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10月联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4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10月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1955年1月26日)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
试题预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10月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1955年1月26日)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②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令我想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垠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③(1956年2月29日)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需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④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炼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所谓滥情,我觉得就是指的这种庸俗的感情。
(摘编自傅雷《傅雷家书》)
材料二:
①在中国美学中,“赤子之心”既是指一种婴儿般纯洁无瑕的童心,又具有抗争世俗、坚守素志的赤诚。其通贯于审美与文艺创作领域,在中国美学与文艺发展中生生不息,影响巨大。
②老子最早提出“赤子之心”这一范畴,他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对他所生活的春秋时期人性异化、大伪盛行的恶浊风气深恶痛绝,从道家的人性价值观提出最高的德性在于“赤子”。赤子也就是婴儿,其特点是童真木凿、精气未散,这种量真是最高的和谐之美。庄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赤子之心”,但是他所追求的自由无待人格境界是与“赤子之心”的内涵相通的。
③儒家孟子正式提出“赤子之心”这一概念,《孟子•离娄下》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里的“赤子之心”指人的本性、初心。孟子认为人皆有善良本性,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将比扩而充之,即可达到“充实之谓美”的境界。孟子心中的“美”与人的道德紧密相连,“美”之上还有“大”“圣”“神”等人格境界。所谓的“神”就是将赤子之心发展到极致,不仅自己能够实现道德的自省自律也能感染他人,成为他人精神上的榜样。“赤子之心”可谓儒家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人格写照。由此可见,道家老庄的赤子之心和儒家孟子的赤子之心同名异实。
④“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与审美境界,同时也成为文艺批评标准。“赤子之心”所内蕴的“真”的价值尺度为批评标准提出两方面要求:其一要真实合理,毫无伪饰;其二要真情真意,自然直率。这一批评标准贯穿中国美学与艺术发展的始终。真诚无欺的文章才能产生夺人心魄的力量,自古以来,真善美是中国美学与文艺的价值尺度与批评标准,而“真”是最根本的尺度,没有真实,善与美都无从谈起,“赤子之心”正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⑤中国美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表现在它的哲学思想与文艺批评的融会贯通之中。“赤子之心”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范畴,其基本特点是强调人性的自由无待、真诚无伪,它既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因素,又是审美创造的原初动因,同时也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
⑥时至今日,这一范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对文学创作与审美理想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审美活动的个体自由日益受到压制,“赤子之心”的保持面临诸多挑战。100多年前,王国维提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提出作家应以如婴儿般自然纯真、超越利害的心境来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同时倡导通过美育来洗涤国人内心功利主义倾向。梁启超、陈独秀等同样痛心于国力的衰微、国民的愚昧,为救国救民而奔走呼号,将美学与增进国民道德相结合。百年美学的精神,主要就是“立人为本”的启蒙精神与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结合。“赤子之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术语贯穿着中国美学发展始终,已然成为中国美学继往开来的人格精神、审美标准与批评尺度。
(摘编自袁济喜《“赤子之心”的美学价值与当代启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先生强调的“爱”是一种火热、高尚而又精炼的感情,这是所有艺术家都必须具备的情感。
B. 傅雷先生在两封家书中,对“赤子之心”的理解基本一致,与材料二中文艺批评的观点也相辅相成。
C. 先秦时期“赤子之心”只是一种人格精神的表现,后来发展成为文艺批评标准,最后上升为审美境界。
