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属于散文叙事体,像神话一样。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尽管传说的构架通常是基于传统
试题预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属于散文叙事体,像神话一样。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尽管传说的构架通常是基于传统的母题或观念,因而具有程式化的倾向。但是,传说产生的年代比神话要晚的多,传说的世俗的成分要多一些,神圣的成分要少一些,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人类。传说的内容从性质上有一部分是具有神圣性的,如关于某一个民族的迁移、战争、胜利以及民族或部族英雄、首领和帝王将相的英雄业绩的传说;有一部分传说是纯粹世俗的,如当代城市传说关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凶杀、暴力、恐怖活动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危险社会现象。
传说有时候又被称为“民间历史”,这主要是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传说一直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传说。由于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的生活年代,传说中的人物又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地点也是人们所熟悉的,因此,人们对传说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人们对神话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传说中虽然具有某些历史的因素,人们也倾向于认为传说是真实的,但是,传说并不是历史,因为无论是从结构方式还是从情节发展上,传说都具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
与神话和故事相比,传说的地方色彩很浓,也就是说,传说是一种极易被地方化的民俗事项。神话和故事重在强调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现实生活之间“陌生化”“距离化”,从而突出了事件的非现实性。而传说非常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真实性”,尽量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一致,而且环境越一致,传说的可信度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吸引人,使人产生共鸣,从而促进传说的传播。
传说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民俗事项。尽管传说也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叙述模式,但与民间故事永恒不变的情节发展结构模式①相比,传说的叙述模式可以随时改变,以适应内容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同的要求。
神话和故事在叙述风格上基本一致,而传说却由于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风格的多变性。例如:宗教传说的目的在于传播、确立和巩固某种信仰,因而叙述风格神奇,引人遐想;而当代城市传说则重在警告和提醒,因而风格诡异,恐怖气氛浓郁。
另外,在谈到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差异时,迈克斯•路蒂认为:民间故事主要描写的是英雄人物的追求和他们的传奇经历,而传说主要描写的是普通人的经历和遭遇;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能动的,主动去追求,去发现,而传说中的主人公只是非常被动地接受和经历突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故事中的事件都有前因后果,如主人公因善良和勇敢而得到神仙的帮助,而传说中的事件常常是瞬间就发生了,很少交代起因,听者也不关心起因是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肩负重任,在某种神灵的指引下去面对一切,而传说中的人物都是凭自己的直觉本能地对事件做出反应。
(节选自王娟编著《民俗学概论》,有删改)
材料二:
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有作解释的要求,大而日月星辰,小而一木一石,都希望懂得它的来历,这是好奇心的驱使,这是历史兴味的发展。但一般人在解释事物时和科学家不同,科学家要从旁静观,徐徐体察它的真实,一般人则只要在想象中觉得那种最美妙,最能满足自己和别人情感的,便是最好的解释。他们最美妙的想象是神,所以他们的事物解释就是他们的泛神论。他们在无数古人中只认得几个古人,所以他们所解释的事物的主人说来说去总是这几个。事物是最美妙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所以一种解释出来,便会给大众所乐道,成为世代相传的传说。
