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粤教版必修2综合测试题(高一上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必修2综合测试题广东省始兴县墨江中学钟卫国邮编:512500手机:13640195175邮箱:weiguo.wei@yahoo.com.cn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 A.鬈(quán)曲 絮聒(guā
试题预览
"必修2综合测试题
广东省始兴县墨江中学   钟卫国
邮编:512500  手机:13640195175
邮箱:weiguo.wei@yahoo.com.cn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
   A.鬈(quán)曲 絮聒(guā) 殷(yān)红 挥斥方遒(qiú)
   B.妃嫔(bīn)  发酵(xiào)  啮(chǐ)啃  鼎铛(chēng)玉石  
C.愀(qiǔ)然  钏(chuān)镯  荡涤(dí)  清风飒(sà)至
   D.小贩(fàn)  纨绔(kù)  倾轧(yà)  扃牗(yǒng)而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喧   隔膜   不可思议    彬彬有礼
   B.璧如   点缀   蓬头垢面    茫然失错
  C.泛滥   汲取   剪烛西窗    大道若弦
D.迷惘   亵读   狗尾续雕    千里魁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B.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用人单位“底气十足”,节日加班不加薪,职工则“识时务”,保饭碗。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演愈烈,尾大不掉。
C.两年玩法国,一年游欧洲,15万元就打水漂了,“留学浪子”自曝经历警示后来人。
D.昨天,学校请来给我们讲课的北京名师,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欢迎,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呀!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难道能够否认《黄山记》是一篇热情奔放、大开大合、挥洒自如、色彩缤纷、语言华美的优秀散文吗?
  B.现在无论城市及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C.我们要学习材料,你赶快来。
  D.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气候环境模拟试验室的建成,预示我国气候环境仿真试验技术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______,_______,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A.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
B.穿过桥洞飘到对岸的炊烟,停留在对岸河边又低又宽的石栏上
C.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停留在对岸河边又低又宽的石栏上
D.穿过桥洞飘到对岸的炊烟,河边对岸那些又低又宽的石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的尝试可以追溯到17世纪,据说当时将狗骨头用于修复一位俄罗斯贵族的头颅。在现代,异体移植已涉及到取自黑猩猩和狒狒的肝、肾、心和骨髓,但没有获得任何成功,大多数患者出现器官排斥现象或严重的感染。科学家最为关注的事情是当病原体从动物跃迁到人类时发生种间感染。然而,一项新近研究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接受了猪活体组织的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被可怕的猪反转录病毒感染的证据。
过去几年间,有关异体移植的讨论集中在两种可能的供体动物(猪和狒狒)上。虽然狒狒器官不像猪器官那样被强烈排斥;但它们携带病毒转移的危险比猪器官大得多。此外,猪器官大小适当,这种动物繁殖较快,并已被作为食物进行饲养,这样对大多数人而言宰杀它们就没有什么道德问题。
超急性排斥问题——能在数分钟内毁坏移入器官的强烈免疫应答——对猪器官而言似乎已经解决。英格兰剑桥Imutran的研究主任David J.G.White于1992年最先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将人类基因插入猪胚胎之中。此猪的器官就具有了人类互补调节蛋白,实际上,人类免疫系统被骗过而接受了猪器官。
当然,猪隐藏着病毒,公众和立法者担忧的主要来源是猪内生反转录病毒(PERV)。内生反转录病毒融入其宿主的DNA之中,并且不能消除。另一种反转录病毒——猿猴免疫缺损病毒被广泛认为能越过种间障碍,变成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伦敦癌症研究所Robin A.Weiss及其同事揭示PERV能逾越体外种间障碍。关键的问题是PERV是否感染接受了异体移植的人。
为了找到答案,Imutran同美国疾病防治和预防中心合作,检测了160名这样的人类患者。他们用猪皮肤移植或猪胰岛细胞进行过治疗,或者他们的血液在体外用猪肝、猪肾或猪脾进行过灌注。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没有发现任何患者感染PERV的证据,这些患者包括36个受到免疫抑制从而具有更大感染风险的人。最惊人的是,23名患者有猪循环细胞的证据,表明猪组织能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对White来说,这意味着“异体移植面临的免疫障碍并非不可逾越。”
6.下列关于猪内生反转录病毒(PERV)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PERV是猪器官异体移植时可能发生种间感染的最可怕的病原体。
B.PERV隐藏在猪体内而且融入猪的DNA之中,无法消除。
