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暑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暑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长郡中学2023年高二暑假作业检测试卷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总结近年来的文化潮流,绝对绕不开“国风崛起”。从汉服热“破圈”,到音乐创作刮起古风,从李子柒们走红全网,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大受追捧,传统
试题预览
长郡中学2023年高二暑假作业检测试卷
语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总结近年来的文化潮流,绝对绕不开“国风崛起”。从汉服热“破圈”,到音乐创作刮起古风,从李子柒们走红全网,到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大受追捧,传统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语言作为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不减反增。最近看到有媒体盘点汉语字词章句之美,不由得产生联想,今天需要以怎样的方式打开汉语,如何重拾汉语之美。
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很多古风歌曲不知所云,更像是在堆砌辞藻,却偏偏能够受到追捧。还有不久前,网上盛传一首“杜甫笔下最美唐诗”,其中不乏“你我暮年,闲坐庭院”等现代表述。类似的伪诗博得大量点赞转发,通过对比,伪诗与杜诗笔力和意境相去甚远。更令人怀疑,读者是不是从未接触过杜甫暮年坦陈心迹的《秋兴》《阁夜》,抑或是温馨闲适的《江村》《江畔独步寻花》,在探索美的过程中错过了太多更美、更值得推敲品鉴的锦绣文章。换言之,如果不辨妍媸不分朱紫,那么所谓的推崇传统文化,只会让人们离传统文化之美越来越远,使创作日益虚浮。
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看到文言文就犯憷,其实是把它想得过于复杂了。好比钱镠墓被盗时,一提钱镠写过“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句话一点也不难理解。或许今天人们可以更进一步,试着理解这句话美在何处,钱镠是在何种背景下写出来的。当看到《洛神水赋》的表演,大家都知道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文采飞扬的《洛神赋》,但不妨找来原文,看看“八斗之才”究竟是如何施展的,这背后又对家与国怀有怎样的情感寄托。读书的乐趣往往就在于,从一处联系到另一处,从一点推开一面,最后塑造起人的知识架构与审美情操。
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梁实秋曾回忆梁启超讲授《箜篌引》如何让他追忆了二十余年。这其实启发今天的语文教育,可以努力讲述得更加细致、准确而生动,讲出文章的美好,激发学生兴趣,而非只是讲讲名词解释、考考全文默写。语文终究和其他学科不同,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在传承国家与民族的文脉与风骨。
今天,增强文化自信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书写当下,乃至创造未来,都离不开汉语功底,离不开汉语之美。或许,不妨就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摘编自王梓佩《从阅读开始,重拾汉语之美》)
材料二:
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轰轰烈烈地出现,又默默无闻地消失。“yyds”“emo”等字母词更是让许多人大呼“看不懂”,对汉语表达“被污染”而忧心忡忡。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咬文嚼字》编辑部从2008年开始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是国内最早做流行语评选的机构。其评选标准是什么呢?作为《咬文嚼字》的主编,我从“选什么”与“如何选”两个角度来解析。
人们所使用的交流手段,其实是一个由并非单一、纯粹的成分构成的圈层结构。这个圈层结构分成三层:第一层“核心层”,由规范纯粹的母语成分构成,符合母语的内在结构规律,也符合我们社会的文明道德规范;第二层“混杂层”,混杂着源自母语但偏离母语内在结构规律的成分(如“十动然拒”),价值递减趋零的谐音词(如“蚌埠住了”),源于母语及源于外语的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字母词(如“emo”),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体(如“9494”);第三层“边沿层”,由颜文字、表情包甚至眼神、手势等组成。《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无疑应该把选择范围局限在由规范母语成分组成的“核心层”。
再说“怎么选”。《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坚持语言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原则。“语言学”当然是针对我们的母语汉语说的;“价值”的含义是,我们评选“流行语”要对我们母语汉语作出贡献,能推动汉语的健康发展,能为汉语增光添彩。“社会学价值”,主要考虑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
在对新词新语新用法做价值判断时,我们要把握好两点:首先,用好“语法规则”这把尺子;其次,用好“社会准则”这把尺子。社会各界要引起足够重视,自觉抵制不健康语言成分的侵蚀,增强“语言免疫力”。
(摘编自黄安靖《流行语无损汉语之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传统文化正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与生活,但社会上对汉语传承的担忧却呈上升趋势。
B. 《洛神水赋》创作灵感源于洛神的传说与曹植的《洛神赋》,寄托了创作者的家国情感。
C. 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不断出现和消失,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
D. 评选年度“流行语”的语言学价值体现在能为汉语作贡献和添光彩,推动汉语健康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两则材料都呈现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均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
C. 材料一运用了举例、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文章不仅论证有力,且富有文化底蕴。
D. 根据材料二内容,我们可以判断,“绝绝子”“夺笋”“yyds”“3Q”均属“混杂层”。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浮生六记》《陶庵梦忆》翻译本纷纷推出,让明清小品文复活,有利于重拾汉语之美 