从前的学者不明白这个情形,以为民间的传说是村语俚言,而学者所传的古籍中记着的古事则是典论雅记,至于各地志书里记的古迹也是真实的。从我们看来,这是强生分别,它们的不同除了已写出来和未写出来的一点以外再没有什么。
我记得我对于古迹最早的怀疑,是吴王试剑石。这在虎丘山上已看见了,到虞山上又看见。我想,难道吴王铸了一把剑,从梅里(吴国之都)赶了六十里到虎丘试一下,再从虎丘赶了七十里到虞山试一下吗?因此我猜想,大约凡是一块石头而突然中断的,只要它在那时的吴国境界以内,便都可算作吴王试剑的成绩,刻上“试剑石”三字,算作定案。
历史家是最煞风景的,他用了考证的方法来拆穿许多美丽的想象。文学家却很近人情,他会将许多美丽的故事渲染得更加美丽。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里归纳出许多故事的型式。例如说神力的迅速,便在一昼造好一座宝塔,一夜筑起一座泥城,说神鬼的怕鸡啼,就有许多可以成功而不得成功的工作。说堪舆术的灵验,就有许多科第仕宦和那地风水的种种关系出来。说人力可以克制神鬼,就有黑狗血、海棠油等等药方。这些传说,就为一般民众思想的反映,可以当作他们的思想史看。
(节选自顾颉刚《论地方传说》,有删改)
[注]①民间故事多以“从前”开头,以“从此以后”结尾,且多为大团圆式喜剧结局;情节发展过程中,往往采用“三段式”情景结构,相同性质的事件重复三次;多表现“惩恶扬善”的程式化主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传说往往是基于传统母题或观念架构起来的,但其讲述者和听众往往都认为它像神话一样,是真实发生过的。
B. 传说按内容可划分为两种:反映英雄业绩的传说,反映城市生活中凶杀、暴力等活动及相关危险社会现象的传说。
C. 面对需要解释的事物,科学家通过静观体察其真实,一般人则通过想象进行最美妙、最能满足情感的解释。
D. 学者往往认为古籍、地方志所记载的传说和民间传说区别很大;但除了是否被写出来,它们之间没有差别。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说产生的年代较接近人们生活的年代,并包含历史因素,故易被视作真实。
B. 传说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越相似,就越能体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C. 宗教传说和当代城市传说的叙述风格不同,这与它们的叙述目的不同有关。
D. 文学家对美丽的故事进行加工,历史学家却拆穿想象,消减了传说的价值。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吴越王钱镠为制服水患频发的钱塘江,命令数百弓弩手张弓射潮,使潮水害怕而后退,故后来潮水到了杭州城边就变小了。
B. 天帝看到人间有一青年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就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
C. 民间有大量关于包拯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的断案传说,据研究,这些故事不少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部分是人们创作的。
D. 民间传说李闯王本该坐江山十八年,但因为他入京后连续十八天吃了过年才能吃的饺子,所以只做了十八天皇帝。
4. 两则材料都认为“传说并不是历史”,它们的依据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下面的内容被人们归类为“传说”,为什么?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关于飞来峰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杭州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算知有一座山峰将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见惯济公疯疯颠颠的状态,以为他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理会他。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答案】1. C    2. D    
3. A    4. 材料一指出传说在结构方式和情节发展上都具有程式化倾向,从而判断传说不可能是历史;
材料二以“吴王试剑石”为例分析,既然在吴国多处可见“试剑石”,它便不可能全是历史古迹,所以“吴王试剑石”的传说不等于历史。    
5. ①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生活的年代,济公的故事出现不会早于济公生活的南宋时期,年代较晚。
②传说中的人物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并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真实性”,历史上确有“济公和尚”,“灵隐寺”“飞来峰”亦确有其地。
③传说并不同于民间故事相对固化的叙事模式,而是为适应民众需求随时改变。“济公救世”的情节体现了当时民众对佛家慈悲情怀的推崇。
