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调研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调研语文试卷(逐题解析)(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阶段调研语文试卷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醒来---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北京中轴线北端,承载着百年大党峥嵘记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创设“一国两制”、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
试题预览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0月阶段调研
语文试卷
2024.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醒来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北京中轴线北端,承载着百年大党峥嵘记忆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创设“一国两制”、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的展览,吸引无数参观者驻足沉思。
从1842年到1898年,英帝国主义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强盗条约,攫取了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1092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曾是这样一幅不堪的图景:
港督权力无边,28任港督任命从不征求港人意见,施政无须向香港民众负责,彭定康更是企图把过去殖民150多年、从未讲过民主的香港,变成以英式代议制为招牌的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制定歧视华人法律,以“盗贼横行为由”限制华人夜间行走,肆虐50多年后才被废止;自诩文明先进,但在香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实施免费小学教育、才使用社会保障的名称,比英国晚了差不多一个世纪。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占人口98%的华人是名副其实的二等公民。
母子分离,割不断血脉相连。150多年间,备受煎热的香港民众从未忘却祖国,从未冷却炽热的爱国之情。
铮铮铁骨,可歌可泣。英帝国主义铁蹄刚踏上“新界”土地的1899年,就遭10万乡民奋起抗争。存放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吉庆围大铁门,见证了这一惨烈壮举。
红色血脉,奔涌流淌。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与香港民众奋起抗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突破严密封锁,成功营救出何香凝、邹韬奋、茅盾、梅兰芳、蔡楚生等数百名文化人士,被誉为“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传诵至今。
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在朝鲜战争艰难岁月,香港爱国商人冒着巨大风险,大义凛然向祖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霍英东、曾宪梓、王宽诚等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曾经,风起香江,歌动中国。1984年的央视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对祖国的无限挚爱。此前此后,《万里长城永不倒》《勇敢的中国人》《东方之珠》等一大批爱国歌曲,经几代香港演艺人士倾心演绎,被无数华夏儿女接力传唱,唱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
曾经,一抹红色,感动中国。1949年10月1日,几乎与新中国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步,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培侨中学,也升起了五星红旗。自此以后每年的10月1日,学校都会举行相应国庆活动。
一首首爱国歌曲、一次次爱国升国旗仪式,折射出香港社会爱国情缘从未间断、游子盼归的渴望始终强烈。
(选自2022年7月3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砥砺奋进廿五载,携手再上新征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有着坚实基础。
被网友誉为“护国歌校长”的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不久前在香港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咖啡往上流》的文章,讲述年轻人经营一间咖啡小店,“虽然忙得天昏地暗,心里却是阳光满溢”。“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来”。站上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
25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一国两制”下,资本自由流动、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联通内地与全球的独特地位愈加突出。“一国两制”政策使香港具有特殊地位,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城市,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形势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应对新变化,化解新挑战,这个过程也是彰显“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制度韧性的过程。
走过25年不平凡的历程,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正在新时代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我们“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国家”!
(选自2022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香港回归意义重大,它不仅意味着香港结束了一百五十多年屈辱 殖民地生活,更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 英国政府革故鼎新,在香港推行政治改革,建立了新的政治实体,让香港民众享有了公民基本权利。
C. 经营咖啡小店的年轻人,自强不息、拼搏向上,传递着香港青年“阳光满溢”“一起向未来”的正能量。
D. 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抵御风浪、战胜挑战,越发光华璀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民众备受煎熬,可他们从未冷却炽热的爱国之情。
B. 如果中国没有实行“一国两制”,如果香港没有回归,香港很难具有今天的特殊地位,成为世界领先城市。
C. 香港走出困境、实现由乱到治再到兴的事实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D. 有繁荣昌盛的祖国做后盾,有25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香港同胞的团结奋斗,香港的未来必定充满希望。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历经风雨见彩虹、携手同心向前进的共同心声。
B.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深圳和香港青年在深圳仙湖植物园,按照中国版图的轮廓种下1997棵土沉香树以志纪念。
C. 建筑设计师严迅奇说:“我认为香港最大 魅力不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在于城市的体态、密集和便利性。”
D. 一法安香江,香港国安法就像阳光驱散了黑暗,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给香港带来朗朗晴空。
4. 材料一与《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着独特的写作视角,请分别概括其视角特点。
5. 两则材料“既有政治高度,又写出了人民心声”,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B    2. C    3. D    
4. ①材料一:围绕香港民众的爱国行为,表现香港民众炽热的爱国之情。
②《别了,“不列颠尼亚”》: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    
5. ①两则材料都写于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紧扣香港回归这一大主题,有政治高度。②材料一主要写香港民众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材料二主要写香港回归后的巨大变化和繁荣昌盛,表达了人民共同奋斗、团结一体的心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让香港民众享有了公民基本权利”错,根据材料一第四段可知,“香港民众没有公民基本权利”。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和观点的能力。