B. “囧”“山寨”“雷”“给力”“穿越”等词,如今仍被频繁使用,有的甚至进入词典。
C. 2022年10月,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斯人”与“是人”的争论,话题“吵”上热搜第一。
D. 《红楼梦》中贾探春发起海棠诗会,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各自赋诗一首,尽显才情。
4.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为《诗经•氓》,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你学习《氓》的过程为例,谈谈如何重拾汉语之美。
5.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这一活动的理解。
2023年1月1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将“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涉及疫情防控,“天然气”误为“天燃气”涉及俄乌冲突,“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涉及卡塔尔世界杯等。“十大语文差错”的背后,其实是一份别样的年度重大社会热点档案。规范使用文字需要从学校课堂教育把好关,期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十大语文差错”为镜,给孩子们上好语文课、纠错课。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不仅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更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答案】1. C    2. A    3. B    
4. ①认真学习文本,挖掘诗歌人文底蕴。主动学习《氓》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而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②借助教师讲解,感受诗歌艺术魅力。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掌握《氓》的比兴手法和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5. ①汉语的社会学价值体现在能反映时代特征。评选“十大语文差错”,其实是对本年度重大社会热点的别样关注。
②社会各界对规范使用汉语高度重视。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能警醒世人,以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规范使用汉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每年都有大量流行语不断出现和消失,因此……”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可见“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的原因应该是“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及观点的能力。
A.“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错误。材料二没有具体谈“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而是重点在说“流行语”。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观点是用好“语法规则”和“社会准则”两把尺子,规范使用流行语。只有B项符合规范使用流行语 话题,其它三项都不属于流行语范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并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依据“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可知,要认真学习文本,主动学习《氓》所反应出的当时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挖掘诗歌人文底蕴。
依据“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可知,可以借助教师课堂讲解,掌握《氓》中诸如赋比兴、情景结合、通过前后对比塑造人物、叠词等艺术手法,感受诗歌艺术魅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材料二中说“《咬文嚼字》评选年度‘流行语’的标准——坚持语言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原则。‘语言学’当然是针对我们的母语汉语说的;‘价值’的含义是,我们评选‘流行语’要对我们母语汉语作出贡献,能推动汉语的健康发展,能为汉语增光添彩。‘社会学价值’,主要考虑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而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其实是一份别样的年度重大社会热点档案”,这正体现了材料二中所讲的“流行语”的社会学价值,即“映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说“无论是追忆过去,还是书写当下,乃至创造未来,都离不开汉语功底”,所以规范使用汉语应该得到人们高度的重视。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这一活动正是在告诉世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不仅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更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明灯
鲁迅
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人们的耳朵里,仿佛还留着一种微细沉实的声息——“熄掉它罢!”
“还是这样么?”三角脸的拿起茶碗,问。
“听说,还是这样,”方头说,“还是尽说‘熄掉它熄掉它’。眼光也越加发闪了。见鬼!这是一个大害,我们倒应该想个法子来除掉他!”
“我们上县去,送他忤逆!”阔亭捏了拳头,在桌上一击,慷慨地说。
“不成。要送忤逆,须是他的父母,母舅……”方头说。
“可惜他只有一个伯父……”阔亭立刻颓唐了。
“老年人不都说么: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一直传下来,没有熄过。他这么胡闹,什么意思?……”胖脸的庄七光放开喉咙嚷起来。
“我想还不如用老法子骗他一骗。”灰五婶说,她是本店的主人兼工人。
“什么老法子?”庄七光诧异地问。
“他不是先就发过一回疯么,和现在一模一样。他那时也还年青哩;他的老子也就有些疯的。听说:有一天他的祖父带他进社庙去,教他拜社老爷,瘟将军,王灵官老爷,他硬不拜,跑了出来。从此便有些怪,一见人总和他们商量吹熄正殿上的长明灯,后来他自己要去吹。幸亏我家死鬼那时还在,想了一个法:将长明灯用厚棉被一围,漆漆黑黑地,领他去看,说是已经吹熄了。”
阔亭愤愤地说:“这样的东西,打死了就完了!”