D. 王国维的话是文学创作的时代要求,也是“立人为本”的百年美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先生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 ”,表明赤子无法理解自己的这种孤独。
B. 孟子学说中的“神”是赤子之心的最高境界,强调自省自律的同时能感染他人。
C. 赤子之心蕴含着“真”,“真”是善美的根本,因此赤子之心是真善美的关键。
D. 梁启超、陈独秀等人将美学与增进国民道德相结合,体现了美学精神的时代要求。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且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
B. 东汉王充《论衡》:“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C. 南朝刘想《文心雕龙》:“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泛滥。”
D.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4. 材料二认为道家和儒家的赤子之心“同名异实”,请说明他们的不同之处。
5. 材料二指出“赤子之心”是文艺批评的标准,材料一第二段傅雷如何运用“赤子之心”的标准来评价傅聪演奏的?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 B2. A
3. D4. ①道家的赤子之心强调人格的纯真自由,不受世俗的干扰。②儒家的赤子之心突出了它的社会伦理力量,强调人格上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5. ①傅聪 演奏纯真无伪,像罗曼•罗兰和他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他们都是孤独而纯洁的灵魂。②傅聪的演奏充满炽烈真情,自然直率,他把新中国黎明的钟声传遍世界。③傅聪的演奏具有夺人心魄的力量,如奔腾的黄河、长江,气吞牛斗。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主要探讨了“赤子之心”在艺术与美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演化过程。傅雷的家书和相关美学论文均强调赤子之心的核心价值,即纯洁无瑕、真诚热烈的情感对于艺术创作和人生境界的支撑作用。文章引用傅雷对艺术灵魂的解读,结合中国美学的历史脉络,揭示赤子之心在提升文艺创作真实性及美学批评标准中的关键作用,呼应了现代社会对真情实感的追求。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所有艺术家都必须具备”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③段“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以及第④段“从这个理论出发,许多人弹不好东西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可知,傅雷先生强调艺术家除了理智之外还需要有一种热烈的、真诚的、高尚的、精炼的感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艺术家都必须具备这种感情,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C.“后来发展成为文艺批评标准,最后上升为审美境界”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①段“‘赤子之心’……其通贯于审美与文艺创作领域,在中国美学与文艺发展中生生不息,影响巨大”,第④段“‘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与审美境界,同时也成为文艺批评标准”可知,“赤子之心”同时涵盖了人格精神、审美境界和文艺批评标准三个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
D.“也是“立人为本”的百年美学精神的体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⑥段“百年美学的精神,主要就是‘立人为本’的启蒙精神与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结合”可知,“立人为本”并不是修饰百年美学精神的,而是与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起构成了百年美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表明赤子无法理解自己的这种孤独”错误。根据材料一第①段“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可知,傅雷先生的意思是赤子在孤独时会创造一个精神世界,赤子保持心灵的纯洁和丰盈,感受不到孤独,而非无法理解自己的孤独。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
材料二第四段的核心观点是“‘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与审美境界,同时也成为文艺批评标准。其一要真实合理,毫无伪饰;其二要真情真意,自然直率”,强调为文要真。
A.这句话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和自然流露,与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相契合,适合作为论据。
B.这句话强调作者内心的真诚与作品的一致性,强调内外一致的真实性,与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相吻合,适合作为论据。
C.这句话区分了情感真实表达与文字华丽泛滥的不同,强调了情感的真实性,与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相符,适合作为论据。
D.这句话强调的是诗歌创作中理解和领悟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情感的真实表达,与材料二第四段强调的真实性、真情真意、自然直率的标准关联度较低,因此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分析能力。
