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同学们,你们好。时间飞逝,眨眼间又过了半个学期,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的收获如何呢?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一、请用正楷将下列句子抄写在方格里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同学们,你们好。时间飞逝,眨眼间又过了半个学期,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的收获如何呢?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

一 、请用正楷将下列句子抄写在方格里(6分,含卷面2分)
1、 时间绝美的风景非但在地上的醉人山水,还在纸上的锦绣文章。
二、口语交际(6分)
2 如果你在饭馆中看见有人吃野生动物,要劝他们纠正这种行为,你会怎么说?
对老板说:                                                          
对吃野生动物者说:                                                             
向全社会的人号召:                                                  
三、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3.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
D.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4.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      B.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琐屑 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      D.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4分)  
   例: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7、一为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反唇相讥道:“我这辈子从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3分)
厨师的言外之意是:                                                 
8、默写填空(11分)
(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              ,               。”
(3)《望岳》中抒发作者豪迈胸怀的句子是:
                                                            
(4)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2分)
(5)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6)《长歌行》中表明时间易逝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四、阅读理解(29分)  
《老王》节选(15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上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9、所选文段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3分)
10、作者写“开门看见老王僵直地镶嵌在门框里”,如果换成“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11、“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12、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你认为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3分)
13、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像“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重视,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他们的善良了吗?试举一例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3分)
 (二) 认识父亲(14分)
①我们对父亲是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陌生得许多做儿女的全然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我常听人说,父母对儿女们的感情是百分之百,而儿女对父母却总要打些折扣。我不知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多少可怜的父亲为儿女吃尽了天下苦,受尽了世界罪,有的为了儿女更好的活着,他们宁愿献出属于自己仅一次的生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崇高和伟大? 
②有些儿女有意或无意地将生命交给死神,这却把父亲推进了无边的苦海。
③我的一位同事是颇有影响的钢琴家,他的妻子早已离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将一身艺术细胞传给了儿子,把他拉扯成人,送进了剧院。儿子也挺争气,很快适应了紧张的剧院生活。不料在一次装台的义务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剧院院长把儿子的父亲接了去,问他有什么要求,那位几次从昏迷中醒来的父亲把头摇摇,说想到儿子出事的地点看看。
④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⑤整个剧场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的父亲的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至今,在那个家中,儿子住过的房间还完整地保留着。每天上班,父亲总得在门口轻轻说声:“儿子,再见!”回来时又说一声:“爸爸回来了,儿子!”吃饭时,儿子坐过的桌边依然放着一双筷子,它无声地向父亲诉说着他在另一个世界的一切。
⑥我一直不敢从离我住处不远的那条街上走,不为别的,只怕看到一位伫立在街头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在人们下班的时间站在那里,面对着澎湃的自行车流和人流,眺望着,等待着,寻觅着他那早已离开人间的儿子。
⑦父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父亲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父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父亲征服了。是他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欢乐。
⑧但也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儿女们被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甚至被投入了牢房,让青春定格在冰凉的小屋里。对此,他自己倒不感到什么,总是以为以后的路还长,可他们没想到,这给父亲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与悲哀。有个中学生囚犯盗窃罪而被捕,他的父亲与我是老相识,但碍于面子,一直瞒着我,他想儿子想得几乎发疯,实在迫不得已才来求我,想托我找找人,让他去狱中看看儿子。
⑨我去了,看守所所长答应他们父子在二号房会面。
⑩那是一间长方形的小屋,两头都有铁网,即使见面,也只能相隔十米,望儿兴叹。
(11)儿子见到父亲,大声呼唤,诉说自己的不幸,一声声像利刃剜着我的心。但父亲却神色木然,不住地点头,摇头。儿子哪里想到,当父亲第一次得知儿子被捕的消息时,仿佛感到有一千面锣在耳边轰响,两只耳朵顿时发麻,接着便什么也听不见了——他聋了!
(12)聋子怎么能听见儿子的说话声呢?他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好好的,儿子,你好好的,呵——”
(13)泪水爬满了他那苍老的面颊,流进那不停蠕动的嘴唇。
(14)我告诉那少年,你父亲聋了,是为了你才聋的。少年一下子蹲倒在地上,一只手死死地抓住铁丝网,胳膊被划出了一道血口子,鲜血把袖子染得通红,看得出,他的心在流血。
(15)那少年被遣送到长江边的一个农场服刑,他的父亲每个月都要到千里之外看儿子。农场离车站还有十里,得走一个多小时。一次回来的路上,不知是碰上了风雨,还是因耳聋听不见汽车的鸣笛,父亲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在路旁。也不清楚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知道不知道。
(16)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之后,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这部大书的时候,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 
(17)歌德说:“能将生命的终点与起点连接到一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我想说,你那生命的起点是父母亲用血肉铸成的,它不仅属于你,也属于你的父母,属于整个人类。能把自己的生命和父母的生命,以及全社会连在一起的人才是伟大的人。
14.第①段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答:                                                           
15.为什么说世界上父爱更崇高更伟大?(摘引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                                                           


16.在儿子死后,钢琴家寄托哀思的方法:(4分) 
①                                ②                          
③                                ④                          
17.“读不懂父亲”指的是:                                         
“认识父亲”指的是:                                   (4分)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2分)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9、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2分)
2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谈笑有鸿儒               (2)斯是陋室            
(3)无案牍之劳形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
22、文中的“诸葛”是指         。“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         。(2分)
23、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2分)
                                                                      

六、创作天地(40分)
24、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少于5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高职语文复习模拟考』  下一个『2005—2006学年度如皋海安如东三县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