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由程序推动的、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发展,能够自主学习和产出的算法程序。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深度学习一切现有的文学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作家的用词喜好、句式句法、行文风格,以此派生出风格相近的作品。可以说,经过算法的持续迭代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语言本质、叙事规律的效能将逼近甚至超越人类作家。
但这种写作技术层面的臻于至美,绝不是文学的终极旨归,也远未探及文学性之根本。一流的文学作品,绝不是靠一套悬浮的语词和绝对的理性逻辑就能简单完成的文字游戏。那些伏脉于历史褶皱深处沉甸甸的细节,那些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才是其要义所在。近年来,互联网上不断掀起的对鲁迅笔下诸多人物形象的讨论,便足以显现出文学经典所具有的跨时代、跨媒介、破圈层的能量。作家正是有着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洞见、对他者的热忱关切,才能以如此这般简洁克制的文字直击人心,塑造出孔乙己、闰土、阿Q等人物形象,揭示其生活状态。这些人物形象历经百年岁月淘洗,依然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不断发出回响,乃至成为当下互联网世界中勾连自我与他人、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文化中介。这就是文学性的力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可以在充满灵韵的文学中观古今、观天下、观自身。
反观人工智能写作,人工智能技术在诞生之时,就是工具导向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模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是制定算法法则、下达指令、具有主体性的一方。人工智能只需要扮演执行指令的助手角色.服从并完成指令任务。因此,人工智能的动机并不在于自我表达,而只是在预训练素材的基础上,对操纵者作出符合程序化的回应。同样,它也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生产的语言。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创建文学现场时,极为依赖人类的数据训练与模型调试。再者,人工智能生成文本时更无法依凭自身的情感体验、历史经验驾驭文学数据库。这直接导致人工智能写作的内容高度机械化、同质化,难以产生鲜活的现实关切,也无法在实际意义上促成一种具有真实情感、辩证思想、伦理意义的“新文学”的迭变。未来,人工智能想要与人类作家比肩,一个核心前提是跳出算法写作的窠臼,击破人物与故事的表象,理解人类情感经验的逻辑,体察生命经验的细节,并将其转化为文学性的表达。
(摘编自马晓炎《写作技术的臻于至美不是文学的终极旨归》)
材料二:
人工智能创作神器布局的艺术风口正在呼唤一个艺术新时代的到来,而当一种智能工具从“技术手段”发展到“创作伴侣”再升级为“艺术主人”时,我们一方面为新锐技术的创作潜能而欣喜,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艺术隐忧保持清醒的认知。
譬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艺术创作的“拟主体”摆脱不了“硅基生命”的先天短板:缺失意识和自我意识,没有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前者使它无从获得对世界的知识性认知和理性判断,没有目标追求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道德自律感,无法以自主的价值立场去理解和吸纳人类积淀的历史经验,不能自主地在自身与社会、与他人、与特定语境中,形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只能按算法概率、算力速度的训练模型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或基于某种指令以比特像素实现图形(图像)信息的排列组合,却并不理解这些组合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答案。
“硅基生命”则让AI创作“本体失根”,拟主体没有源自生命体实践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没有王夫之所说的“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铁门限”,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历史镜像、时代精神、生活阅历均无从谈起。用于AI大模型的数据不过是“二手生活”而非“肉身经验”,其表达的“知情意”来自“他者投喂”而不是自己的“生命历险”,这就颠覆了文艺创作“躬身成文”“艺以明志”的创作原则,斩断了作品和艺术家之间有关社会的、历史的、生命的有机联系,势必会抽空艺术存在的意义。因而,没有生命体验,缺少肉身感知,是AI创作的致命缺陷,其所带来的“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将对AI创作确证自身艺术性形成巨大挑战。
上述两个问题还导致AI创作存在另一个更重要的局限——缺少艺术原创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是从已有的语料资源中依据算法逻辑匹配而来的,是“借”用前人的知识产权资源而巧置选择的结果。换句话说,它所得一切均非原创,既受限于“已有”,又缺失于“未知”。尽管在许多单项技能上人工智能比人“聪明”,但没有人的感情和自主意识的计算程序最终无法形成原创能力,它可以通过人的信息“投喂”和大数据预训练,完成从“1”到“99”的拓展,却难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仅靠技术智能,想要产生AI莎士比亚、AI卡夫卡,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摘编自欧阳友权《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隐忧和伦理边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经典具有跨时代、跨媒介、破圈层的能量,经典中的某些人物形象在当下互联网世界中仍能发挥文化中介的作用。