C.PERV能在体外越过种间障碍,变成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
D.迄今为止科学还没有发现PERV感染人体的证据。
7.White认为“异体移植面临的免疫障碍并非不可逾越”,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用插入人类基因的技术可以使猪器官为人类免疫系统所接受
B.有160名人类患者用猪皮肤移植或猪胰岛素细胞等方法进行过治疗
C.接受过猪活体组织的患者(包括36个受到免疫抑制的患者)没有表现出被PERV感染的证据。
D.接受过猪活体组织的患者中有23名患者全体内有猪循环细胞存活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                          
A.异体移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纪,当时便有过移植成功的例子。
B.对将猪器官移植给人类的主要担忧是种间感染,但这种情形似乎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C.伦敦癌症研究所 Robin A.Weiss对将猪器官移植给人类持否定态度。
D.White等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令人欢欣鼓舞,它意味着异体移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问题巳经迎刃而解。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段,完成9—12题。
    (甲)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者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1)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选自柳宗元的《愚溪诗序》
    (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9.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而善鉴万类  鉴:镜子
B.盈虚者如彼  盈:月满
C.终日不违如愚  违:指提出不同意见
D.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后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虽一毫而莫取/予虽不合于俗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C.相与枕藉乎舟中/纪于溪石上
D.某所,而母立于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11.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
   A.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B.而又何羡乎! 
   C.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D.相与枕藉乎舟中
12.下列各句是对文段的分析,选出分析恰当的一项         (    )
   A.甲文中列举了宁武子和颜子之愚,意在表明要向古人学习,做一个隐者,过着安闲生活。
   B.甲文作者说在“有道”的社会而做出“违于理”、“悖于事”的事情,是真正的愚昧,表现作者因遭贬而自省。
   C.乙文中“客喜而笑”说明客人从我对“变”与“不变”分析中领悟到了什么,实际上也是作者“化苦闷为旷达”的一种转变。
   D.甲、乙两段文字均从山水着笔,借景抒情,都表达了作者遭贬之后的一种激愤之情,含而不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请写出这首诗颔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
答:______与______。
(2)试联系全诗,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前四句写昔人黄鹤,杳然而去;后四句写芳草绿树,历历在目。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慨当以慷,______。何以解忧?______。(曹操《短歌行》)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浮士德小插曲
秦  牧
当报上登出歌德故居被毁,那千万人凭吊的小住宅变成一堆瓦砾,而且,屋前象征和平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时,一个老德国留学生惘然地告诉我他和一本德文《浮士德》的美丽悲哀的故事。
他十几年前在德国一个拍卖场上发现一本精装的早期出版的《浮士德》,里面有异常精美的十帧插图,这本书曾经许多名人阅读过,老威廉皇帝读完之后在上面签了名字。
显然的,这是一本名贵的,甚至有点古董气的书,公开拍卖开始了,大家都想要这本书,于是我们这位朋友和许多德国人竞争着,起初他出几个马克,以后人家加到几十个马克,最后他出到七十几个马克,势在必得,但那些德国人竞争的热情也未稍减。
忽然,拍卖员把铃一摇,笑着宣称道:“这位东方朋友看样子很喜欢这本书,我们大家不如本着地主之谊,让给他罢!”那些竞争者们听了热烈鼓掌表示同意,于是这位留学生以七十几马克买了那本宝贵的书。
回国后不久战事爆发,这位朋友在战场上,每次躲空袭,什么东西都不带,口袋里却藏着那本书,但在一次大规模的轰炸下,他受了伤,那本书也被炸得粉碎。……最后的结局使我们想起歌德的故居和那株染了血的老橡树。
这位朋友叙述这段往事,不胜感慨的神情和声调,使我想起他大概将终生不忘歌德的《浮士德》,其实那本书毁了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书的精神已经感染了人。歌德的故居毁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新的德国能够更重视歌德的遗著,一如新俄时代印着更多的普式庚(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一样;普式庚、托尔斯泰等人的白骨销毁了有什么关系呢?
