于斯。
    ⑵每日,他或耕地、种园,或读书、饮酒。陶公“性乐酒德”,端起酒杯,就远离了凡尘,就仿佛置身先于他100多年的“竹林七贤”弹奏的韶乐之中。在那激扬的生命乐曲里,他相识了以酒以诗为命的“七贤”之一刘伶。常于醉眼朦胧中,恍惚看刘伶出门带一壶酒,叫随从带一铁锹,说:“死便埋我。” 陶公竟拍案叫绝,引为知己。
    ⑶一次,陶公的好友颜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过浔阳,临别前留了两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有时陶渊明做东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向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⑷陶渊明慧性别具。一张无弦琴,伴他终生。和朋友饮酒之后,或独对明月的静夜,常常抚弄这张无弦之琴。他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⑸把一顶小小的乌纱,换成了一件宽大的布衣。陶公隐居的日子,一个个朝廷在变更。在他的一生,三个朝代,十个皇帝,都如镜花水月一瞬即逝。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⑹做个无忧无虑、心地善良的田园诗人,做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陶公的诗文里,无处不流露着这种酷爱人生的情感。
⑺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⑻在古代高人韵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的人生。
⑼陶渊明的好朋友颜延之称他为“幽居者”,稍后的沈约把他请进《宋书 隐逸传》,跟着钟嵘又封给他“古代隐逸诗人之宗”的桂冠。于是陶先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
⑽可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隐士”,他的隐逸,不是出于对人生意义的虚无主义理解,他要逃避的是无可奈何的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曾这样歌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⑾陶公心界空灵、幽美。他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唱着无邪的的歌。他以精进的人生态度获得了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也是这种生之和谐,丰富了汉文学伟大的诗歌和散文。
⑿在栗里那栋茅舍里,陶渊明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一个黎明,他心里的菩提树繁花绽放啦,于是,诞生了《桃花源记》。
 
18、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分)
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灿烂阳光。陶公能这样。
                                                                          
19、请结合语境写出文中第(5)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2分)
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在他看来,不过是窗前一阵风,一串雨罢了。
                                                             
                                                             
20、阅读第⑵段,说说陶渊明为什么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引为知己?(2分)
                                                                               
                                                                               
21、“在漫漫长夜里,他要为所有的人设计一个最辉煌的宫殿”,这座“最辉煌的宫殿”指的是什么?这一设计表达了陶渊明怎样的理想与情怀?(3分)
                                                                               
                                                                               
22、在你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中(《饮酒》除外),你一定还有许多喜欢的诗篇,把你最喜欢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为什么喜欢。(3分)
                                                                               
                                                                               
                                                                               
23、有人说“隐逸”是消极遁世,是对人生的逃避。联系本文,说说你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3分)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高一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下一个『北京市崇文区2006年高三期末统一练习(一)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