B. 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生产的语言,它只是服从、执行操纵者下达的指令,按照程序完成指令任务。
C.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存在诸多缺陷,如无法在自身与社会、他人、特定语境中形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
D. 生成式人工智能受现有语料资源的限制,且它所提供的答案是人的信息“投喂”和大数据预训练的结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伴随神经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人工智能写作未来还有着产生巨大进步的可能。
B. 如果没有设计者加以引导,人工智能可能一味提供同质化的热门题材和内容。
C. 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只是一种人类创造力的扩容工具,而不是内容创作的主体。
D. AI创作的致命缺陷是没有生命体验、缺少肉身感知,其作品也不具备文学性。
3. 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二中所说“艺术隐忧”的一项是(   )
A. 小说《机忆之地》所有内容,包括书名、正文、配图乃至作者名字全部由AI完成。
B. “写什么”“如何写”都可解决,但人工智能写作难解决“为何写”这一哲学命题。
C. 人工智能写作其实是人机协作,整体结构由人决定,细节描写则由人工智能完成。
D. 文学写作的“非人化”现象引发了“人工智能是否会终结网络文学”等问题。
4. 如何理解材料二最后所说的AI创作可以“完成从‘1’到‘99’的拓展,却难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5. 有人认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将昔日高度专业化的文学创作变成大众皆可参与的轻松游戏。”你怎样看待这一变化?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D    
3. B    4. ①意思:AI创作根据信息生成文本的能力很强,但是它缺少原创能力,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创作。
②好处:通俗、形象、简洁地说明了AI创作的优势和缺点,更容易使读者理解。    
5. ①人工智能技术让文学创作变得轻松惬意,说明人工智能迭变速度惊人,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②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写作技术层面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但这种创作只是一种算法写作,难以产生现实关切,其作品缺乏经典作品的文学性的力量。
③这种“文学创作”存在“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等问题,会抽空艺术存在的意义,我们应对其蕴含的艺术隐忧保持清醒的认识。
【解析】
【导语】文章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学和艺术创作领域的分析,揭示了其潜在的难题和局限性。材料一关注人工智能在文学写作中的不足,包括情感体验上的缺失和难以实现深刻的社会洞见。材料二则指出了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因缺乏自我意识和原创力而存在的隐忧,强调了技术只能扩展现有内容而难以创新。总体来看,文章对人工智能在创作中的角色持谨慎态度,认为其难以替代人类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力和人文深度。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存在诸多缺陷,如无法在自身与社会、他人、特定语境中形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错误,材料二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艺术创作的“拟主体”在自身与社会、他人、特定语境中无法形成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等问题,选项将这一问题说成是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诸多缺陷之一”,过于绝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推断和辨析的能力。
D.“其作品也不具备文学性”错误,材料二提到AI创作的致命缺陷是没有生命体验、缺少肉身感知,其所带来的“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对AI创作确证自身艺术性形成巨大挑战,但不能说其作品不具备文学性,过于绝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人工智能写作难解决‘为何写’这一哲学命题”体现了材料二中人工智能创作缺失意识和自我意识、没有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等艺术隐忧。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的能力。
①“完成从‘1’到‘99’的拓展”意味着AI创作可以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扩展和衍生。例如,它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和风格,生成与已有作品相似的文本内容,或者在已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和拓展。“却难以实现从‘0’到‘1’的突破”表示AI缺少原创能力,无法从零开始进行独立自主的创作。AI创作的过程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和算法,它不能自主地产生全新的思想、概念和艺术风格,只能在已有资源的范围内进行组合和调整。
