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一中200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2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石狮一中200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2(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石狮一中200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2006.2.21(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
试题预览
"石狮一中200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语 文 试 卷       2006.2.21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7.8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预测,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兴趣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赏心悦目,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劳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兴趣,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训练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如果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第④段中的“普遍规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第⑤段中说,“读图”“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价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2分)从第⑧段中找出与“那浅薄庸俗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50字)

二、阅读《宗泽治兵严而有方》,完成6~10题
金将兀术渡河,谋攻汴京,诸将请先断河梁,严兵自固,泽笑曰:“去冬,金骑直来,正坐断河梁耳。”乃命部将刘衍趋滑、刘达趋郑,以分敌势,戒诸将极力保护河梁,以俟大兵之集。金人闻之,夜断河梁遁去。
二年,金人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方与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金人果败。
金将黏罕据西京,与泽相持。泽遣步将李景良、阎中立、郭俊民领兵趋郑,遇敌大战,中立死之,俊民降,景良遁去。泽捕得景良,谓曰:“不胜,罪可恕;私自逃,是无主将也。”斩其首以徇。既而俊民与金将史姓者及燕人何仲祖等持书来招泽,泽数俊民曰:“汝失利死,尚为忠义鬼,今反为金人持书相诱,何面目见我乎。”斩之。谓史曰:“我受此土,有死而已。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亦斩之。谓仲祖胁从,贷之。
刘衍还,金人复入滑,部将张撝请往救,泽选兵五千付之,戒勿轻战以需援。撝至滑迎战,敌骑十倍,诸将请少避其锋,撝曰:“避而偷生,何面目见宗公。”力战死之。泽闻撝急,遣王宣领骑五千救之。撝死二日,宣始至,与金人大战,破走之。泽迎撝丧归,恤其家,以宣权知滑州,金人自是不复犯东京。节选自《宋史•宗泽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俟大兵之集    俟:等待              B.夜断河梁遁去    断:拆除
C.去汴京密迩    密迩:很近              D.以宣权知滑州    权知:暂且知道
7.对下列句子中的“其”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   ②泽迎撝丧归,恤其家
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也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也不同。      D.①②③用法相同,与④不同。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宗泽军事指挥才能的一项是(        )
①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②乃命部将刘衍趋滑、刘达趋郑,以分敌势③与金人大战,破走之④不胜,罪可恕;私自逃,是无主将也⑤金人方与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⑥避而偷生,何面目见宗公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帅要使士卒信服自己的权威,唯一的办法就是严明法纪,无论贵贱尊卑,只要违法,就严惩不贷。宗泽率兵作战,依法行事,赏罚分明,可谓深得兵家治兵之法。
B.金人曾二度入滑,宗泽先后二次派部将救援,张撝、王宣拼死作战,终于击退金兵,但张撝却以身殉国。
C.李景良、郭俊民在大敌当前,一个因败逃被杀,一个因投敌被诛,与阎中立、张撝相比,犹如鸿毛与泰山。
D.宗泽治军严明,指挥若定,与金人三战三胜,金人自此不敢进犯东京。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A.金骑直来,正坐断河梁耳——
B.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
C.诸将请少避其锋——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题)(6分)
11.(1)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脁搂钱别校书叔云》)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__________ ,__________。 (林则徐题于书室的对联)
(4)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 。(《诗经》)
(5)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6)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7)戍卒叫,____________,楚人一炬,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8分)
新  年  作
宋之问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宋之问作此诗时正贬为播州南巴县尉。  长沙傅: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
12.(4分)从这首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这一联两句的“诗眼”各是哪个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回答第7—13题。(19分)
寂寞的浯溪(有删节)
王青伟
    (1)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冬季,差不多是整整的一个冬季,一帮搞基建的民工到浯溪寻找能够烤火的树枝,靠着块大石壁,然后他们把拣来的枯枝败叶点燃,借以取暖。谁也没有想到,在离他们烤火不到二米远的地方,竟然就是一件稀世珍宝:浯溪三绝碑!  
    (2)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衡阳又称雁城,南飞的大雁,到了衡阳便徘徊不前了,雁群在秋风之中飞回低鸣,在云淡天高之下盘旋起落,寻找暂时憩息的归宿,不由人不心生无尽的遐想和莫名的激动!