人类文化史上的浩劫,秦始皇焚书,尼罗皇杀教徒,亚历山大城的火,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角落的文化精神为之真正中断死亡!这种精神离开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躲藏在人们的脑中、心中、舌尖上,向同一生活阶层的人辗转传达,机会一来,又体现于简帛、芦叶卷、纸张中,想到这一层,我真要发狂地想到我们现在的一箪之食,一瓢之饮,里面就有古贤哲们当年身体中的一滴泪水,一粒元素细胞,我们现在的一个思想,一阵感情,一种潜意识,都曾经受到无数古人的感染……想起这层,我们真是喜悦而又颤栗。“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西方的法西斯毁了歌德的故居,东方的法西斯铲平了鲁迅坟头的碑碣,行为如出一辙;但可断言,坟里的人如果有知,决不为自己悲,坟里的人如果能冷笑,那种笑声一定充满了坚决与轻蔑。
[注] 战事,指抗日战争。   
(选自《秦牧杂文》)
16.文中写的那位老德国留学生的一本《浮士德》曾有过怎样的经历?请作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最后一段划线句列举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系列大浩劫,这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求生的人不需要立碑碣”一句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前半部分侧重叙事,后半部分侧重议论,请简要说明本文叙事和议论的关系。(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本文以歌德的故居被毁、屋前的橡树竟变成绞刑架的消息开头,而以鲁迅坟头的碑碣被铲平结尾。这样安排,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答:(1)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3分)     
 21. 阅读下面的这则消息,在横线上填上可概括消息主旨的句子。(3分)
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关于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水平分类的综合评价指标,中等教育入学率在50%以下、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15%、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的,都属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入学率不到43%,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13%,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只有3.19%。 
22. 一次国画大师张大千向京剧大师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张大千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代张大千作一个得体的解释。(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仿照下面拟人和比喻的形式,另选拟人和比喻的内容,写一节与原诗结构相同的诗。(不要求与原诗字数相同)。(6分)
                仿写: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       ______________
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    ______________
噢,妈妈——          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______________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真”有真诚、真挚、真正、真切等含义,你对“真”有什么体会和感悟?请以“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文体不限;⑤800字以上。



模块2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1.C。A项“絮聒”的“聒”应读guō;B项“妃嫔”的“嫔”应读pín,“发酵”的“酵”应读jiào,“啮啃”的“啮”应读niè;C项“愀然”的“愀”应读qiǎo,“钏镯”的“钏”应读chuàn;D项全部正确。
2.C。A项的“寒喧”应作“寒暄”;B项的“璧如”应作“譬如”,“茫然失错”应作“茫然失措”;D项的“亵读”应作“亵渎”,“狗尾续雕”应作“狗尾续貂”,“千里魁违”应作“千里睽违”。
3. C。C项“打水漂”是惯用语,指把钱财随便花了,没起到作用,使用正确。A项“瓜田李下”出自乐府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说人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要各避嫌疑,不能指闲适场所;B项“尾大不掉”指部下太强,无法指挥调度,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本句加不加薪的现象愈演愈烈,与“尾大不掉”不相干;D项“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有讽刺意味,用在这里不妥。
