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6小题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 B. 和面 迷惑 霍乱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 C. 甲壳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 D. 殄灭 舔嘴 腼腆 忝列其中 恬不知耻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辜负 自欺其人 作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B. 提纲 拭目以待 融洽 前世不忘,后世之事 C. 精悍 只言片语 奥秘 偷鸡不成蚀把米 D. 通牒 寻物启事 汲取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一段时间,文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低级、庸俗的文学作品。一些具有社会道德良知的作家痛下__________,引发人们的思考。 ②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__________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 ③人如果总是__________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A. 批判 现时 满足 B. 批判 现实 沉湎 C. 针砭 现时 沉湎 D. 针砭 现实 满足
4.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爱拼才会赢,我们赤手空拳办成这家小厂,是一家人十多年拼搏出来的。 B. 洪才凭啥闭起眼睛说瞎话,洪喜搞科学实验,能算落后? C. 这里都是离退休人员,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 D. 小唐一心想观看比赛,可妻子却让他切菜。他只好一边切菜一边看电视,结果打草搂兔子,一刀下去切掉了自己左手的食指。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面试开始,按照抽签顺序,1号候选人率先被召进了外企老总办公室。
B. 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 C. 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 D.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 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 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 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7. 下列对中国式的“科学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指对科学方法(特别是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以及认为主观与客观全然不可逾越与沟通的观念。 B. 指对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 C. 指认为主观与客观全然不可逾越与沟通的观念。 D. 指对科学方法(特别是归纳法的形式方面)万能的崇拜。
8. 对流行的科学主义的表现形式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提供了对科学的本质及其方法更切实的领悟与理解所需的资源。 B. 剥夺了中国公众获得这项(对科学的本质及其方法)领悟与理解的机会。 C. 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是通过一项对个人所关心的具体而专门的题材所产生的个人的知识而形成的。 D. 颠倒了对于科学本质及其方法的先后秩序的正解。
9. 对“理知训练的创造性传统,找不到扎根的沃土”的主要表现形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不能了解如何形成理论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才真是学术研究的关键。 B. 以一个价值次序为基础的,训练有素的判断力,便没有合适的机会得以发展。一种没有次序的,相对主义的气氛流行了起来。 C. 人们普遍地认为任何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归纳法的形式方面应用到自己的学科上去——并认为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科学探索活动。 D. 导论式的叙述性著作,借学术之名传播自己所相信的教条的活动——而非对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根据学术训练的理论上的理解。
10.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动力应引起重视。 B. “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阻力不容忽视。 C. “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具体分析。 D. “科学主义”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阻力是可以消解的。
11.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小吏,侍高祖。 侍:侍奉 B.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 谯让:呵责 C. 虽齐鲁诸儒质行, 质行:质疑(他的)行为 D. 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尊礼:尊敬
12.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 人臣尊宠乃集其门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 虽他皆如是 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恭谨无与比”的一组是 ①号奋为万石君 ②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 ③上时赐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④乃谢罢庆。 ⑤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⑥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什么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 B. 无论是归老家居后的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子孙,万石君都严格要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 C. 文章暴露出朝臣外为恭谨而实际内心特别惶恐的心理状态,写个马字少了一笔就惊呼“上谴,死矣”,问车前有几匹马,还要一一挨着数才敢说六匹。这样写人们的恭谨,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 D. 司马迁认为石奋虽不善言谈,但却敏于行事。因此他的教化不苛刻而成功。他值得称为是行为忠厚的君子长者。
21. 选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先写读不懂鸣沙山,再写理解“风聚沙”,最后写由此而产生的感悟。 B. 本文为我们展示了鸣沙山奇异的景色,它既雄伟威武,又温情脉脉,虽不断受损,却依旧巍峨,这一切,全赖风之力。因此,作者写沙,实际上是“借沙写风”,借景抒情,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综观全文,虽然作者意在写风聚沙,写人心之聚,但用了很多笔墨写“读不懂鸣沙山”。这是因为鸣沙山是风塑造的,把鸣沙山的奇异之处,令人读不懂之处写出来,其实就是在写风的力量之大,最后再写“风聚沙”就水到渠成了。 D. 本文寓说理于写景之中,理与景融为一体,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E. 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这不仅表现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能写出诗一般的意境,还体现在文章的语言方面,句式工整,字数相同,叠词运用自如,夸张、比喻修辞生动形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