道家的赤子之心强调人格的纯真自由,不受世俗的干扰。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老子对他所生活的春秋时期人性异化、大伪盛行的恶浊风气深恶痛绝……”“但是他所追求的自由无待人格境界是与‘赤子之心’的内涵相通的”可知,道家的赤子之心侧重于个人内在的纯净和自然状态,主张远离世俗的虚伪和纷扰,保持内心的原始纯真和自由无拘。
儒家的赤子之心突出了它的社会伦理力量,强调人格上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根据材料二第③段“儒家孟子正式提出‘赤子之心’这一概念,……孟子认为人皆有善良本性,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将此扩而充之,即可达到‘充实之谓美’的境界”可知,儒家的赤子之心不仅关注个人的内在纯真,更注重将这种纯真转化为社会伦理行为,强调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礼义、智信等伦理价值。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傅聪 演奏纯真无伪,正如傅雷在信中所言:“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令我想到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这表明傅聪的演奏风格如同罗曼•罗兰笔下孤独而纯洁的灵魂——约翰•克里斯朵夫,展现了与赤子之心相契合的纯真无邪和自然流淌的情感,正如罗曼•罗兰和他作品中的角色一样,拥有孤独而纯洁的灵魂特质。
傅聪的演奏充满炽烈真情,自然直率,正如傅雷在信中描述的那样:“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这意味着傅聪的演奏不仅传达了新中国诞生的喜悦和希望,而且是以一种炽烈的、真诚的、自然直率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正如赤子之心所要求的那样,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的演奏就像黎明的钟声,唤醒了人们对新中国的憧憬和向往。
傅聪的演奏具有夺人心魄的力量,正如傅雷在信中所说的:“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傅雷用中国著名的河流黄河和长江来形容傅聪演奏的气势磅礴,这不仅体现了演奏的力度和激情,也反映出演奏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自豪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行车(节选)
李娟
多年来我总是沦陷于同一个梦境——坐在飞驰的夜行车上,苦苦忍耐,等待天亮,等待终点。除了等待,什么也不能做。我讨厌远行,讨厌坐长途车。我嫉妒所有一上车就立刻呼呼大睡的人。他们用睡眠轻松对抗漫漫旅途,对抗一切枯燥和身体的不适。而我,我总是一上车就焦虑又激动,睡不着,怎么也睡不着。
我曾在深夜坐过完全陌生的人的顺风车。
那一次实在是急着回家,又实在是买不到车票了。台阶票都买不到。只好在客运站四处打听,黑车的价格令我迟疑。这时,有人看出了我的窘迫。他给了我一个电话,说,正好这两个小伙子的车要去富蕴县,你去找他们吧。他们的车便宜。
我不认识那个人,更没法了解他所说的那两个小伙子。但还是打出了电话。对方是维吾尔族,汉话说得不太清楚,我们好容易才完成沟通。他让我某时去某处等他。我答应了。
但挂了电话又后悔了。
实在不敢。那时我还年轻,单独一个人,女性,又是深夜的出行,几百公里的路程,怀揣现金。这种情况下无论谁都没法相信陌生的人吧。
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对方打来了电话,问我为什么还没到。又说他等不了我太久,那个地方不让停大车了。不知为什么,这通电话让我选择了信任。我赶了过去。
真的是完全的陌生——陌生人介绍的陌生人,走的路也完全是陌生的,在我印象里从来没走过。
天色越来越暗,道路越来越偏僻。荒郊野岭的,我越来越不安。无数次想问旁边两个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不走大路?”但都拼命忍住了。因为我知道他的问答。他必然会说,这条路不收费。
不能让他们看出我的怀疑和不安。如果什么事也不会发生,这种怀疑就是对别人的伤害。如果真发生了什么事,这种怀疑屁用也没有。把一切捅开了闹大了之后我还能怎样呢?难不成跳车吗?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让我选择继续信任,他俩和所有年轻的少数民族货车司机一样,也拧开最大音量播放着本民族流行音乐。这让我有了一种奇异的安心,觉得他俩真的就只是普通的年轻人。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性情……明明难以信任别人,又总是在替别人的合理性寻找依据。遇到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往往不是逃避,而是不断说服自己不用逃避。感到害怕时,又努力伪装成不害怕。
我心怀惧意,高度清醒,异常疲惫。我不知道那两人是否感受到了我的情绪。他们始终在激烈的音乐声中平静地交谈,似乎从来不在意我的存在和我的感受。
虽然是深夜,我也明显感觉到了车辆的行驶方向不对。确实不对。我们应该笔直往北走,可他们一直往东开。开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拐弯。
终于,在凌晨两点,我忍不住了,装作刚睡醒的样子,问出自己的疑惑:“我们现在去哪里?”司机说:“先去另一个地方办点事。”却再没有别的解释了。口吻依然那么平静,神态看上去好像也没觉得我这个问题有什么突兀的。我接着问:“哪个地方?”他说出一个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
我一路以来的怀疑和恐惧终于达到了顶点。但是,在这辆奔驰的夜行车上,在无尽的黑夜中,无边的荒野上,面对两个年轻的男人……如果真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丝毫无从抵抗,无法自保。于是我还是咬牙选择相信,强迫自己继续相信。
总不能跳车吧?
