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苑2006年高三名校试题汇编(32)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英才苑2006年高三名校试题汇编(32)(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英才苑2006年高三名校试题汇编(32)语文试卷2006.3YCY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共35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功亏一匮 高屋建瓴 大吹大擂(léi) 目不暇给(gěi) B.要言不繁 大名顶顶
试题预览
"英才苑2006年高三名校试题汇编(32)
语 文 试 卷
2006.3
YCY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5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功亏一匮 高屋建瓴 大吹大擂(lé i) 目不暇给(gě i)
B.要言不繁 大名顶顶 戎马倥偬(cō ng) 无声无臭(xiù)
C.拾人牙慧 貌合神离 载(zà i)歌载舞 锲(qiè)而不舍
D.民生凋蔽 不胫而走 拘泥(ní)成说 散(sǎ n)兵游勇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会议将通过        各国应对禽流感疫情政治决心的《北京宣言》,并就禽流感防控
      基金管理和协调机制提出意见。
②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以六方会谈的大局为重,通过充分的        和协商处理有关问
      题,继续推进六方会谈的进程。
③有了窗子,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        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
      会来找到我们,窗子成了我们的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的所在。
A.反映  沟通  不必/乃至 B.反应  沟通  不必/甚至
C.反映  勾通  未必/乃至 D.反应  勾通  未必/甚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祖国母亲再穷困,再受苦受难,甚至让我受过委屈,但我对她永远充满了义无反顾
       的爱。
B.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深圳发表演讲时称,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在
       短期内改变。
C.当代西方许多新的文化思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影响,而我
       们何必要数典忘祖轻薄自己呢?
D.前来开封寻访北宋历史的人们,已经看不到当时的河流,还有州桥的样子了,一个
       朝代的辉煌如白驹过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动漫正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资金不足、缺乏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等,都导致中国动漫业步履蹒跚。
B.德怀特•艾伦的文章有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思考,不仅这些思考是过程思维的产物,
       而且也是东西方文化对话的产物。
C.生态批评质疑割裂人与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倡注重整体与部分相互关联、以生
       态整体观为本质的生态中心主义思想。
D.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开始了我们的又一次太空之旅,增强了我国的综
       合国力和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YCY (    )
A.求真思维是健康的思维,绿色的思维;是积极的思维,能动的思维;一句话:这是
       科学的思维,这是我们的向往和崇尚。
B.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基本人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而是依赖于
       新的人权:经济上的分享权。
C.在现代社会(后现代?)里,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以公众的良知自居的知识分子正
       在消失,而让位于各自的领域里面对、解决专门问题的人。
D.山县有朋在给天皇的奏折“进邻邦兵奋表”中,针对清政府加强军备的行动,编造
       出神话——“中国将在数年后称霸于世界。”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审美性和文学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成为我国文艺学界的共识。但是,进入新世纪,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艺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或曰审美泛化,是说在当今社会中,原先被认为是美的集中体现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经典的(古典的)艺术门类,特别是以高雅艺术的形态呈现出来的精英艺术已经不再占据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一些新兴的泛审美的艺术活动,如动漫、DV、FLASH、网络文学、网上视频、网络游戏、三维设计、DVD、QQ、POP、广告、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手机视频、手机短信、奥运会开闭幕式、NBA赛间舞蹈,乃至环境设计、社区文化、城市美化、居室装修等则蓬勃兴起;经典艺术也悄悄变换了形态,寻找新的展示方式。世界三大男高音到世界各大洲办广场音乐会,《阿依达》在数万人的巨大场馆演出,期刊书籍也已适应读图时代变得琳琅满目。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如体育场馆与露天舞台。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与商业活动、社交活动浑然一体。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与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首先是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对今天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市场社会的“经济人”,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类像、消费品牌,也消费符号。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所不在的漫漶,选择着、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其次是当代世界的媒介革命。从纸媒质的印刷媒介向电子、数字媒质的电视、网络媒介文化的巨大转变,改变了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无可否认的是,这种变革,已形塑了一代愿意、能够欣赏这种“美”的眼睛、耳朵和大脑。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有人把这种“泛化”视为艺术的堕落,它毋宁从另一个角度注意到了审美泛化的事实。现实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给予回答。在我看来,与当下生活的生动联系,是美学“重出江湖”、再度振兴的绝好机会。
