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四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九下第四次月考试题(含答案)(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第四次月考试卷语 文总分:120分,附加分3分;时间:100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 ?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7分,不含附加的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憔悴(qiáo)黝黑(yòu)河堤(dī)灰烬(jìn)B、荇藻(xìng)虔诚(qiān)颤抖(chàn
试题预览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第四次月考试卷
语 文
总分:120分,附加分3分;时间:10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7分,不含附加的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憔悴(qiáo)   黝黑(yòu)     河堤(dī)       灰烬(jìn)     
B、荇藻(xìng)     虔诚(qiān)     颤抖(chàn)     干瘪(biē)
C、河畔(pàn)      尽量(jǐn)      蓬蒿(gāo)      慰藉(jiè)     
D、富饶(ráo)      潺潺(chán)     簇新(cù)       绯红(fēi)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一豆gēng (       )       疲bèi(         )               
3、下面用字最传神的一组是(    )(2分)
(1)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广大的土地。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    )。
(3)我爱祖国,但用的是(    )的爱情。
(4)……是绯红的黎明/正在(    )
A、抚摸   深刻   奇特   喷薄  
B、抚摩   幽深   特别   汹涌
C、摸索   深邃   奇异   喷薄       
D、摸索   柔软   独特   汹涌
4、下列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B、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C、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D、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5、请写出两句有关“乡愁”的完整古诗句:(2分)
                 ,                 ;                   ,                 。
6、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7分)
(1)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孟子认为                   ,                 。从文中看,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2)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4)孟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才,首先必须经过痛苦的折磨,所以他认为:                                 
   ,          ,             ,         ,           ,             ,               ,             。
(5)《鱼我所欲也》一课中,孟子认为有些人做了“失其本心”的事,是“为           ,              ,                                                                             ?”
7、综合性练习。(10分)
(1)写两个与“土地”有关的成语或俗语:(2分)
                                                        
(2)写一句和“土地”有关的古诗:(1分)
                                                           。
(3)通过本月的学习,我们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请你选择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争取让同学们对你的介绍对象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不少于50字)(3分)
                                                                       
                                                                     
                                                                      
(4)写出两句出自春秋战国时著名思想家的名言:(2分)
                                                                      
                                                                      
(5)诸子散文语言凝炼,含意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请写出两个,并注明出自谁之口。多写加分,加够五分为止。(2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题目中“这土地”指的什么?“这”有何作用?(2分)
                                                                
                                                                 
9、诗歌中“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一词有什么样的感情?(2分)
                                                                      
                                                               。
10、这首诗有一处运用了设问的修辞,请摘录下来,并分析其作用。(2分)
摘录                                                                 
分析                                                                 
11、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请写出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和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相同的诗句。(2分)
                                                                      
                                                                     
12、请从我国古代诗歌中,摘出一句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并注明作者。(1分)
                                                                   
13 、请用一句诗话的语言,表达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0分)


①当今社会,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也被越“炒”越高。“学知识”确实是一件重要的事,而“学做人”却往往被人忽略,似乎它是件无足轻重的事,其实不然。“学知识”与“学做人 ”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②首先,“学做人”是“学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当你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你已经从父母的潜移默化或幼儿园老师的启蒙中开始做人了。上了小学,在各种课中,你会发现一本《思想品德》课本,这正是为你今后的道路做铺垫,让你懂得更多的道理。
③其次,“学知识”是“学做人”的进一步发展。当你知道要尊敬老师,要诚实……之后,你会感到不满足,这时知识填补了这个空白,你便开始了“学知识”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使你充实,令你更加聪明。但你应该知道,光有知识,不会做人,是无法立足于当今社会的。
④由此,可以引出第三点,“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学做人”的同时需要“学知识”,在“学知识’中别忘了“学做人”。光会做人,没有知识不是“完人”;而光有知识,不会做人,同样也不是“完人”。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不少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阶段的问题还不是很多但将来碰壁之时是不会少有的。反之你将受益匪浅。“学知识”和“学做人”就如同你的左右臂膀,断了哪个都是残废。
⑤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你既重视“左臂”也重视“右臂”。好好地保护这左右“臂膀”吧。它们会伴随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作答)
答: 。(1分)
8.文章的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9.文章中的“左臂”是指 ,“右臂”是指: 。(2分)
10.文章第①段中的“其实不然”的作用是: 。(1分)
11.文章第⑤段中的“这么多”在文中是指:(     )(2分)
A.第④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②③④段
12.将第①段中“忽略”换成“轻视”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答: 。

得 分
评卷人


四、文言文阅读(23分)。


(一)研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9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9.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说: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B.有:北方有侮臣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子知之乎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吾义固不杀人(       )        ②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
22、公输盘就是鲁班,他与墨子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请写出一个与之有关的成语:(1分)
                                                  
 23、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关注和平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联系现实,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2分)
                                                                            
(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4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芝兰:一种香草。②丹:丹砂,红色,矿物名。③鲍鱼:咸鱼。④肆:店铺。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       )     ②即与之化矣(         )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高一年级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下一个『2006年南京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