    (3)当雁鸣的声音渐渐远去时,我们突然听见了溪流的潺潺声。  
    (4)浯溪闻名的是它的碑林,其中称得上傲视千古、独立于世的当是三绝碑,一千三百余年前,唐代古文运动的杰出代表元结将他的不朽之作《大唐中兴颂》雕刻在一块巨大陡峭的石壁上,书写那块碑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此时的颜真卿书法艺术已臻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大唐中兴颂》应为颜真卿书法之绝响。    
    (5)浯溪,极有可能触摸到了一种中国古代文人内心的隐秘世界,这种隐秘世界可能表达着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反叛。
    (6)泰山的雄奇壮观,暗含了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于是历代帝皇为其立封受禅,顶礼膜拜,浸淫到文化领域,儒家思想一统数千年,漫延到文学领域,豪放派永远占主导地位。公元七世纪中叶,一个政治失意,受到牵连的落魄文人元结被贬永州刺史,路途愈走愈__ __(bīzè),景物愈行愈荒凉,心地愈来愈灰暗。突然,他先是听见一声清脆的水流声,顺着溪流望去,到处一片姹紫嫣红、树叶成阴、怪石嶙峋,灰暗的心境一下为之明亮,荒凉的景物倏忽为之绚丽,这个小小的地方,溪是小的,山是小的,石头也是被分割为小块小块的,就连奔流的湘江也远没有长江黄河那样大气。那一刻,元结一下子看见了一个大我,面对浩茫的宇宙,他一下又觉得自己也就像浯溪这个小盆景,在天地之间变得那么渺小。
    (7)于是他把那条溪命名为浯溪。浯溪,就是我的溪。古代的文人,以山水来造个字,并公然声称这块山水是属于我的,怕只有元结了,他当时的得意之情因这个浯字而情形毕现!于是,浯溪成为元结另一种文化精神的观照。他在这里感悟和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面。
    (8)我总感觉到浯溪碑林的诗书之中,就是这种半归隐文化的典型代表。浯溪这块小小的天地盆景,就是那种寻求半归隐境界的最佳场所,极度得意和极度失意的文人都不大到得浯溪,因为浯溪既不宏大,也不苍凉,得意时需要一个宏大的场所来抒发一下豪情,失意时则需要一个苍凉的处所来哀叹人生的不幸。浯溪就夹在这两者中间,成为一个狭窄的不可言喻的心灵通道,驱使着一帮文人悄然而至,因此,在这样一个不易激起情感大起落的场所,自然也很难得产生惊天动地的诗篇。
    (9)每次我去浯溪,除了看它的碑林和山水之外,最令我留连忘返的是两处地方,一处是元结当年弹琴的浯台,那里是浯溪的最高点,每到月夜,元结总是执一把琴,坐在那里对江而弹,琴声激活了浯溪山水,浯溪山水浸润着他的琴声,元结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任千古忧愁万古功名顺琴而去,随水而流。我站在那个地方,常常缅怀的只是一种渐去渐远的影子,听见的只是一缕似要消失而又没有消失的古琴曲……
    (10)另一处地方是大书法家米芾的拜石地,因为一尊奇石,米芾竟然一见而拜,现代的人似觉有些不可思议,我常常久久地凝视那块石头,觉得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石头而已,然而,是一种什么样的灵性突然触动了米芾的内心深处?一块石头竟值得他跪地一拜呢?
    (11)有一点却是可以坚信的,在现代文明铺天盖地的裹挟之下,我们是愈来愈找不到那种人与自然一触即发的大灵性了,这不仅是一种灵性的退化,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消亡。
    (12)每次我走进浯溪,总抱着一种敬畏之心,不敢多说一句话,因为每一块石碑上似乎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那一刻,我觉得,在那些燃烧的火把之中,一丝苍凉和无边的寂寞叩击着我的心灵。
14、(2分)根据注音写出汉字:路途愈走愈__ __(bīzè)
    给加点的字注音:裹挟(       )
15、(4分)文中说:“要说浯溪,应该先提提衡阳。”阅读全文,分两点简述作者先提提衡阳的理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第7段写,“他在这里感悟和寻找到了人生的另一面”,请从文中找出与划线句含义相同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在写元结发现浯溪之前,为何要写泰山的雄奇壮观、中国帝皇的大一统思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有人认为,本文以“寂寞的浯溪”为题与文章内容有所不合。请写出你的看法并简析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4分)“半归隐或半归隐境界”是指中国古代政治失意的落魄文人寄情于山水的生活或精神状态。请另举一例,具体阐述中国古代文人归隐及其所观照的文化精神。(字数在80字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
20.根据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各写一个恰当的熟语(俗语、歇后语、成语亦可)。(2分)
晚自习辅导时老师讲评第一次月考试卷,老师说,这次考试许多同学答得不理想,固然与试题比较难有关,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多的同学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1)          。这时,学习委员站了起来,她说,这次月考成绩差,固然与我们平时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的掌握不足有关,但有些题目出得也过难和过偏,像第四大题的第三小题,许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是(2)          
21.按照要求改写句子。(2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对“利息”定义为:“在借贷活动中,货币持有者(债权人)除收回到期贷款外,另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取得的收入。”
上述定义以债权人为主体,请以债务人为主体,给“利息”下定义。
答:在债务活动中,债务人为取得货币使用权,                                       
                                           。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3分)
      “世界屋脊”上的奔腾不息的江河、数也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冰峰的高耸、湖泊的晶莹透彻、巨大的雪岭,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一条旅游热线。
答:                                                             
23.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交流论文的题目,推断出“江西省第四届名校长论坛”的主题。(3分)
《打造强势品牌学校》《校不在老,有特色才行》《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创特色•树品牌•促发展》《办学特色与特色办学》《学校特色教育及其支点》《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国际人才》《以新的教学理念创学校质量品牌》《特色就是品牌,品牌就是资源》
答:                                                      
24.下面是近年来部分特大火灾情况统计表。请拟写一条警示语,提醒人们对火灾的危害加以重视,表达要有创意。(3分)
            时间        地点       伤亡人数
    2003年12月20日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 40余名留学生死亡
    2003年11月3日 湖南衡阳特大火灾 20名消防官兵遇难
    2003年2月2日 哈尔滨市道外区天潭酒店火灾 33人死亡
    2002年6月15日 北京“蓝极速”网吧特大火灾 25人死亡
    2001年6月5日 江西广电中心艺术幼儿园特大火灾 13名幼儿死亡,一名受伤
2000年12月25日 河南洛阳东都商厦歌舞厅 309人死亡
答:                                                                    
25.下面的语段在表述上有多处毛病,请找出其中的四处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②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③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④但这些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⑤使我国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迅速消失,⑥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⑦现状令人堪忧。
(1)第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____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翻炒不够,就会煎糊,翻炒过度,又会翻烂。其实,不光是治国和煎鱼,人生万事,又何尝不讲求一个度呢?
    请以“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900字,不得抄袭。

石狮一中200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答题卷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6 7 8 9
答案
10.(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题)(6分)
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______________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北京市东城区2005-2006学年度综合练习(一)』  下一个『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试题之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