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6届高二上学期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出题人:谢燕平审题人:黄佩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徽》(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
试题预览
2026届高二上学期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出题人:谢燕平  审题人:黄佩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徽》(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也就是说,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颛顼的后代”,后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谓之为黄帝的后裔,由于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泛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人类祖先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暴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在边缘地带的人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类似之,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是严峻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休现出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界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战争,边缘更不稳定,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不得不在适应上保持更高的弹性,以利用时空分布上不那么确定的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内涵从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重,甚至有时完全指社会环境,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
总之,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界已普遍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区域、多层次、多阶段的特征,其中可能存在多样的模式。边缘发展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尝试从史前文化边缘发展模式的角度,从理论上解读中华文明起源过程。
(改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舒铁针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了较好的梳理与回顾,认为二十世纪学者们的研究在学界影响深远。
B. 傅斯年认为,在两千多年的对峙期间,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历程已不可考,所以难以进行针对性研究。
C. 部分人类群体进入边缘地带,广泛利用资源并驯化潜力物种,谋生方式随之从狩猎采集逐渐转向农业。
D. 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出汗散热、使用挖切工具,都是不得不改变体质或生活方式以适应边缘环境的证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海经》中对于古代帝王的记载与先秦时中原文化说法不同,这与该书对天下之“中”的认知不同有关。
B. 撒哈拉地区边缘气候适宜与干旱交替变化,使得生活在此处的人类被迫离开,进而走出非洲,形成扩散。
C. 材料一提出“满天星斗说”承接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介绍了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看法的发展历程。
D. 材料二提出“中心群体”与“边缘地带”人群形成对比,从阻力角度论证了边缘地带更有利于革新的观点。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的一项是(   )
A. 末次冰期结束后,海陆边缘作为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舞台。
B.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力潜质的场所,是欧亚大陆边缘地区。
C. 地处秦晋蒙交界的石峁古城战争防御设施先进,古城遗址显示其陶寺曾被入侵。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
4. 材料一多处使用了引号,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材料二认为,“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请结合以下材料简要分析。
红山文明形成于距今约5300~5000年间,对中原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一是以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等级技术能力的出现;二是等级制度和特权阶层的出现:三是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以祖先崇拜、天地崇拜为代表。此外,由于处在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以种植粟、黍为主导的农业和发达的渔猎经济,助推了文明诞生。
【答案】1. B    2. B    
3. C    4. ①引用学界观点,阐明(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②突出强调某些特定称谓,体现学术性,使表述更为严谨。    
5. ①技术层面,交流有利革新,出现以建筑、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能;
