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25届吉林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三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
试题预览
  高三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司马迁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这是浪漫精神最露骨的表现。因为好奇,所以他在二十岁就遍游全国,而且专门“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厄困鄱、薛、彭城”,开始冒险而浪漫的生涯。因为好奇,所以他的文字疏疏落落,句子极其参差,风格极其丰富多变,既像怪特的山川一样,无一处不是奇境,又像诡幻的天气一样,无一时不兼有和风丽日,狂雨雷电!
司马迁爱一切奇,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马迁最爱才。司马迁常称他爱的才为奇士。例如:“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他对一切有才能的人,不论古今,一律在爱着。他最爱古代的周公、召公,所以他对李斯的惋惜就是他没有做到周、召。“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对于韩信的同情,也是认为他伐功矜能,不能做周、召。“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对于周勃的称赞,也以周公拟之,“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在跟他同代人中,萧何、曹参、陈平之才,都是他推许的。他说:“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其实这般人在人格上本来未必多么高尚,但在才能上都是不凡的。只要在才能上不凡,就为司马迁所欣赏了——像欣赏一种奇花异草。在这数人中,尤其是陈平,司马迁更倾慕地说:“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摘编自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材料二:
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评价司马迁:“子长多爱,爱奇也。”(扬雄《法言•君子篇》)对这一“奇”字,历来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指司马迁评判人物,选定篇章,著重倾向于奇人奇事,尤其重在建功立业、品行特殊之人,这是不错的。细按《史记》内容,具体加以考察,便不难发现,在《史记》130章、53万言的篇幅中,专写人物的列传的字数,占全书百分之七十,在这些人物中,尚勇重义的英雄人物,往往令人印象深刻,感慨难忘。这是《史记》有别于其他史著的重大特色。在因《史记》而流传至今的人物中,有那在敌国强势面前,为了国家利益而无私无畏、大义凛然者如蔺相如;为报亡国之仇而自苦其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坚持强国谋略,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乐毅、田单、晏婴,还有不惜以生命与腐败势力进行生死斗争的屈原等等。即便是生活在民间的下层人物,如荆轲、程婴、郭解等,也因其高尚品行,而在《史记》中被浓墨重彩书写,显其德行,彰其品节。司马迁是把这些人物作为英雄来写的,这是他英雄主义审美史观的深情表达。所以,前人评说司马迁所好的“奇”,更深层的含义应该是一种气概、一种思想、一种审美倾向。
(摘编自穆陶《<史记>:“文史合一”的美学典范》)
材料三:
司马迁“好奇”而务求“多闻”,首先表现为他对历史资料收集之求之“若渴”,对于其中富有“奇”的意味的信息之深心“欣赏”。司马迁对于历史现象“包举”之“广”,可以说到了极致。就通过实地考察丰富历史体验、充实历史见识而言,王国维曾在《观堂集林》中说:“史公足迹殆遍宇内,所未至者,朝鲜、河西、岭南诸初郡耳。”司马迁勇敢叙写“当代史”为许多评论家所赞许。顾颉刚肯定其对于“武帝之世”历史的记录,认为它是《史记》一书中最精彩及价值最高部分。他又说,“武帝时事为迁所目睹,其史料为迁所搜集,精神贯注”,因而实现了“光照千古”的文化成就。
司马迁的“好奇”还表现为历史观察视角之新异的追求。有学者评价:“《史记》记载同他有交往的,他常从他们吐谈中寻取这种便利……最可贵的,他还把这种关系深入到野人田父身上……”(卢南乔《论司马迁及其历史编纂学》)《史记》避免了一般史书“不载民事”“未睹社会之全体”的痼病,能够“大抵详察社会,精言民事”(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于是梁启超《中国史学革命案》写道:“(《史记》其书)常有国民思想,如项羽而列诸本纪,孔子、陈涉而列诸世家,儒林、游侠、刺客、货殖而为之列传,皆有深意存焉。”他关注司马迁此奇异之“深意”,于是感叹:“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摘编自王子今《司马迁的<史记>和“童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最爱的古代人才是周公和召公,他评价人物才能的最高标准就是“能做周、召”,他对李斯的惋惜和韩信的同情可算其例证。
B. 通过研究《史记》的内容可知,人物传记占据主要篇幅,是最令读者感慨难忘的内容,也是《史记》与其他史书的主要区别。
C. 材料二画线语句将对司马迁的“好奇”的内涵的理解上升到精神思想层面,据此可知前人对司马迁的理解比今人更为深刻。
D. 许多评论家赞许司马迁对“当代史”的勇敢叙写,因而顾颉刚认为《史记》中内容最精彩、价值最高的是“武帝之世”部分。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的观点吸收了前人研究《史记》的成果,如扬雄和王国维等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B. 材料二列举蔺相如、勾践、乐毅、田单、晏婴、屈原等人物,来证明司马迁对英雄的理解。
C. 材料三援引众多学者对司马迁和《史记》的评价,显示了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宽阔的学术视野。
D. 三则材料都围绕司马迁的“好奇”展开论述,但是论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25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2025届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