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学期高二语文(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命题人:刘畅审题人:孟雪梅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4分)和第Ⅱ卷主观题(93分)两部分,3分卷面分,满分共150分。第Ⅰ卷基础题(54分)一、小语段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一
试题预览
静海一中2024-2025第一学期高二语文(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卷
命题人: 刘畅      审题人: 孟雪梅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4分)和第Ⅱ卷主观题(93分)两部分,3分卷面分,满分共150分。
第Ⅰ卷 基础题(54分)
一、小语段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一之一,对世界上这座目前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一组组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    );世界__________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_______________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______________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______________。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创  截止  前仆后继    自信心
B. 创新  截至  前赴后继    自信力
C. 首创  截至  前赴后继    自信心
D. 创新  截止  前仆后继    自信力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
B. 连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
C. 世界最重的沉管,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
D. 连接海底隧道的世界最重的沉管重约8万吨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
B. 对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
C. 对世界上这座目前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一组组数据的支撑。
D. 对世界上这座目前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沉甸甸的一组组数据的支撑。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创新”为“超越旧的,创造新的”之意,“首创”有“最先创造,创始”之意;此处指最先创造,应选用“首创”。
“截止”是“到一定的期限后不再继续”,多用在时间词语的后面,“截至”只能用在时间词语的前面,表示动作还要继续;此处用于“通车前夕”,应选用“截至”。
“前赴后继”为“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前仆后继”意为“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此处强调连续不断,应选用“前赴后继”。
“自信心”为“对自己的充分的信心”,“自信力”为“对自己充满信心,遇事不乱,处事不惊,有一种从容平静的心境”。此处指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应选用“自信心”。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对接”比“连接”更准确;“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与前面的句子句式一致。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划线句有两处错误:“对”为介词,缺少搭配的中心词,排除AC;“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一组组沉甸甸”考查多层定语的语序,排除D。
故选B。
4. 下列加点字含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贼其君者也(伤害)         请事斯语矣(实践)     复众人之所过(弥补)
B. 天下归仁焉(称许)         故有道者不处(处所)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C. 苟能充之(只要)              请问其目(细则)           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
D. 《诗》可以兴(激发情感)     具此而已矣(齐全)         文胜质则史(鄙俗)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全部正确。句意: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
句意:请允许我遵从您的话去做。
句意:弥补众人经常犯的过错。
B.句意:天下都称赞他的仁。
“处”,为,做。句意: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
句意:不是因为想要在相邻朋友中求取声誉。
C.“苟”,如果,假如。句意:如果能扩充他们。
句意:请问它的条目。
句意:冷静才能性情安和 
D.句意:学《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
句意:全都在这里了。
“史”,虚饰,浮夸。句意: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故选A。
5.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B.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D.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句意: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非所以于乡党朋友要誉也”。句意:这并非因为想要在同乡朋友中博取名誉。
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句意: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可以终身行之一言者乎”。句意: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故选D。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颜渊,名回,字子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是颜渊称自己的名。
C. 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儒家主张“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而墨家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D. 《庄子》是春秋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庄子》亦称《道德经》。其书与《老子》《周礼》合称“三玄”。《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想象奇特,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庄子》是春秋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错误。庄子是战国中期人。
故选D。
二、社科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承负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7. 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狭隘。
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 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8.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 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 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 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 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 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 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答案】7. C    8. B    9. 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错,根据对第一段“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的理解,中国经典不等同于“经”。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属于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D.“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作”的表述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B.“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二段内容,根据“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推知:儒家包括“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但并未说他们只关注政治秩序。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A.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是层层积累的,但并没有说这一过程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太过绝对,文中意思为“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不一定就能。
D .“是为了”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但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故选C。


三、文言文阅读(27分)
