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06级语文大联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2006级语文大联考(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2006级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共150分,分第Ⅰ卷(1~10小题,共30分)和第Ⅱ卷(11~21小题,共120分)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3、收卷时只收“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伎俩真知灼见洞触其奸不入虎
试题预览
"高2006级全国大联考
语  文  试  题
 1、本试卷共150分,分第Ⅰ卷(1~10小题,共30分)和第Ⅱ卷(11~21小题,共120分)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3、收卷时只收“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伎俩    真知灼见    洞触其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落泊    形迹可疑    行踪诡秘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C.理睬    震聋发聩    振耳欲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赔偿    鹊巢鸠占    欢呼雀跃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2.依次填写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韩剧成功在哪里?首先是题材贴近生活,         观众的收视心理。
②近年来,我先后收到小读者来信8000余封,从中对他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多少有些了解。
③对于不少参加考试的人来说,考试已经          为过关的“敲门砖”,因此不惜代价,唯考是举,考了就丢,缺乏学习兴趣和高尚动力。
A.契合    诉求    异化          B.契合    诉求    变化
C.符合    要求    变化          D.符合    要求    异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出使的前景微乎其微,张骞仍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这一伙侵吞巨额财产、败坏党纪国法的“硕鼠”被押进法庭时,人人侧目而视。
D.秦王朝对利用鬼神权威去治民的做法嗤之以鼻,它是一个没有国家观念,只有法规的政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日韩首脑峰会面临6年来的首次流产,其原因是日本现任领导人一意孤行参拜靖国神社造成的。
B.由于 “神舟” 一至六号飞船航天飞行的成功,使中国进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型越大越好吗?19世纪生物学家考普根据化石的研究做出了回答:生物个体的体型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大。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考普法则”。
D.越来越多的动植物不断接近濒临灭绝的现实,提醒着我们并不是只有人才有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随着呼吸、吞咽等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后,各种细胞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以为外来的微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他体内遗传菌因控制下,构成了生物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或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群结构,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名言系统,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民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魏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5、“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中的“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细胞 B.微生物细胞
C.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
6、对最后一段引用魏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滥用抗生素、激素和不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了病要从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转变为必须依赖益生素治疗。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在人体内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会危及健康。
C.导致微生态失调的原因是诸多不良因素严重影响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的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起到防病疗病的效果。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人也。燮素疾中官,既行,因上疏曰:“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枭夷,黄巾变服,臣之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铖识燮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
所拜议郎。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竖执先议。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帝以问燮。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黄巾之功,执金吾甄举等谓忠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选自《后汉书•傅燮传》)
[注] ①市虎成于三夫:市中本无虎,然三人言而成虎。喻流言可混淆视听。②杜邮之戮:秦将白起因受诬陷免职,自杀于杜邮。③左衽之虏:指当时北方少数民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皆衅发萧墙   衅:挑衅
B.彼知正人之功显   显:显扬
C.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    谮:诬陷、中伤
D.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  弭:消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既行,因上疏曰             ②蒙故业,因遗策
B.①今张角起于赵、魏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C.①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       ②权贵亦多疾之
D.①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10、对原文内容理解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燮认为当时国家动乱,不是由张角、黄巾等人引起,而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
B.根据当时的情况,傅燮认为即使张角、黄巾等人的叛乱被平定,如果让宦官专权,忠臣遭害,仍有可能给国家带来危险。
C.司徒崔烈打算割让土地求和,傅燮变为杀掉崔烈才能使天下安定。
D.傅燮因屡次得罪权贵,被他们怀恨在心,最后他们联合起来将傅燮赶出了京城。