②社会层面,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出现等级制度、特权阶层;
③意识形态层面,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迈入文明新阶段;
④经济层面,交错地带农业主导,渔猎经济发达,助推了文明诞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历程已不可考,所以难以进行针对性研究”错,原文“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可见选项对傅斯年的观点理解不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撒哈拉地区边缘气候适宜与干旱交替变化,使得……”强加因果,原文“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可见造成人类离开的原因是气候变干,而不是选项中说的“气候适宜与干旱交替变化”。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边缘效应收益是说边缘地带能够促使人类扩散,有更多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革新的产生。
C.“战争防御设施先进”与边缘效应收益无关,不能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材料一中很多引号是直接引用学界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如“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这些引号引用的都是学界有影响力的观点,能够有力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②材料一中还有些引号表示突出强调某些特定称谓,如“中原中心说”“满天星斗说”,这样的引用体现学术性,使表述更为严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原文“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这里处于边缘地带,因而“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有革新。
①技术层面,“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交流有利革新,红山文明“以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等级技术能力的出现”就是交流革新的结果;
②社会层面,“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红山文明中“等级制度和特权阶层的出现”,表明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出现等级制度、特权阶层;
③意识形态层面,“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以祖先崇拜、天地崇拜为代表”,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迈入文明新阶段;
④经济层面,“由于处在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以种植粟、黍为主导的农业和发达的渔猎经济,助推了文明诞生”,交错地带农业主导,渔猎经济发达,助推了文明诞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完璧
阿英
“听风庐”打烊前一刻,他身披风尘,挑帘而入:“只有你一人在?喊掌柜的出来,我有古籍要修复。”
学徒抬眼,眸子黑亮,被他杂糅的外乡口音逗乐:“师父深居简出,从不见人,把书留下便可。”
他愣一下,眼含挑剔,扫视学徒面前的工作台。桌案简陋,工具却排列似兵阵:浆笔、棕刷、镊子、铁锥、砑石、竹起子……①几册已修好的线装书,安卧如归巢之鸟。他暗自惊叹:修旧如旧,不留痕迹,属上乘技法。
②他将包裹缓放于柜面。学徒欲上手相助,被他以眼神挡回。
包裹解开,一层又一层。一本古籍,躺在二人之间。
学徒不禁轻呼:“好书啊!”罕见的明内府珍本,凤纹封面,黄绫签条。漫长岁月里,它避过了虫蠹鼠啮,水浸风化,品相近乎完美。
他戴上手套,小心翻动书页。开本宏阔,墨色饱满浓郁,卷首卷尾均钤朱印。学徒再三赞叹。及至翻到某页,学徒才猛然呆住。那页纸枯皱残破,像被踩烂的落叶,与书体仅余一绺相连。可推测出,曾遭外力野蛮撕扯。
学徒以目光摩挲那处伤口,不住叹息。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语音亦锐利如刀:“你说,该如何惩罚那毁书之徒?”
学徒切齿:“鞭笞火烤也不为过!”
他神色稍缓,说:“如此绝世孤本,修复所用纸张宜选用颜色、质地、厚薄相近的同时期旧纸。工艺要求也颇苛刻,先精心调出浆水,涂于纸上,待纤维疏松膨胀,再将修复纸与原纸粘合。过程看似简单,但须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见不到你师父,我怎能放心?”
学徒嗫嚅道:“其实……我也可以。”
“你?黄口小儿!若你晓得这古书的坎坷经历,便不会出此狂言。也罢,就给你讲一讲。”
学徒方知,这部书原存于本地一座藏书楼。八年前,保定城沦陷,日本人觊觎库中古籍。③他整理珍本,连夜装车运走,历经盘查,追击,抢劫。随着战火蔓延,多次转移,翻山过河,辗转数省,至南国。又沿漓江,入深山,于巨岩之腹,觅得一石洞藏书。为免受潮,他斫巨木,搭支架,置书其上。每遇晴天,便搬出晾晒。日夜巡检,以防虫兽。一晃已逾八载,他由一个白面书生,变成手足粗砺的山野之人。那一洞书,安然酣眠于战火之外。某次,他出山采买,从兽口救下一个女子。不久,二人成婚。日本投降后,他联系舟车,将书运回。临行时,幼子还未满月。
二人眼中不觉潮湿。
“那,这本书因何被毁?”学徒问。
他接着讲述。这批书籍当年离开保定前,曾被他的师弟拦下,说同城另一家藏书楼,④日本人去“借”书,主人不允,当天,其妻便无故横死于街市。藏书楼主大恸,但仍不松口。
不知日本人又使出何种伎俩,第二日,那楼主竟自缢于檐下。几个门生亦蹊跷失踪,生死未卜。师弟坚称,若为护书而付出人命代价,太不值得。
时间紧迫。二人争执,互不相让。情急间,他抄起这部珍本,怒指师弟:“你忍心将这无价宝物,拱手让给鬼子糟蹋?”说罢手臂一挥,书竟脱手,像断翅的鸟,惊恐坠向地面。
师弟忙冲上前,一把抓去。一页纸瞬间被攥为一团,几乎与书体脱离。
他呆愣不动,锥心般痛。师弟却咬牙说:“我亲眼看到,那死者的幼子抱住父亲悬空的腿哭泣!若能少亡一命,这一楼书,又算什么!”
学徒脸色渐渐苍白,垂泪道:“我就是那藏书楼主之子,后来被师父收养,传我全部技艺,与我相依为命。”
霎时,他浑身凝冻,沉默良久。
三天后,他再次来到听风庐:“能否修复?可有进展?”
学徒声音沉郁:“您上次提到的‘师弟’,我知道是谁了。”
他叹口气:“那本书,你师父可曾看过?”
“看过……不,没看过。”
“怎讲?”