“那怎么行?”她吃惊地看着他,连忙摇手道,“他的祖父不是捏过印靶子①的么?”
阔亭们立刻面面相觑。
灰五婶接着说:“后来就好了的!不知道怎么又疯了起来。午后他就走过这里,一定又上庙里去了。那灯不是梁五弟点起来的么?不是说,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海,我们就都要变泥鳅么?你们快去和四爷②商量商量罢,要不……”
几个人决定还是先到庙前去看一看。
他也还如平常一样,黄的方脸和蓝布破大衫,只在浓眉底下的大而且长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短的头发上粘着两片稻草叶,那该是孩子暗暗地从背后给他放上去的。
“你干什么?”三角脸终于走上一步,诘问了。
“我叫老黑开门,”他低声,温和地说,“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
一个赤膊孩子擎起玩弄着的苇子,对他瞄准着,将樱桃似的小口一张,道:“吧!”
“你还是回去罢!倘不,你的伯伯会打断你的骨头!灯么,我替你吹。你过几天来看就知道。”阔亭大声说。
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阔亭的眼,使阔亭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你吹?”他嘲笑似的微笑,但接着就坚定地说,“不能!不要你们。我自己去熄,此刻去熄!我只能姑且这么办。我先来这么办,容易些。”他说着,一面就转过身去竭力地推庙门。
“不成!你没法开!”
“那么,就用别的法子来。”他转脸向他们一瞥,沉静地说。
“哼,看你有什么别的法。”
“我放火。”
他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查,仿佛想要寻火。
方头和阔亭在几家的大门里穿梭一通之后,吉光屯全局顿然扰动了。许多人的耳朵里,心里,都有了一个可怕的声音:“放火!”全屯的空气紧张起来,凡有感得这紧张的人们,都很不安,仿佛自己就要变成泥鳅,天下从此毁灭。
这事件的中枢,不久就凑在四爷的客厅上了。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捋着白胡须。
“是么,”四爷也捋着上唇的花白的鲇鱼须,却悠悠然,仿佛全不在意模样,说,“这也是他父亲的报应呵。他自己在世的时候,不就是不相信菩萨么?我那时就和他不合,可是一点也奈何他不得。现在,叫我还有什么法?”
“如果真是烧将起来……”方头抢着说。
“真是拖累煞人!”四爷将手在桌上轻轻一拍,“这种子孙,真该死呵!唉!”
方头说,“我们得赶紧想法子。我想……”
“我想:倒不如姑且将他关起来。”
“我是天天盼望他好起来,”四爷缓缓地说,“可是他这疯病总不好。也不是不好,是他自己不要好。无法可想,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免得害人。”
“那自然,”阔亭感动的说,“可是,房子……”
“庙里就没有闲房?……”四爷慢腾腾地问道。
“有!”阔亭恍然道,“有!进大门的西边那一间就空着,又只有一个小方窗,粗木直栅的,决计挖不开。好极了!”
未到黄昏时分,天下已经泰平,或者竟是全都忘却了,人们的脸上不特已不紧张,并且早褪尽了先前的喜悦的痕迹。在庙前,人们的足迹自然比平日多,但不久也就稀少了。吃过了晚饭,还有几个孩子跑到庙里去游戏。
“我放火!”
孩子们都吃惊,立时记起他来,一齐注视西厢房,又看见一只手扳着木栅,一只手撕着木皮,其间有两只眼睛闪闪地发亮。
沉默只一瞬间,癞头疮忽而发一声喊,拔步就跑;其余的也都笑着嚷着跑出去了。赤膊的还将苇子向后一指,从喘吁吁的樱桃似的小嘴唇里吐出清脆的一声道:“吧!”
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
孩子们跑出庙外也就立定,牵着手,慢慢地向自己的家走去,都笑吟吟地,合唱着随口编派的歌:
“白篷船,对岸歇一歇。此刻熄,自己熄。戏文唱一出。我放火!哈哈哈!”