第Ⅱ卷(共120分)
四、(22分)
11.将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彼知正人之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3分)
         答: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
         答:                                                                                                    
       (3)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3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4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诗《登飞来峰》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高山流水      余秋雨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嬉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的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要。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了。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一本。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的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却了你的大半生命。
    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缥缈的共同期待。
    那天我当然不知道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黯然失色,没有一个算得上“知音”。我还没有弹拨出像那样的声音,何来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以舍却苍茫云水间的苦苦寻找,正巧降落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班级。这些疑问,使我第一次认真地抬起头来,迷惑地注视着街道和人群。
    差不多注视了整整四十年,已经到了满目霜叶的年岁。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
    我想:艰难的远不止我。近年来参加了几个前辈的追悼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悬挂在灵堂中的挽联常常笔涉高山流水,好像死者与撰写挽联的人是当代知音,但我知道,死者对于撰写挽联者的感觉绝非如此。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辩驳能力仅仅几天之后,在他唯一的人生总结仪式里,这一友情话语乌黑鲜亮,强硬得无法修正,让一切参加仪式的人都低头领受。但我们对此又不能生气,如果死者另有知音名单,为什么不在临死前郑重留下呢?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直到生命结束都说不清楚明确的友情序列,任何人都可以来临时扮演一下。几十年的生命都在寻找友情,难道一个也找不到?找到了,而且很多,但一个个到头来都对不上口径,全都是错位了的友情。
14.作者在文中提到,他并不赞成“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句话,请归纳总结其原因。(4分)

15.“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这句话的真正含意是什么?(4分)

16.在作者的意图中,得遇知音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6分)

17.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以作者的内心感受为基础,说明了作者对友情的看法,以及对高山流水或友情的向往,笔触自然而动情,令读者为之动容。
  B.据本文看,作者认为只有随着岁月的增加,年龄的增大,成人之后才有真正的朋友。
  C.作者认为对友情的感悟是可以突然发生的,但真正的知音却不可以突然出现。
  D.作者认为众多老前辈只有在临死前,才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知音其实自己一个也没有。
  E.鲁迅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当以同仁视之”,作者的人生苦苦追求也是为了寻找一个知音。
六、(20分)
1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只填序号)(2分)
①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
②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③或者说,北大人的校园观念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
④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
⑤其实北大人说的校园,潜意识中并不单指眼下的西郊燕园,他们大都无意间扩大了北大特有的校园的观念;从未名湖到红楼,从蔡元培先生铜像到民主广场。
答:           
1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内容。(4分)
经过千年风雨的洗涤,古镇磁器口带着明清的笑容慈祥地望着我们。明清风格的建筑,明清模子的磁器,即使是屋顶上一块小小的瓦片,也记载着前人的思想与智慧,它的灵性一直会延续到海枯石烂,还有一种残缺而永恒的温馨感。蕴涵浓郁明清风格的香会、庙会、花会,以及正月龙灯、三月风筝、端午龙舟、七夕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民俗活动,使这里的古老历史文化更加醇厚悠远。
答:                                                          
                       。
20、下面两个句子写出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请再写两个句子用相同的句式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分)
  例句:热爱和保护,是播种绿色的种子;
        践踏和破坏,是制造沙尘的机器。
 

21.阅读这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据说在本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
    最后,这道命令传达失真了。错误从值班军官向连长下达命令开始,接着连长对排长,排长对班长下达命令时,错误不断升级,等到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
根据上述内容,替营长下达—条不超过30个字的命令。

命令:—————————————————————————————
                                            
22、下面的一则广告,有五处需要修改,请从原文中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狂飙英语》自创刊以来就特别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说:“《狂飙英语》给了我纯正的发音,给了我适用的语法,也给了我非常自信。”“《狂飙英语》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
     进入2002年以来,杂志市场销路更是一路看涨,许多学生朋友来信反映无法及时买到贵刊,希望我们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为不负众望,我们破例发行了《狂飙英语》前四期的合订本,希望能解广大读者朋友的燃眉之急。
     本合订本各地邮局现正零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两副对联皆只有上联,请你任选一副,把下联续写出来。 (2分)
  (1)上联:书中字字皆为心血铸就
   下联:                     
  (2)上联:一片丹心育桃李
下联:                     
七、(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薛勤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罗蒙诺索夫
    人生处世,总会遇到照顾全面与处理细节的问题,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把握全面与重视细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高2006级全国大联考
语 文 答 题 卷
             
         班   考号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共120分)
四、(22分)
11.(10分)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2.(8分)(1)答:_______________&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上一个『2005-2006年度漯河四高第二次模拟考试』  下一个『重庆二郎中学初2007级语文半期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