“师父净手后,轻抚封面,还未触摸内页,就突然抽泣起来,让我为他整理行装,出了趟门。”
“出门?他不会是躲我这个师兄吧?”
“师父说,他去寻纸。听风庐的各类存纸,皆无法与此书匹配。”
“寻到了吗?”
“寻到了。只是这铺子,也不再是师父的了。明代合适的纸,只那一处有。人家欺他心急,用一片巴掌大的纸,换走了这间听风庐……”
他吃了一惊:“我要当面告诉师弟,这几天,我终于想通了,也不再记恨他……他就那么不想见我?”
“他无法‘见’您了,他……是个盲人。”
“什么?!”
“日本人设宴,逼他交出藏书。师父连干三杯后,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
他身体一晃,险些栽倒。“师父只想问您,那批书,幸存几何?”
“那批书,已完璧返回……不止是我守护的书,还有桂图的珍本善本、浙图的《四库全书》,以及北平、安徽等多地藏书,均是历尽艰辛,迁徙到日寇难至之处。抗战胜利后,才陆续重归故土。”
门外石阶忽有响声,一根光滑的竹杖,探进帘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年12月)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战争为背景,用“师兄”护书 经历以点带面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各地图书馆及藏书楼开展的护书行动。
B. 小说插叙古籍受损的过程、补叙“师弟”变盲的经历,这不仅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完整,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C. 小说故事情节主要靠学徒与“师兄”的对话描写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D. 小说以“完璧”为标题,不仅意味着被损坏的孤本即将被修复得完好如初,也意味着师兄弟二人的误会即将化解。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同时运用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线装书被修复完好的状态,以此衬托修书人技艺高超。
B. 句子②中“缓放”“挡回”两处描写表现了“他”对古籍的珍视、看重,也暗示了古籍的坎坷经历。
C. 句子③运用短句和动作描写,写出在面对战乱和日本人的觊觎时,“他”守护古籍所经历的困难与艰辛。
D. 句子④中“借”字加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师弟认为日本人是想要借书一观,故而与师兄发生争执。
8. 文中的“师弟”虽未正面出场,但形象鲜明可感,请结合文本分析“师弟”的形象。
9. 本文为小小说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评委评价本文具有“古典美”,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古典美”。
【答案】6. B    7. D    
8. (1)善良仁慈。同情并收养藏书楼主之子,并传授其全部技艺。(2)舍生取义。师弟为保护古籍,选择自戳双眼,体现师弟的爱国、珍视古籍。(3)以人为本。师弟坚称若为护书而付出人命代价太不值得,认为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4)技艺精湛。“他”不放心技艺高超的徒弟修书,坚持要让师弟修书,并声称修书“过程看似简单,但须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    
9. ①故事内容展现古典美:小说主要情节围绕古籍的修复与保护展开,其中对古籍珍本品相和对古籍修复技艺的描述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②人物品质体现古典美:危难之际,师兄舍身护书,师弟舍己救人,二人身上体现出来的舍生取义精神具有古典君子风范。③语言风格呈现古典美:全文多用四字短语,语言凝练典雅,文白间杂,呈现出浓厚的古典韵味。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B.“补叙‘师弟’变盲的经历”说法有误。师弟变盲的经历也是插叙。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意义,赏析语言特点的能力。
D .“起强调作用”说法有误。“借”字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表现出日本侵略者强取豪夺、明借实抢的卑劣行径。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文中,顾客(师兄)故事讲罢后,学徒脸色苍白,垂泪表明身份:“我就是那藏书楼主之子,后来被师父收养,传我全部技艺,与我相依为命”,并且文章开头面对顾客的质疑,学徒“嗫嚅道:‘其实……我也可以。’”表明年纪轻轻的他对自己的手艺已有绝对自信,这也从侧面说明其师父早已倾囊相授。由此,我们可看出文中的师弟是一个善良仁慈的人。
文中说到日本人逼师弟交出藏书时,他“连干三杯后,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很显然,他这么做是以此向日本人反抗,并为了保护中国的古籍不落入日本人之手。从这一点来看,师弟诗歌爱国、珍视古籍、舍生取义之人。
而对于他人的姓名而言,师弟虽然无比看重中国的古籍,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但却“坚称,若为护书而付出人命代价,太不值得”,可见其绝不会为了保护古籍而伤害其他无辜的姓名。可见其是个以人为本的人。
