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高三年级联考试卷语文(附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高三年级联考试卷语文(附答案)(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高三年级联考试卷语文试题2006.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称孤道寡拍手称快//埋葬埋怨//当选当场B.失魂落魄落笔生花//鲜活新鲜//模样模范C.一哄而散闹事起哄
试题预览
"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高三年级联考试卷
                      语文试题       2006.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称孤道寡  拍手称快//埋葬  埋怨//当选  当场
B.失魂落魄  落笔生花//鲜活  新鲜//模样  模范
C.一哄而散  闹事起哄//处方  处置//横财  横祸
D.敷衍塞责  填塞漏洞//开辟  复辟//角落  角度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______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
②人如果总是______于过去辉煌的成绩,不思进取,就很难取得新的成绩。
③艾滋病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_________防止艾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遏制  沉湎   因而      B.遏止  沉湎   而且
C.遏制  满足   而且      D.遏止  满足   因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冲击波”病毒肆虐全球,它提醒我们,反病毒战迫在眉睫。
B.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C.这两人竟然大声争吵起来,而图书管理员竟自继续埋头看杂志,对眼前发生的纠纷视而不见。
D.林林自卫失手致人死命,的确有罪,但罪不当死;判林林死刑,量刑过重,罚不当罪,同样有损法律的公正。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B.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家长如果不适当地教育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C.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对那个不法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D.在法国队接连攻进两个球之后,巴西队才对法国队重视起来,加快了进攻的节奏,以求扳平比分,甚至反败为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小题。

基因与生命的关系
DNA不但是生命的关键,而且极可能也是生命死亡的关键。或者说,DNA主宰着生物的生、老、病、死。人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过程,是由DNA上的密码所决定的,这密码就是基因。有人估计人的DNA上有10万个左右的基因,每个基因有它的固定的位置和功能。但10万个基因也不是同时在发挥作用,有的开启着,可以随时运转;有的关闭着,暂不起作用。何时开启,何时关闭,都是由大自然预先“设计”和规定好的,生命就在DNA严格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衰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码控制呢?有没有“死亡基因”和“衰老基因”,有没有“长寿基因”呢?
 死亡基因问题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DNA链上可能会有死亡基因,它可以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促进生命的衰亡。这是一道自杀性或自毁性的指令。现在学者们正在探索“死亡激素”,并已取得了一些证据和线索。一旦“死亡激素”被确认后,再进一步追踪,“死亡基因”就不难找到。“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去除或封闭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另一些学者认为,未必有“死亡基因”。DNA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从而导致死亡。
也有一些学者假设存在“长寿基因”,由这些基因指挥合成某些激素,使机体延缓衰老,常葆青春。昆虫中有一种由昆虫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能在幼虫期阻止虫体的形态变化,抑制成虫特征的出现,不论蜕皮多少次,仍然保持幼虫状态。那么,在人类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这种“葆青激素”或“复壮激素”呢?不然,又如何解释活到190岁的长寿现象,如何解释某些老年人更新复壮的奇妙现象呢?这虽然是猜想,但如果一旦确实找到这类激素,便可追踪指令合成这些激素的“长寿基因”。迄今为止,也确实弄清了有一些基因与人类长寿有关,如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基因,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等。这些基因能否称为“长寿基因”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5.文章第一自然段中有“生命就在DNA严格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段话,其中对“严格控制”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DNA基因主宰着生物的生命状态,即生、老、病、死一切规律性的现象。
B.每个基因都必有其固定的位置和相应的功能。
C.所有基因都同时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D.基因的开启与关闭,都是受DNA控制的。
6.下列理解,合乎原文意思的一组是
A.在生命的过程中,DNA是生命死亡的关键所在。人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过程,是由DNA决定的。
B. DNA链上有死亡基因,它能够指令肌体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质与激素,促进生命的死亡。
C. “死亡基因”与“长寿基因”都是科学家的推测与假想,都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数据基础的。
D. DNA上的密码是研究生命状态的关键所在,是研究“死亡基因”与“长寿基因”的突破所在。
7.根据短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与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要使人能够长寿,可以采用基因治疗法,开启或关闭基因,修复老基因,开启与长寿有关的基因,关闭“死亡基因”来完成。
B.人类在死亡和长寿的问题找到了合乎事实的理论根据,因而,长寿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C.科学界对DNA的研究的目的一致,尤其是对于“死亡基因”和“长寿基因”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
D.生命体上存在“葆青激素”和“复壮激素”,且根据对昆虫的研究,可以一些制剂用于人的身上,如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制剂的生产。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余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余五百金,张耳、陈余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余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余然之。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余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余贤,未尝见,见即大喜。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           及:赶得上
B.亡其夫,去抵父客                  抵:投到
C.陈余欲起,张耳蹑之                蹑:用脚踩
D.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            罢:罢除了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表现张耳陈余“智谋远见”的一组是
①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
②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余非庸人也
③里吏尝有过笞陈余,陈余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④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⑤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
