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6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hé)  溺爱(nì)  B、抖擞(shǒu)  惬意(xiá)C、阔绰(chuò)  迸溅(ìng) D、发酵(xiāo)  联袂(mèi)2、下面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华在语文课上答错一道题,弄得面红
试题预览
2006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hé)  溺爱(nì)  B、抖擞(shǒu)  惬意(xiá)
C、阔绰(chuò)   迸溅(bìng) D、发酵(xiāo)  联袂(mèi)
2、下面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华在语文课上答错一道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这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共青团员。
C、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让大家不时捧腹大笑。
D、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长城时,受到了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是(      )
A、终点之美,属于优胜者;起点之美,属于每一个人。
B、在通往四化的征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可少的。
C、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民族英雄。
D、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 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  (居住)      D、影布石上  ( 映 )
6、下列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其真不知马也
C、以其境过清        D、不可知其源
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A.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B. 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C. 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D.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9、.选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其岸势/犬牙/差互
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23题。
             挑山工
⑴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架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端翘起处,垂下几根绳子,拴挂着沉甸甸的物品。登山时,他们的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垂着,伴随登踏的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以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一端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另一端,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一端再转回来,一曲一折向上登。每次转身,扁担都要换一次肩。这样才能不使垂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在台阶的边沿上,也为了省力。担了重物,照一般登山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路线曲折,就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大约多于游人们路程的一倍!
⑵你来游山,一路上观赏着山道两旁的奇峰怪石、d蓖岩绝壁、参天古木、飞烟流泉,心情喜悦,步子兴冲冲。可是当你走过这些肩挑重物的挑山工的身旁时,你会禁不住用一种同情的目光,注视他们一眼。你会因为自己身无负载而倍觉轻松,反过来,又为他们感到吃力和劳苦,心中生出一种负疚似的情感……而他们呢?默默的,不动声色,也不同游人搭话——除非向你问问时间。一步步慢吞吞走自己的路。任你怎样嬉叫闹喊,也不会惊动他们。他们却总用一种缓慢又平均的速度向上登,很少停歇,脚底板在石阶上发出坚实有力的嚓嚓声。在他们走过之处,常常会留下零零落落的汗水的滴痕
⑶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你慢。你从他们身边轻快地超越过去,自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可是,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四处雄美的山色,或在道边诵读与抄录凿刻在石壁上的爬满青苔的古人的题句,或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濯足,他们就会在你身边慢吞吞、不声不响地走过去,悄悄地超过了你。等你发现他走在你的前头时,会吃一惊,茫然不解,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⑷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在山下的斗母宫前买登山用的青竹杖时,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黄木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我们很快就越过他去。可是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累了,舒开身子,躺在一块平平的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歇歇脚,这当儿,竟发现那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着烟。随后,我们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身后,直到看不见。但当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时,却见他正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他的挑儿。褂子脱掉,现出黑黝黝、健美的肌肉和红背心。我颇感惊异。走过去假装问道,让支烟,跟着便没话找话,和他攀谈起来。这山民倒不拘束,挺爱说话。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他干了近二十年。然后他说:“你看俺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长年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矮粗。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来,晃晃悠悠哪!”他逗趣似的一抬浓眉,咧开嘴笑了,露出皓白的牙齿。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
⑸这么一来,谈话更随便些,我便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出来:
⑹“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边来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儿吗?”
⑺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之色。他吸一口烟,吐出来,好像做了一点思考,才说:
⑻“俺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俺们跟你们不一样。不能像你们在路上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总往前走。别看俺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瞧,是不是这个理儿?”
⑼我笑吟吟、心悦诚服的点着头。我感到这山民的几句话里,似乎包蕴着一种意味深长的哲理,一种切实而朴素的思想。我来不及细细嚼味,做些引申,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在前边的山道上,在我流连山色之时,他还是悄悄超过了我,提前到达山顶。我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碰见他,他正在那里交货。我们的目光相遇时,他略表相识地点头一笑,好像在对我说:
⑽“瞧,俺可又跑到你前头来了!”
⑾我自泰山返回家后,就画了一幅画——在陡直而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不声不响、坚韧地向上登攀。多年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书桌前,不肯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11、题目是“挑山工”,文中却不断写“我”的见闻感受,“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2、第①段详写挑山工的登山路线,用意何在?(2分)

