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5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卷(八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5年八年级三校联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120分)题号 卷面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 (一) (二) (三) (四) ●卷面书写3分一、 积累与运用1、 抄写下面一段文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我抬起头可以望见qiàn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试题预览
2005年八年级三校联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120分)
题  号 卷  面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  卷面书写3分
一、 积累与运用
1、 抄写下面一段文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我抬起头可以望见qiàn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cì予我一次祝福。               -------选自巴金《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句子。(5分) 
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3、 依照给定的语境和句式仿写。(2分)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几点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3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5、综合性学习(5分) 
寒假将至,你希望和同学在假期开展一个什么样的有价值的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内容及过程
注意事项
6、最近二(2)班举行一次“当一次小记者”的活动,活动主题是“树立远大理想,磨砺坚强性格”。(4分)
①在活动中要邀请学校的校长及二年级语文老师参加,老师让班长刘佳去邀请校长,如果你是刘佳,你会如何去说?
刘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活动中,老师要全班同学去采访在座的佳宾,你作为一个小记者,将在下面两类人中选择一类进行采访,你将怎样提问? 
校长   二年级语文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一)回忆学过的文学作品,根据你的理解完成第7小题。
7、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名著填空。(4分)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他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美在他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8-13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下面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又何间焉                          ⑵小信未孚
⑶公与之乘                          ⑷望其旗靡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请你根据本段的主要内容简述一下曹刿的“远谋”。(4分)
①政治上:

②军事上:

  【乙】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zhèn)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④歼焉。                        ------节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①泓,泓水。             ②司马,指大司马公孙固。
③既陈而後击之:两军交战时队伍的行列,在这里指摆好阵势。    ④门官:侍卫官。
1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楚人未既济(渡河)             B、彼众我寡(少)
C、宋师败绩(大败)               D、公伤股(屁股)
12、甲文和乙文同是战争,但两次战争的结果完全不同,前者大胜,后者大败,试分析两次战争胜负的原因。(3分)


13、通过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你认为文章中对曹刿和司马这两个人物的刻画真实吗?简单说说你的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4-17小题。       
华语情结
语言有一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属于身体上某些特征与别人不同的一个群。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脱离那种代代相传地决定着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信仰总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Edward Sapir:《语言论》    
说得真好,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20世纪,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数那么多,特别有资格接受E.Sapir给予的“庞大”、“广博”这类字眼。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二十五史》中的全部吆喝、呻吟、密谋、死誓、乞求都用着它,借大一个版图间星星点点的茅舍棚寮里全是它,这么一座语言山,还不大么? 
  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苏东坡早就写好一首哲理诗放着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身沉埋在华语圈域中的人很难辨识华语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 
  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听到迎面而来的驼铃,首先要做的是语言上的判断。那时唐朝强盛,华语走红,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这就像两种溶液相遇,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度溶液的渗透。尽管当时作为国际都市的长安城大约有百分之五的人口是各国侨民、外籍居民及其后裔,华语反而因他们的存在而显得更其骄傲。
到得明清时期,华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往就再也不会出现玄类那样的安详气韵了。不管是欧洲传教士的纷至沓来还是中国文人的厕身洋务,心情都有点怪异,敏感、窥测、自尊、叹息,拌和成一团驱之不散的烟雾,飘浮在两种语言的交接间。这全然不是个人的事,欧洲文明的崛起使曾经极为脆响的华语稍稍变得有点嗫嚅。另一种不太平等的态势出现了,而且越到近代越甚,在国内国外有些地方,华语简直有点“虎落平阳”的景况了。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母亲常常更让儿女们眷恋,于是,就从华语在国际交往中逐渐不大景气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文化漂流者心中,一种“恋母情结”产生了。当然并不能与Oedinus Corn plex(俄狄浦斯情结)完全等同,但那种隐潜,那种焦虑,那种捧之弃之,远之近之的矛盾心理,那种有时自惭形秽、有时又恨不得与人厮杀一场的极端性摇摆,还是颇得“情结”三昧的。 
  这些年在华语圈边沿上晃荡进出的人数之多,可能已达到历史之最。青年知识分子中很少有完全不理会外语的,这实在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吉兆,一点也不应该抱怨。从趋向看,进出华语圈的人还会多起来。几乎所有大城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子女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心的重点。前不久听一位中年学者演讲,他讲到自己曾默默与一个外国同行作过对比,觉得除了英语,其他都可超过。“我英语不如他,但他华语不如我呀,扯平了!”学者说到这里引得全场哄笑。大伙不能不笑,他们似乎已经不习惯把华语放在与英语平等的地位上。据说产生笑的机制之一是把两个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东西比到了一起。酿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不谐调感。难道,华语在世界语言丛林中真已变成了这样的角色?笑容只能在脸上凝冻,心底卷来绵长的感叹。
14、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华语从古至今的发展状况,请用恰当的词语(自己概括也可)完成下列表格。(2分)
时期 唐朝 明清 这些年
状况 走红
15、文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华语情节”?(3分)


16、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举一个具体的事例,说说你在课外学习语文的收获。(3分)


17、综合探究
请你任意组合至少两则材料(上文也可算一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思考,谈谈你对母语现状的认识。(50字以上)(4分)



相关链接:
①目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外国人中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2500万,35个国家的87个城市开设了汉语课。----《人民日报》
②有一种声音: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应该讲实用性,越简单越便于学习就越好,主张汉语拼音取代方块字,因为方块字太难学了。-------《新华文摘》
③很难从“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29个字母上读出唐诗的韵味,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的教学与传承。-----《新华月报》
④某汉语言学家说:当前人们对外语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已经对母语的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花大量时间学习外语究竟作用何在?对此,国人应深思。------《文摘周报》
⑤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学习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参照。中国的语言大师林语堂、钱钟书就是深谙汉语、精通外语、学贯中西的典范。
-----王蒙《为了汉字的伟大复兴》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13分)
沉默的竹笛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8.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渴望---                ---失望----              ---平静
  19.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20.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3分)
   
   
   21.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了什么?品读文章,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经历回答。(4分)
   作者的感悟: 
   
   
   我的新感悟: 

三、 写作。
22、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一)
   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学教授说:“我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它影响我一辈子,那就是《海的女儿》,我被那种献身精神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作品吧。哪一篇课文或哪一本文学名著令你感动,激起你感情的波澜?请你以“文学的启迪”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
有三只小鸟,它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又一起从巢里飞出去,以期寻找成家立业的位置。它们很快便飞到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哎呀,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好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的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另两只小鸟失望的摇了摇了头说:“好吧,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再到高处看看。”
这两只小鸟飞呀飞,终于到了五彩斑谰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起来,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另一只很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
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读了寓言故事,你有何体会?请你以“目标”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海伦二中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下一个『0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2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