②这样表达的好处在于:用通俗的数字表达,形象且简洁地说明了AI创作的优势在于可以对已有内容进行大量拓展,但缺点是难以进行真正的原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AI创作的特点和局限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专业作家,普通大众也能借助AI工具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这打破了传统文学创作的专业壁垒,为更多人提供了表达自己创意和想法的机会。人工智能技术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形式和可能性。机协作的创作模式也可以让创作者在与AI的互动中探索新的创作方式,丰富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让文学创作变得轻松惬意。
②虽然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大量的文本,但这些文本往往缺乏深度和个性。与人类作家相比,AI生成的作品可能显得较为肤浅和模式化,缺乏那种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AI创作存在“情感虚置”和“意义缺席”的问题,这会抽空艺术存在的意义。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语言和形式,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而AI创作由于缺乏真正的生命体验和自我意识,难以赋予作品深刻的情感和意义,从而使文学艺术的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③我们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学创作领域带来的变化保持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其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为人类创作提供灵感和帮助。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应注重人类创作的独特价值。人类作家的生命体验、情感感悟、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所在,这些是AI无法替代的。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人类作家的创作,同时也应引导AI创作朝着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方向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初
顾随
我喜欢夏初的天气。
我爱看树和草的鲜嫩的绿叶子。
古人说:“春秋多佳日。”今人鲁迅先生又说:“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由后之说,则北京这地方未免可怜了,连多佳日的季候都没有。但是我对此并没什么不满,因为我喜欢夏初。
一天的上午,我走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一点声音都没有,住户的门都关着,使我几乎要遍叩所有的门,问一问有没有人在里面住着。老槐树的阴凉是那么浓密,我又疑心地下的树影儿都是绿的。
在青岛时,常常跑到山顶上看山下的树一碧无际,望去一直接连着大海。在济南时,常常立在铁公祠前,看出水一筷子来高的苇子芽。现在只有这样的槐阴供我玩赏了。然而我依然满意,因为这已经足够使我感到夏初的味儿了。
有人说我现在是住在乡间,所以这样想,假使住在北京城里,便另是一种情调了。
我意不然。
我也常进城。在南城有一个古老的会馆,屏兄占据着一间屋。窗外的三棵马缨树——北京人叫做绒花树的——已经长出了绿叶。因为是北房,又没有廊子,正午的太阳穿过了树叶,洒在窗纸上。吃完午饭,屏兄歪在床上睡晌觉。我歪在竹子躺椅上,随手在架上拉过一本书来看,有意无意地。院子里太阳是那样好,马缨树的嫩叶微微地在摇动,绿光便闪到我似睡非睡的眼里。大门外时常有汽车鸣着各种不同的声音的喇叭驰过去,但我也觉得很辽远,很模糊。屏兄也香甜地睡着,轻轻地打鼾。
假使没有朋友来,我们两人常这样地过去礼拜六的一下午。
上次进城,看见屏兄的案头瓶中,还供着花。
“啊,芍药!”
“在市场买来的。”
屏兄似乎很高兴。他总嫌他的屋子狭小,没有生气。狭小,没法了。没有生气,他想用花来点缀一下。然而他忙,忙得没有养花的余闲。这次买来芍药做瓶供,在他许是以为不但添生气,还有些春意了吧。
奇事又发现了,在一个大的纸盒子盖里,还有几条长成的蚕。
“哪里来的这个?”
“学生送给的。”屏兄微笑着说,仿佛又很高兴。
我有许多年不曾见到那么大的蚕了,于是就坐下看蚕吃桑叶。我长到这么大,才知道蚕的嘴是竖着的。
屏兄出去了。不大的工夫,又进来,手里拿着桑叶。原来在院子里的南墙根下就长着丛生的一人多高的桑树。屏兄把新采来的叶子撒上,不久,蚕都抬起头来,用了胸前类似乎脚的东西抱了叶子的边缘,细细地嚼食。一会儿,叶上就是一个缺口,半圆的。又整齐,又细致,像用了指甲掐去了一块儿似的。
吃过了晚饭,没有事,仍旧看蚕。有一条爬到盒子的旁边没有桑叶的地方,翘起头来,静候着什么似的,时而又把头左右地摇摆。
“这一条怎么不吃了?有病了吧?”
“大概是要结茧了。”屏兄答,“结茧需要找一个角落的地方方好。有如蜘蛛的结网,先要把几根主要的线附着在别的事物上,才能结成。”
我抓过纸烟来吸。忽然想:把那条蚕装在盛烟的纸盒里吧。于是把那所有的余下的烟都倒出来,把蚕装进去,只开着盒的一端。
“干什么?”屏兄问。
“让它在这里面结茧呀!”我答。
屏兄掀须大笑了,仿佛觉得我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子。
我真有点像小孩子了。隔十几分钟,便把烟盒子拿起来看一看。一会儿,见蚕的头向着那一端;一会儿,又向着这一端,不住地左右上下摇摆它的头。
我们两个都笑了。
待到睡觉的时节,我又看了看,盒子开着的那一端,已经被几条丝稀稀地络起来了。
第二天起床之后,才穿上鞋,便拿起盒子来看,里面是一个茧。我把那一端也打开了,冲着亮一照,却见茧还很薄,清楚地看见蚕在里面摇摆它的头。
又有一条也不吃叶子了。这回是屏兄把它装在一个盛牙膏瓶子的纸盒里。但下午我出城时,看了看,它还没有结茧。
忘记是星期几。到一个小饭铺子里去吃午饭。却见柜台上,用玻璃瓶子供着两枝盛开的芍药,比屏兄所供的又大又艳丽。我问伙计在哪里买的。
“在街上。”他回答。
“随时有卖的么?”