但是,美学“重出江湖”又绝不是全面拥抱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研究强调的只是从当下社会的总体性、制度性现实出发,来应对现实的提问。而从其批准的、提问的乃至否定的特性出发,它对当代世界在经济与生意操纵下的“悦目的盛宴”,以及盛宴下“审美的空洞”有着高度的警惕,对“审美的缺失”和“审美的不公”提出了严肃的批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17期《审美泛化与审美空洞》有删节)
6.下面关于“审美泛化”概念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YCY (    )
A.是指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作为经典文艺本质特征的审美,因经济操纵、科技发展等
        因素,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B.是指在当代世界消费社会的基本形态中,文学艺术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商业
        活动、社交活动浑然一体。
C.是指在当今社会中,精英艺术在悄悄变换形态,已从文化生活的中心退场,而替之
        以新兴的泛审美的艺术活动。
D.是指在消费文化时代,艺术活动已逸出高雅艺术场所,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空间而
       形成了文学性的社会化扩张。
7.不能支持“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说法的一项是 (    )
A.艺术将悠远的“琴韵筝声”扩张,流淌在当代青年的“随身听”里。
B.美从典雅的“仕女图画”中走来,呈现在街头女郎婀娜的线条上。
C.文学不仅在清吟的诗词名句中,也在缤纷炫目的楼盘销售广告里。
D.诗意不仅在曼妙的“飞天”舞蹈中,也在亘古蛮荒的自然山水间。
8.能完整反映作者对“审美泛化”的意义及其影响的认识的一项是YCY (    )
A.不认同“审美泛化是艺术的堕落”的观点,认为只是加强审美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美学就有振兴的机会。
B.高度警惕“审美泛化”下的所谓“悦目的盛宴”,指出盛宴必将给文艺创作带来深刻
       的危机,最终导致“审美的空洞”。
C.“审美泛化”给美学振兴带来机会,但从现实出发,要高度警惕经济操纵下的“悦目
       的盛宴”和由此产生的“审美的空洞”等。
D.“审美泛化”深刻地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迎来文艺
       创作的繁荣,产生文艺“盛宴”。
9.联系全文,展望“美学”‘重出江湖’”可能有的社会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
A.审美活动拒绝经济操纵、商业行为,文艺不再媚俗,最终美学得以振少。
B.美学获得再度振兴的机会,经典艺术无需变换形态而重新占据文化生活的中心。
C.积极应对“审美泛化”的事实和挑战,思考时代文艺所需要的美并提供给大众。
D.彻底实现文化转向,重塑一代愿意、能够欣赏“这种美”的眼睛、耳朵和大脑。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注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选自《全宋文》卷二零七五,有删节)
注:黾勉(mǐn miǎn):努力。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时,辙亦迁海康  迁:搬家
B.渊明临终,疏告俨然 疏:奏章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不孝
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 B.独喜为诗,精深华妙
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渊明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进而深
       服陶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来信所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
       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为人是“性刚才
       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的情况,这种笔法不仅传递了兄
弟深厚情谊,更有利于揭示苏轼的作诗追求。

第II卷(共111分)

四、(24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3分)
        译文:                                                                  
   (2)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4分)
        译文:                                                                  
   (3)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
        译文: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出郊寻春注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本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谪居黄州第二年;原题为“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
    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联系全诗,简答首联着一“寻”字的作用,并说说诗人没“寻”到的和“寻”到了的,分别都有什么。(答题不要只摘寻原诗句)
答:                                                                        