文章开头,作者极力展现了古籍的珍贵与破损之严重,还借“他”之口声称修书“过程看似简单,但须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说明修书之难,非技艺无比高超之人而不能救。因此,“他”(师兄)不放心技艺高超的徒弟修书,坚持要让师弟修书。这也从侧面展现了师弟修复古籍技艺之精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小说主要情节围绕古籍的修复与保护展开。八年前师兄想要保护古籍,辗转后觅得一石洞藏书,他斫巨木,搭支架,置书其上,又晴天搬出晾晒,以免受潮,日夜巡查以防虫兽。他和师弟想要保护古籍,而战火之中日寇想要夺走古籍。他仍然几经辗转、历尽艰辛,拼尽全力守护古籍,师弟则甘愿自戳双眼也不交出藏书。学徒用精湛的技艺修复古籍。其中“桌案简陋,工具却排列似兵阵:浆笔、棕刷、镊子、铁锥、砑石、竹起子……”“罕见的明内府珍本,凤纹封面,黄绫签条。漫长岁月里,它避过了虫蠹鼠啮,水浸风化,品相近乎完美”“开本宏阔,墨色饱满浓郁,卷首卷尾均钤朱印”“如此绝世孤本,修复所用纸张宜选用……待纤维疏松膨胀,再将修复纸与原纸粘合”,描述了古籍珍本品相和古籍修复技艺,富有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使故事内容展现了古典美。
从人物的角度分析,“他整理珍本,连夜装车运走……他由一个白面书生,变成手足粗砺的山野之人”,师兄历尽艰辛,拼尽全力守护古籍;“日本人设宴,逼他交出藏书。为避免再有无辜者被害,师父连干三杯后,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师弟自戳双眼,舍己救人,保护古籍。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古典君子的风范。
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师父深居简出,从不见人,把书留下便可”“不知日本人又使出何种伎俩,第二日,那楼主竟自缢于檐下。几个门生亦蹊跷失踪,生死未卜”“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师父只想问您,那批书,幸存几何?”等对学徒的语言描写,大多使用文言词句,庄重典雅;文中也“只有你一人在?喊掌柜的出来,我有古籍要修复”“出门?他不会是躲我这个师兄吧?”“我要当面告诉师弟,这几天,我终于想通了,也不再记恨他……他就那么不想见我?”等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白间杂,呈现出浓厚的古典韵味。全文多用“他身披风尘,挑帘而入”“学徒抬眼,眸子黑亮”“凤纹封面,黄绫签条”等四字短语,使语言凝练典雅。语言风格呈现古典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
贞观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材料二: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吾之说,参乎权而归乎经者也。如得其术,则人君有少不为桀、纣者,吾百谏而百听矣,况虚己者乎?不得其术,则人君有少不若尧舜者,吾百谏而百不听矣,况逆忠者乎?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节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向者朕以卿固A执B疑卿C不达D政事E今卿论国家F大G体H诚尽I其精要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的意思是多次,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含义相同。
B. “简”的意思是选拔,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的“简”含义相同。
C. “恶”的意思是恶行,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彼恶知之”的“恶”含义相同。
D. “壅蔽”的意思是堵塞蒙蔽,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壅蔽”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励精求治,多次把魏征引入寝宫,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唐太宗高兴地加以采纳。魏征的坚决反对唐太宗降低征兵年龄,多次拒绝签署敕令。
B. 唐太宗认为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已经符合当兵条件,他们不过是虚报年龄来逃避兵役。魏征认为正确统率军队,便足以无敌于天下,不在于兵员数量的众多。
C. 唐太宗能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当魏征提出唐太宗即位以来已经多次失信于天下时,唐太宗感到十分震惊并询问原因;当魏征一一举例说明后,唐太宗马上反省是自己错了。
D. 魏征在回答“何为而明?何为而暗?”时,先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举了尧、舜、隋炀帝的例子正面论证,最后作出总结希望唐太宗能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吾以 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2)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14. 结合两则材料,请简要分析魏征进谏成功的原因。
【答案】10. BEH    
11. C    12. D    
1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必修上 期末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