他稍一沉吟,便说:“您看着好,就拿去吧。”
“谢谢你。”我很高兴。
他笑了。
饭后,我就真个拿了一枝回家。在老槐树的阴下走着时,我嗅着一阵一阵的甜香。一个蜜蜂儿飞来,落在花上。我摇动那枝花。但蜂儿似乎不觉得,在花蕊里连打几个转身,全身都是粉,益发黄了。在走近寓所的时候,不知何时,蜂儿又飞走了。
瓶子里注上水,把花也供在书桌上。下午,鹰北来坐着,看见了,便说:“你在什么地方弄了这样的花?盛开的,不好。不久,就要谢。”
我没有答应什么。
听差的送进一封信,屏兄的。拆开看时,是报告那条蚕在盛牙膏的纸盒子里结茧的事。又说马缨花已经有了花蕾了。
我回头看,瓶中的芍药,果然谢了;案上就有许多片零落的花瓣,虽然香甜依然散布在小的书室中。我因为屏兄信上说马缨花有了花蕾,便想看看我这个小院子里的那两棵马缨有花没有。看的结果是没有,大概因为树还小不会开花。但我并不失望。看见树上的叶子绿得有如涂了油,便已觉得高兴,不知怎的总仿佛看见了一个青年健康地转入了中年。
1930年6月
(有删改)
【注】顾随(1897年—1960年):作者时年33岁,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寓居学校附近的成府村。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为北京似乎没有春、秋两季而感到遗憾,“我”认为他的看法过于悲观,即使是北京的夏初,也自有它极为可爱的地方。
B. “我”将快结茧的蚕装在盛烟的纸盒子里,屏兄因“我”的聪明机智而掀须大笑,后来他将另一只快结茧的蚕装在盛牙膏瓶的盒里。
C. 饭铺里的芍药又大又艳丽,这意味着它们即将凋谢,因此伙计慷慨赠送给客人,“稍一沉吟”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他精明的性格。
D. 文章真诚挚切,不事雕琢,善于从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事出发,抒写切身的体验和情思,于朴素中见真情,于平淡中见精神。
7. 关于文中“我也常进城”这一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文段的记叙和描写中可以看出,在“我”心目中北京城和乡下有着相同的“情调”
B. 此处对马缨树的简笔勾勒,与文末对马缨树的记述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密。
C. 会馆午后的情景与“我”在躺椅上看书的闲散情态,营造了一种舒缓动人的氛围。
D. 写门外常有汽车的喇叭声,是以声衬寂,同时也以“我”的悠闲反衬了他人的忙碌。
8. 文章结尾为何说“不知怎的总仿佛看见了一个青年健康地转入了中年”?
9. 作者认为,散文“须以写景、抒情为主”。本文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D    
8. ①从树叶“绿得有如涂了油”可知这是春夏之交时生命力充沛的树,这时的树与“青年健康地转入了中年”的人有着相似性。
②作者当时正处于由青年过渡到中年的年龄,从这种独特的感受中可以体会出他对健康生命的热爱之情。    
9. ①对北京夏初景物的热爱。作者喜欢北京夏初清新的气息,喜欢老槐树和马缨树的绿叶,喜欢香甜的芍药花,也喜欢蚕与蜜蜂等富有生命力的小动物。
②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喜爱。夏初时节,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北京城里,作者的生活都是闲适、自由而又宁静的,他对此感到十分惬意。
③对纯朴友谊和人际关系的赞美。作者和友人淡泊相处,关系非常融洽;看他喜好小饭铺里盛开的芍药,伙计便将花赠送给他。
【解析】
【导语】顾随的散文《夏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初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展现出一种融合闲适与生命力的独特氛围。文章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愫的表达,将夏初那种鲜嫩、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作者通过与友人的相处,观察自然变化,抒发了对生活简单美好的热爱与满足,在平淡的日常中体现出独特的诗意和哲思,呈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我’认为他的看法过于悲观”错误,文中鲁迅先生说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我”并非认为鲁迅先生的看法过于悲观,而是“我”有自己对北京夏初的喜爱。
B.“屏兄因‘我’的聪明机智而掀须大笑”错误,屏兄笑是觉得“我”像个顽皮的小孩子,并非因为“我”聪明机智。 
