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初2006级八下语文月考试卷2005.3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重庆一中初2006级八下语文月考试卷2005.3(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重庆一中初2006级八下语文月考试卷2005.3重庆一中语文组2005-3-24一、基础知识(35分,1—8题各3分,9题2分,10题4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锃亮(zēng)搓捻(niǎn)杳无消息(yǎo)B.黝黑(yǒu)侏儒(rú)冥思(míng)期期艾艾(ài)C.诘责(jié)炽热(zhì)佃户(diàn)颔首低眉(hán)D.庶祖母(sù
试题预览
重庆一中初2006级八下语文月考试卷2005.3
重庆一中语文组  2005-3-24   

一、基础知识(35分,1—8题各3分,9题2分,10题4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ēi) 锃亮(zēng) 搓捻(niǎn) 杳无消息(yǎo)
B.黝黑(yǒu) 侏儒(rú) 冥思(míng) 期期艾艾(ài)
C.诘责(jié) 炽热(zhì) 佃户(diàn) 颔首低眉(hán)
D.庶祖母(sù) 酒肆(sì) 解剖(pō) 抑扬顿挫(yí)
2.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磨蹭 正襟危坐 悔恨莫及 晃然大悟
B.迁徒 诚皇诚恐 花团锦簇 物以稀为贵
C.禁锢 翻来履去 美不盛收 横柯上蔽
D.尴尬 无可质疑 不可名状 箪瓢缕空
3.选出对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油光可鉴:头发梳得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表讽刺。
B.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疲惫不堪:形容疲倦到极点。
C.不求甚解:文中指领会文章意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
猛浪若奔:惊骇凶猛的江水像飞奔的马。
D.以此自终:这样来自己终止一生。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4.选出对课文的内容理解较准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所写母亲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及如何对待他人侮辱等是为了强化母亲的形象,而与我的关联并不大。
B.茨威格所写的《列夫•托尔斯泰》在内容中极力地贬斥了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表明他对托尔斯泰的厌恶态度。
C.《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以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表达了鲁迅对先生的高贵品格的由衷赞扬。
D.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作者对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是极为反对的,所描写的五柳先生是一个行为随便不拘,穷困潦倒的人。
5.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 自大自然。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困难百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7.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8.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母亲
C.《与朱元思书》——吴均——奇山异水
D.《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9.仿写示例,引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4分)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中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
10.阅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回答问题。(5分)
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球员们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打出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巴西队不负众望,赢得了世界杯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①前后两条同一内容的横幅各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②从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11.背诵默写(10分,每题2分)
(1)古今送别诗多抒写惜别离愁,而诗人王勃却在送别朋友之时,吟诵出 ,
的千古名句,使送别之情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2)被谓之“阳关三叠”的谱曲传唱的诗歌中,一句 , ,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了真挚的惜别之情。
(3) “流水”与“愁情”在诗词中常如影随行,请写出你所熟悉的同时包含这两种意象和情感的诗句: , 。
(4)《五柳先生传》中最能概括出五柳先生的思想品质的句子是 , 

(5)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语句为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戚戚 觞 
13.给加点词语释义。(2分)
造饮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期在必醉 环堵萧然 
1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3分)
问渠哪得清如许 晏如也
A. B.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不详其姓字
C. D.
人们赞不绝口 亲旧知其如此
15.翻译下面语句。(2分)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2分)
A.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
B.他有嗜酒的天性,经常在家里喝得酩酊大醉。
C.他喜好读书,但不死抠字句。
D.他虽然贫穷,但是安之若泰,以文自娱。
17.请根据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五柳先生有哪些思想性格特点?(2分)

②你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启示?(40字以内,2分)

三、现代文阅读(45分)
(一)(12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8.上文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2分)

19.画波浪线的句子有 的作用。(2分)
20.画横线句子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使我们联想到哪个成语?(2分)

21.文中说“我拿下来打开时,很吃了一惊”,为什么?(2分) 

22.文中说“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作者为什么而不安?又为什么而感激?(2分)

2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二)(10分)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4.作者用哪些事例分别描写了母亲的“严”与“慈”。(2分)

25.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而且“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26.“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结尾这句话和哪句话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7.你对作者母亲的教育方式有何评价。(3分)

(三)(23分)
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 A (摇撼 摇动 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①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 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 B (消失 弥散 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②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注]①荆轲:战国末刺客。因刺秦王嬴政未遂被杀。②孱(chán)弱;瘦弱,软弱。
28.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瘠土( ) ②涟漪( )
29.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在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下面“A”、“B”两处。(2分)
A处: B处: 
30.文章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3分)

31.从文中找出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的一个概括性语句。(2分)

32.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6分)
①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了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3分)

②人只不过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3分)

33.请简要概括第⑥段的内容。(2分)

34.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3分)

35.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观察中,你是否能想起拥有作者所说的芦苇品性的人物呢?试举一例加以分析。(3分)

四、作文(55分)
小鸟向往天空的蔚蓝,鱼儿向往大海的深邃,那么,我们的心灵又向往什么呢?请以“向往”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命题:邓 琳
重庆一中初2006级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2005.3.
一、基础知识(45分,1—8题各3分)
1.B 2.A 3.D 4.C 5.C 6.A 7.C 8.B 
9.引用诗句2分,人物1分,品质1分。
10.①失败并不重要,别气馁,它终将成为过去,不让失败成为阻碍自己进步的绊脚石。
②成功了别骄傲,要警戒自己还要继续努力,着眼未来。(意合即可,语句通顺)
11.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符合题意即可)
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写一分句即可)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符合题意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12.qī shāng
13.造:到;去留:离开 期:希望;萧然:空寂冷清的样子
14.D,其均作代词,代五柳先生
15.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对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16.B
17.①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为核心。
②学习态度,生活态度,思想情操方面均可。
三、现代文阅读(45分)
(一)(12分)
18.先生为我添改讲义 
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
19.过渡衔接
20.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关爱学生。
競競业业,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等。
21.因为先生不轻视“我”这个从中国来的异国学生,批改得如此认真仔细。(意合即可)
22.因为我的讲义的错误,更因为自己是一个弱国学生却能受到如此关爱而不安;
感激先生的热情、负责的教诲,让我获益匪浅。
23.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无民族歧视,严格要求,真诚关爱。
(二)(10分)
24.慈: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严:我说轻薄话,母亲罚我跪下,重重责罚我。
25.母亲教训儿子望子成才,不是让别人听的,更尊重孩子,保护儿子的自尊。
26.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感激怀念之情。
27.言之成理即可。
(三)(23分)
28.①jí ②yī
29.A:摇曳 B:弥散
30.比喻。举例分析较准确
31.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拔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写到后面一句即可)
32.①表现芦苇身处恶劣环境,却能保持超然独立的品性和气节。(答生存环境,淡泊的精神,独立不随俗,自由、坚强等可斟情给分)
②形象地描绘出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韧的生命。(用文中句回答亦可)
33.“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理解品悟。
34.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 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品质,有思想、有韧性、坚强淡定。作者赞美芦苇就是赞美这种精神。
35.举例贴切,分析合理即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  下一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