④传说中的事件往往无起因,主人公被动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解决问题依靠直觉。山峰飞来一事并无起因,济公解决问题亦未得神灵指引,他也是临时算知山峰即将飞来,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付这一意外。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传说的性质、特点及其与历史的关系。材料一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传说的特征,指出其程式化、地方色彩浓厚、可塑性强等特点,并与神话、故事进行对比。材料二则从历史和文学的视角,探讨了传说的形成原因及其与科学解释的区别,强调传说是大众想象和情感的产物。整体来看,文章通过多角度分析,揭示了传说作为民俗文化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但其讲述者和听众往往都认为它像神话一样,是真实发生过的”错误,原文是说传说“ 属于散文叙事体,像神话一样”,“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尽管传说的构架通常是基于传统的母题或观念,因而具有程式化的倾向。但是,传说产生的年代比神话要晚的多,传说的世俗的成分要多一些,神圣的成分要少一些”,说明传说和神话有区别,讲述者和听众认为传说本身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并非像神话一样,该项混淆概念。
 B.“传说按内容可划分为两种” 错误,原文提到传说内容从性质上有一部分是具有神圣性的,如关于民族迁移等英雄业绩的传说;有一部分是纯粹世俗的,如当代城市传说等,但这只是从性质上划分的部分类型,并非全部,不能简单说按内容就划分为这两种。 
D.“除了是否被写出来,它们之间没有差别” 错误,原文说 “从前的学者不明白这个情形,以为民间的传说是村语俚言,而学者所传的古籍中记着的古事则是典论雅记,至于各地志书里记的古迹也是真实的。从我们看来,这是强生分别,它们的不同除了已写出来和未写出来的一点以外再没有什么”,这里是说学者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它们的不同不止这一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D.“文学家对美丽的故事进行加工,历史学家却拆穿想象,消减了传说的价值” 错误,原文只是说历史学家用考证方法拆穿想象,文学家渲染故事,但不能说历史学家就消减了传说的价值,传说本身有其作为民众思想反映等方面的价值,该项过度解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观点是人们对于事物有作解释的要求,一般人通过想象进行最美妙、最能满足情感的解释,且这种解释会成为世代相传的传说。
A.解释“潮水到了杭州城边就变小了”这一现象,可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
B.天帝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青年,更多是神话故事的常见情节,并非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现象的解释形成的传说。
C.关于包拯的传说主要是体现其清正廉明等品质,并非是对某一事物现象的解释形成的传说,。
D.李闯王的传说虽有一定想象成分,但也不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现象解释形成的传说。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指出传说在结构方式和情节发展上都具有程式化倾向。比如传说有一定的叙述模式,虽可改变但与民间故事那种永恒不变的情节发展结构模式不同,且传说中的事件常常是瞬间就发生了,很少交代起因等,这些程式化特点使得传说不可能是对历史的如实记录,从而判断传说不可能是历史。 
材料二以“吴王试剑石” 为例分析,既然在吴国多处可见 “试剑石”,如果都说是吴王试剑所致,那显然不符合实际历史情况,它便不可能全是历史古迹,所以 “吴王试剑石” 的传说不等于历史,即从传说所涉及的具体事例存在不合理性等方面说明传说不是历史。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济公救世” 归类为传说的原因:
①年代方面
根据文本“传说有时候又被称为‘民间历史’,这主要是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传说一直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传说。由于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的生活年代”可知, 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生活的年代,而济公的故事出现不会早于济公生活的南宋时期,年代相对较晚,符合传说产生年代的特点。 
②人物与地点方面
根据文本“传说中的人物又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地点也是人们所熟悉的,因此,人们对传说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人们对神话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 可知,传说中的人物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并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 “真实性”,历史上确有 “济公和尚”,“灵隐寺”“飞来峰” 亦确有其地,在人物和地点上具备传说的特征。
③叙事模式方面 