16.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子《劝学》)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王勃《滕王阁序》)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4)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陶潜《归园田居》)
   (5)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
   (6)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愿化泥土
巴金
近年来我非常想念家乡,大概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吧。
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三年半了。我访问巴黎,在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中吃晚饭。朋友是法籍华人,同法国小姐结了婚,家庭生活很幸福。我们在他家谈得畅快,过得愉快。可是告辞出门,我却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想法: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一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想。几十年来有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我的心。一九二七年一月在上海上船去法国的时候,我在《海行杂记》中写道:“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一九七九年四月再访巴黎,住在凯旋门附近一家四星旅馆的四楼,早饭前我静静地坐在窗前扶手椅上,透过白纱窗帷看窗下安静的小巷,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却是北京的长安街和上海的淮海路,还有成都的街口有双眼井的那条小街……每天早晨都是这样,好像我每天回国一次去寻求养料。这是很自然的事。
我经常提到人民,他们是我所熟悉的数不清的平凡而善良的人。我就是在这些人中间成长的。我的正义、公道、平等的观念也是在门房和马房里培养起来的。我从许多被生活亏待了的人那里学到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越是不宽裕的人越慷慨,越是富足的人越吝啬。然而人类正是靠这种连续不断的慷慨的贡献而存在、而发展的。
近来我常常怀念六七十年前的往事。成都老公馆里马房和门房的景象,时时在我眼前出现。一盏烟灯,一床破席,讲不完的被损害、受侮辱的生活故事,忘不了的永远不变的结论:“人要忠心。”住在马房里的轿夫向着我这个地主的少爷打开了他们的心。老周感慨地说过:“我不光是抬轿子。只要对人有好处,就让大家踏着我走过去。”我躲在这个阴湿的没有马的马房里度过多少个夏日的夜晚和秋天的黄昏。
门房里听差的生活可能比轿夫的好一些,但好得也有限。在他们中间我感到舒畅、自然。后来回想,我接触到通过受苦而净化了的心灵就是从门房和马房里开始的。只有在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我才懂得了通过受苦净化心灵的意义。我的心常常回到门房里爱“清水”恨“浑水”的赵大爷、马房里的轿夫老周的身边。人已经不存在了,房屋也拆干净了。可是过去的发过光的东西,仍然在我心里发光。
现在我明白了,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它不是形式,不是装模作样。主要的是严肃地、认真地接受痛苦。“让一切都来吧,我能够忍受。”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要经受一次考验,我摔断了左腿。我没有能好好地过关,在病闲上,在噩梦中,我一直为私心杂念所苦恼。以后怎样活下去?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漫长的不眠之夜仿佛一片茫茫的雾海,我多么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忽然我看见了透过浓雾射出来的亮光:那就是我回到了老公馆的马房和门房,我又看到了老周的黄瘦脸和赵大爷的大胡子。我发觉自己是在私心杂念的包围中,无法净化自己的心灵。门房里的瓦油灯和马房里的烟灯救了我,使我的心没有在雾海中沉下去。我终于记起来,那些“老师”教我的正是去掉私心和忘掉自己。被生活薄待的人会那样地热爱生活,跟他们比起来,我算得什么呢?我几百万字的著作还不及轿夫老周的四个字“人要忠心”。(有一次他们煮饭做菜,我帮忙烧火,火不旺,他教我“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我多么想再见到我童年时期的脚迹!我多么想回到我出生的故乡,摸一下我念念不忘的马房的泥土。可是我像一只给剪掉了翅膀的鸟,失去了飞翔的希望。我的脚不能动,我的心不能飞。我的思想……但是我的思想会冲破一切阻碍,会闯过一切难关,会到我怀念的一切地方,它们会像一股烈火把我的心烧成灰,使我的私心杂念化成灰烬。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1983年6月29日(选自《随想录》有删节)
17.作者认为的“这是很自然的事”,所指的“事”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说“很自然”?(4
分)
答:                                                                          
18.在不改变语意的情况下,将“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还原为非比喻句。并结合该句
    所在段,简要回答这一设喻的作用。(4分)
    答:                                                                         
19.从全文看,作者“非常想念家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试简要概括(不少于2点)。(4
分)
    答:                                                                         
20.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不沉的心
         ——简析《愿化泥土》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表现。
   (2)平凡的人
         ——谈谈《愿化泥土》中劳动者的形象及其意义。
六、(60分)
21.请以“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



















六次月考参考答案
1—5 CADCB  6—10 ADCCD  11—13 ABC
14.(1)只和小儿子苏过挑着行李过海。
   (2)被狱吏折磨,陷于困顿,最后还是不能改悔。
   (3)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正奔流而来,充沛盛大。
15.作用:诗眼,领起全诗。(2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06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下一个『英才苑2006年高三名校试题汇编(31)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