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上海各区训练巻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6上海各区训练巻
(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上海高考语文强化训练(二)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悠然把酒对西山陈从周⑴“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
试题预览
"2006上海高考语文强化训练(二)一、阅 读(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
悠然把酒对西山
陈从周
⑴“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 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
⑵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为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⑶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圆明园的成功,在于“因”“借”二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手法的具体表现。偌大的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终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尤其是郊园,郊园多野趣,重借景。这两点不论从哪一个园,即今日尚存的颐和园,都能体现出来。
⑷圆明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已全被烧毁,今仅存断垣残基。如今,只能用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来谈借景。
⑸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绚美。
⑹颐和园在元代名罋山金海,至明代有所增饰,名好山园。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就此作罋山行宫。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大规模兴建,更名清漪园。1860年为英法联军所毁,1886年修复,易名颐和园。1900年又为八国联军所破坏,1903年又重修,遂成今状。
⑺颐和园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惊心摹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⑻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入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翚飞,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
⑼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巅,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的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
⑽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⑾谐趣园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经,适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成天地。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皆有景可借。
⑿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山,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若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得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
1、首段画框处应填入的朝代与人名是:□人□□□。(1分)
2、“借景”是中国园林设计艺术,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第三段画线中这“两点”指的是( )(3分)
A、水和山 B、“因”和“借”
C、立意和借景 D、野趣和借景
4、下列表述和原文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颐和园、清漪园、好山园均指同一园林,初建时称罋山金海。
B、谐趣园是颐和园园中之小园,属山麓园,有积水,可借万寿山之景。
C、圆明园“因水成景,借景西山”被称为“万园之园”。
D、昆明湖、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园中之景,万寿山、玉泉山、西山是颐和园所借之景。
5、文中最能体现颐和园具有“借景”的特点的两条内容是(4分)
⑴
⑵
6、圆明园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后被毁,“仅存断垣残基”,要开放圆明园,历来有不同的主张:有人认为应保持“断垣残基”;有人主张大量投入,恢复“万园之园”旧貌。最近,圆明园的管理者更是在园中湖岸边造码头、湖底铺防水膜以加深湖水深度,以便开放游船……依你看,应该如何开放圆明园?请说出理由。(100字左右)(4分)
答: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2分)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⑴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⑵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⑶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⑷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⑸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⑹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侯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侯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⑺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选自《当代艺术散文精粹•我与地坛》第一节)
7、第⑶段“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中准备好的“一切”,从下文看可概括为(3分)
⑴
⑵
8、第⑸段末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请说说其中的道理。(3分)
⑴说园子“荒芜”是因为
⑵说园子“并不衰败”是因为
9、第⑹段“长长的假期”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10、文末说“我常常要到那园子去”是为了“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请说说末段中作者对园子里以下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何种“情感和意蕴”?(4分)
⑴对“雨燕”的描写:
⑵对“古柏”的描写:
11、下列不属于作者在地坛获得的对生命独特理解的两项是( )( )(4分)
A、人在困境中不能选择颓废甚至死亡。
B、两腿残废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什么都找不到了。
C、人既然存在了,就应好好活下去。
D、一个人,出生了,是一个事实,死也是必然的结果。
E、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人也应像大自然一样热爱生命,让生命显示无穷的力量。
12、文中,作者说“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话的理解。(80字左右)(6分)
答:
(三) 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四句)(4分)
13、⑴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⑵ ,身登青云梯。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星垂平野阔, 。 (杜甫《旅夜书怀》)
⑷执手相看泪眼, 。 (柳永《雨霖铃》)
⑸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⑹与朋友交, 。 (《论语•学而》)
(四)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
望洞庭 题君山①
刘禹锡 雍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疑是水仙梳洗出,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释]①君山:君山是洞庭湖中的小岛。
14、古人做诗有“用字工稳”的讲究,请以刘诗首句中的“和”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
(2分)
15、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潭面无风镜未磨
碧色全无翠色深
16、两首诗都写洞庭山水,都以“螺”、“镜”为喻,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请从一个角度说说两者的不同。(2分)
答: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5分)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禀于官者几人?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选自曽巩《元丰类稿》卷十九)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 )
佐其费 ( )
计官为不足用也 ( )
有是具也 ( )
18、下面句子中“为”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为书问属县 B、官为责其偿
C、为工三万八千 D、为之告富人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译文
⑵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译文
20、赵公救灾给粟时,“告以去其家者勿给”的原因是
(2分)
21、赵公救灾,留给后人可鉴之处在于(2分)
⑴
⑵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竹吟与朱青雷游长椿寺,于鬻画处,见一擘窠①书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款题“山谷道人”。方拟议真伪,一丐者在旁睨视,微笑曰:“黄鲁直②乃书杨诚斋③诗大是异闻。”掉臂竟去。青雷讶曰:“能作此语,安得乞食?”竹吟太息曰:“能作此语,又安得不乞食!”余谓此竹吟愤激之谈,所谓名士习气也。聪明颖隽之士,或恃才兀傲,久而悖谬乖张,使人不敢向迩者,其势可以乞食。或有文无徳,久而秽迹恶声,使人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是岂可赋感士不遇哉!
(选自清•纪昀④《阅微堂笔记》)
[注释]①擘窠(bò kē):打好格子再写的书法。 ②黄鲁直: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 ③杨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 ④纪昀,字晓岚,官至侍读学士,《四库全书》主篆。
22、乞丐认为这卷书法作品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2分)
23、纪昀对竹吟观点的评价是 (2分)
24、对于乞丐辨书法真伪一事,朱青雷、竹吟二人反应不同,请说说他们各自的话所表达的意思。(2分)
⑴朱语
⑵竹语
25、作者对朱、竹二人的意思均持□□态度,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2006上海高考模拟
』  下一个『
2006上海各区强化训练卷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