根据文本“尽管传说也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叙述模式,但与民间故事永恒不变的情节发展结构模式相比,传说的叙述模式可以随时改变,以适应内容的变化和人们的不同的要求”可知,传说并不同于民间故事相对固化的叙事模式,而是为适应民众需求随时改变。“济公救世” 的情节体现了当时民众对佛家慈悲情怀的推崇,其叙事模式不是像民间故事那样固定,而是能根据民众对佛家思想等方面的情感需求有所变化,符合传说的叙事特点。
④事件特点方面 
根据文本“传说中的主人公只是非常被动地接受和经历突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而传说中的人物都是凭自己的直觉本能地对事件做出反应”可知,传说中的事件往往无起因,主人公被动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解决问题依靠直觉。在 “济公救世” 的故事中,山峰飞来一事并无起因,济公解决问题亦未得神灵指引,他也是临时算知山峰即将飞来,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付这一意外,符合传说中事件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装是一棵桃树(节选)
蔡测海
①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村里住进几个陌生人,有一个戴眼镜的大学生,说是学医的,会看病。他脖子上挂着听筒,村里人挤过来让他看病。那听筒,会听见身体里的虫子说话。听到虫子说话,病根子就找到了。
②我们古树村有很多虫子。虫子也是要过日子的,它们兴旺,日子就坏不到哪里去。它们也是生机。它们不会被赶走,也不会绝灭。戴眼镜的大学生,与我们不同,他怕虫子。
③能给人看病治病的人,是个好人。我们这些小孩子就跟他成了朋友。
④我们有好吃的食物,会和他分享。我们也领他认识一些草木、虫和鸟。和我们相熟的,也要与他相熟,这样才算好朋友。他说,以后不要叫他四眼,这是人身攻击。我们都有不好听的名字。板凳、巴篓、猪鼻孔、卷舌头……叫你四眼,算是好听的。我们叫他四眼,是为了记住他。一张缺腿的桌子比一张完好的桌子更能让人记住。我们容易记住一些残缺,与记忆里的恶意一起永世长存。
⑤我们古树村人,有善心,爱房屋,爱土地,爱邻人,也爱过客。爱牛和农具,爱果木和庄稼。我们的屋不漏雨,火塘里有千年不断的火种,我们爱屋,虫和鸟也爱古树村的木屋。蜘蛛在壁上结网,燕子在檐下筑巢,麻雀在屋顶下躲雨。也有老鼠和蜈蚣,水缸底下会有几只蟋蟀。我们爱土地,把坡土变成梯土。一道一道的土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砌成的。石砌的土坎,牢实。种庄稼,也蓄树木,水土不会流失。水丰土厚,在这样的地方,插根扁担也会发芽。农历四月八,是牛节,给牛吃放了盐的青草,还洒上一些甜酒。大年三十,用刀给果树切一个嘴巴,喂米饭,一个人问果树,一个装作果树的人答。结不结?结。多不多?多。大不大?大。甜不甜?甜。
⑥戴眼镜的大学生装过一回果树,他和别的几个知青还演了一出果树戏,有说有唱有扮相,有花有果,有香有甜。离开古树村那天,他们在一棵梨树下同我们合影,还哭了一场。梨树开花,离开的意思。分梨就是分离。我做了树叶盒子,棕叶编织的,放了一只金甲虫,叫凤凰,很漂亮,我还在盒子里放了几块柏脂和桃树脂,那是金甲虫的粮食。戴眼镜的大学生很喜欢,他让金甲虫在手上爬了一会儿,让它飞走了。他说,金甲虫吃完盒子里的食物,找不到吃的,会饿死。他只带了那只棕树叶盒子。他走了好远,回头向我们招手。我们一齐喊他:四眼——
⑦几年过去,古树村没人进来,有路过的手艺人、算命先生、牛客,一年也只来过几次。古树村出去的人,也杳无音讯。这天,我在路边看蚂蚁搬家,一群黑蚂蚁,由一只大蚂蚁领头,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很长的蚂蚁队伍。想象它们的目的地很遥远,像是从一个国度到另一个国度。有的蚂蚁还托着一粒蚂蚁蛋,那是它未出生的孩子。它将获得蚂蚁知识,成为蚂蚁先生。扶老携幼,蚂蚁艰难地行走,去哪里便去哪里,没有争论。
⑧这时候,来了个邮递员,他从邮包里取出一封信,还有几本书,说是我的。
⑨信和书,是四眼从省城寄来的。那封信写了什么,我早忘记了,但收到信的感觉,就像他当初来到古树村一样,忽然多出来了一个人。寄来的书叫《昆虫记》,是一个叫法布尔的人写的。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我读过小学,上过地理课。老师把地球仪放在讲台上,讲五大洲四大洋,讲地球是圆的。我还是认为地球是平的,和我的祖先一样,人站在地上,房屋立在地上,山河生在地上,月亮是圆的,太阳也是圆的。地理老师转动地球仪,世界分许多国家,给不同的人住,像不同的村落。出了中国,就是外国,出了古树村,就是别的村。
⑩小学语文课,学汉语拼音,我们用古树村的方言,把“中国”的国,念成gué,四眼费了好大的力气,纠正我的汉语发音。他教我查字典,到他离开古树村,我认识字典里所有的字,和他在一起,我会讲标准普通话。他离开时,把翻烂了的字典留给我。他离开不久,我又说起古树村的方言,普通话在古树村不流行。
⑪那个时候,古树村还没通电,《昆虫记》损害了我的眼睛。四眼寄给我《昆虫记》的时候,还寄了一只大号手电筒,装四节大号电池。等电池用完,我再没用过它。它慢慢变暗,后来熄了。我不知道换新电池,以为它死了。机器也有寿命。再说,我也没钱买电池。能在夜里发光的都贵。星星很值钱。
⑫一开始,我以为《昆虫记》是讲蚂蚁打架的故事,或者讲虫子的交配、争食、开会、历险、攻击,有时说谎,让一些虫子信以为真,或者复仇、相害。我要读让人着迷的故事。应该有一只叫凤凰的金甲虫,有一只从古树村出去而又回来的蚂蚁。这些,《昆虫记》没写,这是一本让我失望的书。我读这样一本书,损害了眼睛。我总也读不完满天的星星。
⑬不过,在省城几年,我一直在找四眼。怎么能找到四眼?如果他是一位成功人士,在报纸上、电视上能见到他,至少也有些蛛丝马迹。他不是。到处都是人,四眼在哪里?