C.“这意味着它们即将凋谢,因此伙计慷慨赠送给客人”错,原文是“您看着好,就拿去吧”,伙计送给芍药是因为“我”向他询问街上是否随时有卖的,他看“我”喜欢才送“我”;“‘稍一沉吟’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他精明的性格”错误,“稍一沉吟”并不能体现伙计精明,可能他只是在考虑是否可以赠送。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同时也以‘我’的悠闲反衬了他人的忙碌”错误,此处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衬托会馆环境的宁静,以及“我”和屏兄在这样的环境中的闲适状态,没有与他人忙碌形成反衬的关系。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
①从文本内容来看,“不知怎的总仿佛看见了一个青年健康地转入了中年”这句话出现在作者看到小院子里马缨树的叶子绿得有如涂了油之后。一方面,从树叶“绿得有如涂了油”可知这是春夏之交时生命力充沛的树。春夏之交,树叶鲜嫩而充满生机,就像青年有着蓬勃的生命力;而此时树叶的状态又有着一种成熟的韵味,正如青年逐渐走向中年,有着成长和过渡的感觉,这时的树与“青年健康地转入了中年”的人有着相似性。
②另一方面,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心境,作者当时正处于由青年过渡到中年的年龄,看到这样富有生命力又带有成长变化特征的树,自然会产生这样独特的感受。从这种感受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健康生命的热爱之情,对生命成长和变化的感悟与思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章情感的能力。
①对北京夏初景物的热爱:文章中多处描写了北京夏初的景物,如“我爱看树和草的鲜嫩的绿叶子”,老槐树的阴凉、马缨树的绿叶、盛开的芍药花、蚕与蜜蜂等富有生命力的小动物。这些景物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北京夏初清新的气息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观的热爱。
②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喜爱:夏初时节,无论是在乡下感受槐阴,还是在城里的会馆与朋友一起度过悠闲的下午,又或是在小饭铺得到芍药花后在书桌上供养,作者的生活都是闲适、自由而又宁静的。如在会馆里,屏兄睡晌觉,“我”躺在躺椅上看书,院子里安静祥和;在乡下,作者享受着槐阴带来的宁静。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这种闲适宁静生活的喜爱。
③对纯朴友谊和人际关系的赞美:作者和友人屏兄相处融洽,一起看蚕、赏花,互相分享生活中的小事情。如屏兄写信告知“我”蚕结茧的事,两人因蚕的举动而欢笑,体现了他们之间纯朴的友谊。在小饭铺,看作者喜好芍药花,伙计便将花赠送给他,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温暖也体现了作者对纯朴人际关系的赞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①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臣下莫不响震失色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材料二:
赤壁之战,操之必败,瑜之必胜,非一端也。舍骑而舟,既弃长而争短矣。操之兵众,众则骄;瑜之兵寡,寡则奋。故韩信以能多将自诧②,而谓汉高之不己若也,此其一也。操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操之破绍,非战而胜也,固守以老绍之师而乘其敝也,以此施之于吴则左矣;吴凭江而守,矢石不及,举全吴以馈一军,而粮运于无虑之地,愈守则兵愈增、粮愈足,而人气愈壮,欲老吴而先自老,又其一也。北来之军二十万,刘表新降之众几半之,而恃之以为水军之用,新附之志不坚,而怀土思散以各归其故地者近而易,表之众又素未有远征之志者也,重以戴先主之德,怀刘琦之恩,故黄盖之火一燕而人皆骇散,荆土思归之士先之矣,此又其一也。积此数败,而瑜之明足以见之;即微火攻,持之数月,而操亦为官渡之绍矣。知此,而兵之所忌与敌之足畏与否也,皆可预料而定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注】①刘琮:荆州牧刘表次子,刘琦异母弟。后继任荆州牧,曹操大军南下,他不战而降。②自诧:自夸。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权以示A臣下B莫不响震C失色D时周瑜受使E至番阳F肃劝权召G瑜还。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遗,寄、送,与《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思不相同。
B. 平,平定,文中是被动用法,与《屈原列传》“兵挫地削”的“挫”用法相同。
C. “而谓汉高之不己若也”与《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的“之”用法相同。
D. 举,拿、用,与《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的“举”意思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