13、第②段写游人看到挑山工的吃力和劳苦,为什么会生出“负疚似的情感”?(3分)

14、第⑤段所说的“不解之谜”与上文的哪一句相照应,请用横线画出。(2分)

15、《挑山工》一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读后受到什么启示。(3分)



(二)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6、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3分)
⑴                    ⑵         ⑶
17、第③段中“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8、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2分)


19、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学生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绞尽脑汗,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惟独有一位学生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在所有参赛作品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几乎所有的评委都给他亮了最高分。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实例。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到了异常突出的地位。因为创造活动是人类生存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人类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创造力呢?
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可以理解为无数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的化身。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学文科的学生应懂一些理科知识,学理科的学生也应涉猎文学艺术。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应该成为当代有志中学生共同的追求。
    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联想、新的见解、新的创造;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传统意义知之太多,又会阻碍思维的灵活性,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前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智力屏障,导致创造能力的僵化。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勤奋刻苦,但终其一生,有积累而无创造,为知识所累,为知识所困。同学们要学会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为思路的开拓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使知识能灵活地聚合、置换、跳跃、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善于捕捉热线,随时记录灵感。“热线”就是酝酿成熟了的想法和思路,一旦有热线闪烁就要抓住不放,深入挖掘。当然也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一闪之念”,对于那些突然闯入脑际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要随时摘记,定期整理,深入思考,激发创造。化学家诺贝尔就是受到笔记本中“硝化甘油掉在沙地上随即凝结起来”这句话的启发,成功地解决了硝化甘油的运输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准备一本思想记录本,当新的思想、新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的时候,及时把它记下来,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敏捷的思维品质和出众的创造才能就能逐渐培养出来。
20.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分)

21.文中第4段为什么说“积累知识是基础,融通知识更重要”? (3分)

22.文中第6段举诺贝尔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2分)

23.结合实际,试举一例来谈谈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80字左右)(4分)

四、积累与综合性学习(共15分)
24、默写或按要求填空。(共10分,每小题2分)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岳阳楼记》一文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25、学校将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与我同行”读书竞赛活动,需要组织以下活动,请积极参与:
1.为了体现竞赛的宗旨及意义,请你为本次竞赛设计一条主题语。并简要说明你的创意。
主题语:                             。(2分)
创意说明:(3分)                          
                                   
                                   
                                   
26、作文: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书”这个话题的范围宽泛的,作文主要内容只要与“书”相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跟,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像;③题目自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共10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题(共6分,每小题3分)
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④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⑥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一:整个。⑤独止:一个人留下。⑥无义:不懂道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友人语巨伯曰(        )         ②子可去(        )
③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2).读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之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回答。
答:

2、仿照例句,补写二个比喻句。(共4分)
例: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生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1、A;2、C;3、D;4、C;二文言文阅读:5、C;6、B;7、B;8、B;9、D;10、D
三现代文阅读:(一)11.①线索人物②衬托挑山工的形象。12.为下文突出挑山工的形象作铺垫。13.因为自己身无负载,挑山工却肩挑重担。14.等你发现他走在你的前头时,会吃一惊,茫然不解,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15.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能取得成功。(能紧扣文段,言之成理则可)
(二)16.⑴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⑶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17.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8.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19.(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三)20、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21、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22、善于记录灵感,才有利于激发创造;23、举例恰当,有见解,表述清楚;
四、24、25;五、26小题略;附加题:1、(1)告诉;离开;用;(2)略;2、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06年初三总复习综合训练题(含听力题)』  下一个『八年级语文阅读复习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