(有删改)
[注]①捏过印靶子,即过去做过朝廷正式任命的官。②四爷,“疯子”的伯父。
文本二:
“矛盾冲突”一词在现实中是指面对同一事件,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又对对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高尔基曾表示:“在有着鲜明人物的那些地方,必定存在着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矛盾冲突”则是用来展现人物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特殊艺术形式。“矛盾冲突”是形成人物个性的基础,能够塑造具有冲击力的人物性格,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
(选自李宗刚《文本的张力与历史的合力》)
6. 下列对文本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二段交代屯上的居民出门前必须查黄历、走喜神方,寥寥几句,却反映出吉光屯人思想的落后与迷信。
B. 作者以将“梁武帝”误说成为“梁五弟”的灰五婶,来影射那些不明真相却人云亦云的人,具有讽刺意味。
C. 社庙里发光的“长明灯”,却由名为“老黑”的人看守,微妙的讽刺之中已隐约可见它名实相悖的本质。
D. 小说中,吉光屯的小孩多次出现,捉弄疯子,给他头上放稻草叶,拿苇子瞄准他,甚至随口编歌取笑他,其主要作用是表现孩子们的好奇和任性。
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长明灯”具有象征意义,既象征着吉光屯的人们愚昧保守的思想,同时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B. 作者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去刻画主人公“疯子”,使其形象突出,饱满鲜明。
C. 本文的吉光屯,与《阿Q正传》中的未庄相似,都是鲁迅笔下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D. 小说以第三视角讲述吉光屯所发生的一切,整体叙述凝练单纯。从小说的情节设置来看,主要情节场面扣人心弦,如茶馆的紧张,庙门前的紧张等。
8. 请简要概括《祝福》中的“我”与本文主人公“疯子”形象的异同。
9. 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分析文本一中体现出哪些矛盾冲突,并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案】6. D    7. B    
8. ①同:他们都是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觉醒者、有启蒙思想的人,是封建社会及传统思想的叛逆者。②异:《祝福》中的“我”表现出延宕、徘徊、逃离的形象特点。《长明灯》中的“疯子”具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9. ①人物自身的矛盾:一面是他敢于去吹熄长明灯;一面是他知道结局——即使吹熄了长明灯,也改变不了民众心中点燃的另一盏“长明灯”——封建社会残留的精神文化。人物内心思想的矛盾凸显了“疯子”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清醒的认识。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疯子”要坚决吹熄长明灯,甚至放火烧毁;屯民们愚昧迷信,竭力维护封建腐朽文化,双方的斗争非常尖锐,这一矛盾突显了“疯子”坚定的斗争精神,及社会环境的腐朽落后,同时引出后文屯民们关押“疯子”的情节。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表现孩子们的好奇和任性”错。通过孩子们的行为,突出了“疯子”生活的吉光屯的环境特点。不仅大人不理解疯子,就连小孩子也捉弄他。孩子的不理解更衬托出疯子的悲哀。孩子代表了未来和希望,可是孩子同样的愚昧无知、麻木冷漠,可见疯子变革之路任重而道远,仅把有形的长明灯吹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吹灭人们心中无形的长明灯。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变革和国民性改造的深沉的思索以及忧患意识。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艺术手法的能力。
B.“作者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手法去刻画主人公‘疯子’”错,小说没有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主人公“疯子”。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祝福》中的“我”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作用:“我”是小说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我”也是祥林嫂故事的唯一的批判者,正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祥林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妇女的命运悲剧才得以被关注和审视。“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是个连接故事情节的线索。祥林嫂的一生悲惨遭遇,正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因此,“我”既充当小说中的线索,又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结构文字,展开情节,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我”同情祥林嫂,但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只作了含糊的回答,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我”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显出了“我”的无能为力。