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题号 卷面分 一 二 三 四 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6分)1
试题预览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题号 卷面分 一 二 三 四 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默写。(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江流天地外,                 。
③_____      ___,壮士十年归。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⑤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                   。
⑦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全诗。
                          ,                           。
                          ,                           。
2、下面这段摘自对“你赞同中学生上网吗”这一问题的网络调查,在语法、用词(含成语)标点等方面有毛病,请找出4处并加以改正。(4分)
(甲)我是网吧的经营人员。①中小学生上网利弊并存。②有利面是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学习,查询资料;③能在网上交朋友,能与朋友谈学习,谈做人,谈一些不愿与老师、家长谈的一些问题。④不利面是他们容易沉迷网上聊天,影响了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⑤还有网上一些不纯净的东西,让家长忧心忡忡等等……⑥如何正确处理好上网事宜,教师、家长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正确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
(乙)我是学生家长。⑦在中小学生上网后,多少都会有些沉迷。⑧我觉得学生还是以学业为主吧。⑨假日里上上还是可以的。
(丙)我是初三的学生。⑩我每天上网主要为了聊天的缘故。⑾说对学习没影响,是骗人的。⑿但我觉得值得,独生子女,挺孤独的。
(1)                                                                           
(2)                                                                           
(3)                                                                           
(4)                                                                           
3、读下边一段文字,给它加上一个含有哲理意味的结尾。(2分)
漫步在乡下原野,见一束热烈奔放的野花,叫不出名字,更谈不上名贵,但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带回家,插在花瓶中,每望一眼,胸中便多一份朝气,一种精神勃发的快感。但不多日,花朵便枯凋了,勃勃生机成了无望的回忆,爱它却造成了它的悲哀。
于是我明白,                                                          。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或王命急宣
A、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哀转久绝  
  C、                            D、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                                                
                         ,它着力渲染了                            。(2分)
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火星能否成为人类地球之外的栖息地?(11分)
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火星探测器成功登上火星后,人类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高级生命和追求地外栖息地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除了地球,人类到底还能不能找到理想的栖息地,火星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的另一个栖息地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理协会得出了一个不很明确的结论。尽管人类可以乘坐航天飞机赶到火星,但火星上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条件还是非常明显的。火星比地球寒冷得多,平均温度零下40至零下60摄氏度。火星上存在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虽然它们不致于让登上火星的人马上死亡,但是到达火星上的人所受到的辐射比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所受到的辐射还要大一倍。 
这种危害是慢性的和致命的。只要在火星上呆上不长时间,就可能因辐射而患上各类癌症、白内障以及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后的各种疾病。 
由于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38%,大气压仅有地球的1%,因此火星上的微重力环境也是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挑战。在微重力环境下,人的肌肉会萎缩、骨骼因钙的丢失会软化、基因也会发生突变,人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免疫B细胞抗体释放减少,T细胞识别病原体和活动能力降低。这样人体中的病毒也会增加,像宇航员唾沫中的病毒数量会增加一样。 
综合以上情况,人们便可以对“火星能否成为人类地球以外的栖息地”得出结论了。 
当然,即便有这些结论,也不足以阻挡人类向火星或其他星球的进军与移民,因为人类一向有信心和豪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么在火星上可以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让人类移居呢? 
一些人的规划是在火星的隐蔽处修建住宅,使用有效降低辐射的建筑材料造房屋,所有穿着要使用防辐射材料。大概在2015年至2030年上火星不超过100人,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分析火星上的气候、辐射状况,寻找生命和使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试种作物。  
在2030年至2080年,在火星上建造化工厂和核电站,形成温室效应,使火星上摄氏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上升到摄氏零下几度。这时上去的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医生等。 
第三个时期将有少量人群移居。那时,火星上的温度已经达到摄氏零下几度,有植物生长和形成,大气层逐渐加厚,二氧化碳和水能从地下渗出。人类可以不穿防护服,但仍须带呼吸器进行呼吸。这时大概可以移居上万人。 
到2150年,火星大气层形成,气温平均在摄氏零度,可以正常种植和收获庄稼。绿色植物已经化解和阻挡了辐射,空气也足够人们呼吸,火星上开始形成城市。这时可以大规模向火星移民了。 
这个规划是科学幻想还是宏伟蓝图?那就看人类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大自然认不认同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了。
8、文中说“综合以上情况,人们便可以对“火星能否成为人类地球以外的栖息地”得出结论了”,这个结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以上情况”主要谈了哪些方面依据?(3分)
                                                                              
                                                                              
9、人类是如何准备火星或其他星球的进军与移民的?说说人们的四步规划(简要说明时间、移居人数)。(3分)
                                                                               
                                                                               
10、你从最后一段话中读出“人类要移民火星”决定于哪两个因素?(2分)
                                                                               
11、请发挥你的想象,运用“神舟X号”“火星”“我”三个词,写一段话,描述一下你航天登临火星迈出第一步时的情景与心情。(不超过80字)(3分)
                                                                                
                                                                                
                                                                                
                                                                                
(二)最先与最后(12分)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拚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豫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针”                                              
(2)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13、“最先”与“最后”是两个概念,请谈谈你对其各抱何种态度?鲁迅在文中对“最先”与“最后”,表明了怎样的态度?(3分)
                                                                                
                                                                                
14、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幽默辛辣犀利,试从文中找出一处,并略作分析。(3分)                                 
                                                                                
                                                                                
15、通读全文,揣摩一下作者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是怎么样的?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的?(4分)
                                                                                
                                                                                
(三)成全一棵树(17分)
① 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 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颗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下一个『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