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0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黄冈市200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黄冈市200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06年1月12日上午8:00~10:30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和答题卷三个部分,答案和作文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生只交答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
试题预览
"黄冈市2005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6 年1月12日上午 8 : 00~10 : 30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和答题卷三个部分,答案和作文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生只交答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良莠(yǒu)不齐      鳞次栉(zhì)比    蓊蓊(wěng)郁郁   瞠(chēng)目结舌
  B.岿(kuī)然不动       义愤填膺(yīng)    涸 (hé)泽而渔     明眸善睐(lài)
  C.唾(tuò)手可得       功亏一篑(kuì)      窒(zhì)息以死     锲(qiè)而不舍
  D.越姐代庖(páo)       送来慰藉(jí)       一丘之貉(hé)     跫(qióng)音不响
2.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四百多年里,它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2)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       的波浪,带进森林,带进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3)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      ,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
  A.剥落   絮语    粉碎         B.剥蚀    絮语     碎裂
  C.剥落   细语    碎裂         D.剥蚀    细语     粉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没想到,我这一次竟然破天荒地第一次考了全班的最高分。
  B.语文老师总教导我们:主观是否努力,是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
  C.随着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将得到进一步规      范。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4.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裙与荷叶形态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人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
    B.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本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奏着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而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
    C.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本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含蓄而有风度”直接地描摹了小屋的另一特点,使静态  的小屋具有了人的情态,能激发读者的艺术联想。
     D.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本句运用了讳饰(避讳)的修辞手法。马克思的去世不直接说他死了,说他“停止思想了”,既符合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的身份特点,又表达了作者不愿接受而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的悲痛心情。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随着呼吸、吞咽等生理活动而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后,各种细胞便相继光顾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以为外来的微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体内遗传菌因控制下,构成了生物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或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群结构,菌群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系统,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来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生,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5、“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中的“它们”,其指代对象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自身细胞          B.微生物细胞
  C.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
6、对正常微生物群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保持正常微生物群的平衡与稳定是健康的前提。
  B.正常微生物群可以代谢某些活性物质,形成化学屏障,抗拒致病细菌的入侵和伤害。
  C.正常微生物群可以形成生物膜群结构,刺激皮肤、黏膜,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
  D.正常微生物群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能间接参与人体疾病的防御。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去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正常菌群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会危及健康。
  C.使用现代化的检查和服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等,严重影响了人体微生态失调。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的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病的效果。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
    (唐玄宗天宝)六载十月,帝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无,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帝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帝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辅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乃言于忠嗣曰:“大夫以爱士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何以知之?今以数万之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比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大夫军府充盈,何爱数万缎帛不以杜其谗口乎!”忠嗣曰:“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其次不过黔中上佐,忠嗣岂以数万人命易一官乎!"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阻挠军计。帝怒,李林甫因使人诬告忠嗣,敕征入朝,贬汉阳太守。八载,帝使哥舒翰攻石堡城,拔之。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忠嗣之言。
                                                 (摘自宋朝范祖禹《唐鉴》卷九)
8.下面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
  B.①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①大夫以爱士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①今以数万之众授之,而不立重赏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下列各项中,都表示王忠嗣不愿攻打石堡城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
  ②今顿兵其下,杀数万人不能克,
  ③忠嗣不得已奉诏。
  ④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
  ⑤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
  ⑥得之未足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
  A.①②⑤  B.①②⑥   C. ②④⑥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忠嗣劝皇帝不要攻打石堡城,意见未被采纳。延光主动请求攻打石堡城,皇帝于是命令王忠嗣分兵帮助延光。忠嗣表面上接受诏令,但内心不愿成就延光的功劳。
    B.延光怨恨王忠嗣不帮助自己作战、李光弼规劝忠嗣顺从皇帝的旨意,派兵配合延光作战,并指出他的吝啬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C.王忠嗣认为攻取石堡城伤亡太大,而且对国家也没有太大的益处,忠嗣更不愿用几万人的生命去为自己换得官职,最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主意。
    D.延光率军攻城,超过了战争取胜的时间,未能攻下,王忠嗣遭到了诬告被贬为汉阳太守。此后,唐军接连攻打了八年、才攻下了石堡城。
                        第II卷(120分)
四、(22分)
11.下列文言语段皆选自课本,翻译画有横线的句子。(10分,每小题2分)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
    (2)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日:“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文:
(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几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译文: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译文: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思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嗾:sǒu教唆。
     (1)秋天,在许多传统文人的笔下往往显得有些凄凉。我们这一学期学了毛泽东的两    首词,他对秋天、秋景的态度和感受有别于悲秋的传统。刘禹锡的这首诗又是怎样写秋的    呢?请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刘禹锡对秋的印象。(不超过15个字,3分)
     答:                                                                      
                                                                               
    (2)本诗在结尾一句写到“春色”,与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的下片有何相同之处?   (3分)
      答:                                                                     
                                                                               
13.名句默写(6分,每小题2分)
    (1)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花清香的句子是:
               ,             ,                                       。
    (2)《劝学》中为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用了很多比喻,如: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
                        ,                          。
五、(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歌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林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僧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除。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作,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滋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全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地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彩的局面,是第二问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这好像是一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存有的重大失误一一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划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井井有条,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知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雪白的顶棚变作泥泞,落水的地面成了沼泽,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知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畜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14.第一间小屋,盛着爱和恨,在“爱”与“恨”两者中,作者更加强调那一方面?为什么?(6分)
                                                                               
15.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1)“事业之外的赘生物”指的是什么?(3分)
                                                                           
(2)作者认为,对事业应持怎样的态度?(3分)
                                                                           
16.作者认为第三间“小屋”,应该安放着怎样的“自身”?(4分)
                                                                               
17.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北城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模拟试卷』  下一个『天津市宝坻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