C. “实现由乱到治再到兴的事实”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重在强调香港在祖国的带领下正繁荣发展,ABC均未涉及发展。
D.“香港国安法就像阳光驱散了黑暗,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给香港带来朗朗晴空”属于香港繁荣发展的内容,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视角的能力。
《别了,“不列颠尼亚”》主要是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四个场景——1997年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本文是围绕香港民众的爱国行为,表现香港民众炽热的爱国之情:“英帝国主义铁蹄刚踏上‘新果’土地的1899年,就道10万乡民奋起抗争”“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与香港民众奋起抗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突破严密封锁,成功营救出何香凝、邹韬奋、茅盾、梅兰芳、蔡楚生等数百名文化人士”“在朝鲜战争艰难岁月,香港爱国商人冒着巨大风险,大义凛然向祖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歌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对祖国的无限挚爱。此前此后,《万里长城永不倒》《勇敢的中国人》《东方之珠》等一大批爱国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1949年10月1日,几乎与新中国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步,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培侨中学,也升起了五星红旗。自此以后每年的10月1日,学校都会举行相应国庆活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意蕴的能力。
首先,从政治高度上看,两则材料分别写于2022年7月3日和2022年6月30日,都写于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且紧扣香港回归这一大主题,有政治高度。
此外,从内容上看,材料一围绕香港民众的爱国行为——“英帝国主义铁蹄刚踏上‘新界’土地的1899年,就遭10万乡民奋起抗争”“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与香港民众奋起抗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突破严密封锁,成功营救出何香凝、邹韬奋、茅盾、梅兰芳、蔡楚生等数百名文化人士”“在朝鲜战争艰难岁月,香港爱国商人冒着巨大风险,大义凛然向祖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歌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对祖国的无限挚爱。此前此后,《万里长城永不倒》《勇敢的中国人》《东方之珠》等一大批爱国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1949年10月1日,几乎与新中国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步,远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培侨中学,也升起了五星红旗。自此以后每年的10月1日,学校都会举行相应国庆活动”,表现香港民众炽热的爱国之情;材料二写香港回归祖国25年间的巨大变化和繁荣昌盛——“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咖啡往上流’,也是‘青年朝前走’,更是‘一起向未来’。站上历史新起点的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充满‘往上’‘朝前’‘向未来’的能量”“25年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在‘一国两制’下……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联通内地与全球的独特地位愈加突出”,表达了人民共同奋斗、团结一体的心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此次学习,可谓是“命”,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但“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山的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对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锋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氩,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就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静的灵魂。
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绿,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景仰的。故而郑板桥大为赞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木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
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据说有“满湘美女”之称的曾志,1911年4月4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她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建国后,任广州市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不可不谓是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却坚如磐石。
在培训班互动课时,我又听了曾志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让我高山仰止。原来我所不知道的,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这名男婴也就是石金龙的父亲石来发。丢下孩子,曾志就随着部队,告别了井冈山。
新中围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孩子。直到1952年,身居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才终于得以母子相见。别以为儿子找到当市委书记的母亲,就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是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
我在房间里,面对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匾牌,尝试朗读袁鹰《井冈山的翠竹》中
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顿时,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来井冈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须。
记得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什么奢想?
(文章有删改)
6. 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说“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但这两地的竹子给作者的感受并不相同。
B. 文中引用郑板桥和苏轼的诗文名句,突显了竹子的“节”与“洁”,彰显了井冈山红军战士为革命奉献牺牲的高洁品德。
C. “就让他(石来发)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这表现曾志虽位高权重却大公无私。
D. “此次学习,可谓是‘命”与下文“不是宿命,而是必须”的表述,前后矛盾,表现作者对井冈山既敬且畏的纠结心理。
7. 下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引述《菜根谭》中的句子,既引出“敬畏”一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又明确了“敬畏”的含意,为下文做铺垫。
B. 文章写井冈山的竹子,既基其形,又现其神,从两个方面表现井冈山的竹子带给作者的心灵装撼。
C. “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
D. 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我”在井冈山学习的经历,抒写了“我”对井冈山独到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8. 文章由井冈山的竹子转向对“曾志”的描述,这样写有何用意?
9.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作者以此为题有何用意?