⑥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 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耳的妻子长得非常漂亮,未嫁张耳之前跟了一个平庸的丈夫,丈夫死后才嫁给了张耳。
B.陈余年龄比张耳小,与张耳共事像侍奉父亲那样,两人遂结为忘年生死之交。
C.陈涉占领陈地后,拥兵数万,陈地的贤达父老劝陈涉自立为王,认为他不称王不足以镇服诸侯。
D.陈涉就自立为王之事问张耳陈余,二人认为这样会使天下离心离德,而立六国之后为王则可以为自己结盟为秦国增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附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做出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诗歌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做一题)(5分)
(1)___________,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想当年,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题怀古》)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______,_____,青楼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__,波心荡,冷月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杨州慢》)

五、(2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题。
中国的月亮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松树本身不够美,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着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月明”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念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呀,“烟笼寒水月笼纱”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呀,今起来津津有味,它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作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14.为什么说“现代那种‘科学月亮’实在太要命?”(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说“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三节文字,概述作者所列举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笔下之月的不同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月咏月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根据上文大意,概述两点主要理由。(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根据下面示例,从所提供的词语中任选三个,各写一句话,要求句子格式及表意逻辑要同例句相同。(4分)
例句:
啄木鸟:虽然也凭一张嘴吃饭,但是从来不说空话。
提供词语:蜘蛛、蜜蜂、蝴蝶、猫头鹰、乌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以“人生”开头,结合数学中“直线”“点”“坐标系”和语文中“逗号”“叹号”与“省略号”等事物,写一段话,不超过五十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
20.在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评委们对有关人物多用精彩生动、极富个性的语言概述他们的事迹,对他们作出准确的评价。如评述刘翔时写道: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请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一个,参照上例又不拘泥于上例写一段话,全段不超过100字。(6分)
司马迁          李白          邓稼先         邓小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了一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它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知道螃蟹的价格比墨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次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在饥寒中死去。
   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了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出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件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C (A.mán埋怨;B.mú模样;D.复辟bì)
2.A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轴,前者指用力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后者指用力控制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沉湎,指深深地迷恋,不能自拔,满足,指感到已经足够了。是因果关系复句,故选“因而”)
3.B (十室九空,形容战乱造成人口减少)
4.D(A 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B “不适当”一词表意不明。C 表意不明)
5.B (A、“DNA”的主宰只能说是“极可能”,文章第一段就有,此项属信息无端扩大。C、10万组基因不是同时发挥作用的。D、基因的开启关闭是由DNA上密码决定)
6.D  (A项,生命状态不同受DNA上密码决定;B项,个别学者的认为,只能为推想;C项,“数据基础”文中并未出现)
7.A (B项,各种假设即证明“合乎事实的理论依据”并未找到。C项,在“长寿基因”与“死亡原因”问题上,也只是部分学者的假设,并未一致。D项,两种“激素”的存在只是对昆虫研究的类推,有促进免疫力的制剂出现,但并未有所说两种“激素”合成制剂的生产。)
8.D (罢,通“疲”)
9.D
10.A (“亡其夫”是从她的丈夫家逃离。)
11.①秦二世下诏书悬赏捉拿他们两人,两人反而利用门卒的身份让里中百姓去查找②派人立六国君主的后人为王,作为自己的同盟军,这就使秦国增加了敌人
12.(1)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答四组字词1分,分别点出作用2分,共计3分)
(2)本诗全篇的抒情方式(手法)是乐景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乡,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13.(1)上穷碧落下黄泉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纵豆蔻词工,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4.现代科学的观点把月亮只当作科学研究的对象,从而使月亮失去了温情、人性和美感,失去了文学作品所赋予的不朽生命。
15.①对中国人来说,月亮是美的化身,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文学上不朽的名画。②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把月亮当作朋友和倾诉的对象。③月亮通人性,月亮会关心人,通过月亮表现文人们的品行、情怀。
16.(大意对即可)(1)李白:皓月当空,普照四方(2)杜甫:江月涌动,充满活力(3)白居易:月光如水,静谧温婉
17.(1)赞美月亮的古代诗文不胜枚举。(2)独有与月亮相关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18.蜘蛛:虽然天天在织网,可从不搞裙带关系。
蝴蝶:虽然飞去飞来传粉,却去不掉拈花惹草的坏名声。
猫头鹰:虽是昼伏夜出,但绝不干见不得阳光的事。
蜜蜂:有刺不假,却从不滥用权力。
乌鸦:虽是全身乌黑,却有一颗求真的红心。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强调逻辑关系的转折引喻,强调事物特征的类比联想即可)
19.人生就要选好坐标系,立足于一个实在的点,为理想而拼搏,人生不可能只是直线,更不要逗号与省略号,而是应追求惊叹号。(仅供参考)
20.事迹概括2分,人物评价2分,语言表达2分。 (222.249.7.19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嘉定区2005——2006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语文调研试卷(附答案).doc』  下一个『盐城市三星级高中第一协作片二00五年期末高三联考语文(附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