(一)(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及孝公死,国人怨商君,至于车裂之,其患流渐至始皇赤衣塞路群盗满山卒以乱亡,削刻无恩之所致也。三代积德而王,齐桓继绝而霸,秦项严暴而亡,汉王垂仁而帝,故仁恩,谋之本也。
郦生说汉王曰:“方今燕、赵已复,唯齐未下。今田横据千里之齐,田间据二十万之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民多变诈,陛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下也。臣请奉明诏说齐王,令称东藩。”于是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所归,则齐国未可保也。”齐王曰:“天下何归?”曰:“归汉。”王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勠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倍约不与,而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候其将,得赂即以与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杰贤才,皆乐为其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王疾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横以为然,即听郦生,罢历下兵战守之备,与郦生日纵酒,此郦生之谋也。及齐人蒯通说韩信曰:“足下受诏击齐,何故止?将三军之众,不如一竖儒之功。可因齐无备击之。”韩信从之,郦生为田横所害。后信、通亦不得其所,由不仁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善谋下》)
材料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患流A渐B至始皇C赤衣D塞路E群盗F满山G卒以H乱亡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文中指保全,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足以保四海”中的“保”词义相同。
B. 社稷,原为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文中用作国家的代称。
C. 因,文中指趁着,与成语“因地制宜”中的“因”意义不同。
D. 事,文中指从事、实践,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足以事父母”中的“事”词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依靠三代人对德义的积累,齐桓公才能够复国,乃至于称霸。
B. 郦生认为齐国幅员辽阔、兵力强大、地势优越,齐人狡诈善变,汉王短时间内很难攻下齐国。
C. 郦生向田横阐述了,天下归汉的趋势,说服田横听从他的建议。但韩信兴兵攻齐,导致郦生为田横所害。
D. 颜渊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要做到“克己复礼”,并强调要达到“仁”必须靠自己。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与项王勠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倍约不与,而王汉中。
(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答案】10. BEG    
11. A    12. A    
13. (1)汉王和项王合力从西面攻打秦军,约定先攻入咸阳的人就让他称王。汉王先攻入咸阳,但是项王却背弃了盟约不给,而让他到汉中称王。
(2)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选段主要探讨了仁德与谋略在治国和个人成败中的重要性。材料一通过郦生劝说田横归汉的故事,揭示了仁德和谋略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强调了不仁之人最终难以善终的道理。材料二则通过孔子与颜渊的对话,阐述了“克己复礼”作为实现仁德的核心方法,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两则材料共同传达了仁德在个人和国家层面上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商君造成的祸乱逐渐发展,到秦始皇时路上都是囚徒,满山都是强盗,最终秦国因为天下大乱而灭亡了。
“渐”是“患流”的谓语,构成主谓结构,应在“渐”后面断开,B处断开;
“赤衣”是主语,“塞路”是谓语,E处断开;
“群盗满山”和“赤衣塞路”结构相同,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 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保,保全/安抚。句意:那么齐国就可能保不住了。/足以安抚四海百姓。
B.正确。
C.正确。因,趁着/根据。句意:您可以乘着齐国没有防备去攻打。/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
D.正确。事,从事、实践/侍奉。句意:让我实践您这话吧。/就连侍奉父母都有问题。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能力。
A.“依靠三代人对德义的积累”错误。根据原文“齐桓继绝而霸”可知,齐桓公是帮助灭国延续宗祠从而称霸诸侯。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勠力”,合力;“西面”,从西面;“王之”,使他称王;“倍”,背叛,背弃。
(2)“为仁”,实行仁德;“由”,在于。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等到秦孝公去世以后,国人都怨恨商君,以至于把他车裂。商君造成的祸乱逐渐发展,到秦始皇时路上都是囚徒,满山都是强盗,最终秦国因为天下大乱而灭亡了,这都是刻薄寡恩而导致的结果。夏、商、周三代积累仁德而称王天下,齐桓公帮助灭国延续宗祠而称霸诸侯,秦朝和项羽因为残暴无道而灭亡,汉高祖广施仁德而称帝。所以说仁德恩惠,是一切计谋的根本。
郦生向汉王献策:“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攻下。现在田横占据着幅员千里的齐国,田间带领着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历城,田氏家族力量强大,他们背靠大海,又有黄河、济水的险阻,南面靠近楚国,齐国人又多狡诈善变,陛下即使派遣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的时间里攻下齐国。我请求带着陛下的诏命去游说齐王,使齐国成为您东方的属国。”于是汉王就派郦生去游说齐王。郦生对齐王说道:“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回答:“我不知道。”郦生说:“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那么齐国就可能保不住了。”齐王问道:“天下人心归向哪里?”郦生说:“归向汉王。”齐王又问:“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郦生回答:“汉王和项王合力从西面攻打秦军,约定先攻入咸阳者做关中王。汉王先攻入咸阳,但是项王却背弃了盟约不给,而让他到汉中称王。项王命人护送义帝迁徙却暗中杀了他,汉王知道后,立刻发动蜀汉的军队来攻打三秦,出函谷关而责问义帝在哪里。他召集天下的兵马,拥立诸侯国的后裔复位,攻下城池立刻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物立刻分赠给士兵,和天下同享其利。那些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乐意被汉王任用。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来投归。蜀汉的粮食,船挨着船源源不断地顺流送来。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是不投降汉王,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田横认为郦生的话是对的,就听从郦生,撤除了历城的守战兵,天天和郦生一起纵情饮酒,这都是郦生的谋略啊。后来齐国人蒯通去游说韩信说:“将军您接受汉王的诏令攻打齐国,为什么按兵不动呢?您带领着三军众多的将士,反倒比不上一个无用儒生的功劳。您可以乘着齐国没有防备去攻打。”韩信听从了蒯通的意见,郦生因而被田横杀害。后来韩信和蒯通也没有得到善终,这都是他们不施仁德的结果啊。
(节选自刘向《新序•善谋下》)
材料二:
颜渊问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做到这样了,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颜渊说:“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让我实践您这话吧。”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沫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①。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哼哼,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顷,望见百雉遮世,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案件),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尖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逆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②,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释】①白下:南京的别称。②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14. 文中画波浪线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B.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C.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D. 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宰沭阳二年    宰:治理 B. 渠裁断乳故也        渠:他
C. 邑中朱广文工诗  工:以……为工作 D. 俾知官可重来        俾:让
1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往往于旧治之所            常于几成而败
B. 与谈乃父事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 虽一庖湢                  虽父之不慈子
D. 离而合                    人而不仁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 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浙江省杭州市周边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