果然,半小时后车辆驶入了一个黑乎乎的村庄。没有路灯也没有月亮,车在村子里七拐八拐,最后在一家人的院门前停下来,熄火。
两人招呼我一起下车,然后大力拍打院门,呼喊主人。
我毫无办法,别无选择,和他们一起站在黑暗中。逃都没处逃,这个陌生的地方,哪边有墙哪边有路都搞不清楚。恐惧感和坚决要求信任这一切的意念在身体里激烈对撞。我想要更理智一些,但最终发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可能是最理智的。
不久男主人过来开了门。他手持手电筒,披着外套,看得出刚刚从床上爬起。三个男人在门口寒暄了几句,然后招呼我一起走进去。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家庭。女主人一边系外套扣子一边从内室走出。不停地向两人繁琐地问好了全套的问候的礼仪。最后又看向我,多问了几句。我不懂维吾尔语,但是关于我的这几句话恰好都听懂了。因为和哈萨克语很像。
女主人问:“她是谁?”
司机说:“搭车的。”
“她去哪里?”
“哦丹。”
“哦丹”就是富蕴县。
至此,像是终于得到了最大的保证,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已是深夜,但女主人还是架锅烧水揉面,给我们准备起食物来。三个男人坐在旁边的床榻上商议事情。我如同梦游一般,帮着女主人添柴烧火。在这个不知何时的深夜里,不知何处的小村庄深处,毫不相识的一个家庭,毫无关系的四个人——想想都觉得神奇。
直到那会儿才终于感到疲惫。并且终于感到了平静。
大家在昏暗的光线里吃完一顿简单的餐食。男人们又往车上装了些大件的东西后和主人告别。
这回车辆调头笔直向北。仍然是音乐声震天,仍然是长夜漫漫。我靠着座位,终于渐渐有了睡意。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买不到票,黑车价格又太贵,“我”才在陌生人的建议下联系了两个小伙子。
B. “我”不敢相信陌生人,但他们打来的电话让“我”选择了信任,于是赶了过去。
C. 开车的小伙子们非常热爱生活,所以大音量播放流行音乐,“我”也因此而安心。
D. 司机和女主人的问答终于使“我”放下心来,“我”竟然对眼前的一切感到神奇。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交代“我”上车就睡不着,最后又写“渐渐有了睡意”,前后反差表明这次夜行对“我”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
B. 女主人深夜起床,用全套的礼仪欢迎客人,生火做饭招待客人,对她美好形象的刻画强化了文章对美好人性的表达。
C. 心理描写贯穿全文:“我”先是没有办法而无奈搭车,然后觉察方向不对而焦虑恐惧,最后听懂他们的对话而释然。
D. 黑暗是文章环境描写的主色调,天色越来越暗,村庄黑乎乎的,农家屋子的光线昏暗等都衬托出“我”内心的恐惧。
8. “我”为什么觉得“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可能是最理智的”?