4. A。B项的“无论”不能与“及”搭配,应把“及”改为“还是”,“现在”的位置不当,应该放在“都经历”之前。C项的“学习材料”有歧义,“学习”既可以做谓语,又可以做定语。D项的“水平”和“跨入”主谓不搭配。
5.A。第一处应填“炊烟”作主语的句子,才能与上一句相衔接,所以,首先可以排除B项和D项,而第二处必须用“对岸河边”做主语,才能与下文的“可坐可躺”这一谓语相搭配,因此,C项也可排除。
6.C。C项所述内容,为另一种反转录病毒所具有,这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
7.B。解题相关内容在第3、5段。B项只举出治疗事例,缺少疗效说明。属筛选要点不全,似是而非,不足为据。
8.B。A项相关句在开头,原文只是“据说”,以此说“移植成功”,推理不可信,C项解说属“无中生有”,D项说“已经迎刃而解”,是夸大失真,原文是“并非不可逾越”
9.A。“鉴”在这里用作了动词,其意为“照”。
10.C。均为介词,在。A、B、D三项的意义和用法依次为“即使/虽然”、 “指示代词,那/句末语气词”、“通‘尔’,你的/表转折,但是”。
11.D。A、B、C均为宾语前置,而D则属介词结构后置。
12.C。A项:甲文中列举了宁武子和颜子之愚是为下文的“皆不得为真愚”张目。B项:作者所说的“有道”,实则“无道”,属反语,“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一句,不是对遭贬的自省,而是表示对黑暗社会的极度愤慨。D项:两个文段均属借物抒怀,没有运用“借景抒情”。
13.(1)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2)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3)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占有。
14.(1)晴川与芳草    历历与萋萋    汉阳树与鹦鹉洲 (写出其中任意一组,给2分)
(2)解析:这主要是考查我们理解和鉴赏诗句的能力。
尾联的含义是“傍晚时分在暮色中望向远处,看不清故乡在何处,远方江上苍茫的江波真使人发愁”。 “日暮”了,作者想起了家乡,想要眺望遥远的家乡,可是,江上的浩渺“烟波”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家乡在哪里。这一切,让作者不由得愁绪满怀。由此可见,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登楼望远时产生的寂寞、思乡之情。
(3)解析:这是要求我们从结构上体会这首诗的妙处。
昔人黄鹤,给人不可知的感觉,忽然变为晴川草树,不但使人陡添离愁,而且富有波澜,动人心弦。
15.(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3)忧思难忘  唯有杜康
16.(1)许多名人阅读过它,老威廉皇帝读完之后还在上面签了名。 
  (2)那位老德国留学生在拍卖场上发现了它,并用七十几个马克买下了这个珍本。 
  (3)这本书随老德国留学生回到中国,不幸在一次日寇的大规模轰炸下被炸得粉碎。(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17.最后一段列举的人类文化史上的一系列大浩劫,构成一组排比,起增强语势的作用,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尽管反动派对人类文化精神一再扼杀、毁灭,但文化精神是永远不会真正中断死亡的。
18.(1)法西斯能摧毁文化伟人的房屋、坟碑,但不能摧毁人们对文化伟人的崇敬。(2)历代统治者能毁灭人类留下的简帛、芦叶卷、蜡板、纸张等记载文化精神的有形的东西,但永远也不可能毁灭留在人们脑中、心中、舌尖上的文化精神。(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9.(1)叙事控诉法西斯毁灭人类文化的事实基础,使下文的议论有针对性。  (2)议论使事件得到升华,主题得到深化,作者撰文的目的得以表达。(考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20. (1)首尾照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2)有力地表达了本文控诉法西斯对文化精神摧残的主旨。
21. 中国仍属于教育欠发达国家,(2分)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或:要赶上教育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分)
22. 你是君子——动口(指唱戏),我是小人——动手(指作画)。
23.示例:
我思恋故乡的野菊,   
还有屋旁傲然挺立的枣树。
噢,妈妈——      
如果有一阵清香向你扑来,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24.写作。(60分)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
参考译文
(甲)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各种事物,囊括各样形态,而无所避忌。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乙)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的流逝,但它们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广东2007年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模拟样卷』  下一个『初二语文知识竞赛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