“我”是一个对鲁四老爷充满憎恨,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虽然无力拯救祥林嫂,但却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相对于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妈和鉴赏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依然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新党。“我”的忽说有鬼神忽说没有,都是建立在对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担心上。另一方面,小说写出了“我”对祥林嫂虽然深切同情,但却无力挽救的困境,深刻地表现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那种欲救拔而不能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我”是小说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
本文中的“疯子”形象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先觉者,是封建社会及传统思想的叛逆者。“他也还如平常一样,黄的方脸和蓝布破大衫,只在浓眉底下的大而且长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为外貌描写;“‘我叫老黑开门,’他低声,温和地说,‘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为语言描写,在社庙冲突时,通过对他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他想革新旧思想的决心与勇气,体现出他的勇敢坚定。结合“老年人不都说么: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一直传下来,没有熄过。他这么胡闹,什么意思?”“不是说,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海,我们就都要变泥鳅么?你们快去和四爷商量商量罢,要不……”可知,吉光屯的人们认为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没有熄过,而且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海,人们都要变泥鳅。可见文章采用了侧面烘托,用其他人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衬托出先觉者的醒悟,体现出他对于封建思想的不屑与憎恶。吉光屯里的人都认为长明灯是护佑村民幸福的灯,若灯灭了,就会招致灾难,疯子却要熄灭那盏灯,他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双方斗争尖锐。疯子不被人理解,他也知道结局,即使吹熄了长明灯,那些东西也还在,他知道目前只能姑且这么办,所以他孤独寂寞。“疯子”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先觉者,是封建社会及传统思想的叛逆者。他勇敢坚定。疯子是无畏的,他不信鬼神,不迷信长明灯,即使所有人都阻止他熄灯,他也要去做;他曾被欺骗过一次,第二次他一定要自己去熄灭长明灯;灯熄灭不成,他扬言放火,即便被关,也不妥协,体现了坚定的斗争精神。他孤独寂寞。吉光屯里的人都认为长明灯是护佑村民幸福的灯,若灯灭了,就会招致灾难,疯子却要熄灭那盏灯,他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双方斗争尖锐。疯子不被人理解,他也知道结局,即使吹熄了长明灯,那些东西也还在,他知道目前只能姑且这么办。
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出相同点:他们都是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觉醒者、有启蒙思想的人,是封建社会及传统思想的叛逆者。
不同点:《祝福》中的“我”表现出延宕、徘徊、逃离的形象特点。《长明灯》中的“疯子”具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情节安排(矛盾冲突)及作用的能力。
①人物自身的矛盾:一面是他敢于去吹熄长明灯,“我放火”“他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查,仿佛想要寻火”“熄掉它罢!”“一见人总和他们商量吹熄正殿上的长明灯,后来他自己要去吹”“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一面是他知道结局——即使吹熄了长明灯,也改变不了民众心中点燃的另一盏“长明灯”——封建社会残留的精神文化,“‘你吹?’他嘲笑似的微笑,但接着就坚定地说,‘不能!不要你们。我自己去熄,此刻去熄!我只能姑且这么办。我先来这么办,容易些。’他说着,一面就转过身去竭力地推庙门”,人物内心思想的矛盾凸显了“疯子”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清醒的认识。
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老年人不都说么: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一直传下来,没有熄过。他这么胡闹,什么意思?……”胖脸的庄七光放开喉咙嚷起来。”“灰五婶接着说:‘后来就好了的!不知道怎么又疯了起来。午后他就走过这里,一定又上庙里去了。那灯不是梁五弟点起来的么?不是说,那灯一灭,这里就要变海,我们就都要变泥鳅么?你们快去和四爷②商量商量罢,要不……’”“几个人决定还是先到庙前去看一看”“全屯的空气紧张起来,凡有感得这紧张的人们,都很不安,仿佛自己就要变成泥鳅,天下从此毁灭”“‘我是天天盼望他好起来,”四爷缓缓地说,‘可是他这疯病总不好。也不是不好,是他自己不要好。无法可想,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免得害人’”,“疯子”要坚决吹熄长明灯,甚至放火烧毁;屯民们愚昧迷信,竭力维护封建腐朽文化,双方的斗争非常尖锐,这一矛盾突显了“疯子”坚定的斗争精神,及社会环境的腐朽落后,同时引出后文屯民们关押“疯子”的情节,“‘有!’阔亭恍然道,“有!进大门的西边那一间就空着,又只有一个小方窗,粗木直栅的,决计挖不开。好极了!’”“孩子们都吃惊,立时记起他来,一齐注视西厢房,又看见一只手扳着木栅,一只手撕着木皮,其间有两只眼睛闪闪地发亮”“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必修上 期末试卷


上一个『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