9. 在文章的其他章节,作者将乘车夜行分为四步:离别、忍耐、抵达、回想。你认为作者将“回想”列入乘车夜行的步骤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6. C7. D
8. ①“我”处在恐惧之中,如果他们真是坏人,“我”没有任何反抗和逃脱的可能,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济于事;②“我”又选择相信他们是好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他们的怀疑和伤害。
9. ①回想是情感的释放和延续,作者在回想中再次感受到当时夜行车上的焦虑和恐惧,以至于讨厌远行,讨厌坐长途车。②回想是旅程的提炼和升华,作者回想的不只是一次夜行的经历,而是融入了更为复杂的人性思考。③回想是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这次夜行的经历成为了作者宝贵的经验,让她更加从容地应对人生中的不确定性。
【解析】
【导语】李娟的《夜行车》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陌生环境中的焦虑与克服不安的过程。文章以时间和空间交替推进,描绘了深夜搭乘顺风车的惊险与多疑,对人性的矛盾进行深入探讨。借助音乐、夜色等外部环境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并通过与农民家庭短暂相处后的释然,体现对人性善良的信任。由始至终的心理转变突显了作者对于陌生与信任主题的深刻探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开车的小伙子们非常热爱生活,所以大音量播放流行音乐”错误。根据原文“这让我有了一种奇异的安心,觉得他俩真的就只是普通的年轻人”可知,“我”之所以感到安心,并非是因为认为他们热爱生活,而是因为他们播放音乐的行为让“我”觉得他们只是普通的年轻人,与“热爱生活”无关。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
D.“都衬托出‘我’内心的恐惧”错误。根据原文“天色越来越暗,道路越来越偏僻。荒郊野岭的,我越来越不安”“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家庭。……不停地向两人繁琐地问好了全套的问候的礼仪。最后又看向我,多问了几句”等可知,在女主人家时,“我”已经放下了戒备,此时的黑暗并没有衬托出“我”内心的恐惧,反而衬托出“我”内心的平静和对奇妙经历的感受。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自我保护的考量: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我”意识到任何形式的反抗或逃脱尝试都可能激怒对方,从而增加自身受到伤害的风险。在这种力量悬殊、环境未知的情况下,保持沉默和不动声色成为了“我”保护自己安全的策略。任何言语或行动上的反抗都可能被解读为挑衅,导致情况恶化,因此“我”选择了不作为以避免刺激对方,减少可能的威胁。
维护信任与尊重:尽管内心充满怀疑和恐惧,“我”还是试图维持对这两个陌生人的信任。说出心中的怀疑不仅不会改变现状,反而可能伤害到对方,破坏这份脆弱的信任。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对方有恶意的情况下,“我”选择相信他们是无辜的,通过沉默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情感的释放与延续:“回想”不仅仅是对过往经历的简单回忆,它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与延续。在夜行的旅程中,作者经历了从焦虑到恐惧,再到信任与平静的复杂情感变化。通过“回想”,这些情感得以在时间的长河中再次流淌,让作者能够重新体验和理解当时的感受。正如文中所言,“我”对那次夜行的记忆如此深刻,以至于“讨厌远行,讨厌坐长途车”,这表明“回想”不仅让情感得到了释放,还将其转化为一种持久的情感印记,影响着作者后续的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
旅程的提炼与升华:“回想”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的复述,它更是对旅程意义的提炼与升华。在“回想”中,作者不仅仅停留在对夜行经历的表面叙述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这次经历背后更为复杂的人性思考。例如,面对陌生人的信任与怀疑、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求安全感的努力、以及在极度压力下对自我保护与他人尊重之间的权衡,这些都是“回想”过程中得到提炼的主题。通过“回想”,作者得以从更高层面审视自己的经历,从中汲取更深层次的人生启示。
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回想”还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它使作者能够从夜行经历中学习和成长。这次特殊的夜行之旅,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通过“回想”,作者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如何在信任与怀疑之间找到平衡,以及如何在面对未知时保持坚韧与乐观。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成为了作者日后面对人生中各种不确定性时的重要支撑,使她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范雎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白起伴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九月,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材料二:
赵括虚谈无实而不可用,其父知之,其母亦知之,赵之诸臣蔺相如等亦知之。外至敌国亦知之,独其主不悟耳。用人之失天下之人皆知其不可而独其主不知者莫大之患也。
夫人之言非一端也,巧辩纵横而可喜,忠言质朴而多讷,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明暗也。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贤愚也。是皆未足为难也。若听其言则可用,然用之有辄败人之事者;听其言若不可用,然非如其言不能以成功者,此然后为听言之难也。
(节选自欧阳修《为君难论》)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 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10月联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