⑭我回到古树村的时候,发现一棵新桃树。我不记得那粒桃核是不是我吐的。它发芽,长成一棵桃树,开花,结果。黄桃又大又甜。等四眼回到古树村,我要让他先吃一个大桃子。
⑮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子,桃子是甜的。给桃树喂饭的时候,你假装是一棵桃树。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与“四眼”分享吃食,教他认识草木、虫和鸟,这是儿童眼中“友谊”的体现,也让他很快融入了古树村的生活。
B. 小说在描述古树村风俗时,将人与动物同等看待,体现了乡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万物有灵,众生平等。
C. “四眼”为古树村打开外面的世界,但他也受乡村文化熏染,这在他对虫子态度变化和扮作果树的情节中均有体现。
D. “我”没有在《昆虫记》中读到想读的内容和令人着迷的故事,失望之余,它和《新华字典》一样淡出了“我”的生活。
7. 下列对文中相关语段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⑤段点面结合,先描写古树村人的爱与善,又聚焦几个当地节日风俗,表现村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B. 第⑦段写到“我”对蚂蚁搬家的观察和思考,暗示“我”产生了“离开古树村”的想法,想在城市安家立命。
C. 第⑨段后半部分追忆“我”幼年学习的过程,表明“我”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和认知与古树村的生活体验相关。
D. 第⑫段结尾处的“星星”,既可代指自然的奥秘,又可象征童年的回忆,与前文“星星很值钱”巧妙勾连。
8. 第⑮段画线句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全文分析。
9. 简要概括本文儿童视角的两种具体表现,并各举一例分析。
【答案】6. D    7. B    
8. ①“给桃树喂饭”为古树村旧俗,表现“我”对古树村传统农耕文化的眷恋。②“你”或为“四眼”,想象将来与四眼相聚时二人为桃树喂饭的场景,表达“我”对四眼的挂念。③强调“你假装是一棵桃树”,凸显“我”对古树村尊重自然、万物平等的朴素价值观的肯定。    
9. ①以儿童的心理(认知)来看待万事万物。例如,“我”希望《昆虫记》记录虫子间相斗的有趣故事,与成人期待在《昆虫记》中学到知识不同,体现了儿童对书籍的独特认知与评价。②用儿童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感。例如,第⑤段结尾的一组设问句,语言直白简单,句式简短,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
【解析】
【导语】本文通过儿童视角描绘了古树村的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章通过“四眼”知青的到来与离去,反映了乡村与外界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村民的淳朴与善良,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深情眷恋。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它和《新华字典》一样淡出了‘我’的生活”错误,结合第12段“《昆虫记》没写,这是一本让我失望的书。我读这样一本书,损害了眼睛。我总也读不完满天的星星”可知,虽然《昆虫记》让我失望,但里面的自然奥秘我总也读不完,因此它并未淡出了‘我’的生活。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B.“暗示‘我’产生了‘离开古树村’的想法,想在城市安家立命”错误,选项过度拔高,此处写蚂蚁的目的是体现蚂蚁与人相同,都是从此处“出走”。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能力。
①结合文章第5段“大年三十,用刀给果树切一个嘴巴,喂米饭,一个人问果树,一个装作果树的人答。结不结?结。多不多?多。大不大?大。甜不甜?甜”可知,“给桃树喂饭”为古树村旧俗。“我”心中始终对古树村怀有自然和谐、粗朴本真的乡土感情,念念不忘的“给桃树喂饭”体现了“我”对古树村传统农耕文化的眷恋。
②第15段中为桃树喂饭是“我”对未来的想象。结合第13段“不过,在省城几年,我一直在找四眼”以及第14段“等四眼回到古树村,我要让他先吃一个大桃子”可知,此处表达“我”对四眼的挂念。
③“给桃树喂饭的时候,你假装是一棵桃树”出现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彰显文章价值观。作者认为草木虫鱼都是与人一样平等存在的,而且暗示了一个道理,以平等的心态来看待众生,尤其是在生物链低端的众生,凸显“我”尊重自然、肯定万物平等。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
①以儿童的心理(认知)来看待万事万物:文中第12段写道“一开始,我以为《昆虫记》是讲蚂蚁打架的故事,或者讲虫子的交配、争食、开会、历险、攻击,有时说谎,让一些虫子信以为真,或者复仇、相害”,这句话体现了儿童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孩子通常会对生动、有趣的故事更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充满冒险和冲突的故事。而《昆虫记》作为一部科学作品,其内容可能较为枯燥乏味,不符合孩子对书中内容的预期。因此,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期望书中包含更多激动人心的情节,这种期待与成人希望通过此类书籍获取知识的目标形成对比,展示了儿童独特的认知方式。
②用儿童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感例子:第5段中提到的“大年三十,用刀给果树切一个嘴巴,喂米饭,一个人问果树,一个装作果树的人答。结不结?结。多不多?多。大不大?大。甜不甜?甜”,这一段落使用了一系列简单的问答形式,语言简洁明快,句式重复且易于理解,非常贴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又议重贿唃厮啰使讨贼,得地即与之。琳曰:“使唃厮啰得地,是复生一元昊矣。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谅祚初立,议者请饵其三将,破分其势,可以得志。程琳曰:“幸人之丧,非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5届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下一个『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