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广丰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广丰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命题人:周流清第I卷(选择题,45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敕造(chì)熟谙(ān)宫绦(tiáo)面面厮觑(qù)B、辎重(zī)偏裨(pí)莲萼(è)掎角之势(jǐ)C、聒噪(guā)诟骂(gòu)作揖yī合具薄赆(jìn)D迤逦(lì)阜盛(
试题预览
                             
         广丰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 周流清
                                  第I卷  (选择题,45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熟谙(ān)      宫绦(tiáo)   面面厮觑(qù)
   B、辎重(zī)      偏裨(pí)  莲萼(è)      掎角之势(jǐ)
   C、聒噪(guā)    诟骂(gòu)  作揖 yī       合具薄赆(jìn)
   D  迤逦(lì)   阜盛(bù)    小厮(sī)      伐木为栅(shā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膏粱   憨顽   敛声屏气   蘖根祸胎
   B、亵渎   惫懒   放诞无礼   天理昭然
   C、告诫   撕混   彩绣辉煌   掎角之势
   D、搠倒   起迄   盛装丽服   伏侍不暇
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人事部、教育部作出决定, 为保护学生而英勇献身的江苏省小学高级教师殷雪梅“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②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          之处,只管说得。
   ③是夜,十娘与公子议及         之事。公子道:“我非无此心,但教坊落籍,非千金不可。”
  A、追授   委屈   终身    B、追认   委曲   终身
  C、追授   委曲   终生   D、追认    委屈   终生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
  C、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人仰马翻,旌旗队伍,甚是严整。
  D、二人“志同道合”,说得入港,一发成相知了。
5、下列各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B.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
  C.从山前一直攀登到海拔1860米的绝顶,饱览了“人字瀑”“百丈泉”“石笋峰”“百步云梯”“天都峰”……等奇观美景,可谓平生一大快事。
  D.古典小说能够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文学的辉煌,自然有一个数量的问题,但是巨著的出现,毕竟更能标志文学发展的水准,是更诱人的理想境界。
  B、林冲比武这段描写,被作者写得多么错综而富于变化。
  C、2005年圣诞节期间,本市的一些商场纷纷推出了优惠酬宾的促销活动,三折、四折甚至五折,一个 比一个优惠,非常诱人。
   D、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曹雪芹创作、高鹗补续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
  B、《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是在流传的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C、罗贯中,太原人,别号海湖散人,代表作品是《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他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D、《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编者冯梦龙,收录的是宋元明文人仿照“话本”创作的“似话本”。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12分)。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泼辣货”。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8.依据第二段,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写作工力”的一项是 (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特点。
  B.侧面烘托的心理刻画。
  C.揭示人物性格的服饰描写。
  D.赞美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9.对王熙凤服饰描写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突现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一改传统人物描写的手法而浓墨重彩绘形绘神。
  C.华丽的服饰之下,掩盖着其贪婪、妖艳、狡诈与狠毒。
  D.人物的文化情调完全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
10.“《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    )
   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魅力。
   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
   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令人爱。
11.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每小题3分)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启戟[注],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地,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注],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注]:启戟:有缯衣的戟,古时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召信臣:人名,当南阳太守时,兴修水利,受当地百姓爱戴。
1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诛降逆贼杨异等(诛:杀死)         B.辟大司马府(辟:征召)
C.郡内比室殷足(殷:富裕)           D.遂不许之(许:赞许)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1)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B.(1)所在称治
          (2)颇与中国同俗                           (2)各得其所
    C.(1)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D.(1)世祖召见,赐以启戟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2)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14.南阳百姓称杜诗为“杜母”的原因,正确的一组是(    )
(1)修治陂地,广拓土田(2)安集洛阳(3)遂格杀广(4)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5)省爱民役
  A.(1)(2)(3)                    B.(2)(4)(5) 
  C.(1)(3)(4)                    D.(1)(4)(5)
15.下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杜诗办事干练,有决断,很受光武帝的赏识。
B.杜诗重视农业生产,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所以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
C.因执法严厉,杜诗得罪了权贵,他要求降到小郡。
D.杜诗善于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创造了水排,即水力鼓风机。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14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注释】①皇甫侍御:皇甫曾,字孝常,曾官殿中侍御史,他有《过刘员外长卿别墅》,本篇是刘长卿的和诗。②返照:夕阳。③向田分:涧水流向田间。④同病:语出《吴越春秋》,伍子胥曾说“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相当于现在志同道合的意思。白云:代深山。
①诗题中有一“喜”字,确实很关键,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表现出这一“喜”来呢?请作简要分析。
                              
②“到白云”令你想到谁的名句?,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17.按要求填空。(6分。) 
(1)同样都是描写长江,杜甫在《登高》中的描写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景物描写因人的身世、个性、心情、写作目的的不同,显示出迥异的色彩。(2分)
(2)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诗经• 卫风•氓》)
(3)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4)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2分)
    却说司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曰:“街亭有兵守把。”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懿问曰:“汝安敢出此大言?”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招动,即四面皆下。”
      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探马报曰:“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懿乃命张郃引一军,当住王平来路。又令申耽、申仪引两路兵围山,先断了汲水道路;待蜀兵自乱,然后乘势击之。当夜调度已定。次日天明,张郃引兵先往背后去了。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魏兵端然不动。蜀兵又退上山去。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18、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段意。(4分)
答:                              
                              
19、司马懿的用兵特点是什么?攻打街亭采取了哪些步骤?(5分)
答:                              
                              
                              
20、这两段文字反映了马谡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21、司马昭认为“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司马懿也认为“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这是为什么?而马谡屯兵山上的理由是什么?(4分)
答:                              
                              
                              
22、写出与两段文字中的人物有关的成语或典故。(至少写四个)(4分)
答:                              
 六、(10分)      
23.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
    大江东去,惊涛拍岸,是一道风景;                                                         ,是一道风景;                ,                           是一道风景。可是,你可知道,聪明的你也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大江东去的雄浑,没有春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                                ,  ____________。
24.请分别以“文章”和“作家”为开头,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补写总结句,使语段意思完整明确(4分)。
     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是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唐人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传说,李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月考(3月)试题』  下一个『中考语文新题型集锦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