【答案】6. D    7. C    
8. ①曾志是中国革命老人,是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作者写她使情感有了依托,让文章更加真实有感染力;②曾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井冈山竹子的坚韧和高洁,由竹及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革命主题。    
9. ①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圣地,在“我”眼中井冈山己不是单纯的一处自然风景,而是一处信仰高地,一方革命者的精神家园;②从这里出发的及最终埋葬在这里的革命者具有意志坚定、不畏辆牲的精神,他们的高贵品质令世入敬畏;③作者的井冈之行,是一次朝圣,也是一次精神洗礼,30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所以心安。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井冈山的竹子和红军精神,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敬畏。作者运用竹子的形象,阐释其象征的“节”与“洁”,不仅为空间描述增添诗意,更映衬出井冈山精神的坚韧与不屈。通过对曾志事迹的叙述,作者展现了一种深深嵌在心底的崇高信仰,最终升华为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必然的思考。题目“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直接揭示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前后矛盾”“纠结心理”错,前文的“命”是说自己没有打算到井冈山,结果因为学习却来了井冈山,命中注定与井冈山有缘;而文末说“不是宿命,而是必须”,是因为这次井冈山之行有很多感悟,井冈山对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多启迪。所以二者并不矛盾,也没有纠结心理。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魂归故里”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井岗”。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首先,从内容上看,分析曾志与井冈山的竹子之间的关联。作者说“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而曾志正是千万红军战士中的一员,正如文中所说“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她的身上正体现出了井冈山竹子的精神,曾志是具体体现竹子精神的人物,作者写她就使竹子的抽象的精神有了具体的展现和依托,文章更加真实感人。
然后,从情感主旨上看,曾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井冈山竹子的坚韧和高洁,由竹及人,丰富了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了文章歌颂革命精神的主题,使文章更具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①井首先,分析“敬畏”的原因。结合原文语句“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分析可知,在作者眼里,井冈山的竹子象征着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而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所以作者说“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再结合文章结尾引用的哲学家萨特的话可见,在作者眼中井冈山已不是单纯的一处自然风景,而是精神信仰的高地。
②其次,除了这些竹子之外,井冈山最令人敬畏的应当是以曾志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结合原文内容“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不可不谓是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却坚如磐石”“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分析,可见这些革命者具有多么崇高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令作者敬畏的又一个原因。
③最后,再分析“心安”的原因。开头作者说“但‘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通过这次到井冈山学习,作者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井冈山,看到了心心念念的“井冈山翠竹”,见到了曾志的墓碑,了解了她的事迹,“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什么奢想”,所以,作者的井冈之行,生出了无比的敬畏,接受了精神的洗礼,是一次朝圣,可谓意义重大。30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收获无价的精神财富,所以心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
(节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①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②’,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③,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节选自《礼记•孔子闲居》)
【注】①凯弟:和乐貌。②有:宽和;密:宁静。③逮逮:文雅安闲的样子。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七十子A之徒B散游C诸侯D大者E为师傅F卿相G小者H友教I士大夫J或隐而不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属,这一类人,与前后文“之徒”“之伦”的意思相同。
B. 横,遍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横无际涯”中的“横”意思相同。
C. 匍匐,尽力、竭力,与词语“匍匐前进”中的“匍匐”意思不同。
D. 覆,覆盖,与《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的“覆”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去世后,子夏等众弟子在各地讲学授徒,培养的众多学生中田子方、段干木等才学卓越,成为王侯的老师。
B. 孔子从“致五至”“行三无”等方面回答了如何做好民之父母这一问题,并且认为为政者要知道战争失败原因。
C. “五至”在于惠及老百姓,它没有可闻可见的声音形色,但却无处不在,充盈于天地之间,“志至”是其基础。
D. “三无”思想可以用《诗》来阐释,为政者要具有礼乐哀悲的观念,并应在与民交往中通过具体行动加以践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
(2)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14. 孔子是如何解答学生疑惑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DGJ    11. B    12. B    
13. (1)“三无”我已经能大概知道了,冒昧地问一下《诗》中哪些内容跟“三无”接近呢?
(2)子夏急忙起身,靠墙站着,说:“弟子怎敢不接受呢?”    
14. ①正面作答,精准概括“五至”“三无”,力求逻辑严密;②善于举例,恰当引用《诗》中语句,加深学生理解;③精心设喻,以常见事物揭示三王高尚德操,化抽象为具体。
【解析】
【导语】文章描绘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在孔子去世后的传播思想以及方法论的交流。材料一介绍了七十子在各地的活动,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材料二则通过孔子与子夏的对话,探讨了治理国家的大德之道,如“致五至”“行三无”“三无私”等。这些深邃的观念强调治国要以礼乐为基础,以无私的态度对待百姓,体现孔子的政治智慧和道德主张。通过两个材料,表现了孔子在教育和国家治理方面的深刻影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原先他的七十多名学生都四散到各个国家游说诸侯,一些成就大的,成为了诸侯国的老师和卿相;一些成就小的,则与士大夫结交为友;还有一部分学生则隐居不仕。
“七十子之徒”是主语,“散游”是谓语,“诸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科技城校2024-202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苏州十中2024-2025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